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AB法水处理

AB法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0-12-17 16:59:02

污水处理方法中什么是AB法

AB法工艺由德国B0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回和污泥答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会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

Ⅱ 求AB污水处理法的工艺流程图

AB法的工艺流程抄如图袭:
格栅→沉砂→吸附→沉淀→曝气→沉淀→出水
目前,AB法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到1987年止,已经有22家AB法污水处理厂投产,21家在建设和规划中。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也对AB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证明该工艺是近代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新发展。AB工艺由A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B级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AB工艺的主要特征是:

1.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2.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

3.不设一沉池,使A级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

4.A级可以根据污水组分的不同实行好氧或缺氧运行。

Ⅲ AB污水处理法适用什么类型的废水

AB法在一般情况下,对于BOD的去除率可达90%~95%,COD的去除率可达80%~90%,此外内,还有良好的脱氮除磷作容用,脱氮效果为30%~40%,除磷的效果可达50%~70%。比一般的工艺运行费用节省20%~25%。

Ⅳ 在污水处理中,AB法和A2/O都是代表什么池子

实际来上AB法(Adsorption-Biodegration)的整个系源统分为预处理段、A段、B段等3段。
在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池等简易处理设备,不设初沉池,
A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段则由曝气池及二沉池组成。
A段实现吸附功能,B段实现生物降解功能。

A2/O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有些污水处理厂采用倒置A2/O法),可进行同步脱氮除磷。
厌氧池的功能是释放磷,缺氧池的功能是脱氮,好氧池的功能是去除BOD,并且硝化和吸收磷。

Ⅳ 求AB法污水处理的英文文献![email protected]

已发送,6-19,12:58

Ⅵ AB污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图是什么

AB法的工艺流程如图:
格栅→沉砂→吸附→沉淀→曝气→沉淀→出水
目前,AB法在欧洲已经得到广版泛应用,到1987年止,已经有权22家AB法污水处理厂投产,21家在建设和规划中。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也对AB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实践证明该工艺是近代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新发展。AB工艺由A级曝气池、中间沉淀池、B级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AB工艺的主要特征是:

1.A级污泥负荷很高,B级污泥负荷较低。

2.A级和B级的微生物群体特性明显不同,并通过互不相关的两套回流系统严格分开。

3.不设一沉池,使A级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动力学系统。

4.A级可以根据污水组分的不同实行好氧或缺氧运行。

Ⅶ 污水处理法AB法中各个阶段的各种控制参数的标注和说明....

把三支温度计绑到一起,测温端不要接触容器,只接触水,如果三支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说明温度计无偏差,否则,确有偏差

Ⅷ AB污水处理工艺是还有那些工艺

AB 工艺是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Biodegradation)工艺的简称。
此外还有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氧化沟、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等五种典型的处理方法。

下面分别对AB工艺和其他五种典型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AB工艺介绍

AB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由德国 某工业大学卫生工程学院的Botho Bohnke 教授为解决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系统:即:预处理→初沉池→曝 气池→二沉池。早期污水处理工艺,所存在的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除氮脱磷效率低下,及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等问题,在对两段活性污泥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于70 年代中期所开发,80 年代初开始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一项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一、AB 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机理
AB工艺属于两端活性污泥, 整个工艺分为A 段和B 段, 其中A 段为吸附段, B 段为生物氧化段。整个工艺中, A 段之前一般不设初沉池, 以便充分利用原污水存在的微生物和有机物, 促进有效稳定地运行。其优点为: 第一, 与单段系统相比, 微生物群体完全隔开的两段系统能取得更佳和更稳定的处理效果; 第二, 对于一个连续工作的A 段, 由外界连续不断的接种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和抗环境变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 其世代时间为20 min, 相当于每天72 个世代), 使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A 段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通过A 段活性强、世代周期短的细菌絮凝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来对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去除, 其中絮凝、吸附起主导作用。
A段反应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絮凝、沉淀机理。污水中已存在大量适应污水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具有自发絮凝性, 形成自然絮凝剂。当污水中的微生物进入A 段曝气池时, 在A 段内原有的菌胶团的诱导促进下, 很快絮凝在一起, 絮凝物结构与菌胶团类似, 是污水中有机物质脱稳吸附。第二, 吸附机理。原核生物体积小, 比表面积大, 细菌繁殖速度快, 活性强, 并且通过酶解作用, 改变了悬浮物、胶体颗粒及大分子化合物的表面结构性质, 造成了A 段活性污泥对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较吸附能力。第三, 吸收生物氧化机理。污水中溶解性物质一般通过扩散途径, 穿过细胞膜而被细菌细胞吸收。大部分底物如氨基酸、单糖和阳离子是由酶输入细胞的, 通常生物在吸附以后, 必须对细胞表面进行再生。
A段反应机理的过程包括: 第一, 经细菌水解酶的作用, 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被水解成低分子量的片断。第二, 部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水解, 水解产物形成带正、负电荷的有凝聚功能的聚合物, 称之为絮凝助剂。它可以通过表面作用力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脱稳。第三, 大分子脂肪酸和金属氢氧化物的疏水化, 水化反应生成的疏水性物质对溶解性的有机物也有较强的吸附力。第四, 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脱稳。第五,溶解性有机物被吸附。第六, 形成有良好沉淀能力的宏观絮体。第七, 在中间沉淀池内进行泥水分离。在A 段中, 有机物绝大部分是以吸附、吸收的形式被去除的占总去除量的90%左右, 而氧化作用只占很小比例, 约10%左右。一般城市生活污水所含的BOD5 和CODcr 约50%以上是由悬浮固体(SS) 形成的, 而A段对非溶解性有机物包括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率很高, 即A 段BOD5 和CODcr 的去除率很高。

二、AB 法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特征
1.AB 段不设初沉池, 经预处理后直接进入A 段曝气池, 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在A段得到充分应用.
2.A 段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 B 段则由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组成. A 段和B 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 两段完全分开, 每段能够培育出各自独立的适于本段水质特征的微生物种群.
3.A段和B 段分别在负荷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运行, A段以高负荷运行, 负荷通常为2-6KgBOD5/(KgMLSS. d) , 污泥龄约0. 5 天, 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30分钟, A 段对水质、量、pH 值和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有极好的缓冲作用. A 产生的污泥量较大, 约占整个处理系统污泥产量的80% 左右且剩余污泥中的有机物含量高.B段曝气池以低负荷运行, 负荷通常为0. 15- 0.30KgBOD5/ ( KgMLSS. d) , 污泥龄为15 天-20天, 水力停留时间为2小时-3 小时, 在B 段曝气池中生长的微生物除菌胶团微生物外,有相当数量的高级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世代期较长, 并适宜在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生存和系列.

间歇活性污泥法(SBR)介绍

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介绍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10~40min),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和胶态的有机物,再通过液固分离,废水即获得净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饱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经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分别在两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两段进行。它适应负荷冲击的能力强,还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基建投资,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工艺灵活。但由于吸附时间较短,处理效率不及传统法的高。

氧化沟介绍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沟槽中设置两个曝气转刷(盘),也有用表面曝气机、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气装置的。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
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少,还有较好的脱N、P作用,适应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介绍

ICEAS反应器前部设有预反应区(占池容积的10%)。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并实现连续进水,间歇排水。预反应区一般处在厌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该区还具有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被吸附的有机物在主反应区内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应连续进水,解决了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该工艺沉淀效果较差、净化效果变差,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负荷较低,反应时间长,设备容积增大,投资较大。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介绍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 进行反硝化。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随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系统中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正有利于该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
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工艺简单,水力停留时间较短;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2.5%以上;厌氧-缺氧池只需轻缓搅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沉淀池要避免发生厌氧-缺氧状态,以避免聚磷菌释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质和反硝化产生N2而干扰沉淀;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挟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

Ⅸ 污水处理有很多工艺,例如A/O法,AB法,SBR工艺等,在选取工艺时一般都是根据什么指标来定的

各种工艺都有相应的特点,一般选择工艺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来水水质和来水水量两个因素回,水质答指的就是COD、BOD、SS、TP、TN等这些指标,水量指的是每日进入系统的总水量,有一些废水间歇性排放,一天只有几个小时排水,或者分时段间断排水,选择工艺时也要考虑进去。

Ⅹ ab法工艺流程中曝气沉砂池在什么位置是在泵房后面吗它是不是应该是污水处理厂的最高点

曝气池因为要接受太阳光线,所以一般建设中要高出地面4-5米,至于位置当然是回在污水处理厂的答一角,因为夏天气味太难闻了,所以要远离办公区,在泵房的前面还是后面要看具体地形,原则上尽量近一点,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节省投资。

阅读全文

与AB法水处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干洗机蒸馏锅炉温度开路 浏览:496
九亭污水处理 浏览:753
饮水机下面接水叫什么 浏览:120
中央净水如何设置自动冲洗 浏览:430
饮水机小桶多少毫升卡 浏览:546
H3C3600mac过滤 浏览:74
步进式开水器除垢视频 浏览:20
嗯纯水为什么发涩 浏览:775
纸坊净水机质量怎么样 浏览:356
废水ph值11 浏览:73
逆流再生离子交换再生步骤 浏览:639
建果酒厂蒸馏设备多少钱 浏览:691
用探针检测蒸馏水水位 浏览:380
含苏打的纯净水为什么不结冰 浏览:564
油水分离滤芯的纸怎么区分好坏 浏览:49
粗过滤50公分多少 浏览:754
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分别是 浏览:235
edi可处理的原水含盐量 浏览:411
金属离子交换顺序 浏览:269
饭店油烟用水过滤效果 浏览: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