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污水处理厂工程资料提交目录

污水处理厂工程资料提交目录

发布时间:2020-12-17 05:05:37

A. 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的目录

第1章 环境法律法规
1.1 环境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1.2 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1.3 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和作用
1.4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第2章 环境标准与规范
2.1 我国环境标准的发展进程
2.2 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体系
2.3 分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4 环境工程师熟练应用相关环境标准的意义
2.5 环境工程师如何正确运用各类相关环境标准
2.6 环境工程技术标准(规范)
第3章 应知应会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
3.1 环境法律法规
3.2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3.3 环境质量标准
3.4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3.5 环境工程相关技术(设计)规范
3.6 常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第1章 污水物理化学处理工程基础
1.1 混凝
1.2 沉淀、澄清及浓缩
1.3 沉砂
1.4 隔油
1.5 气浮
1.6 过滤
1.7 吸附
1.8 离子交换
1.9 膜分离
1.10 中和
1.11 化学沉淀
1.12 氧化还原
1.13 萃取、吹脱和汽提
1.14 消毒
第2章 污水生物处理工程基础
2.1 活性污泥法
2.2 生物膜法
2.3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
2.4 厌氧生物处理
2.5 污泥处理与处置
2.6 流域水污染防治
第3章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
3.1 污水收集与提升
3.2 污水处理厂总体设计
3.3 处理工艺与构(建)筑物设计
3.4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
3.5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设备
3.6 污水及污泥处理常用药剂
第4章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
4.1 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4.2 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4.3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和设计方法
第5章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实践
5.1 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途径
5.2 污水再生利用的处理对象及典型工艺
5.3 单元处理工艺及设计要点
第6章 污水自然净化工程实践
6.1 人工构筑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技术
6.2 污水土地处理工程技术
6.3 污水稳定塘处理工程技术 第1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基础
1.1 大气污染物的形成
1.2 大气污染物扩散
1.3 颗粒污染物控制原理
1.4 气态污染物控制原理
1.5 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原理
第2章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
2.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体设计
2.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系统设计
2.3 颗粒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
2.4 气态污染物控制系统设计

B. 污水处理厂的机修间有些什么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我只要目录。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非电焊工严禁进行电焊作业。

2、 作业时应穿好电焊工工作服,绝缘鞋和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

3、 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作业前应首先检查焊机和工具,如焊钳和焊接电缆的绝缘,焊机外壳保护接地和焊机的各接线点等,确认安全方可作业。

5、 电焊机不准放置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要有绝缘措施,雨天不能露天作业,以防触电。

6、 在容器内工作要有良好的绝缘用具,有良好的通风,并有人监护方可作业。焊接容器管道时,应先清理其内部杂物,确认安全后方能作业。

7、 工作中途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将电流开关切断,工作结束后,要做到工完场净,要检查现场的火星、火渣,妥善处理余火,并切断电源。

8、 电焊导线不得从乙炔、氧气或易燃气体管道附近通过,也不能与这些管道处在同一地沟内。

9、 清除溶渣时,应戴好防护镜,防止熔渣溅入眼睛。

10 电焊机要有专业维护保养,如有故障须拆装维修的,应由电工负责,焊工不得随意乱拆或改装电气设备。


(2)污水处理厂工程资料提交目录扩展阅读:

一级污水厂的主要处理构筑物是沉淀池。二级污水厂再加生物器(曝气池、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或曝气生物滤池等)和后沉淀池。

因前后都有沉淀池且作用有差别,故常称前者为初次沉淀池,后者为二次沉淀池。还有辅助性的设施和处理沉淀池污泥的设施。辅助性设施一般为格栅和沉砂池(也称杂粒池)。

格栅去除块状物和布片等。沉砂池去除易沉物以免在后继深池中积累,影响运行。处理污泥的设施一般是消化池和脱水设备(干化床或脱水机)。废水处理厂建筑物通常有泵房、化验室、污泥脱水机房、修理工厂等。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往往还有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房。

C.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本书目录

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第一节 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一、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二、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一、水体的自净作用
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第三节 污水出路与排放标准
一、污水出路
二、污水排放标准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第一节 格栅和筛网
一、格栅的作用
二、格栅的种类
三、格栅的设计与计算
四、筛网
五、破碎机
第二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一、概述
二、沉淀类型
三、自由沉淀与絮凝沉淀分析
四、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沉砂池
一、平流式沉砂池
二、曝气沉砂池
三、旋流沉砂池
第四节 沉淀池
一、沉淀池概况
二、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设计参数
三、平流式沉淀池
四、竖流式沉淀池
五、辐流式沉淀池
六、斜板(管)沉淀池
七、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
第五节 隔油池
一、含油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二、隔油池
三、乳化油及破乳方法
第六节 气浮池
一、气浮法的类型
二、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
三、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十二章 活性污泥法
第十三章 生物膜法
第十四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十五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第十六章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第十七章 城市污水回用
第十八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第十九章 污水处理厂设计

D. 请问哪位大神有污水处理工程的全套资料目录第一次做污水处理工程的资料,拜托!拜托!

你可以去水网找找,那里很多资料免费共享的

E. A2/O法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与应用的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环境与城市污水处理状况
1.1.1 我国水环境现状
1.1.2 我国水污染特征及其对策
1.1.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及其危害
1.2.1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1.2.2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1.2.3 水中氮磷的来源
1.2.4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2.5 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1.2.6 我国控制氮磷污染的水环境标准
1.3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1.3.1 A2/O工艺的发展
1.3.2 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原理
1.3.3 A2/O工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3.4 A2/O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1.4 A2/O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1 传统A2/O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A2/O工艺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物脱氮除磷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2.1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
2.1.1 硝化反应
2.1.2 反硝化反应
2.1.3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
2.2 生物脱氮新理论和新技术
2.2.1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2.2.2 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
2.2.3 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2.3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2.3.1 传统生物除磷的生化反应机理
2.3.2 传统生物除磷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
2.4 反硝化除磷脱氮新理论和新技术
2.4.1 反硝化除磷脱氮理论
2.4.2 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2.4.3 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第3章 A2/O工艺系统性能及其运行优化的研究
3.1 A2/O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性能
3.1.1 试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3.1.2 A2/O工艺的除磷性能
3.1.3 A2/O工艺的脱氮性能
3.1.4 A2/O工艺的COD去除性能
3.2 过量曝气对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3.3 进水C/N比和C/P比对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3.3.1 试验方案
3.3.2 进水C/N比对氮和磷的去除
3.3.3 进水C/P比对氮和磷去除的影响
3.4 几种控制变量对A2/O工艺性能的影响
3.4.1 MLSS对A2/O工艺的影响
3.4.2 SRT对A2/O工艺的影响
3.4.3 污泥回流比对A2/O工艺的影响
3.4.4 内循环回流比对A2/O工艺的影响
3.4.5 缺氧区与好氧区容积比对A2/O工艺的影响
3.5 分段进水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3.5.1 对氮去除的影响
3.5.2 对磷去除的影响
3.5.3 不同分段进水比时系统沿程方向各参数的变化规律
3.5.4 最优分段进水比的适用性
3.6 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性能优化及其运行
3.6.1 西班牙Ciudad Real污水处理厂营养物去除优化
3.6.2 A2/O工艺脱氮除磷系统的运行研究
3.7 强化A2/O工艺反硝化除磷性能的运行策略
3.7.1 内循环回流量的控制与优化
3.7.2 厌氧/缺氧/好氧区体积比的优化
3.7.3 分段进水的优化
3.8 A2/O系统内DO、ORP及pH的变化规律
3.8.1 DO、ORP及pH的沿程变化规律
3.8.2 D0、ORP及pH的沿程变化原因
3.8.3 反硝化除磷过程中0RP在线信息的变化规律
3.9 生物脱氮除磷新理论和新技术在A2/O工艺中的实现
3.9.1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实现
3.9.2 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的建立
3.9.3 缺氧硝化现象在A2/O系统中的出现及其特征
3.10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
3.10.1 聚磷颗粒染色的沿程特征变化
3.10.2 胞内储存物PHB染色的沿程特征变化
3.10.3 微生物电镜扫描分析的沿程特征变化
参考文献
第4章 A2/O工艺的数学模型与模拟
4.1 A2/O工艺反硝化除磷代谢模型
4.1.1 反硝化除磷代谢模型
4.1.2 反硝化除磷动力学
4.1.3 A2/O反硝化除磷工艺动力学模式
4.2 TUD联合模型在A2/O工艺的应用
4.2.1 倒置A2/O工艺TUD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4.2.2 采用TuD模型动态模拟倒置A2/O工艺运行工况
4.2.3 采用TuD联合模型对倒置A2/O工艺运行诊断与优化
4.3 A2/O工艺控制策略benchmark仿真平台
4.3.1 平台的开发
4.3.2 仿真平台的应用与模拟
参考文献
第5章 A2/O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设计与应用
5.1 A2/O污水处理系统污泥的培养及调试
5.1.1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5.1.2 系统的运行调试
5.1.3 运行调试实例
5.2 A2/O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5.2.1 A2/O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的运行管理
5.2.2 提高A2/O工艺整体处理效果的措施
5.2.3 保定市污水处理总厂A2/O工艺的运行管理
5.3 A2/O污水处理工艺常见问题及其对策
5.3.1 污泥膨胀
5.3.2 污泥上浮
5.3.3 活性污泥泡沫
5.4 A2/O污水处理工艺的过程控制
5.4.1 检测变量及常用在线仪表
5.4.2 A2/O工艺的过程控制原则
5.4.3 A2/O污水处理工艺的控制过程
5.4.4 A2/O污水处理系统优化的方法或策略
5.4.5 无锡芦村A2/O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
5.4.6 应用专家控制系统提高A2/O工艺的脱氮效率
5.5 A2/O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5.5.1 工程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5.5.2 A2/O工艺设计实例1
5.5.3 A2/O工艺设计实例2
5.6 A2/O污水处理典型工程实例
5.6.1 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
5.6.2 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
5.6.3 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5.6.4 成都第三污水处理厂
5.6.5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
参考文献
第6章 A2/O变形工艺及其工程应用
6.1 倒置A2/O工艺
6.1.1 倒置A2/O工艺的提出
6.1.2 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原理与特点
6.1.3 倒置A2/O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6.2 UCT工艺及其工程应用
6.2.1 UCT及其变形工艺
6.2.2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6.3 回流污泥反硝化A2/O工艺及其应用
6.3.1 回流污泥反硝化A2/O工艺
6.3.2 某改良型A2/O工艺的除磷脱氮运行效果
6.4 其他A2/O变形工艺
6.4.1 三环式A2/O工艺
6.4.2 PASF工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F. 污水处理技术的目录

第1章基本知识抄
1.1水的知识
1.2水体污染
1.3水体防治
1.4污水处理
第2章物理处理
2.1均衡调节池
2.2沉砂池
2.3沉淀池
2.4除油池
2.5格栅
2.6筛网
2.7过滤池
2.8离心分离
2.9磁性分离
第3章化学处理
3.1中和处理
3.2化学氧化
3.3化学还原
3.4化学沉淀
3.5电解
3.6消毒
第4章物化处理
4.1混凝
4.2澄清
4.3吸附
4.4离子交换
4.5气浮
4.6萃取
4.7蒸发
4.8结晶
4.9吹脱
4.10汽提
4.11扩散渗析
4.12电渗析
4.13反渗透
4.14超滤
第5章生物处理
5.1生物知识
5.2活性泥法
5.3新生物法
5.4稳定塘
5.5土地处理
5.6厌氧处理
第6章污泥处理
6.1基本知识
6.2污泥浓缩
6.3污泥消化
6.4干化脱水
6.5干燥焚烧
6.6污泥处置
附录
附录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
附录2污水综合排放校规(摘)
附录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摘)
附录4废水分析项目与方法
附录5污泥分析项目与方法
附录6气体分析项目与方法
附录7微生物检验
参考文献

G.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本书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世界与中国的水资源概况
1.2水循环及水污染
1.3废水及其分类
1.4废水水质管理
第一篇废水收集、输送和表征
第2章废水的收集与输送
2.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2废水的收集与输送系统
2.3管道及管道系统上的构筑物
2.4管道系统设计简介
第3章废水性质表征
3.1物理指标
3.2无机化学组分
3.3有机化学组分
3.4生物组分
第二篇废水的物理和物理化学处理
第4章预处理
4.1格栅
4.2筛网
4.3调节池的位置
4.4水量调节池
4.5水质调节池
4.6水质水量调节池
4.7工程设计
第5章重力分离
5.1沉砂池
5.2沉淀池
5.3隔油池
5.4沉降理论
5.5沉降试验和沉降曲线
5.6理想沉淀池
5.7沉淀池的改进
5.8隔油池的改进与强化
5.9工程设计
第6章混凝
6.1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
6.2对混合的要求及混合设备
6.3絮凝设备
6.4常用混凝剂和助凝剂
6.5混凝机理
6.6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6.7絮凝池的设计
6.8混凝的优缺点及应用实例
第7章过滤
7.1深层过滤的工艺过程
7.2普通快滤池的结构
7.3过滤机理
7.4深层过滤水力学特性
7.5影响过滤效果的主要因素
7.6滤池反冲洗
7.7其他形式的滤池
7.8滤池的主要设计指标
第8章气浮
8.1电解气浮法
8.2散气气浮法
8.3溶气气浮法
8.4气浮池
8.5气浮法的基本原理
8.6气浮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9章吸附和离子交换
9.1吸附操作与设备
9.2吸附剂及其再生
9.3吸附的基本理论
9.4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
9.5离子交换操作与设备
……
第三篇废水化学处理
第四篇废水的生物处理
第五篇废水的资源化及废水处理残余的处理与处置
参考文献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的内容包括了常用废水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和主要设备或设施的原理和结构、主要工艺设计的步骤、内容和设计方法。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做到既反映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又反映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在内容编排和编写方式上,本书对各种处理方法和工艺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方法逐步深入介绍,首先使读者对处理方法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然后逐步深入分析其中的微观机理和影响因素,这样安排更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能使读者对每一种处理技术和处理工艺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在语言上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部分插图进行了重新绘制,有些图进行了完善。本书的重点在于使读者能够深入、全面地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涉及的工艺和技术的原理,所用设备、设施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对于工艺设计仅进行了简单介绍,因此把每一种工艺的设计放在每章的最后,仅列出了设计的步骤、内容和方法。为便于读者理解每一种工艺或设备、设施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力求对每种处理工艺都附有典型的案例,特别是对废水资源化部分,列举了较多的案例,供读者参考。本书共分六篇24章,编写分工如下:孙体昌1、3、9、10、18章,娄金生2、20、2l、22章,章北平17、19章,胡锋平8、24章,丁忠浩11、23章,谢庆林12、15章,吴永强6、7章,薛云波13、14、16章,程爱华4、5章。全书由孙体昌负责统稿。清华大学王建龙教授和中国矿业大学何绪文教授担任本书主审。两位主审对教材的初稿进行了逐字逐句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本书的出版起了关键作用,在此对两位主审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力求给读者提供认识废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另一种方式,但由于水污染控制工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教材的篇幅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H. 污水处理的意义

污水处理的意义:将污水进行处理之后,可以对其进行循环使用,为我国的生产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水处理技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净化,使其可以继续使用,所以污水处理极为重要。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

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

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

③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另

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

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8)污水处理厂工程资料提交目录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阅读全文

与污水处理厂工程资料提交目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树脂有毒用水洗有用吗 浏览:147
廊坊美的净水器加盟前景如何 浏览:648
饮水机杯子架怎么贴 浏览:737
格兰富污水提升器说明书 浏览:583
饮水机前面怎么拆开 浏览:906
单次超滤每次不超过体重多少 浏览:394
为而思卫生间提升泵马桶 浏览:657
爱佳尔不锈钢滤芯怎么换 浏览:910
养荷花如何净水 浏览:943
格美净水机什么价位 浏览:257
净化器油烟大怎么办 浏览:657
论文化学水处理 浏览:177
瑞风m5空调滤芯在哪里视频 浏览:542
四分之三的废水流向农田怎么翻译 浏览:410
净水机什么牌子的滤芯 浏览:646
风油精过滤嘴烟中医 浏览:492
陕西污水处理厂工资待遇 浏览:113
cto和udf滤芯什么区别 浏览:318
小店区洗砂厂污水沉淀慢怎么办 浏览:846
污水处理怎么看出硝化菌死亡 浏览: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