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测量藻类湿重的标准
有规定标准的。3点5到4点5都是正常可以的
『贰』 工业循环水处理中,如何处理水中藻类衍生
工业循环水处理,一般按整个系统的水容量来投加。
常见的加药量在10~100g/m3之间,如内果你的系统容积为容1000m3,
那么加药量为10~100千克之间。
杀菌剂有以下几种:
1、 卤素类杀菌剂
2、 氧化剂类杀菌剂
3、 表面活性剂类杀菌剂
4、 杂环类气体杀菌剂
5、 醇类杀菌剂
6、 洗必太杀菌剂
『叁』 如何去除水中的绿藻
1、可以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磷物质、处理氮、去除臭味等办法来去除水中的绿藻。
2、藻类主要由水中的过剩营养物质所引起。大多数湖泊和水库由于水体更新缓慢,营养物质(氮、磷和有机物)是过载的,这些过剩营养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为藻类生长创造环境。
生物降解技术的微生物在细胞团块中消耗这些过剩营养物质,在竞争中胜过藻类,截断了藻类的有效养分来源。
3、过多的磷,已经被认为是藻类和水生杂草迅速生长的最主要因素。微生物或者细菌是具有两个基本功能的很简单的有机体:新陈代谢/吃和繁殖。细菌为实现必要的生命功能需要磷。
生物降解技术的细菌在它们的细胞团块中消耗磷,使之不能作为藻类或水生杂草的营养物。生物降解技术产品中的酶担当生物催化剂作用。
4、分子氮以气体形状存在,构成地球大气成分的80%左右。在水中,氮是几种形态存在的: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过通常所说的硝化作用和脱氮作用的处理,生物降解技术方案将打破复杂的氮的存在形式,变成分子氮,以气体存在。这些氮气将经由水中除去,溢出到水面,离开水生环境。
5、大多数湖泊和水塘的臭味由藻类死亡以及水体缺氧产生的硫化氢(臭鸡蛋味)、硫、氨等物质所引起。生物降解技术含有精选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迅速降解死亡的藻类并且与外界产生硫化氢的细菌竞争,从而清除硫化氢、氨等引起的臭味。
由于硫在底泥中大量存在,生物降解技术的细菌和酶配方打破底泥中硫的生物链,使之不能存活。生物降解技术促进氮循环,提高氨转变为亚硝酸盐的比率,减少氨的含量。
(3)水处理藻类标准扩展阅读:
1、光照是决定藻类垂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水体对光线的吸收能力很强,湖泊1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0%;海洋100米深处的光强仅为水表面的1%;而且由于海水易于吸收长波光,还造成各水层的光谱差异。
2、各种藻类对光强和光谱的要求不同,绿藻一般生活于水表层;而红藻、褐藻则能利用绿、黄、橙等短波光线,可在深水中生活。
『肆』 饮用水中藻类的的限值是多少
藻类密度没有限值,但是一般情况下超过10的7次方就会有比较严重的颜色变化。但与藻类种类的不同还是有区别的,要是水中有大量产毒性的藻类如微囊藻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伍』 生物水处理工程灭藻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将会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好氧微生物及水生指示虫类大量死亡,这是水处理中不愿意见到的现象。
解决对策:
1.减少好氧池的氮磷浓度,减少好氧池的处理负荷。具体做法可以是尽量稀释处理水的浓度,如果是新建的好氧池,应该逐步的增加处理负荷,让好氧生物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先繁衍出足够的种群来再增加处理负荷。甚至可以在处理系统前面位置增加一个化粪池;
2.可以采取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3.采取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
4.采取生物性措施(不一定每个系统适用):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陆』 水处理色度是什么标准
各种用途的水对于色度都有一定要求:
生活用水色度要求小于15°。
造纸工业用版水色度要求小于15°~30°。
纺织工权业用水色度要求小于10°~12°。
染色用水色度要求小于5°。
(6)水处理藻类标准扩展阅读:
一、测定方法
水质色度的的测定是用铂钴标准比色法,即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测色度的标准溶液,规定1L水中含有2.419mg的氯铂酸钾和2.00mg的氯化钴时,将铂(Pt)的浓度为每升1mg时所产生的颜色深浅定为1度(1°)。
二、水处理目的
水处理目的是提高水质,使之达到某种水质标准。按处理方法的不同,有物理水处理、化学水处理、生物水处理等多种。按处理对象或目的的不同,有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两大类。给水处理包括生活饮用水处理和工业用水处理两类; 废水处理又有生活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之分。
其中,与热工技术关系特别密切的有从属于工业用水处理范畴的锅炉给水处理、补给水处理、汽轮机主凝结水处理以及循环水处理等。水处理对发展工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柒』 水中藻类与水质的关系
良好水质需要透明度不低于20 ccm,藻类浓度20~100 mg/L;硅藻、隐藻等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
水质优良的评判标准是四个字:即“肥、活、嫩、爽”。
“肥” 指水色浓,藻类数量高;其定量指标是透明度25 cm~35 cm和浮游植物20 mg/L~~50mg/L。
“活”意味着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处于繁殖旺盛期;也就是说池中物质循环处于良性状态。
“嫩”指水色鲜嫩不衰,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大部分藻体细胞来老化,水肥而不老。
“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0 cm,藻类含量一般在100 mg/L以内。透明度很低的原因可能是浮游生物量极高,或蓝藻占优势(集中表层),或是泥沙和其它悬浮物过多。过大的生物量常常是天然饵料未被充分利用,水中物质循环不畅所致。
(7)水处理藻类标准扩展阅读
一般分藻类植物为浮游藻类、飘浮藻类和底栖藻类。有的藻类,如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的单细胞种类以及蓝藻门的一些丝状的种类浮游生长在海洋、江河、湖泊,称为浮游藻类。
有的藻类如马尾藻类飘浮生长在马尾藻海上,称为飘浮藻类。有的藻类则固着生长在一定基质上称为底栖藻类,如蓝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绿藻门的多数种类生长在海岸带上;这些底栖藻类在一些地方形成了带状分布。
一般的说,在潮间带的上部为蓝藻及绿藻,中部为褐藻而下部则为红藻。
资料来源:网络-藻类
『捌』 人工湖水绿藻治理办法
蓝藻(原核生物)
蓝藻亦称蓝细菌或蓝绿藻。过去被划为藻类,但近代研究表明,它们的细胞核结构中无核膜核仁,属原核生物。加之不进有丝分裂,细胞壁也与细菌相似,由肽聚糖组成,革兰染色阴性,故现在将它们归于原核微生物中。
蓝藻为单细胞生物,个体比细菌大,一般直径或宽度为3~15微米。但是,蓝藻很少以单一个体生活,通常是在分裂后仍集合在一起,形成丝状或单细胞的群体。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很大的群体,肉眼可见。
蓝藻含有色素系统。由于每种蓝藻细胞内所含各种色素的比例不一,所以可呈现蓝、绿、红等颜色。蓝细菌的营养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有固氮作用的种很多。蓝藻进行放氧性的光合作用,为专性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这些特点与一般藻类相似。其生殖以裂殖为主,少数种类有孢子,丝状蓝藻还可以通过断裂形成段殖体进行系列,没有有性生殖。蓝藻具有趋光性(在光照强度低的情况下做向光运动,在光照强度高的情况下做背光运动)。
蓝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大多数具有气胞,这种包胞由中空的膜亚单位即气囊排列而成,气囊成堆排列在一起,囊壁由不溶性蛋白质构成。其强度能承受200KPa,超过这一压力,气囊破裂。气囊随藻龄的增长而加大,主要功能是为藻类在水面的漂浮提供浮力,使藻类便于在水中散布。(一些蓝藻(如铜绿微囊藻)能够随光照调节其浮力,夜间的浮力无法控制。)
蓝藻的危害:蓝藻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在富营养水体中,可大量繁殖造成以下主要危害:(1)形成水华,影响水体富氧作用,导致鱼和其它水生动物的死亡,使生态系统破坏(2)产生臭味。富营养化水体常发生多种令人不愉快的味道,这种味道多来自藻类,不但污染空气,而且使以此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带有异味,影响饮用和人体健康。还可使与水相关工业产品质量降低(3)产生藻毒素、藻类能产生的毒素的种类不少属于蓝藻如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红藻等饮用含毒藻的水可使野生动物和家畜死亡,也可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藻毒素:是由水华水体中有毒藻类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毒素,其中微囊藻毒素LR和YR型异构体(Microcystin . MC-LR . MC-YR)是其主要毒性成分,藻毒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藻毒素可以引起充血肿胀,病理学观察显示肝脏严重淤血、出血和片状坏死,表明肝脏是藻毒素的靶器官。藻毒素具有促进肝细胞增生的功能,藻毒素单独作用不能激活GSTPi基因的表达,但能促进已启动的GSTPi基因表达增加,对肝癌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国标 0.001mg/L)
蓝藻试验研究表明:虽然生长期的藻细胞也能主动释放毒素(40%),但大部分的毒素是在细胞衰老和死亡时释放(60—80%)。
微囊藻毒素MC–LR在环境水体中可发生生物降解,其半衰周期约为一周。(2002年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鉴于藻细胞密度测定较测定MC–LR容易,根据多年对藻密度与MC–LR测定的结果回归所获得的两者的关系式,提出了饮用水源中藻密度的安全限值、警戒限值、危险限值。2005年5月17日卫生部组织的全国环境卫生标准委员会鉴定了该学院提出的饮用水水源中,蓝藻密度的限值为9.1ⅹ105个/L,并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报批稿上报。)
蓝藻多数在春夏与夏秋之交时繁殖,容易在水温15~30℃、PH值大于8、COD Mn大于5mg/L、硝酸盐氮高于0.12~0.13mg/L的水体中生长。
一)、吸附预处理(嗅味)
建立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国内外利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色和臭味物质,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的多少与水的浊度大小和产生臭味物质的浓度有关,投加量应根据水质特点试验确定。粉末活性炭作为一种预处理方式其运行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作为一种解决水质突然恶化的应急措施。
欧美各国在给水处理中广泛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臭味,投加量一般为2-5mg/L。
(二)、化学预氧化处理
1、高锰酸钾(藻类)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但消毒能力弱(据资料高锰酸钾预氧化不会引起藻毒素的释放),高锰酸钾氧化可控氯酚,FHMs的生成,并有一定的色、臭、味的去除效果,对烯烃、醛、酮类化合物也有较好的去除能力。但经高锰酸钾氧化的氧化产物中,出水经氯化后,水的致突变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应与粉末活性炭联用效果非常理想。一般投加量不会超过1mg/L,吨水成本0.02元。
2、二氧化氯(有机物)
二氧化氯(CLO2)氧化性强,预氧化可有效破坏藻类、酚,改善水的臭味。有研究表明二氧化氯使藻类死亡破裂,使大量藻毒素释放到水体中并引起异味(土臭素,2—MIB),二氧化氯不稳定需现场发生,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一般预氧化量在1-2mg/L,吨水成本0.024-0.048元。
3、 生物预处理
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对水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等初步去除,对后续的常规处理非常有利,但水源的水质、水温、水量的变化和操作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处理的效果,现在上海、深圳等都有大规模应用,但在东北因水温变化太大30℃--2℃,尤其在春、秋、冬季,由于水温的问题在生物膜的培养将很困难。
据资料,当水温低于10℃时氨氮的去除率只有10~15%。当原水氨氮浓度小于1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小于50%。
特点:操作管理要求高,投资大
『玖』 水处理设备中,进水有藻类,怎么办
水处来理设备进水中有藻类是自正常的,藻类在水处理设备中生长的原因有:
污水中有藻类所需要的养分、水分和自然界会给阳光
水处理设备停留时间长,水流速度缓慢,不易被冲刷出系统
水处理设备进水中有藻类的解决办法:
避光。一般藻类生长是需要阳光的,如果避光,藻类的生长就会降低很多。
增加滤网,采用滤网像过滤杂质一样,将藻类过滤出去。
总结,水处理设备中有藻类是正常的,因为其有藻类生长所需要的条件,采用避光、过滤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或者遏制藻类的生长。
备注:建议参考一些污水厂运行的书籍,看现有的常见处理方法,更好的运行水处理设备。
『拾』 中央空调对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有哪些要求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冷媒水和冷却水的水质标准主要有两点:一是含酸、碱、硫等腐蚀性版元素不能超标,以防止对设权备产生腐蚀和结垢,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不产生微生物和藻类物质。因此,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设置水处理装置,使冷却水的水质达到见表4-11所规定的指标。
表4-11 冷却水水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