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废水处理工艺的回流比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来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Q——流量
为了实现污泥回流浓度及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相对稳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回流的方式有三种:
1、保持回流量恒定。
2、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
3、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随时调整。
(1)污水处理工艺中回流扩展阅读
一、当回流水质水量变化时,希望能随时调整回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回流比进行某种调节后,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显现,需要在几小时之后才能反应出来。
因此,通过调节回流比,无法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随时变化,一般保持回流比恒定。但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通过调整回流比作为应付突发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手段。
㈡ 污水处理厂内回流泵起什么作用
O池的混合液回流到A池,作用是将O池的硝态氮回流到A池进行反硝化,将硝态氮转内化为氮气,从而容实现脱氮。
回流污泥是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区)分离出来,回流到生物段的活性污泥。
曝气池混合液经二次沉淀池沉淀浓缩下来的污泥中回流至曝气池的那部分污泥。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使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也就是保持一定的微生物浓度。
(2)污水处理工艺中回流扩展阅读:
污泥回流是必须的,但是,应该首先明确回流量QR多少,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回流污泥比R。则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一般为最大时流量)Q的关系为 :QR=RQ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回流设备主要是污泥泵及空气提升系统。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螺旋泵或轴流式污泥泵;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小型潜污泵或空气提升器。
曝气池按传统活性污泥法和阶段曝气法运行,回流比一般控制在50%左右。若按吸附再生法运转,回流比则掌握在50%~100%。
曝气池按MO法运行,其回流比需达100%~200%,甚至还设内回流。此外,曝气池进水负荷变化,还需调整、控制一定的污泥浓度,所以应根据需要决定开启回流泵台数或调整曝气池进泥管路闸阀的开启度。
㈢ 在污水处理aao工艺中回流泵经常开的是内回流还是外回流
内回流应该是常开。
外回流可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可选择间歇开启。如果满足不了要求的话,加上变频器常开是最好的,间歇开启也没什么致命影响。
㈣ 污水处理厂的回流,回流的目的是什么回流是从哪到哪里回流量是根据什么确定
污水处理厂的回流,回流的目的是要把污水从设备当中转成纯净水或再循环水利用。
㈤ 污水回流在水处理当中有什么作用
不是脱氮一样可以回流,可以降低前面处理工艺的负荷
生物脱氮的话,一般叫硝化液回流,目的是把好氧过程中产生的硝态氮回流至缺氧段反硝化成气提排出,典型的工艺是A/O或A2/O
㈥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二沉池的污泥如何回流
从高程上来讲,曝气池高于二沉池
二沉池的泥要回流的话,必须借助泵
一般是内二沉池的泥斗容,和一个集泥池底部联通,集泥池内设回流泵,回流泵排出的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进水端,多余的泥打到污泥浓缩池。
二沉池的出水是堰多一些,堰内一般做一个比较深的槽,接二沉池出水管,防止二沉池的堰被出水的水头淹没。
㈦ 污水处理AO工艺内回流一半多长时间
24小时,内回流的话,这个根据你的回流流速和工艺内的水量。一般内回流控制在200~500%,具体看脱氮效果。了解更多可以找环保通。
㈧ 污水处理中混合液要回流,那回流比定义是什么
这个是根据回流量/处理流量来计算的。
1、污泥回流比是为了回维持生化池内污泥的数答量(浓度)而从二沉池沉淀污泥回流的,回流比是根据你生化池要维持的浓度和二沉池底泥浓度确定的,经验数据是50%-100%。 污泥回流比计算 是指沉淀池回流到生化池A池的污泥流量与进入A池污水流量的比例
2、混合液回流比由曝气池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池或者是缺氧池,主要作用是脱氮除磷。回流比大约是100%-400%
㈨ 污水处理中硝化液回流量怎么确定
目前的污水处理中硝化液回流量在100%-300%,主要的是看=当前用的是什么工艺,当前的运行状版况的,一般在出水权TN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内回流保证节约能源,其实每个工艺有他当前的特性的。
在单级A/O系统中,回流比r与最大可能脱氮效率R之间的关系为:R=r/(1+r)
但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缺氧段有足够的碳源,好氧段氮的硝化作用完全等.
可以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公式6.6.18-7来计算,
回流量Q=1000VKX/(N1-N2)
其中:
Q:——混合液回流量,m3/d;
V——缺氧池容积,m3,如前计算;
K——T℃时脱氮速率,kgNO3-N/(kgMLSS·d);
X——缺氧池内混合液悬浮物浓度,kgMLSS/m;
N1——生物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
N2——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㈩ 污水处理 内回流操作
内回流又称内循环就是将处理后的硝化池中的硝化液回流至反硝化池,以增强反硝化脱内氮效果。
如果想要提高容脱氮率,则可以增大内回流量。但回流比也不能无限制的增大,因为这样做一方面会使运行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反硝化池为缺氧环境,回流的硝化液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氧,回流量过大会使反硝化池难于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进程。所以要将进出水的水质水量情况和运行费用综合考虑,确定内回流比。
也就是说循环比的取值与要求达到的处理效果以及反应器类型有关,应当说,适宜的循环比,应通过试验或对运行数据的分析确定。
运行数据确证,循环比在50%以下,脱氮率很低,循环比在200%以下,脱氮率随循环比增高而显著上升。循环比高于200%以后,脱氮率提高就比较缓慢了。一般循环比取值不宜低于200%。对活性污泥系统最高取值600%,而对流化床,为了使载体硫化,要求更高的循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