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氨氮会影响RO膜的产水量吗
影响纯化水RO膜系统产水量因素
纯化水RO膜系统主要工艺为反渗透.反渗透制取纯水有个特点是:ge反渗透膜的实际产水量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大多数纯水设备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进水温度下的标准产水量来标注的,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
进水压力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进水压力本身并不会影响盐透过量,但是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使得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变,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
进水温度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反渗透膜产水电导对进水水温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水温的增加,水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通量就增加2.5%~3.0%;其原因在于透过膜的水分子粘度下降、扩散性能增强.进水水温的升高同样会导致透盐率的增加和脱盐率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盐分透过膜的扩散速度会因温度的提高而加快.
进水pH值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由于水中溶解的CO2受pH值影响较大,pH值低时以气态CO2形式存在,容易透过ge反渗透膜,所以pH低时脱盐率也较低,随pH升高,气态CO2转化为HCO-3和CO2-3离子,脱盐率也逐渐上升,在pH7.8.5间,脱盐率达到最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纯化水RO膜系统产水量受到原水压力、原水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其中受原水温度影响较大.这样,就造成了纯水设备在季节变换中产水量不稳定现象.所以影响产水量高低的因素除了设备本身内部因素外还有这些外部因素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Ⅱ MBR、NF、RO工艺氨氮0.01正常吗
很高兴为您解答
正常,典型的数据。
MBR固液分离-NF预处理减轻RO压力-RO反渗透,非常合理,只能说贵公司有钱,工艺有点浪费。
Ⅲ 我废水经过反渗透处理,氨氮降下来了,但是为什么COD下降幅度小
我原来写的一个小东西,给领导作解释的,看一下能用得着吗 第一,必须明确废水中氮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四种形式存在,并不是单纯的只有氨氮
Ⅳ 反渗透膜去氨氮吗100mg/l
反渗透膜的过滤原里是跟据膜的孔径大小来决定哪些分子能通过,哪些分子不能通过。因为水分子的大小和氨氮的大小相差不大,所以对氨氮的去除率不高,大约在60%-85%。
Ⅳ 污水处理氨氮超标会对反渗透膜造成什么危害
反渗透是可以去除氨氮的,但氨氮一般是和COD有些关联的,而反渗透是不能进COD的,所以一般前处回理都会想法去答除干净,这样所余的氨氮也就很少了,这样的情况下,反渗透对氨氮的去除率也就没多少了,因为反渗透膜对本身含量很少的离子去除率就非常低
Ⅵ 氨氮经过反渗透膜能否除去
可以去除,但吨水处理成本太高;技术上可行,但经济上不划算。
建议添加少量微生物制剂——去除氨氮的生物菌种
可提供
Ⅶ 影响反渗透设备工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反渗透设备工艺的因素有哪些
1、进水水质的影响
a、色度、浊度和胶体有机物: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非常容易堵塞RO膜,使透水率很快下降,脱盐率降低。
b、氧化剂:氧化剂会使复合膜性能恶化,水中含游离氯时,通常用活性炭吸附或加注还原剂,使游离氯还原到指标值以下。
c、PH值:控制PH值的目的主要是防止(CaCO3)析出后形成水垢。
d、铁、锰、铝等重金属氧化物:其含量高时,在膜表面易形成氢氧化物胶体,产生沉积现象。
e、细菌、微生物:细菌繁殖会污染膜并恶化水质。
f、硫酸根(SO42-),二氧化硅(SiO2):水中含有多量硫酸根时,易产生硫酸钙沉淀,含有多量SiO2时,也易产生沉淀,为防止沉淀,当浓水CaSO4溶度积>19×10-5时,可加注六偏磷酸钠,尽量避免浓水中SiO2含量超过100mg/l。
2、运行因素的影响
a、压力
渗透液通量随作用压力成线型增加,而渗透液的含盐量随作用压力而减少。
b、温度
若其他参数保持固定只增加温度,渗透液通量及盐通过量都随之增加,但渗透液通量变化更为明显,一般来说,温度每提高1℃,透水量增加1-3%,而一般膜的额定通量是在25℃时给出的,下表标示了不同温度下产水量修正系数。
c、回收率
回收率为渗透液流量对进水流量的比例。渗透液流通量随着回收率的增加而减少,当浓缩液的渗透压高至与施加于供水的压力相同时则停止,脱盐率随着回收率之增加而减少。
Ⅷ 氨氮废水SBR工艺处理会产生什么气体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是基于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工艺。按时序来以间歇曝气方式进行,改变活性污泥的生长环境,是一种被全球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SBR 工艺的过程是按时序来完成的, 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 进水、 反应、 沉淀、 滗水、 闲置。这五个阶段都是单池运行,当处理污水量较大时,可以进行多池多组的交替运行处理,此时人工操作难以发挥它的优点,需要由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进行管理。
SBR 的运行周期由进水时间、 反应时间、 沉淀时间、 滗水时间、 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来确定。具体时间根据进水量及进水时间可以进行适当调节。
计算方法:
沉淀排水时间( Ts D) 一般按2~4h 设计。闲置时间( Tx) 一般按0.5~1h 设计。 设定反应时间为( Tf) 。一个周期所需时间T≥Tf Ts D Tx。
时间分配例子,如:运行周期12h,其中进水2h,曝气4~8h,沉淀2h,排水1h。
SBR工艺优点:
1) 工艺简单,节省费用和场地;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提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硫除氮效率好;
4)这是防止污泥膨胀的最好方法;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应用SBR工艺最先进的澳大利亚,先后建成SBR 工艺污水处理厂600 余座,还兴建日处理量21 万吨大型SBR工艺污水处理厂;广州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厂处理渗透液等采用了普通SBR工艺;国祯环保应用SBR工艺的实时控制技术,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效率高,另外在高氨氮废水脱氮方面有较大突破。
Ⅸ AO工艺,进水pH在8.5~9之间,对硝化和反硝化有什么影响现在氨氮超标。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硝化细菌最佳pH值范围是7.5~8.5,如果好氧反应池的pH值低于7.0,硝化反应将受到抑制,硝化反应降解1g的氨氮,需要消耗7.14g碱度,也就是说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好氧池的pH值将会下降,当pH值低于7.0时,硝化反应会受到抑制,因此需要向好氧池补充碱度,以维持pH不低于7.0。既然硝化反应会使好氧池的PH降低,那么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的好氧池pH降低是否可以归纳为硝化反应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pH逐渐下降,但是当pH低于一定值后,硝化反应就会被抑制而停止,所以说如果废水pH由高到低,且pH小于6.5时就可以排除硝化反应导致的pH值降低。
2、反硝化过程合适的pH值是6.5~7.5,pH控制不当,将影响反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及反硝化酶的活性,反硝化反应进行时会产生碱度,每克硝酸盐氮转换产生的碱度约为3.75g,这对缓冲废水PH变化是有帮助的,同时,硝化段是会消耗碱度的,为此,将反硝化后的废水流入好养段将补充好氧池硝化过程所需的一部分碱度!
通过上述两方面分析,应该是PH过高影响了反硝化酶的活性,反硝化受到抑制,脱氮效果不理想所致!
这仅仅是PH对脱氮的影响,但是影响到脱氮效果的还有溶解氧,水温,底物浓度,污泥龄等综合因素,也要加以考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Ⅹ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生产工艺对膜本身有什么影响
超滤膜与反渗透膜性质上的区别: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膜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原子质量单位)、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