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植物根细胞吸水原理实验有哪些
要理解植物根细胞吸水原理,首先必须要了解细胞膜是一种选择性半透膜的道理,我们可以用带微孔的玻璃纸来做几个实验达到这一目的。
1.半透性试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玻璃纸、20%硫酸铜溶液、镊子
实验步骤:
(1)玻璃纸打微孔:找一张普通玻璃纸,擦干净后平铺在大碗或大碟子里,倒进一些20%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要浸没玻璃纸,然后在室温为10~20℃下,浸泡1小时;20%的硫酸铜溶液能把玻璃纸腐蚀成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洞洞。
(2)用镊子从硫酸铜溶液取出玻璃纸(硫酸铜有些毒性,不要用手取,以免误入嘴里)。用清水冲洗干净,半透膜就做成了。
(3)把番茄汁包在玻璃纸半透膜里,用线把膜袋口紧紧扎住,然后慢慢地放在盛有浓盐水的瓶子里,让半透膜袋悬在盐水中,进行观察。
不一会儿,看到半透膜袋明显地变瘪,这是番茄汁中的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了浓盐水里造成的。这时候,你把膜袋取出来,再把它悬在另一个盛有清水的深盆里。不久,你又会看到半透膜袋慢慢地鼓了起来。这是因为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到玻璃纸半透膜袋里来了。
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跟这个道理完全一样。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时候,根毛细胞就吸水;相反,根毛细胞就排水。但是必须强调,细胞膜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半透膜。它的功能跟活细胞的生命活力有密切关系,一旦活细胞的生命活动受到阻碍或停滞了,细胞膜的半透性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丧失半渗透能力。
2.选择性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胡萝卜、软木塞、白糖或红糖水、小刀
实验步骤:
(1)把一个胡萝卜的顶部顶去,在切口面上用小刀挖一个圆孔,孔的大小要正好能塞紧一个软木塞(或橡皮塞)。
(2)从圆孔向下,把胡萝卜心里的肉挖出去,成一个长柱形的深坑。注意不要把胡萝卜捅穿——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3)找一个刚好能把坑口塞紧的软木塞。在软木塞的中心地也钻一个小孔,刚好能插进一根两头开口的玻璃管。
(4)在胡萝卜坑里灌满浓糖水(要用白糖或红糖,不能用葡萄糖)。塞上软木塞以后,糖水就进入玻璃管里,记下这时候玻璃管上的水位。然后,用熔化的蜡把软木塞封住,不能漏气——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二。
(5)在一个干净的大玻璃或大口瓶里,装上干净的水,再把上面的一套装置放在水中,让玻璃管口露出水面。
大约10分钟,玻璃管中的液面慢慢上升。如果玻璃管比较短的话,1小时以后,糖水就会从玻璃管的上口溢出来。时间越长,溢出来的水越多。你尝一尝溢出来的水有甜味,再尝尝杯子里的水,一点甜味也没有。可见,杯子里的水透过胡萝卜,渗进了胡萝卜坑里,所以糖水会增加;然而胡萝卜坑里的糖水却没有进到杯子里去。
这是什么原因呢?秘密也在细胞膜上。胡萝卜的细胞膜就好像我们筛土用的筛子一样。筛子只允许小于筛孔的土粒通过,大于筛孔的土粒就过不去。像水和溶解在水里的食盐等无机物,它们的分子比较小,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像白糖、红糖、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它们的分子大,就不能通过细胞膜。
那为什么胡萝卜细胞里的水不会倒流到杯子里面去呢?这是由第二种因素,即膜的两边溶液的浓度来决定的。如果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面溶液的浓度,外面的溶液里的水分就会渗进细胞里;如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面溶液的浓度,细胞液里的水会就分流出去。杯子里的清水不含糖类等有机物质,所以水就很快渗进胡萝卜里去了。
在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所以根里的水是不会倒流到土壤里去的!如果给花草树木及农作物施用太浓的肥料水时,植物体里的水就会倒流到土壤里,很快会打蔫甚至枯死。
❷ 把一瓶浓硫酸用保鲜膜包住,一段时间后浓硫酸浓度
浓度会略微变小。保鲜膜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隔绝,属于半透膜,它隔绝大颗粒的物质等,否则保鲜膜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所以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透过来的微量水分。
❸ 半透膜的制备方法
1.在100mL烧杯中里加入10mL浓硝酸(14.1g/mL),配成混合溶液,冷却到约20℃。把一小块内脱脂棉浸入混合溶液中8~容10min取出后充分洗净,凉干,得到纤维素硝酸酯。
2.在试剂瓶中取乙醚、乙醇各10mL,再加入1g上述干燥的纤维素硝酸酯,不断振荡,放置1~2天,就生成透明的胶棉液。
3.取3mL上述自制或市售5%的胶棉液,加入干燥的1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横斜不断转动使瓶的内壁和瓶口都均匀沾上胶棉液。倒出多余的胶棉液,然后倒置约1min使乙醚、乙醇不断蒸发,直到干燥。逐步剥离瓶口的薄膜,沿瓶壁薄膜夹缝注入蒸馏水,使得薄膜逐步跟瓶壁分离,轻轻取出,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把定量滤纸放入盛有2:1的水-硫酸的烧杯中,用玻棒轻轻揿压,使它浸没均匀(玻棒和滤纸都不能带水)。浸泡60~90s后取出,立即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1:1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即氨水)中,中和残留的酸,取出在空气中晾干。
[备注]
1.制作胶棉半透膜的锥形瓶一定要干燥,否则难以成膜。
2.胶棉半透膜容易破裂,实验前请保存在蒸馏水里。
3.自制羊皮纸时,一定要控制硫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还要注意在浸泡中滤纸不能重叠。
❹ 纳滤膜能截留硫酸钠吗
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专一种功能性的半属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❺ 你好,我想问问您,我要想鸡蛋做半透膜的实验,该用什么溶液来做实验呢,有没有可以创新的地方,希望操作
--------------------实验 半透膜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制作半透膜,学会使用半透膜,学会使用半透膜的基本操作。(半透膜:能够对水或溶液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
二、实验原理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
分子
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薄膜的总称。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据膜种类的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本实验对于鸡蛋的膜来说,淀粉就是大分子物质。
三、试剂和仪器
----新鲜鸡蛋一个,30%的醋酸(使用高浓度原因,令鸡蛋壳的溶解加快),0.5%的淀粉溶液,碘水,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100ml烧杯一个,细绳若干
四、实验步骤
----第一,半透膜的制作。把新鲜鸡蛋小心的打开一个小洞,把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倒出来,然后浸泡在30%的醋酸中,这个步骤必须提前三天,要等鸡蛋壳全溶解。
----第二,半透膜的检验。把上面的做出来的鸡蛋膜取出,细心洗干净,然后往膜里面加入0.5%的淀粉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大概装到一半),用细绳绑好鸡蛋膜的洞口,置于装有37度流动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
时间过后,往烧杯中滴加碘水,观察现象。
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处理
实验中,加入的碘水后,烧杯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淀粉分子不能透过鸡蛋半透膜;滴加氯化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了硫酸根离子能透过半透膜。从而证明了,鸡蛋半透膜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❻ 海水淡化膜主要技术原理有哪些
海水抄淡化采用反渗透膜,是一种没有袭孔的膜,也叫半透膜,不是筛分原理,是逆向渗透原理。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海水淡化用的反渗透膜可以截留海水中的钙镁钠等阳离子,和氯根、硫酸根等阴离子,使水透过。采用错流过滤,较宽的流道保证了其耐污染性能。但仍然需要用专用清洗剂定期对膜进行再生。
膜的材料一般为聚醚、聚砜和聚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