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净水器不安RO膜会怎么样
有着14亿人口的我国,很多地方仍面临水质不佳的困境,越来越多人选择净水装置清洁饮用水,提高水质。那么,应该如何使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健康呢?
常见的过滤方式
市面上有不少净水装置出售,它们的过滤效果主要取决于滤芯材质,一般分为PP棉、微滤膜、超滤膜、RO反渗透膜等。这四种玩意听上去都很高科技,其实,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物理阻隔的方式,将水以外的异物过滤出去。
具体来说,这四种材质因材料孔径不同,产生不同的过滤效果。
PP棉芯孔径最大,阻挡水中的可见颗粒,如泥沙、红虫、铁锈、水藻、胶体、悬浮物等都没问题。
微滤膜和超滤膜孔径进一步缩小,达到纳米和微米级别,水中的大分子物质、细菌、部分病毒等都可以去除,而可溶性金属离子则可以通过。
就过滤效果来说,孔径仅有0.001微米的RO反渗透膜最牛,因为它滤出的几乎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水分子。
各有利弊的净水方式
有人可能会说,无论什么水质,直接上反渗透膜滤水装置不就好了吗?
如果只考虑过滤效果,这种思路确实没错,可实际应用却不是这样。因为孔径越小,可以阻隔的异物虽然越多,但是,水的通过也会受阻,变得难以流出来,或者流得非常慢。
所以,如果安装了RO反渗透膜装置,又想获得正常的水流速度,就得使用高压泵增大水压,将水强行推过滤膜。这样的情况下,膜的寿命会缩短,膜孔也容易堵塞,也就是说,滤膜需要经常更换或维护,成本会比较高。
PP棉滤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水中的杂质会堵塞滤芯,有些添加了活性炭的也会吸附饱和,饱和失效以后不容易发现,一般来说6个月就需要更换。
而微滤膜、超滤膜滤水装置能过滤大部分杂质,又可保留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使用寿命比较长,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改善水质的需要。
中国家庭到底要不要过滤装置
面对不断曝光的环境污染,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自然备受人们关注。尽管全国各地自来水公司的水质信息显示全部合格,但由于是自检自测,所以质疑之声不绝,因而在人们的观念里,自来水质量并不理想,需要净化装置。
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2015年对全国29个大中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检测的结果显示,29个城市中15个城市的20项饮用水指标全部合格,约占抽检城市总数的52%;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来自余氯含量和氟化物含量。自来水中,余氯过低会导致自来水管道里的细菌增长,好在国人习惯饮用开水,这个危害并不明显。而氟化物超标会对骨骼有影响,尤其是对儿童的发育影响较大。
即使出厂时水质合格,但自来水还要通过各级水管,以及蓄水池等才能抵达千家万户,因此供水系统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铁锈、水泥、生物等,随时会把合格的自来水再次污染。被诟病的还有各种有机化合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砷等,长期饮用这些水,有害物质在人体中蓄积,严重时可能致癌、致畸、致突变。但是,具体是什么超标、超标多少、哪个地区超标,目前都没有明确的数据。
若要划分我国饮用水水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北京,尤其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水厂普遍应用了深度处理工艺,水网管道新,水质最佳;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水厂也有深度处理工艺,但主城区管道可能比较老旧,水质稍差;
其他省会城市及二线城市,部分水厂没有深度处理工艺,再加上管道等原因,水质未必真正达标;
大部分地级市、县级市及以下的村、镇,水厂缺乏深度水处理工艺,水质可能较差。
而附近有工厂的地下水源,则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因此,是否要安装滤水设备,安装哪种滤芯的设备,都可以按照上述层次对号入座。如有条件,先请专业机构做个水质测试,再按需安装就更好了。
购买净水设备的注意事项
市面上的净水设备从几十元到近万元都有,差价达一二百倍,除了根据水质选购,还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销售人员大多宣称净水器可过滤出氯气和重金属,过滤后的水为“直饮水”,事实上,我国还没有直饮水的标准,加之净水器的效果有多种层次之分,如果简单地以为安装了净水设备就可以直饮,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
其次,消费者在选购净水器时需要擦亮眼睛,要注意两个“认证”——家用电器的3C认证和卫生许可认证,两个都有,方可放心购买。
第三,有些产品尽管宣传很有吸引力,价格也便宜,但效果却很令人怀疑。例如安装在水龙头上的滤水器,体积不大,里面的滤层也不可能很多,而且,水通过滤膜需要一定压力,简单安装在水龙头的不可能承受太大压力,使用时可能有不少水从装置旁边冒出来,滤过效果极其有限。当然,那么小的滤芯也很容易被异物填满。
网上有一种“生命吸管”售卖,是一种吸管状的便携滤水器,声称可以直接从任何水体里吸水直饮。然而,根据反渗透膜原理,要滤过重金属离子等极细微的污染物,需要超小的微孔,再加上强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吸管的滤膜足够小,人嘴未必有足够的力量吸出水来,所以,这种吸管尽管可以隔开泥沙、悬浮物、胶体,甚至细菌等,但未必真的能从任何野外水源中直接吸水饮用。况且,使用过一次之后,细菌难免在管内大量滋生,你又敢用第二次吗?
㈡ 净水器有杀菌功能吗
净水器有杀菌功能。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净水器中只有高端产品才具备这一功能。在使用最广泛的低端家用净水器中,过滤材料大多数都为KDF(铜锌合剂)和活性炭。
日常生活用水都来自自来水厂,而自来水厂的水源暴露在天然环境中,极易受到污染。
到目前为止,各国研究人员在水中已经测出767种有机化学污染物,其中109种为致癌、致突变物质。
自来水生产中要加入大量消毒用的氯气,这些氯气与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化学反应后会产生可能导致人类患上癌症的剧毒物质。自来水出厂后,还必须经过输水管网及水塔、水箱等设施才能到达用户家中,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铁锈、污垢、细菌等污染,导致水质降低。
净水器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氯气等有害物质,因此专家认为只要正确使用,净水器可以大大提高饮用水安全性。
(2)无ro膜净水器能除细菌吗扩展阅读:
使用净水器杀菌的注意事项:
反渗透型和超滤型净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内部的过滤膜表面就会吸附很多杂质,不但容易堵塞滤孔,还可能导致细菌滋生,一定要及时进行反冲洗。
所谓反冲洗就是让水流从相反方向经过过滤膜,将滤膜上吸附的杂质冲刷掉,目前这类净水器一般都设有反冲洗装置,消费者只需按说明书进行操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反冲洗的水量一般应是已生产出的净水量的两倍,这样才能保证冲洗干净。
除此之外,最好定期用消毒剂进行清洗,清洗时要注意不要使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氧化性的消毒液,而要用盐酸、甲醛等还原性的消毒液,因为前者会破坏净水器的过滤膜,使其丧失过滤功能。一般来说,在净水器反冲洗充分的条件下,至少要半年消毒一次。
㈢ 净水器需要选RO反渗透膜的吗有的说增加RO膜就失去水中的微量元素,有的说没有RO膜水里还有细菌。请回答。
RO来自于英文缩写,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逆渗透。溶液、水流动的内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流动容,通过压力让溶液、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流动就是简单的逆渗透原理。
RO逆渗透首先被应用于航空和医用领域,肾病患者的透析、航天员尿液的二次利用所采用的都是逆渗透原理。原因很简单,RO膜孔的孔径为0.0001微米即0.1纳米,只有水分子和极少离子可以通过,达到最强过滤效果。
与RO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更早的应用到了净水端,早时期超滤已经在为废水处理厂等机构进行服务,早期的饮水机所使用的也都是超滤技术。超滤过滤属于纯物理净化,靠压力进行过滤的一种膜技术,目前膜孔径的规格额定范围为0.01-0.001微米,利用压力差进行水质过滤。
超滤在成本控制、净化效率、后期维护成本等方面较RO净水器有自己的优势,超滤机一般也不需要通电更不会产生废水。如果所在地区的水源情况较为良好,使用超滤原理的净水器似乎是更好的选择,即使是直饮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所以关于选择超滤还是RO反渗透,只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即可。
㈣ 家用净水器能将细菌过滤掉吗
嗯可以的,过滤细菌是最基础的。以前我们喝水总是会烧开杀死细菌来喝,但是那样并不能将细菌过滤掉,它仍然存在里面。后来出现桶装水,但是不断发生的桶装水事件让人们不再相信它。好在净水器的及时出现,很好的帮助人们解决饮水的问题。净水器的作用不仅可以将细菌过滤干净,还能过滤掉水中的泥沙、铁锈、重金属……各种杂质,而且可以去除水中的异味,改善水的口感,给你全新安全的饮水体验!
㈤ 没有ro膜的净水器的水能直饮吗
不能直接喝,没有RO膜,用什么过滤?就只有活性炭吸附吗?那个不行的,不能保证安全,细菌和病毒都没过滤掉
㈥ 净水器能过滤细菌吗
正常的净水器是能过滤细菌的,原理是过滤精度远小于细菌大小,市场上所谓的树脂净水器是不行的,这种净水器其实是软水机,只能做离子交换,跟过滤细菌没有关系。最保险的是RO反渗透净水器,过滤精度极高,这一块美的做的还不错,至少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满足各种水质需求
㈦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装净水器,净水器真的有用吗可以过滤掉细菌病毒吗
净水器是有效的。净水器分许多的类型,比如五级的过虑净水器。大家都了解,水为生命之源,因此 咱们也更重视水的质量。大部分现如今许多地区的自来水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因此 净水器就派上非常大的用途。
2.耗品较为经常
净水器的过滤芯每日都是工作中,因而会耗费迅速。不一样材料的过滤芯,长则一年,短则三个月就需要拆换了。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还有别的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区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