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密实度、孔隙率、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 的定义
密实度:指材料的固体物质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说明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程度,即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孔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开口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
闭口孔隙率:是总孔隙率与开口孔隙率之差
⑵ 什么是孔隙率
网络里是这样的:
孔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⑶ 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
孔隙率(Porosity),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孔隙率(P)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表达式 P=[(V0-V)/V0 ]=[1-V/V0 ] =(1-P0 /P)×100 % 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 D + P= 1 材料孔隙率或密实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材料的孔隙率高,则表示密实程度小.计算式 P0'= m/ V0 ' =m /(V+ VP + Vv ) 式中 P0'--- 材料的堆积密度,kg/ m3 .VP --- 颗粒内部孔隙的体积,m3 .Vv --- 颗粒间空隙的体积,m3 .空隙率 void fraction 颗粒物料层中,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体积(含开口孔隙Vi)与整个颗粒物料层体积(堆积体积)之比称为空隙率.空隙率 空隙率指路面混凝土中集料之间的孔隙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百分率,即单位体积集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以VC表示.这些孔隙或者相互连通(闭孔隙)或者与周围大气相通(开孔隙).试验路面的空隙率是根据采得的芯样由下式确定的; (1-ρ/ρa)×100% 式中 ρ——芯样的堆积密度; ρa——芯样的表观密度; 其中表观密度ρa是由下式确定的:ρA =m/V 式中 m——是由试验路面采得的芯样质量; V——是该芯样的体积,不包括路表开口空隙的空气体积.密度是根据每个芯样中包含的结合料质量和体积、集料的质量和体积的测得量确定的.由下式给出:式中 MB——结合料的质量; MA——填料的质量; VB——结合料的体积; VA——填料的体积.详见国家标准:GB1495-2002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⑷ 孔隙率和孔隙特征
孔隙率(Porosity),指散粒状材料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孔隙特征分开口和闭口,材料内部的孔隙率越大,材料的体积密度、强度越小,耐磨性、抗冻性、抗渗性、耐腐蚀性、耐水性及其它耐久性越差。而保湿性、吸声性、吸水性与吸湿性等越强。
孔隙率和孔隙特征都影响材料的导热性和吸音性,但导热材料要求孔隙是(
小
)的,而吸音材料要求孔隙是(
大
)的。
⑸ 孔隙率的概念
(1)材料的孔隙率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指块状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它以P 表示。孔隙率P的计算公式为:
P ——材料孔隙率,%;V0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ρ0为材料表观密度,g /cm3或kg/ m3;V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 ρ为材料密度,g /cm3或kg/ m3。 材料内部除了孔隙的多少以外,孔隙的特征状态也是影响其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的孔特征表现为,孔隙是在材料内部被封闭的,还是在材料的表面与外界连通。前者为闭口孔,后者为开口孔。有的孔隙在材料内部是被分割为独立的,还有的孔隙在材料内部相互连通。此外,孔隙尺寸的大小、孔隙在材料内部的分布均匀程度等都是孔隙在材料内部的特征表现。与材料孔隙率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材料的密实度。密实度表示材料内被固体所填充的程度,它在量上反映了材料内部固体的含量,对于材料性质的影响正好与孔隙率的影响相反。
材料孔隙率或密实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材料的孔隙率高,则表示密实程度小。(2)材料的空隙率材料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空隙体积与松散体积的百分比,它以P′表示。空隙率P′的计算公式为:
P′——材料空隙率,%;V0——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cm3或m3;ρ0为材料堆积密度,g /cm3或kg/ m3;V——材料的颗粒体积,cm3或m3;ρ为材料表观密度,g /cm3或kg/ m3。空隙率考虑的是材料颗料间的空隙,这对填充和粘结散粒材料时,研究散粒状材料的空隙结构和计算胶结材料的需要量十分重要。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的总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储集层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从实用出发,只有那些互相连通的孔隙才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在其中渗滤。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提出了有效孔隙度的概念。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显然,同一岩石有效孔隙度小于其总孔隙度。
孔隙率(porosity)在多孔介质中的定义:
孔隙率(porosity)是指多孔介质内的微小空隙的总体积与该多孔介质的总体积的比值。
⑹ 什么是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
孔隙率包括真孔隙率,闭空隙率和先空隙率。 孔隙率(P)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表达式 P=[(V0-V)/V0 ]=[1-V/V0 ] =(1-P0 /P)×100 % 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 D + P= 1 材料孔隙率或密实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材料的孔隙率高,则表示密实程度小。计算式 P0'= m/ V0 ' =m /(V+ VP + Vv ) 式中 P0'--- 材料的堆积密度,kg/ m3 。 VP --- 颗粒内部孔隙的体积,m3 。 Vv --- 颗粒间空隙的体积,m3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的总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储集层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从实用出发,只有那些互相连通的孔隙才有实际意义,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在其中渗滤。
⑺ 孔隙率的精确定义
1、孔隙率是指对于多孔的固体块体材料如砖材、岩石、钢材、矽等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的是材料孔隙的多少
2、孔隙率是指固化时未排除的残余挥发物在基体中形成的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孔隙率对复合材料性能有一定影响尤其对疲劳性能和耐环境性能影响较大
3、“孔隙率”是指多孔物体的孔隙体积和物体的总体积之比,也称之为“孔隙度”.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主要是表征土体的孔隙性.过滤器孔隙率则是过滤器某进水面的开孔面积占该进水面表面积之比值,两者概念显然不同
4、分析土的导热性能.孔隙率的定义是:单位土体体积中,孔隙体积所占的份额.这里有含义如下:当孔隙率为零时,表明无孔隙存在(这是土的理想状态),此时土体的导热系数只受土自身的导热性能控制
5、孔隙率是指滤层中的空隙体积与滤层总体积之比.孔隙串与滤料的粒径和不均匀系数有关粒径越小或不均匀系数越大孔隙率珍小.滤层的孔隙率太大时过滤装置的截污能力变差孔隙率太小时滤层的水流阻力增大
6、孔隙率是指材料中连通孔隙体积和材料总体积之比.空气流阻反映了空气通过多孔材料阻力的大小.根据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可知空气流阻对材料吸声能力的影响尤其重要
7、比重瓶法,25℃,采用乙醇作为排出液[5],测试多孔支架的孔隙率.孔隙率定义为:(材料中孔隙的体积材料的总体积)×100%
8、这里所说的孔隙率是指连通孔隙率.对于非连通孔隙用这种方法测试显然不行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波速随饱和度变化关系的分析
9、(3)为区别2种孔隙率测试指标,同时又便于书写和称呼,建议将全部孔隙率n1称为“孔隙率”,将颗粒间孔隙率n2定名为“空隙率”或“间隙率”.铁路路基孔隙率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10、号×100%(4),7称为孔隙率.在体积可压缩材料的变形分析中,常用相对密度p表示孔隙率
含水率:是指树脂孔隙间所含的水份,一般在40%~69%之间。
交联度:是指树脂在合成时,交联剂的版用量,一般在7%~10%之间。权(如:二乙烯苯)
关系:交联度低,含水率高;交联度高,含水率低。
原因:交联度的高低与树脂孔隙率成反比,可理解为接触面积大,孔隙就少。而孔隙率就直接和含水量成正比,因为水份都是在孔隙之中。所以,交联度与含水率是反比关系。
⑼ 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有何区别
这里要理解几个概念: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密度: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m
/
V,V是指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o=m
/
Vo,Vo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堆积密度: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ρ'o=m
/
V'o,V'o是堆积体积。
1.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空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的体积(Vo)的百分率,P=(Vo-V)/
Vo。
2.密实度D=1-P。
3.空隙率是指散粒或粉状材料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其自然堆积体积的百分率。P=(V'o-Vo)/
Vo。
所以,孔隙率和密实度是反映材料本身的致密程度,而孔隙率是反映散粒状颗粒之间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说到底,孔隙率是不考虑材料之间存在空隙的,只有材料内部有孔(空间),而空隙率则是考虑材料之间空隙(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计算孔隙率时Vo和V'o是包含孔隙的体积的。
即
V'o-Vo是空隙体积(材料颗粒与材料颗粒之间存在的空间)
Vo-V
是孔隙体积(材料颗粒内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