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VC的硬度标准分为( )和( )
PVC硬度有两种,一种是软质PVC(单位是A),另一种是硬质PVC(单位是D)
聚氯乙烯,英文简称PVC,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之为氯乙烯树脂。
PVC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相对密度1.4左右,玻璃化温度77~90℃,170℃左右开始分解,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
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1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
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1)pvc树脂国家标准扩展阅读:
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
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PVC
『贰』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GB。 PVC树脂可以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种基本工艺生产。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 想弄清楚,网络一下PP论坛,很多PVC薄膜的资料CAD-Forum,里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线操作工,负责。
塑料可乐瓶回收做什么用途,疑惑中 安防
废旧塑料品种多样,形态各异,在实践中已创造出许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简介一些实例供参考。 1,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简单流程
氯乙烯分厂主要生产工艺为氯乙烯(VCM)工段,并以保全、冷冻等工段作为辅助生产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单元、200单元和300单元。其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5。 图2-5 氯乙烯分厂工序流程图 100单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温的环境下直接被氯气(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并且通过精制为裂解炉单元提供合格纯净的二氯乙烷,以及为保护环境进行相应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200单元生产主要目的是以气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终端温度下裂解,脱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后经HCl塔和VCM塔精镏,分离出纯净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车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而分离出的HCL还。
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
C2H2+HCl 1)乙炔与HCl反应生成一氯乙烯(加成反应) 2)一氯乙烯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骤
1、 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聚氯乙烯聚合工艺: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五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叁』 pvc排水管国标标准配方。树脂100钙粉多少酸蜡稳定剂等各多少
如果是钙锌来稳定剂源的话,也就包括硬酯酸钙、硬酯酸锌、B二酮、无毒亚磷酸酯、抗氧剂、水滑石PE蜡、OPE、EBS根据生产不同的液体和粉体复合钙锌,选择略有差别的原料,比如粉体复合钙锌一般使用粉体类的无毒亚磷酸酯等,以粉体原料为主。生产液体类的钙锌一般选择液体类的无毒亚磷酸酯等,以液体原料为主。
『肆』 PVC树脂性质
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CH2CHCL]-n},典型的线型高分子聚合材料.由于N值决定聚合度,其分子属于极内性分子,如果不加入容增韧剂,将十分容易破裂,PVC常用增韧剂为抗冲击ACR,CPE,MBS等,另外,PVC分解温度及有限制,超过一定温度将会分解变黄,应该适当加入加工助剂ACR(软制品为DOP),使其在尽量低的温度下塑化,PVC制品加工温度控制在微黄,将会把PVC制品的最大力学性能体现出来。
『伍』 PVc 等于pvc树脂吗
pvc树脂是指无任何来添加以及加工的粉状源pvc形态。这种状态下的pvc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直接使用的。但是您说pvc既包含pvc树脂粉,也包括改性后的pvc塑料,经过改性后的PVC塑料能够制成不同的产品,可以被直接使用。
『陆』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标准GB/T5761-2006
GB/T 5761-2006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385KB
GB/T 5761-2006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193KB
到易启专标准网搜索后下属载吧。
易启标准网有这些全文电子版免费下载的. 上面是我帮您在易启标准网搜索到的搜索结果列表,供您下载参考。
下载方法,先在Google谷歌和网络搜索到易启标准网,打开网站免费注册成为会员,登陆后搜索您要的标准或者书籍,然后下载.如有问题可参考这个网站的帮助文件的.
『柒』 聚氯乙烯为什么不执行合成树脂标准
聚氯乙烯为什么不执行合成树脂标准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回,软化时答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高分子化合物都称为树脂。树脂是制造塑料的主要原料,也用来制涂料(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合成脂肪酸树脂,该类树脂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居多,也是涂料业相对旺盛的地区,如长兴化学、纽佩斯树脂、三盈树脂、帝斯曼先达树脂等)、黏合剂、绝缘材料等,合成树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于液体中杂质的分离和纯化,有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以及一些专用树脂。
PVC材料是树脂的一种, 属于合成树脂:
合成树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树脂最重要的应用是制造塑料。为便于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剂,有时也直接用于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义语。合成树脂还是制造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等的基础原料。合成树脂种类繁多,其中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和ABS树脂为五大通用树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树脂材料。
『捌』 聚氯乙烯树脂粉规格型号分类问题
聚氯乙烯的规格型号是根据聚合度来定的。给你复制个标准,你对照一下: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Suspensio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of general purpose GB/T 5761-2006代替 GB/T 5761-1993 2006-09-14发布 2007-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ASTMD 1755:1992(2001年确认)《聚氯乙烯树脂规范》,与ASTMD 1755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5761-1993《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本标准与GB 5761-1993的技术差异为: ——对范围进行了调整(1993年版的第1章;本版的第1章); ——修改了部分物化性能指标(1993年版的4.2;本版的4.2); ——修改了型式检验项目中抽检项目的检验周期(1993年版的6.3.2;本版的6.3.2); ——取消了样品保存期限 ——删除了附录B“白度(160℃,10min)试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B“聚氯乙烯树脂干筛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wiki]石油[/wiki]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SAC/TC 15/SC 7)归口。 本标准委托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氯乙烯树脂产品分会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锦西[wiki]化工[/wiki]研究院、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沛云、孙丽娟、赵阳、姜军、张英民、谌绍铜、方向阳、孙文育。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改。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悬浮法生产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本体法生产的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亦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起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50 极限熟知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2913 塑料白度试验方法 GB/T 2914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4-1999,idt ISO 1269:1980) GB/T 2915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GB/T 2916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6-1997,eqv ISO 4610:1997) GB/T 2917.1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发出氯化[wiki]氢[/wiki]和任何其他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2917.1-2002,eqv ISO 182-1:1990) GB/T 3400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0-2002,eqv ISO 4608:1998) GB/T 3401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1-1997,eqv ISO 1628-2:1988) GB/T 3402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GB/T 3402.1-2005,ISO 1062-1:1998,MOD) GB/T 4611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wiki]测试[/wiki]方法 GB/T 4615
『玖』 PVC树脂粉,一型,二型,六型的编码和使用范围。
一是按国家标准GB/T5761,从SG-1到SG-8;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数字,800、1000等);
三是用专K值表示,如K60,K55等,是根属据粘数换算出来的一个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术交流或资料上都习惯用K值,比较简单明了。
PVC分类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