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配制聚酰亚胺树脂时,树脂颜色偏深是什么原因
环氧树脂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树脂的总称. 环氧树脂做胶衣用的话 初始粘度不宜太大, 个人认为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粘度偏高了 表面质量不易保证 固化剂这块 考虑到E44的脆性 如果没有其他组分增韧的话 可以使用聚酰胺或者593固化 593可能工艺性上还要更方便些. 环氧树脂是指含有两个或多个环氧基团的树脂的总称.到为止,除各种二酚基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外,脂环族环氧树脂品种也不断增加.这类环氧树脂不但品种多,而且大多数具有特殊的性能,如低粘度、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高延伸率及较高的热稳定性等.因此在军工及民用上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在我国,坏氧树脂是1958年开始试制生产的.坏氧树脂的生产已遍布全国,产量逐年增加.在品种方面,双酚A型环氧树脂已有十多种不同分子量的品种投入生产.另外一些特殊性能坏氧树脂,如甘油环氧树脂、有机钛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也相继投产[1] 环氧树脂具有下列优点: (1)粘接力强,由于树脂结构中含有羟基及环氧基等极性基团,使得环氧树脂分子与相邻物体表面之间产生较大吸附力,因此在热固性树脂中,粘接力比较高. (2)固化收缩小,环氧树脂的固化收缩率为1—6%,而聚酯树脂为7—10%,因此制品的尺寸稳定性相对地比较高,其蠕变性能也比聚酯及酚醛要低. (3)电绝缘性及耐化学腐蚀性能好. (4)环氧树脂比较稳定,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期,一般贮存期可在六个月以上. 其缺点是:(1)成本比聚酯树脂要高. (2)粘度比较大(指双酚A型),手糊时不如不饱和聚酯树脂方便,一般情况下不能喷射成型.为了提高环氧树脂性能,有人曾对树脂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一般认为,由C—C键组成的分子主链,由于其分子间力较弱,因此具有较大的柔韧性、较高的延伸率和较低的热变形温度.若把氧原子引入到分子主链中,则可导致树脂软化点的提高和亲水性的增加.若在分子主链中引入酰胺键十NHCO+,则由于产生氢键也可使树脂的软化点急刚提高和刚性增加,此外在分子主链中引入芳环或脂环,一般地说,也可以使树脂的软化点提高.增加环氧树脂活性官能团数目能增加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对提高力学性能及耐温性都有利.但这一类树脂往往粘度比较大,会给使用及操作带来困难.为了降低环氧树脂粘度及提高耐温性,采用以季戊四醇等原料合成新的环氧树脂,这类树脂粘度比较低,为400—1500厘泊,是水溶性的,含氯量很低(与651~1]U属此类).3—3—辱增塑剂及稀释剂1.增塑剂(土)增塑剂的作用及分类双酚A环氧树脂,经加入固化剂后,交联固化后的产物韧性往往较差.为了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可加入一些增塑剂.一般可分为两类,即活性增塑剂与非活性增塑剂(也叫增韧剂).某些非活性增塑剂不易与环氧树脂混溶,在固化的过程中,有从体系中析出的倾向.而且,固化体系的刚性与耐热性有所降低.而活性增塑剂则能与环氧树脂起反应,成为交联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避免上述缺点.(2)非活性增塑剂这一类增塑剂不带有活性基团,不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加入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树脂粘度,同时可改善树脂固化体系的脆性.一般用量为树脂重量的5—20%.常用的非活性增塑剂的性能列于表3—17 活性增塑剂含有活性基团,直接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成为交联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环氧树脂的脆性,提高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延伸率.这一类增塑剂包括聚酰胺树脂,聚硫橡胶,不饱和聚酯等等. 2.稀释剂 (1)稀释剂的作用及分类环氧树脂具有高的粘接性,但在室温下,粘度比较大,不利于手糊操作.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常在使用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以增加环氧树脂对玻璃纤维及其织物的浸润能力,改善成型工艺性能,同时可以增加填料的用量.稀释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基含有活性基团(环氧基团)、能参与固化反应的活性稀释剂,如甘油环氧树脂、环氧丙烷丁基醚等,另一类是端基不含有活性基团、不参加固化反应的非活性稀释剂,如丙酮等. (2)非活性稀释剂非活性稀释剂本身不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仅达到降低粘度的目的,一般加入量为树脂重量的5—15%.在树脂固化时,大部分逸出,从而增加了树脂的收缩率,降低力学性能及热变形温度,甚至也影响树脂的电性能,因此,应尽可能不使用非活性稀释剂.常用的非活性稀释剂列于表3—18. (3)活性稀释剂!活性稀释剂都具有环氧基,能参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所以对树脂固化后的性能影响较小,有时还能起着增韧的作用.活性稀释剂一般都有毒,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表3—19列出了常用的活性稀释剂的性能.}4辅助材料3—辱—]胶衣树0旨玻璃钢击U品的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表面情况,应该尽可能地不使玻璃纤维外露,以防介质侵蚀.为此,在玻璃钢的外表面特制成一层树脂含量很高的胶衣层,这一层树脂称为胶衣树脂.胶衣层的厚度一般为0.25—0.4毫米.如果胶衣太薄,胶衣下面的玻璃纤维会暴露出来,达不到美观及保护作用,但太厚就容易产生裂纹,耐冲击性差,特别是受不住从制品反面方向来的冲击. 模具是玻璃钢手糊成型工序中的主要装备.合理选用模具的结构形式及其材料,对玻璃钢制品质量和成本关系很大.采用何种模具主要根据制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所选树脂的固化制度等.设计和制造模具时,要考虑模具在使用期间能保持合乎要求的尺寸、制造容易、铺陈方便、脱模容易和造价低廉.模具设计和制造方法牵涉的范围很广,本章只是列出和叙述一些手糊成型基本类型的模具.5—'—]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手糊成型的模具,要求模具表面光滑,密实、无孔隙、无裂缝和无凹陷或其它不规则处,因这些缺陷会影响制品质量.模具设计和制品成型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模具设计的每一项内容都必须联系制品制造过程进行设计,既要体现制品的结构要求,又要考虑容易脱模和对制品无损伤,如在模具中放“顶出杆,/,也可在模具中设计气孔或水孔,允许注入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来帮助脱模.对成型表面积很大的制品可使用旋转式或倾斜支撑模具,在大型模具中,如糊制船壳时,可在模具上面伸出脚手架,便于成型操作.如果制品尺寸不允许整块地脱出模具,而生产数量又多时,可采用拆卸式模具,如只需生产为数不多的制品,为降低成本一般不采用可拆卸式模具,而采用石膏模或蜡模等一次使用的模具.简单模具可由几个零件组装起来.加压固化的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避免过大变形而影响制品的型面精度.对加热固化的模具要能够完好地经受固化温度的作用,在该温度下无变形或翘曲.因此,在设计模具之前,必须充分分析和研究制品设计的要求,以便使制品设计和模具设计二者的合理性相互协调和统一.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制品,或用金属材料难于制造的模具,或为了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往往采用翻造玻璃钢模具代替金属模具.用玻璃钢翻造对合模具,一般需先用木材制造标准的仿型模具做母模,再根据母模翻制过渡模,用母模和过渡模成型出所需要的模具.翻造单模也可用实物或直接用仿型模来翻制所需的模具.翻造的模具通常采用框架来保证关键尺寸,提高翻模的刚度.合适的框架是随零件的复杂性与尺寸而变化的.翻模时同时要考虑母模和过渡模材料所引起的变形以及分型定位、结合部位的妥善处理.用这种制模法可以制造同形状的多体模具.5—'—2模具的结构形式·适用于玻璃钢手糊成型的模具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模和敞口式对模,单模又可分为阳模和阴模两种阴模阴模的工作面是向内凹陷,用阴模生产的制品外表面光滑、尺寸较准确.但对凹陷深的制品,用阴模工艺则操作不便,排气困难,质量不易控制.阴模常用于生产外表面要求光滑和尺寸精度较高的制品. 阳模阳模的工作面是凸出的.用阳模生产的制品内表面光滑、尺寸准确,操作方便,质量容易控制,便于通风处理,在手糊成型工艺中除制品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选用阳模成型. 敞口式对模敞口式对模是由阳模和阴模两部分组成,带有溢料飞边的陷槽,通过定位销定位.如果制品的外型、厚度和表面都要求严格,用这种模具较为妥当.但在成型过程中要上下翻动,故不适用于大型制品. 4.组合式模具由于某些玻璃钢制品的结构复杂或者为了脱模方便,常将模具分戍几部分制造,然后拼装而成,如各种活络模、抽心模、石蜡金属组合模具等.对于这种模具的形式是靠模具设计人员的技巧.5—2模具材料的选择模具的质量除取决于模具结构设计外,最根本的问题是制模材料的基本性能是否和模具的制造要求与使用条件相适应.因此,根据模具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合理选用制模材料,是保证制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用于制作模具的材料很多,选择材料时应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大批量生产和制造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制品,采用钢材和铝材制造模具,对于短期使用和大型制品使用金属模具就不经济,可以选用非金属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不受树脂和辅助材料的侵蚀,不影响树脂的固化,能经受一定温度范围的变化,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制造容易. 金属模具材料要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磨性,不应有粗糙的杂质和气孔等.常用品种有铸铁、铸铝、铸铝合金、碳素钢等.对有耐腐蚀要求的金属模具,可选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在耐腐蚀性较弱的金属模具表面覆盖耐腐蚀性较强的金属或非金属保护层钢模表面可进行镀铬、镀镍处理.黄铜对聚酯树脂固化有阻聚作用,不宜用作聚酯玻璃钢的模具材料.金属材料制造的模具,可以加温加压,使用寿命长,光洁度奸,表面精度高,不易变形,但加工复杂,制造周期长,造价贵,主要适用于批量生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玻璃钢制品.5—2—2司F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制造玻璃钢模具,因为利用非金属材料制造模具,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可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模具成本.常用的非金属材料有木材,石膏,混凝土、增强塑料、石蜡等. 1.木材供制作模具用的木材要求质地均匀,无节、变形小等,最好使用柚木、银杏木、红松等硬木,选用何种木材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和使用情况来决定.在制造模具前木材都应预先制成板条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不大于10%,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和裂纹.模具表面需用腻子填补孔隙,然后用细砂纸打光,再用虫胶密封处理,使表面光滑,防止树脂向内部渗透,造成脱模困难,同时防止模具内部的水分挥发,影响制品固化和表面质量.木质模具加工容易,比较轻便,可短期多次使用,但容易变形和损坏,表面需经维修,适用于试制结构形状复杂和大尺寸的室温固化的制品. 2.石膏石膏模具,常用半水石膏铸造而成,制造石膏模具时,可用木材、砖等制成构架,再在构架上糊一层石膏层.为了提高模具的刚度一般在石膏中加人水泥(石膏,水泥=7:3)进行铸造.这种模具的优点是制造方便,费用少,但不耐用、怕冲击,易变形,使用前要预先干燥,其表面也需进行加工和封孔处理.适用于一些形状简单的大型制品及几何形状较复杂的小型制品的成型. 3.混凝土混凝土模具塑造较方便,成本低,刚性好,不易变形,可长期多次使用,其表面需用水磨石使其光滑,然后用腻子封孔,砂光,再刷虫胶液或油漆才可使用.但型面校正较困难,适用于线型光滑、规则、形状不复杂的大,中型制品. 4增强塑料模具可以根据模具使用的条件选材制造.常用的有玻璃钢和用矿物填充的环氧树脂.玻璃钢模具是用玻璃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热固性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制造的.矿物填充的珏氧树脂浇注模具,通常使用的是在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脂环族环氧树脂的配方中加入一倍左右重量的填料塑造的.填料可减少环氧树脂用量降低成本、降低线膨胀系数和收缩,增加导热性能、提高硬度和强度.常用的矿物填料有铝粉,氧化铝、石英粉,碳化硅、钢丝绒等.增强塑料制造模具方便,可以制成比较复杂的形状,线膨胀和收缩小,精度较高,表面光洁度好,比较耐久,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强,制品可以加温加压固化成型.这类模具适用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形状复杂的中,小型玻璃钢制品. 石蜡石蜡模需在母模上翻制,主要用来成型形状复杂和脱模困难的小型异形制品,如对于某些由许多异形断面构成的结构物,可用蜡模法成型,制品固化后加热使蜡从制品的预留口流淌出来.为了减小石蜡模具的收缩变形,提高模具的刚度,可在石蜡中加入5%左右的硬脂酸.石蜡模具制造方便,不需涂脱模剂,材料可以反复回收使用,成本低,但由于石蜡熔点低,易变形,制品的精度不高. 6.红砂制造少量大型制件,也有使用红砂制造模具的.在制模时,先用砖等搭成雏形,再用红砂糊上,为了提高红砂的粘结性,一般在红砂中加入少量的粘结剂(如聚乙烯醇溶液),最后在红砂模上涂上油漆以封闭毛细孔.用红砂制造模具周期短,加工工艺最简单,成本很低,但是不耐久,易碎.只适用于形状简单,数量少的大型玻璃钢制品. 脱模剂为防止制品粘着模具,便于脱模,在玻璃钢制品成型之前,在模具工作面上涂敷的一层物质叫脱模剂.凡是与合成树脂粘结力小的非极性或极性微弱的一类物质,都可以作玻璃钢脱模剂用.但脱模剂还应具有下列条件:不腐蚀模具,不影响树脂固化,成膜均匀,光滑,成膜时间短,使用方便,价格便宜.选择脱模剂时,应考虑模具材料、树脂种类和固化温度,制品的制造周期与脱模剂的敷涂时间等因素.脱模剂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片状、溶液型、油蜡类三种. 片状脱模剂·属于此类的有:玻璃纸、涤纶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等.使用时一般用油膏把薄膜粘贴在模具工作表面.粘贴时要防止薄膜起皱和漏贴.此类脱模剂使用较方便,脱模效果好,但薄膜形变性小,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复杂型面上不易贴平,聚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薄膜不适用于聚酯玻璃钢的脱模,因聚酯树脂中的苯乙烯易把这类薄膜溶胀.对于高温固化的玻璃钢制品要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酰亚胺薄膜
② 干态聚酰胺的保留体积是多少啊
聚酰胺一定要预处理,起码要 用乙醇泡过,柱子底下要垫脱脂棉,能快一些
我的聚酰胺流速超快!估计一个是粒度的问题,二是你的样品问题。我先放了石头在最底层,再放脱脂棉,再装聚酰胺,流速非常快。
产品介绍:
质量指标:分子量:14000~17000比表面:5~10m2/g
PH值: 6~7
产品价格:30~60目 180元/KG60~100目 240元/KG100目以上 300元/KG
溶解度:溶于浓盐酸,甲酸,微溶于醋酸,苯酚等溶剂,不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醚,氯仿和苯等常用有机溶剂,对碱较稳定,对酸的稳定性较差,尤其是无机酸,在温度高时更敏感。
吸附原理:
聚酰胺是由酰胺键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酰胺基可与羟基酚类,酸类,醌类,硝基等化合物以氢键形成结合而被吸附 ,其脂肪长链可作为分配层析的载体。聚酰胺在含水系统中层析时,聚酰胺作为非极性固定相,其层析行为反向柱层析;在非水溶剂系统时,聚酰胺作为分配层析的载体,其层析行为为正向柱层析。
应用范围:
聚酰胺特别适应于多元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如黄酮、醌类、酚酸、含羰基化合物、羧基化合物等。
例如:葛根素中提取葛根黄酮、茶叶提取茶多酚、 人参中提取人参皂苷、银杏叶中提取银杏黄酮、甘 草中提取甘草皂苷、甜叶菊中提取甜菊苷、发酵液中提取维生素和抗生素等成份
对鞣质吸附强,用于将植物粗提物中的鞣质除去。
前处理:
新买的聚酰胺
取聚酰胺以90-95%乙醇浸泡,不断搅拌,除去气泡后装入柱中。用3-4倍体积的90-95%乙醇洗脱,洗至洗脱液透明并在蒸干后无残渣(或极少残渣)。再依次用2-2.5倍体积5%NaOH水溶液、1倍体积的蒸馏水、2-2.5倍体积的10%醋酸水溶液洗脱,最后用蒸馏水洗脱至pH中性,备用。
用过的聚酰胺
一般用5%NaOH水溶液洗脱,洗至NaOH水溶液颜色极淡为止。有时因某些鞣质与聚酰胺又不可逆吸附,用NaOH水溶液很难洗脱,可用5%NaOH在柱中浸泡,每天将柱中的NaOH水溶液放出一次,并加入新的5%NaOH水溶液,这样浸泡一周后,鞣质可基本洗脱完。然后用蒸馏水洗脱至pH8-9,再用2倍量的10%醋酸水溶液洗脱,最后蒸馏水洗脱至pH中性,重复使用。
聚酰胺吸附法的操作:
1、装柱:一般将颗粒状聚酰胺混悬于水中,使其充分膨胀,然后装柱,让聚酰胺自由沉降;当用非极性溶剂系统时候,则用组分中低级性的溶剂装柱。
2、稀释适当浓度上样:一般每100ml聚酰胺上样1.5-2.5g,样品先用洗脱溶剂溶解,浓度为20%-30%。水溶性化合物直接上样;若提取物水溶性不好,则用挥发性有机溶媒溶解、拌适量聚酰胺、挥干或减压蒸干、干法装入柱顶。
3、水洗:先用水洗脱。
4、醇洗:在水中递增乙醇浓度至浓乙醇溶液,或氯仿、氯仿-甲醇,递增甲醇至纯甲醇洗脱。若仍有物质未被洗脱,可用稀氨水或稀甲酰胺溶液洗脱,分段收集。
5、找到最佳吸附比:先小量试验找到最佳吸附比。
6、放大:根据小试及最佳吸附比进行放大试验。
7、聚酰胺的回收:使用过的聚酰胺一般用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水洗,再用10%醋酸液洗,然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即可。
对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来说,聚酰胺是较理想的吸附剂。其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数目与位置。一般有以下规律:
1、苷元相同,连接糖越多,吸附力越大,流出越慢。
2、母核上增加羟基,洗脱速度相应减缓。
3、对位、间位酚羟基使吸附能力 〉邻位酚羟基。
4、不同类型的黄酮的流出顺序一般是:异黄酮 〉二氢黄酮醇〉黄酮 〉黄酮醇。
5、分子中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则吸附力强,晚出柱。
6、若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吸附力减弱。
含水系统洗脱能力:碱液>甲醇>水
溶剂洗脱能力与溶剂极性相关可使化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
选择系统时,可以将样品加入上述溶剂系统中,观察样品在聚酰胺薄膜的层析行为,然后确定溶剂系统。
聚酰胺与大孔树脂的区别:
吸附原理不同:大孔树脂是物理吸附原理;聚酰胺是化学吸附原理,氢键吸附,用于酚类、黄酮类、醌类成分的分离。
大孔树脂的分离效果没有聚酰胺好。若是粗粉可以用大孔树脂进行分段,聚酰胺可用于黄酮类成分的细分或纯化。
聚酰胺树脂可以使用其干柱层析功能,在分离黄酮的过程中作用也是很大的,而大孔树脂则没有此功能。
聚酰胺树脂可以首先用聚酰胺薄膜展开系统,而大孔树脂没有薄层
树脂进行新药研发,其新药若用大孔树脂制备,必须有打孔的残留检查,而聚酰胺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文件要检查其残留
聚酰胺上样时,其样品中的鞣质会对主子产生死吸附,大孔出现这种现象很少
大孔的可选择类型比聚酰胺多,而且还增加了许多键合类型,如ASD型,其键合了酰胺键,增加了其选择性。
聚酰胺的不足及解决方案:
聚酰胺柱层析的不足:
比如机械强度不大,
粒度不均匀,分离时流速较慢
一些小分子杂质混入的问题
采用的解决方案有:
1.装柱前先过筛
2.装柱时用5%甲醇或10%盐酸预先除去小分子杂质
3.与硅藻土混合制粒以增加机械强度。
③ 聚酰胺吸附法可纯化含有什么的物质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聚酰胺作为固定相本来就具有吸附能力不奇怪。聚酰胺树脂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纯化黄酮类物质较好的树脂分离方法.聚酰胺吸附树脂精制黄酮粗提物不仅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高和容易再生等特点。
④ MCPA是什么材料
PA塑料的即聚酰胺树脂,种类繁多,一般我们常见有:PA6、PA11、PA12、PA46、PA610、PA612、PA6T、PA9T、PA1212、MXD6、PPTA等等,成为了人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合成材料品质之一。
聚酰胺的分类:
聚酰胺是一类多品种的高分子材料,按照制备的化学反应来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氨基酸缩聚或内酰胺开环聚合制得(也称为ABS型尼龙),另一类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聚制得(也称为AABB型尼龙)。按分子链重复结构中所含有的特殊基团分类可分为:脂肪族、半芳香、共聚聚酰胺4类。
聚酰胺的特性:
在聚酰胺的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极性酰胺基,这使聚酰胺分子间有较强的作用力,并能形成氢键(一般氢键密度越大,机械强度越好,碳原子数越多,强度越差),同时还使聚酰胺的分子排列整齐,具有结晶性。聚酰胺分子主链中还含有亚甲基,使聚酰胺有一定柔性,能影响聚酰胺熔点和玻璃化温度(Tg),另外,聚酰胺大分子主链末端含有氨基和羧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容易被改性。这些含有酰胺基(-CONH-)结构的聚酰胺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
聚酰胺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材料,但也存在有明显的缺点,如物性对温度敏感、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低温耐韧性差等。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改性可以大大改善其性能。例如通过添加玻璃纤维材料后可以大幅度地改善吸水性尺寸稳定性,并且能提高树脂的强度和韧度;通过与其他聚合物共混共聚可制成各种合金,替代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
聚酰胺的应用:
聚酰胺主要用于纤维和树脂。用作纤维时,其突出的优点就是耐磨性优于其他纤维,在混纺织物中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即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和拉伸强度。在民用上聚酰胺纤维可以混纺或纯纺成各种医疗及针织品。聚酰胺长丝多用于纺织及地毯领域,如服装、蚊帐、地毯等。聚酰胺短纤维大都用来与羊毛或其他化学纤维的毛型产品混纺,制成各种耐磨经穿的衣料等,在工业上聚酰胺纤维主要用于制造帘子线、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渔网、安全气囊等。
用作树脂时,聚酰胺可通过挤塑、注塑、浇注等成型加工方法制造从柔性制品到刚性硬质制品,从热塑性弹性体到工程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汽车、电气、电子、家具、建材、生活用品、体育用品、包装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其中汽车部件、电气电子和包装业是聚酰胺树脂应用较大的3个领域。
知识延伸:
尼龙或改性尼龙底材表面处理工艺中,常见的是喷漆或胶粘工艺,但是尼龙的高结晶度及低表面能等属性,常常出现喷漆或胶粘掉漆及脱胶现象。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火焰处理、电晕处理、打磨处理等等,但是相对于使用打底法底涂炅盛尼龙处理剂来说,火焰、电晕及打磨处理无论是从生产良率、效率、安全性、稳定性、施工操作简便性来说难以达到炅盛尼龙处理剂的处理效率和效果。
⑤ 我的印章是树脂的还是田黄石
用丙烯酰-N-甲基甘氨酸甲脂(2-4)代替(2-3)解决了这些问题。这种功能化试剂和基本的单体(2-1)关系很接近,并且聚合可以不费力地得到漂亮的球体聚合物。另外,与(2-1)及(2-4)相似的结构似乎表明它们将以可比的速率聚合,这就提高了在整个树脂母体中官能团统一分配的相近程度。第二种树脂(2-5b)则有必要用一个后-聚合化学步骤将它转变成氨基聚合物(2-5c)。
聚酰胺树脂在极性溶剂如DMF中溶胀至于体积的10倍,在水中更高;而在非极性的DCM中则膨胀得低得多了。从这处意义上讲,它们的特性与树脂相反。
Sparrow JT等在制备聚酰胺树脂时用了一些功能单体:N-(2-(甲基磺酰基)乙酰羰基)-烯丙基胺(MSC-烯丙胺)、N-丙烯酰基-1,6-二氨基己烷HCl[8] ,或N-甲基丙烯酰基-1,3-二氨丙烷HCl[8] [9] 。树脂载荷0.15-1.4mmol/g。该树脂很适用于Fmoc化学合成。纯品肽可占粗品的80-95%,包括那些用传统PS树脂合成失败的氨基酸顺序。HaynieSL等准备了乙烯二氨修饰的聚酰胺树脂(Pepsn K),在上面合成出两亲性的多肽,并报道了这种多肽具有灭菌活性[10]。 3.聚乙烯-乙二醇类树脂
3.1 聚乙烯-乙二醇-接技聚苯乙烯(PEG-PS)
它由不溶的PS母体构成,聚乙烯-乙二醇(PEG)链附着在上面。和以上讨论的聚酰胺树脂一样,它试图提高固相载体中肽链的溶剂化。研究过各种链长的PEG,但应用最成功是分子量在2000-3000Da之间的。
近年来用机器合成多肽发展很快。机器合成包括半自动(间歇式)和自动(连续流动)两种形式,它与手工合成相比,具有快速、完全、方便等优点。而由于PEG-PS树脂一般都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如溶胀性,物理稳定性,在流动系统中抗磨和抗机械压力能力等,因而,它也随之发展起来。如Kate SA,McGuinners BF 等最近报道该实验室研究的“低载荷”(替代值 0.15-0.25mmol/g)和高载荷(0.3-0.5mmol/g)PEG-PS树脂的优点[11] 。 3.2 PEGA树脂及PEG类树脂的新应用
PEGA树脂是由Morten Melder 发展起来的亲水性树脂,由PEG与酰胺基团交联而成[4] 。一般用于间歇式和连续流动多肽合成。它们的性质和PEG-PS树脂有很多相似之处,如NovaSyn? TG树脂(3-1),其平均珠体大小为90μm,每克树脂有2.86×106个小珠体。由于它特别适合应用于连续流动多肽合成。NovaSyn ?TGA树脂(3-2),是在PS载体基础上连枝PEG,能抵抗很高的流速,使它成为快速合成长链肽的理想选择。其它如NovaSyn ?TGA树脂(3-3),被一个极好的Rink接头功能化。这样用TFA处理肽-树脂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多肽酰胺。另外注意到此树脂有一个自由氨基,这将增加产物保存时的稳定性;同时意味着不需要经过一个预先去保护循环,就可以直接连上第一个氨基酸。它们的替代值一般为0.2-0.3mmol/g。Rink酰胺PEGA树脂也被一个Rink接头功能化,和前面介绍的(3-3)性质相似:不过它有更高的替代值(0.3-0.4mmol/g)。
近年来,PEG类型树脂(如PEGA)的一些新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这些应用包括免疫学、树脂上酶合成及酶分析,和多肽文库的合成,而后者是发现新药物的强有力的工具。上述(3-1)就特别适合此类工作。
Auzanneau FI等[12]研究了具有高含量PEG的三种类型的PEGA。树脂在从水到DCM的不同溶剂中膨胀很好,载荷为0.35mmol/g。他们在此树脂上合成出了几个高纯度的多肽,研究表明,作为相应的灭菌肽,它们有足够的致死活性。
Renil M,Ferreras M等[13]合成出了两种类型的PEGA。由双/单-丙烯酰胺-PEG与丙烯酰胺PEG共聚,得出一个低交联度的树脂(类型I):进而,丙烯酰-肌氨酸乙酯与双-丙烯酰胺PEG共聚得到较多交联的树脂(类型II);载体在很广范围的溶剂中显示了高膨胀性,包括H2O、DCM、乙腈、TFA和甲苯。类型I通过单体组成的不同,给出的容量在0.07-1.0mmol/g之间,可应用于固相酶文库;用乙二胺处理类型II后,应用于连续流动多肽合成,且能给出相当好的产量和纯度。
⑥ 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大孔树脂
1.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为单体,加入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为致孔剂,它们相互交联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结构。
不同于以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力或产生氢键的结果。
筛选性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
因此,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树脂的吸附机理和筛分原理作用下实现分离。
2.类型
按其极性和所选用的单体分子结构分为:
(1)非极性大孔树脂
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物,也称芳香族吸附剂。(如HPD-100,D-101等)
(2)中等极性大孔树脂
聚丙烯酸酯型聚合物,以多功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也称脂肪族吸附剂。
(3)极性大孔树脂
含硫氧、酰胺基团,如丙烯酰胺。
(4)强极性大孔树脂
含氮氧基团,如氧化氮类。
3
选择
选择树脂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如:待分离化合物的分子大小、所含特有基团等)
适当孔径下,应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具有适宜的极性;与被吸附物质有相似的功能基。
二
聚酰胺
1.原理:聚酰胺(polyamide,PA)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又叫尼龙、锦纶
色谱中常用的聚酰胺有:尼龙-6(己内酰胺聚合而成)和尼龙-66(己二酸与己二胺聚合而成)。既亲水又亲脂,性能较好,水溶性物质和脂溶性物质均可分离。锦纶11,1010的亲水性较差,不能使用含水量高的溶剂系统。原理暂时有2种:
①氢键吸附原理:酚、酸的羟基与聚酰胺中羰基形成氢键;
芳香硝基、醌类化合物的硝基或羟基(醌)与聚酰胺中游离氨基形成氢键;
脱吸附通过溶剂分子形成新氢键取代原有氢键而完成。
②双重层析原理:
聚酰胺既有非极性的脂肪键,又有极性的酰胺键。
当用含水极性溶剂作流动相时,聚酰胺作为非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反相分配色谱,所以苷比苷元容易洗脱。
当用非极性氯仿-甲醇作为流动相时,聚酰胺则作为极性固定相,其色谱行为类似正相分配色谱,所以苷元比其苷容易洗脱。
2.适用:
聚酰胺层析可用于黄酮、酚类、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甾体、苷类、糖类、氨基酸衍生物、核苷类等的化合物的分离,尤其是对黄酮类、酚类、醌类等物质的分离远比其它方法优越。
特点:对黄酮等物质的层析是可逆的;分离效果好,可分离极性相近的类似物,其柱层析的样品容量大,适用于制备分离。
⑦ 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吗
晚上好,聚酰胺是极性高聚物一般不和绝大多数非酸性化合物特别是有机溶剂发生化学反应,PEBAX我想应该也不能与无水乙醇反应,如果是醇溶尼龙结构可以溶于乙醇是物理相似相溶现象请参考。但是醇类溶剂通常都不是多数高分子量聚酰胺树脂的良溶剂之一。
⑧ 聚酰亚胺的物理性能、参数!!
聚酰亚胺性能:
1、全芳香聚酰亚胺按热重分析,其开始分解温度一般都
聚酰亚胺
在500℃左右。由联苯四甲酸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聚酰亚胺,热分解温度达600℃,是迄今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品种之一。
2、聚酰亚胺可耐极低温,如在-269℃的液态氦中不会脆裂。
3、聚酰亚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未填充的塑料的抗张强度都在100Mpa以上,均苯型聚酰亚胺的薄膜(Kapton)为170Mpa以上,杭州塑盟特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冲击强度高达261KJ/m2。而联苯型聚酰亚胺(Upilex S)达到400Mpa。作为工程塑料,弹性膜量通常为3-4Gpa,纤维可达到200Gpa,据理论计算,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对苯二胺合成的纤维可达 500Gpa,仅次于碳纤维。
4、一些聚酰亚胺品种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稀酸稳定,一般的品种不大耐水解,这个看似缺点的性能却使聚酰亚胺有别于其他高性能聚合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可以利用碱性水解回收原料二酐和二胺,例如对于Kapton薄膜,其回收率可达80%-90%。改变结构也可以得到相当耐水解的品种,如经得起120℃,500 小时水煮。
5、 聚酰亚胺的热膨胀系数在2×10-5-3×10-5℃,南京岳子化工YZPI热塑性聚酰亚胺3×10-5℃,联苯型可达10-6℃,个别品种可达10-7℃。
6、 聚酰亚胺具有很高的耐辐照性能,其薄膜在5×109rad快电子辐照后强度保持率为90%。
7、 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3.4左右,引入氟,或将空气纳米尺寸分散在聚酰亚胺中,介电常数可以降到2.5左右。介电损耗为10-3,介电强度为100-300KV/mm,广成热塑性聚酰亚胺为300KV/mm,体积电阻为10∧17Ω·cm。这些性能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和频率范围内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8、 聚酰亚胺是自熄性聚合物,发烟率低。
9、 聚酰亚胺在极高的真空下放气量很少。
10、聚酰亚胺无毒,可用来制造餐具和医用器具,并经得起数千次消毒。有一些聚酰亚胺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例如,在血液相容性实验为非溶血性,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为无毒。
参数:
外观淡黄色粉末
弯曲强度(20℃) ≥170MPa
密度 1.38~1.43g/cm3
冲击强度(无缺口) ≥28kJ/m2
拉伸强度 ≥100 MPa
维卡软化点 >270℃
吸水性(25℃,24h)
伸长率 >120%
⑨ 聚酰胺树脂涂料使用方法和环氧漆一样吗
聚酰胺树脂涂料配比加入固化剂后使用时间为8小时左右,涂料配好后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用完。否则胶化造成浪费。对这一类涂料要现配现用,用多少配多少。奇锐牌聚酰胺脂涂料 质量、信誉、服务AA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