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新建筑材料国家标准以及检验标准
最新建筑材料国家标准以及检验标准(2012版)
一、砂:
1、执行标准:JGJ52-2006、GB/T14684-2001
2、检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小型工具(如拖拉机)以200m3或300t 为一检验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
对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稳定时,可以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每次从8个不同部位,取样40kg。
二、卵石(碎石):
1、执行标准:JGJ53-2006、GB/T14685-2001
2、检验批次: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对于一次进场数量较少,且随进随用者,当质量比较稳定时,可以一个月为一周期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者亦为一个批次进行抽检。每次从16个不同部位,取样60kg。
三、混凝土试块:
1、执行标准:GB/T50107-2001、GB/T50081-2002
2、检验批次:
(1)砼试样应在硅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a、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
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砼,不足100盘和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c、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砼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2)对于现浇砼:
a、每一班浇楼层同配合比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
b、同一单位工程每一验收项目中同配合比砼其取样不少于一次,每组为3块
四、砂浆试块:
1、执行标准:JGJ/T70-2009
2、检验批次:每一楼层或每250立方米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每台搅拌机搅拌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每一工作班取样不少于一次;当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还应另作试块。每次取样标养试块至少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由施工情况确定。
五、水泥:
1、执行标准: GB175-2007
2、检验批次: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1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不超过400吨为一检验批。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规定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吨为一检验批。
不足200吨为一检验批,对于连续进场,按3个月内累计计算不超过400T为一验收批。取样要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的样品总量至少12kg
3、取样要求:依据标准GB50204-2002,
①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检。
②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1)树脂制品检验规范扩展阅读:
建筑材料分类:
1、粗骨料 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2、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中粗河砂,也可选用专门机组生产的人工砂,不宜使用山砂,不得使用海砂。
3、水泥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在空气中或在水中硬化,并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4、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利用粉煤灰的胶凝作用部分代替水泥在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废物利用。
5、外加剂 主要是高效碱水剂,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
6、矿粉 将矿石粉碎加工后的产物,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
参考资料:网络:建筑材料
❷ 塑料原料检验方法(规范)
塑料原料检验方法
耐化学药品测试
耐化学药品性是指塑料抵抗酸、碱、有机溶剂、油料、气体、盐水等化学药品侵蚀的能力。在化学药品长期作用下,塑料的外观和物性会发生失光、变色、雾化、开裂、皲裂、翘曲、分解、溶胀、溶解、发粘等变化。
塑料在化学药品中是否受到腐蚀,评定的依据通常是塑料在化学药品中一定时间后的重量、体积、强度、色泽等变化的情况。塑料受化学药品腐蚀的程度和快慢除了与介质种类有关外,还与介质的温度、压力、制品内残存的内应力、孔隙多少等因素有关。
2.吸水性
塑料的吸水性对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等有很大影响。表示塑料吸水性的指标有吸水量、单位面积吸水量和吸水率。将规定尺寸的试样浸入到具有一定温度(25℃ ±2℃)的蒸馏水中,经过一定时间后(24h)所吸收的水量,称为吸水量。吸水量与试样质量之比称为吸水率,用百分数表示。
3. 色牢度
指材料抵抗暴露在加工、测试、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条件下产生的颜色特性的改变,或其染色剂传递到相邻材料,或以上两者的能力。耐光色牢度,指材料抵抗因暴露在阳光或人造光下产生的颜色特性的改变的能力。
4. 雾度
雾度(haze)是偏离入射光 2.5°角以上的透射光强占总透射光强的百分数,雾度越大意味着薄膜光泽以及透明度尤其成像度下降。
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内部或表面由于光漫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以漫射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之比的百分率表示。haze用标准“c”光源的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明或半透明薄膜、片材、板材上,由于材料内部和表面造成散射,使部分平行光偏离入射方向大于2.5°的散射光通量Td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T2之比的百分率,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光学透明性的重要参数。
注:
PE 等结晶性聚合物所得薄膜,都具有一定的雾度特性;
无定形聚合物所得薄膜,如PC(聚碳酸酯) 、PS 和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其雾度为 0,不具有雾度特性;
无定形聚合物混合体系薄膜,在组分间相容性好且折射率一致时会透明;但在组分间相容性不好或者折射率不一致时,将呈现雾度特性;
结晶性聚合物混合体系薄膜,如果配比恰当且树脂品种匹配时将具有大的雾度,远大于单组分体系薄膜的雾度,并且其雾度在很低的薄膜厚度时仍能有良好保持。
5.透光率
是表征树脂透明程度的一个最重要性能指标。一种树脂的透光率越高,其透明性就越好。塑料制品透明的条件有两个:一为制品是非结晶体;二为虽部分结晶但颗粒细小,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不妨碍太阳光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任何一种透明材料的透光率都达不到100%,即使是透明性最好的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也难以超过95%。
6.红外光谱
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所以,红外红外光谱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❸ 关于树脂制品的问题
树脂塑料制品特点:
(1)可以是流态成形,也可以是固态成形,可以制成形状复杂的零件。例如内,塑料可以用注塑、容挤塑、压塑成形,还可以用浇注和粘接等方法成形;陶瓷可以用注浆成形,也可用注射、压注等方法成形。
(2)树脂塑料制品的成形通常是在较低温度下成型,成型工艺较简便。
(3)树脂塑料制品的成形一般要与材料的生产工艺结合。例如,陶瓷应先成形再烧结,复合材料常常是将固态的增强料与呈流态的基料同时成形。
树脂塑料制品优点:
质量轻,比强度高;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光学性能、减摩、耐磨性能和消声减震性能;加工成形方便成本低,满足使用功能,环保、安全.
应用(例):
热固性酚醛树脂具有很强的浸润能力,成型性能好,体积密度大,气孔率低,用于耐火制品,该树脂在15℃- 20℃下可保持三个月.酚醛树脂制品优点主要是尺寸稳定,耐热、阻燃,电绝缘性能好,耐酸性强,它主要应用于运输业、建筑业、军事业、采矿业等多种行业,应用广泛.
环氧树脂制造的涂料品种和应用领域大体相同,其主要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钢铁、机械、交通运输、电力电子、海洋工程、地平设施和船舶工业等都大量使用环氧涂料。
❹ 怎样鉴别树脂的真假
树脂属于有机物,有一定味道,直接闻或摩擦后闻应该有一定的怪味,故可以用嗅觉进行鉴别。树脂制品的感觉比较温,温度上来比较快,没有冰凉吸手的感觉或感觉比较短。树脂制品比重较小,
❺ 食品级塑料制品的国家认证标准是什么
根据不同塑料类有15个之多的有关食品容器和包装方面的国家标准,而且大多是强制性标准。
塑料
制品国家标准
1. GBn84-80 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2. GBn85-80 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 GBn86-80 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4. GBn87-80 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
5. GB3806-83 聚氯乙烯塑料凉鞋
6. GB3807-83 聚氯乙烯微孔塑料拖鞋
7. GB3830-83 软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片)
8. GB4085-83 半硬质聚氯乙烯块状塑料地板
9.GB4217-84 热塑性塑料管材的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
10.GB4219-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11.GB4220-84 化工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12.GB4454-84 硬聚氯乙烯板材
13.GB4455-84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14.GB4456-84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15.GB5664-85 高密度聚乙烯单丝
16.GB5736-85 农药用钙塑瓦楞箱
17.GB5737-85 食品塑料周转箱
18.GB5738-85 饮料塑料周转箱
19.GB5739-85 啤酒塑料周转箱
20.GB5836-8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和管件
21.GB6668-86 聚氯乙烯针织布基发泡人造革
22.ZBY28001-85 硬聚氯乙烯楼梯扶手
23.ZBY28002-85 酚醛胶布轴瓦
24.ZBY28003-85 食品包装用压延聚氯乙烯硬片
25.SG 8-67 聚氯乙烯塑料鞋底
26.SG 22-73 电缆工业用办聚氯乙烯塑料
27.SG 78-74 硬聚氯乙烯管材
28.SG 79-74 软聚氯乙烯管材
29.SG 80-75 聚乙烯管材
30.SG 83-75 聚氯乙烯人造革
31.HG2-821-75 珠光有机玻璃板材
32.SG124-77 珠光有机玻璃纽扣
33.SG125-77 塑料纽扣
34.JB1256-77 6020聚酯薄膜
35.SG187-80 聚四氟乙烯薄膜
36.SG188-80 聚四氟乙烯棒
37.SG189-80 聚四氟乙烯管
38.SG190-80 聚四氟乙烯板
39.SG212-80 硬质聚氯乙烯泡沫板材
40.SG213-80 聚丙烯纺织袋
41.SG214-80 混凝土轨枕用聚氯乙烯垫片
42.LY218-80 塑料贴面板
43.SG224-81 高压聚乙烯重包装袋(膜)
44.SG232-8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45.SG233-81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装材料
46.SG234-81 塑料打包带
47.SG243-81 黑色低密度聚乙烯电缆护套料
48.SG244-81 聚氯乙烯塑料泡沫凉鞋
49.SG245-81 软质聚氯乙烯挤出板材
50.SG246-81 聚丙烯管材
51.SG252-82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52.SG259-82 聚乙烯吹塑桶
53.SG260-82 蓄电池用聚氯乙烯烧结微孔隔板
54.SG274-82 离心式塑料通风机
55.SG275-82 离心式塑料泵
56.SG281-83 聚丙烯捆扎绳
57.SG311-83 软聚氯乙烯印花薄膜
58.SG81-84 软聚氯乙烯吹塑薄膜
59.SG354-84 聚丙烯吹塑薄膜
60.SG369-84 聚乙烯(LDPE)吹塑农用地面复盖薄膜
61.SG384-84 聚氯乙烯夹芯发泡组装凉鞋
62.SG387-84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挤出板材
63.GB6674-86 喷灌用低密度聚乙烯管材
64.GB6980-86 钙塑瓦楞箱
65.GB7134-86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棒材和管材
66.GB7135-86 浇铸型珠光有机玻璃板材
67.GB8673-88 鲜蛋储运包装塑料箱技术要求
68.GB8674-88 鲜蛋储运包装塑料包装件的运输、储存、管理
69.GB8814-88 门、窗框用硬聚氯乙烯(PVC)型材
70.GB8815-88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71.GB8868-88 蔬菜塑料周转箱
72.GB8945-88 聚氯乙烯壁纸
73.GB8946-88 塑料编织袋
74.GB8947-88 复合塑料编织袋
75.GB8948-88 聚氯乙烯人造革
76.GB8949-88 聚氨酯人造革
77.GB9681-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78.GB9683-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79.GB9685-8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80.GB9686-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代替GBn45-84)
81.GB9687-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代替GBn84-80)
82.GB9688-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代替GBn85-80)
83.GB968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卫生标准(代替GBn86-80)
84.GB9690-88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代替GBn87-80)
85.GB9691-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代替GBn88-80)
(5)树脂制品检验规范扩展阅读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解决了太多太多的问题,塑料早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现在已经很难说哪个领域可以离开塑料了。由于塑料是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环境难以分解,目前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相信这个问题会逐步解决。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1、好处就是很方便,坏处就是造成白色污染,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可降解的塑料袋,不知道流行的情况怎么样,也不清楚降解的效果好坏。
2、市面上销售的塑料袋多为聚氯乙烯制成,这种化学物质遇高温会释放出有毒物质,伴随着饭菜进入体内危害健康.。
3、塑料袋越来越多,塑料垃圾的处理也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塑料袋即使燃烧后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的“二恶英”,此物质久久悬浮于空气中,随着空气吸入人体且极难被排出,当体内的“二恶英”达到一定含量后就会引起分娩异常、雄性雌性化等一系列疾病。
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办法:填入沟里。
但这种方法对它来说只是隔靴搔痒,因为它在土壤中很难被分解,而且受到热、辐射等的影响会产生有害物质氯化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事物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副作用.。现在人们出门时都喜欢用一个塑料袋提着自己的东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也很潇洒。
以前没有塑料袋,人们卖东西都要用自己的包,他们总是用完之后收起来洗一洗第二次再用。
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又漂亮,又方便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非常的受人们的欢迎。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塑料袋这种东西也有了新的看法。
这种随处可见又便宜的塑料袋以不再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往往是喜新厌旧的,他们用完塑料袋之后就随手乱丢,在大街小巷你都能看见被风吹得漫天飞舞的塑料袋。
时间长了这些塑料袋变成了白色垃圾,塑料袋给人们带来好处,同时也由于人们的不合理运用给环境带来了污染。
人们的不合理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我们应该把用完的塑料袋收集起来进行消除,不让它影响我们共有的家园。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市民。
参考资料
网络-塑料制品
❻ 塑料检测标准中包括哪些内容
塑料检测常见项目:
塑料及塑料制品密度、厚度、色差、光泽度、透光率、雾度、邵氏硬度、洛氏硬度、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撕裂性能、剪切性能、剥离强度、穿刺强度、简支梁冲击强度、悬臂梁冲击强度、落锤冲击强度、薄膜落镖冲击强度、薄膜摆锤冲击强度、薄膜低温脆性冲击、薄膜水蒸汽透过率、薄膜透气性能、薄膜磨擦系数、薄膜热缩率、模具收缩率、吸水率、耐磨性、熔融流动指数、熔融粘度、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温度、玻璃化温度、热失重温度、熔点、脆化温度、热传导系数、结晶温度、垂直燃烧、水平燃烧、氧指数、防火性、烟密度、碳黑含量、碳黑分散性度、玻纤含量、防霉菌试验、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静电试验、介电常数、介电强度、介电损耗、耐电压、击穿电压、耐化学试剂试验(耐油、耐水、耐酸、耐碱等)、化学分析测试、紫外老化测试、氙弧灯老化测试、臭氧老化测试、碳弧灯老化测试、热空气老化测试。
微谱技术提供塑料检测,塑料成分检测,性能测试等技术服务。
常规检测
塑料制品密度、厚度、色差、光泽度、透光率、雾度、邵氏硬度、洛氏硬度
塑料力学性能检测:
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性能、压缩性能、撕裂强度、剪切强度、蠕变性能等。
塑料耐燃性能测试:
水平燃烧、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及各类材料燃烧等级评价。
塑料热性能检测:
熔融指数、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线性膨胀系数、熔融粘度、流变分析
塑料材质特性分析:
密度、材质判定、灰分、硬度、表明粗糙度、IR检测、NMR检测。
塑料耐候性测试:
紫外老化、氙灯老化、臭氧老化、热空气老化、盐雾试验、耐液体性能、温度冲击、低温储存。
塑料电气性能检测:
表面电阻、体积电阻、介电强度、介电常数、耐电压试验。
塑料树脂分析:
树脂牌号分析、树脂灰分、挥发分、粘度及树脂各项化学性能。
❼ 碳纤维制品的国家检验标准有哪些有没有国家实验室
QJ A 2781-2004 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
GB/T 3362-2005|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 18530-2001|车间空气中碳纤维粉尘职业接触限值
GB/T 3365-2008|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和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GB/T 3364-2008|碳纤维直径和根数试验方法
GB/T 3363-1982|碳纤维复丝纤维根数检验方法 (显微镜法)
GB/T 3855-2005|碳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T 21490-2008|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GB/T 23442-2009|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结构和形态的测定
GB/T 3366-1996|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体积含量试验方法
HB 7718.1-2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I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HB 7718.2-2002|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Ⅱ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HB 7772-2005|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规范
HB 5485-1991|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薄板压缩性能 试验方法
HB 6739-1993|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后压缩试验方法
HB 7625-1998|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拉伸试验方法
HB 7626-1998|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湿热环境下压缩试验方法
HB 6740-1993|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拉伸试验方法
HB 6741-1993|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孔压缩试验方法
HB 7071-1994|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边缘分层拉伸试验方法
HB 7402-1996|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试验方法
HB 7403-1996|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试验方法
HB 7616-1998|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板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HB/Z 272-1995|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构件应力波铆接工艺要求
QJ 3074-1998|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电阻率测试方法
QJ 3184-2003|T300碳纤维/AG-80环氧树脂预浸料规范
QJ 2727-1995|碳纤维/酚醛--高硅氧纤维/酚醛复合模压制品规范
SY/T 6585-2003|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抽油杆
JG/T 167-2004|结构加固修复用碳纤维片材
JT/T 532-2004|桥梁结构用碳纤维片材
CECS 146-200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YJGF 40-2000|碳纤维片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工法
❽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聚氯乙烯(PVC)的生产方面有哪些标准或者规程
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聚氯乙烯 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目录GB/T 2914-1999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GB/T 2915-1999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物电导率的测定GB/T 2916-1997 塑料--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它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GB/T 3401-1999 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粘数的测定GB/T 3402.1-2005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4611-1993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GB。 PVC树脂可以用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本体聚合或溶液聚合四种基本工艺生产。聚合反应由自由基引发,反应温度一般为40~70OC,。 想弄清楚,网络一下PP论坛,很多PVC薄膜的资料CAD-Forum,里面有很多做PVC薄膜和印刷制袋的朋友,其中很多就是在第一线操作工,负责。
塑料可乐瓶回收做什么用途,疑惑中 安防
废旧塑料品种多样,形态各异,在实践中已创造出许多再生利用的方法,下面简介一些实例供参考。 1,薄膜的加收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简单流程
氯乙烯分厂主要生产工艺为氯乙烯(VCM)工段,并以保全、冷冻等工段作为辅助生产工段。 氯乙烯(VCM)工段包括100单元、200单元和300单元。其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2-5。 图2-5 氯乙烯分厂工序流程图 100单元的主要目的是用乙烯(C2H4)在低温的环境下直接被氯气(Cl2)氯化完成二氯乙烷的合成,并且通过精制为裂解炉单元提供合格纯净的二氯乙烷,以及为保护环境进行相应的废水和废气的处理。 200单元生产主要目的是以气相二氯乙烷(EDC)在500C左右的终端温度下裂解,脱去HCl,生成氯乙烯(VCM),而后经HCl塔和VCM塔精镏,分离出纯净的HCl和VCM,VCM即聚氯乙烯车间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而分离出的HCL还。
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工业化生产聚。
C2H2+HCl 1)乙炔与HCl反应生成一氯乙烯(加成反应) 2)一氯乙烯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乙烯合成聚氯乙烯的步骤
1、 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2、 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聚氯乙烯聚合工艺: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五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❾ 食品包装及材料是以什么标准来检验的
GB/T23508-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术语
SN/T2196-2008食品接触材料检验规程活性及智能材料类
SN/T2197-2008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和食品模拟物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N/T2198-2008食品接触材料塑料水状食品模拟物总迁移量试验方法袋装法
SN/T2203-2008食品接触材料木制品类食品模拟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SN/T1504.4-2005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第4部分:高密度聚乙烯中酚类抗氧化剂的测定液相色谱法
SN/T1504.5-2005食品容器、包装用塑料原料第5部分:聚烯烃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4857.3-2008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3部分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
GB/T10342-2002纸张的包装和标志本标准代替GB/T10342-1989
GB/T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GB10457-2009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
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T20859-2007包装袋满装袋摩擦力的测定
GB/T20860-2007包装热塑性软质薄膜袋折边处撕裂扩展试验方法
SB/T10373-2004胶原蛋白肠衣
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GB/T8169-2008包装用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试验方法
SN/T0273-2002进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木箱检验检疫规程
SN/T1880.1-2007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第1部分:通则
GB/T23887-2009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
SN/T0263-1993出口商品运输包装聚苯乙烯泡沫相检验规程
SN/T0264-1993出口商品运输包装柔性集装袋检验规程
GB/T23778-2009酒类及其他食品包装用软木塞
SN/T1891.12-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12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
SN/T1891.10-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10部分:聚苯乙烯树脂
SN/T1891.9-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
SN/T1891.8-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8部分:聚碳酸酯树脂
SN/T1891.6-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6部分:玻璃制品本部分适用于盛装食品和饮料用进出口微波玻璃制品
SN/T1891.7-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7部分:偏氯乙烯-氯乙烯共聚树脂
SN/T1891.13-2007进出口微波食品包装容器及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第13部分:聚氯乙烯树脂
等等
http://wenku..com/view/07973209f78a6529647d536b.html
❿ 环氧树脂标准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
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
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1]
中国自1958年开始对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并以很快的速度投入了工业生产,至今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除生产普通的双酚A-环氧氯丙烷型环氧树脂外,尚生产各种类型的新型环氧树脂,以满足国防建设及国发经济各部门的急需。
材料特点概括:固化方便,附着力强,收缩性低,化学性稳定,耐霉菌。工艺简单,无需施加过高的压力,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化学腐蚀,具有较好的耐油性和耐溶剂性。
贮存使用注意事项:存放在阴凉通风处; 必须与固化剂配套使用。
《2013-2018年中国环氧树脂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中资料显示,环氧树脂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日、欧三个地区,其他还有韩国、美国、台湾地区、泰国、南非和委内瑞拉等。中国大陆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0%。
尽管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仍为国内企业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预计未来中国环氧树脂产能还将进一步增长。未来5-10年,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将会进一步规范化,生产成本过高、环保不合格、产品档次低的企业将被淘汰。同时,国内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给环氧树脂行业带来无限商机,如汽车领域,信息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建筑产业,这些发展方兴未艾的支柱产业都是应用环氧树脂的生力领域,会对环氧树脂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