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作者:王维
㈡ 通过40型聚磷酸盐对饮用水阻垢对人体有没有害
复磷酸盐
名称:饮用水阻垢防锈剂--------POWER-PHOS (又名硅磷晶、归丽晶、归灵晶)
复磷酸盐产品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止供水系统结垢和腐蚀的高科技产品。从美国引进的高科技技术(配方、生产工艺),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类第三代高聚合磷酸盐系防腐阻垢剂。
因腐蚀管线,增加水中重金属!
重金属 长期饮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水可能导致的症状
铅 红血球减少,食欲减退,吸取5-10mg/天,3-4周内会中毒。
锌 致癌的原因。
锰 语言障碍、肺炎、肝硬化的原因。
镉 体内积累微量镉,则引起软骨症。不利于钙吸收。
特点:
1、1200℃以上的超高温条件下聚合而成,无色、无味和无毒,对人体毫无害处。2、防止钙、镁和硅石等形成水垢,降低水的硬度。3、可在钢管和铜管等各种金属管内形成保护膜.. 4、采用最新试验设备(原子吸光光度计等),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
阻垢作用: 即所谓的临界值处理,复磷酸盐POWER-PHOS的主要成分在水中有效地抑和干扰了碳酸钙晶体的正常生长,控制了晶核形成的速度,使之不能沉积形成水垢;在此作用的同时,对已形成并附着管内壁上钙、镁、铁产生络合或螯合反应,然后借助布朗运动或水流作用,达到最终的分散效力。
防腐作用: 微量的复磷酸盐中p—p成分,隔绝了水中溶解氧与金属离子的化学反应,阻止了氢氧化亚铁继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即钝化作用。在水管内壁生成一种无定形的能自动修复的保护膜,这层具有强亲力的分子膜阻挡了水中溶解氧的腐蚀,从而抑制了整个腐蚀.
复磷酸盐原理:
复磷酸盐是一种聚磷酸盐和聚硅酸盐组成的微溶性玻璃复合体,其外型为玻璃状小球,复磷酸盐能稳定水中重碳酸盐,使其在加热状态下保持稳定而达到控制腐蚀和结垢的目的,故该产品有神秘小球之美誉!
本品对人体无害而有益,其成分能够促进人体骨骼成长,作为饮用添加剂,其早已取得NSF及USDA的认证符合FAO/WHO之标准,并已取得中国卫生防疫部门认可。
“复磷酸盐”能迅速解决水管生锈问题,使用复磷酸盐后,水管立刻停止锈蚀,水色变得清澈透明,经硅磷晶处理后的水无须软化处理,省盐、省水而又水管永不结垢。
在水中磷酸盐系饮用水处理剂浓度约3-5ppM时,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和难溶性纳米级膜来起阻垢和防腐作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水中含有的钙(Ga)、镁(Mg)、铁(Fe)等金属离子,容易在供水管道内壁形成碳酸钙、碳酸镁等不溶性物质,饮用水处理剂中的聚磷酸盐可以与上述金属离子反应形成可溶性络合物,抑制碳酸钙与碳酸镁生成,并分散到水中,与铁离子反应后,在管道内壁形成动态保护膜,以达到防腐蚀、防水垢。
反应如下: Na2[Na4(PO3)6]+CaX→Na2[Na2Ca(PO3)6]+Na2X
Na2[Na2Ca(PO3)6]+CaX→Na2[Ca2(PO3)6]+Na2X (可溶性络合物)
Fe(OH)2+Na2[Ca2(PO3)6]→FeCa2(PO3)6+NaOH (难溶性膜)
复磷酸盐水处理技术介绍
复磷酸盐: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止设备及管道结垢和腐蚀的新一代水处理药剂,是以独特的配方和工艺制成的难溶于水的玻璃质缓释小球,是聚磷酸盐/ 聚硅酸盐组成的微溶性聚合体。产品又称为“洁灵精”、“归丽晶”、“硅磷晶”。在水中聚磷酸盐能防止晶体生长和凝聚,并对铁离子起封闭作用,对氢氧化铁起分散作用。聚磷酸盐和硅酸盐更能使管道内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腐蚀,所以复磷酸盐既缓蚀又阻垢,还有消除锈垢本领,堪称“红水”、“黄水”和堵塞的克星。
复磷酸盐使用范围:1、广泛用于家庭、宾馆、饭店、住宅楼、医院、学校、洗浴桑拿中心以及工厂的热水或其它供水管道,能防止结垢、腐蚀现象,是“红水”“黑水”“黄水”和水垢的克星。2、热水锅炉、热交换器、电茶炉,电开水器等供热系统的防腐蚀和阻垢。3、中央空调冷却循环管线、工艺冷却循环管线和设备的防腐蚀、阻垢。4、用于食品生产金属离子封锁剂、缓冲剂和质量改良剂等。离子交换树脂保护剂(免中毒)。
适用于热水锅炉、热交换器、集中供热系统、冷却水系统各种机器的冷却系统
㈢ 含磷废水怎么处理
一、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
1、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
2、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二、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三、生物强化除磷
生物强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除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
其原理为: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而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四、吸附法
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人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现象,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邹伟国等研究的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因此存在着硝化和除磷泥龄之间的矛盾,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PO43-的去除率达到了90%,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很强。
陈滢等进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的研究。
该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污泥负荷过高时会导致非丝菌污泥膨胀。
方茜等利用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进展,解决了处理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证氮磷高效去除的难点。
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机物、氨氮及总磷均达标,且磷的释放量越大则出水磷总浓度就越低。实践证明,SBR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污泥回流,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㈣ 如何验证磷酸根的存在
磷酸根分析仪可以分析
离子色谱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F-)、氯(Cl-)、磷酸根(PO)、亚硝酸根(NO)、硝酸根(NO)、硫酸根(SO)等离子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宜 和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水中氟含量0.10~100.0mg/L;氯含量0.10~500.0mg/L;磷酸根含量0.10~50.0mg/L;亚硝酸根含量1.0~50.0mg/L;硝酸根含量3.0~100.0mg/L;硫酸根含量5.0~500.0mg/范围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洗脱液 用于传送样品通过交换柱的离子流动相。
3.2 固定相 色谱柱内不移动的、起分离作用的物质。
3.3 分离度 指在特定的实验条件下,一个色谱柱分开连续组分的能力。
3.4 色谱图 将经分离柱洗脱的各组分浓度连续地记录,并对流出时间作图,获得色谱流出曲线,即为色谱图。
3.5 峰高 是指峰的最高点到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3.6 保留时间 由进样到各色谱峰极大点之间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
4 方法原理
离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流动相将样品带到分离柱时,由于各种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对亲合力不同,样品中的各离子被分离,继而进入抑制器。抑制器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洗脱液的本底电导,增加被测离子的电导响应值和除去样品中的阳离子,再流经电导池,由电导检测器检测并绘出各离子的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测出离子含量。
5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水应符合GB 6682中二级水的规格,且经脱气处理;所用试剂有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优级纯试剂。
5.1 氟离子标准贮备液:含F1.00mg/mL。称取氟化钠(GB 1264)2.210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
5.1.1 氟离子标准溶液:含F0.10mg/mL。移取氟离子标准贮备液(5.1)10.00mL,于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现用现配。
5.2 氯离子标准贮备液:含Cl1.00mg/mL。称取于500~6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GB 1266)1.648g,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
5.2.1 氯离子标准溶液Cl:0.10mg/mL移取氯离子标准贮备(5.2)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现用现配。
5.3 磷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含PO1.00mg/mL。称取1.433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GB 1274),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中。
5.4 亚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含NO1.00mg/mL。称取1.5000g亚硝酸钠(GB 633),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中。
5.5 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含NO1.00mg/mL。称取1.371g硝酸钠(GB 636),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中。
5.6 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含SO1.00mg/mL。称取1.479g无水硫酸钠(GB 9853),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
5.7 离子色谱测定用标准工作溶液:F-、Cl-、PO、NO、NO、SO含量分别为2.0、3.0、15.0、5.0、10.0、20.0mg/L。分别移取氟离子标准溶液(5.1.1)10.00mL,氯离子标准溶液(5.2.1)15.00mL,磷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5.3)7.50mL,亚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5.4)2.50mL,硝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5.5)5.00mL,硫酸根离子标准贮备液10.0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置于冰箱(4℃)。
5.8 碳酸钠洗脱贮备液:c(Na2CO3)=0.240mol/L称取25.44g碳酸钠(GB 639),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9 碳酸氢钠洗脱贮备液:c(Na2HCO3)=0.3002mol/L。称取25.20g碳酸氢钠(GB 640),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0 阴离子洗脱液各移取碳酸钠洗脱贮备液(5.8),碳酸氢钠洗脱贮备液(5.9)10.00mL,(或按分离柱要求的洗脱液浓度移取)于1000mL容量瓶中,用税气水(附录B)稀释至刻度,摇匀。
5.11 硫酸(GB 625)溶液:1+4。
5.12 硫酸(GB 625)溶液:1+35。
5.13 过硫酸钾(GB 641)溶液:40g/L。称取20g过硫酸钾,精确至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保存期为一个月)。
5.14 中速滤纸(定量)。
6 仪器和设备
离子色谱仪和一般实验室用仪器。
6.1 离子色谱仪:
6.1.1 精密度要求:CV%/<3。
6.2 注射器:最小容量2mL。
6.3 记录仪:响应时间<2s(或积分仪、微机)。
6.4 分离柱和抑制器。
6.5 电冰箱(-10℃)。
7 工作条件的选择
按照仪器及色谱柱使用说明书所提供的最佳条件,调整洗脱液流速、电导检测器输出量程、记录仪走纸速度和信号大小毫伏档,待基线稳定后方可进样。
8 试样溶液的制备
8.1 氟、氯、磷酸根、硝酸根、硫酸根测定试液的制备现场取水样,经中速定量滤纸(5.14)过滤,然后用移液管取此过滤后的水样20mL(V),放入预处理柱中,使其流过预处理柱(见附录A),用60mL去离子水分6次冲洗预处理柱管和树脂床,水样和洗液一并收入100mL(V0)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8.2 总无机磷酸盐测定试液的制备现场取水样,经中还定量滤纸(5.14)过滤,然后用移液管取此过滤后的水样20mL(V)于100mL锥形瓶中,加硫酸溶液(5.11)0.50mL,调整溶液体积至25mL左右,于沸水浴中煮半小时,取出,冷至室温,然后定量移入预处理柱内(见附录[A]),使其流过预处理柱,用60mL去离子水分6次中洗预处理柱管和树脂床,水样和洗液一并收入200mL(V0)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8.3 总磷含量测定试液的制备取现场水样10.00mL于100mL锥形瓶中,加1.00mL过硫酸钾溶液(5.13),1.00mL硫酸溶液(5.12),加水至30mL左右,于可调电炉上加热煮沸至近干,出现微晶。取下冷却,加水溶解,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8.4亚硝酸根测定试液的制备现场取水样,经中速定量滤纸(5.14)过滤后,按附录C的步骤对水样进行处理,以下步骤与8.1相同。
9 测定 开机,用洗脱液洗至基线稳定后,开始进标准工作溶液(5.7)得到标准谱图。再分别进水样(8.1、8.2、8.3、8.4),得到谱图。测量峰高,按下式计算出各离子含量,或由积分仪,计算机直接测出结果。必要时,对分离柱进行清洗。
10 分析结果的表述以mg/L表示的被测离子含量Xx按下式计算:
Xx=
式中:
L---水样中被测离子峰高,mm;
L0---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离子峰高mm;
P0---标准工作溶液中被测离子浓度,mg/L;
V---所取水样体积,mL;
V0---试液总体积,mL。
附 录 A
预处理柱的填装
(补充件)由于在冷却水中加入大量阻垢、缓蚀和杀菌剂,这些有机物,特别是含苯环的有机物对分离柱的树脂永久性地吸附,使分离柱的吸附容量降低,以至损坏柱子,所以要在不影响被测离子测定的情况下,将水样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其对测定的影响。选用硅胶中性微孔吸附树脂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样进行预处理。
A1 试剂和溶液
A1.1 甲醇(GB 683)盐酸(GB 622)溶液:1+1
A1.2 甲醇(GB 683)盐酸(GB 622)溶液:9+1
A1.3 盐酸(GB 622)溶液:1+7
A2 预处理柱的填装
A2.1 树脂前处理对吸附树脂在装柱前经以下步骤处理:丙酮(GB686)浸泡1天→抽干→甲醇盐酸溶液(A1.1)浸泡2~3h~过滤~甲醇(GB 683)洗涤~水洗至无氯离子。阳离子交换树脂在装柱前经下述步骤处理:甲醇(GB 683)浸泡过夜→过滤→盐酸溶液(A1.3)浸泡4~5h→水洗至无氯离子。
A2.2 装柱预处理柱管可用一般滴定管改制而成,装柱时先在柱底加一小团聚丙烯纤维,然后装阳离子交换树脂约10cm高,再装吸附树脂约4cm高,用去离子水冲洗预处理柱,直至流出液无氯离子为止。预处理柱可以连续处理试样,通常用约一个月后,用甲醇盐酸溶液(A1.2)洗涤,再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又可使用。
附 录 B
去离子水脱气(补充件)去离子水里通常含有溶解的气体,如果直接配制洗脱液,溶解的气体会造成洗脱液短路,使得洗脱液在冲洗和平衡分离柱的过程中,基线不稳,影响测定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损坏分离柱,所以在配制洗脱液之前,首先要将去离子水脱气。
B1 仪器和设备
B1.1 真空泵。
B1.2 吸滤瓶:25L。
B2 去离子水脱气
将去离子水放入洗净的吸滤瓶内。然后接上真空泵,将吸滤瓶口盖紧,开启真空泵,脱气10min。在脱气过程中,轻轻摇动吸滤瓶,以使脱气完全。但要注意,不要使水倒吸入真空泵。
附 录 C
R-Ag+柱的填装
(补充件)在离子色谱法中,大量氯离子的存在严重干扰亚硝酸根的测定,所以预先分离大量的氯离子是必要的。本标准应用R-Ag+柱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以消除氯离子的影响。
C1 试剂和溶液
C1.1 硝酸(GB 626)溶液:1+1。
C1.2 硝酸银(GB 670)溶液:4%。
G2 R-Ag+柱的填装
C2.1 树脂前处理将50~100目001×7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用硝酸溶液(C1.1)酸化成H+型。
C2.2 装柱预处理柱可用内径为1cm的滴定管改制而成。装柱时,先在柱下端加一小团聚丙烯纤维,然后装001×7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约8cm高,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加入硝酸银溶液(C1.2),以流速约0.5mL/min的速度洗至有Ag+流出(稀盐酸检查),再以同样速度用去离子水洗20次以上,至流出液无Ag+流出(稀盐酸检查)。制备好的银树脂一般使用一次后就应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和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共同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维仁、蒋仁依、张彦莉、王克娟。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试验与材料学会标准ASTMD4327《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阴离子的标准方法》。
㈤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于亚硝酸盐硝酸盐还有磷酸盐的交换效果如何对使用体系有没有一个ph提高的影响
不知道抄您这是做广告呢,袭还是真心提问,现回答如下:专业吸附硝酸盐大孔阴树脂是可以有效去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我就借您的问题举例说明我争光除硝酸盐树脂D890的使用参数,呵呵,你可以当我做广告,也当是回答如此专业问题的劳务费了:除硝酸盐项目一般需要获得以下几个参数: 1、每小时处理水量 2、原水硝酸盐浓度,有以N计,也有以NO3-计,一般以mg/L作为单位,一定要看清楚以什么计,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到最终硝酸盐摩尔浓度的换算数据 3、树脂运行线流速:10m/h 4、树脂吸附硝酸盐的工作交换容量:250mmol/L。有了以上的四个数据,你就可以放心采用D890去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了。当然,如果浓度过高,要除到国家饮用水标准(10mg/L一下),可能会需要多级处理,或者与膜法相结合一起使用。但是单单采用膜法,去除硝酸盐的持续性会有问题的。
㈥ 次磷酸根离子怎么写
次磷酸根H2PO2^-。
次磷酸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H3PO2,无色油状液体或易潮解的结晶,密度1.439g/cm3,熔点26.5℃。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溶于冷水。加热到130℃时则分解成正磷酸和磷化氢(剧毒),是强还原剂。
由次磷酸钠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进行吸附,解吸,过滤,蒸发浓缩制得。可用作杀菌剂,神经系统的强壮剂,金属表面的处理剂,以及制造催化剂和次磷酸盐等。
名词解释:
与H发孔剂接触会引起燃烧。遇氧化剂激烈反应而燃烧。受高热分解剧毒的磷化氢气体,甚至爆炸。有腐蚀性。次磷酸往往添加在清凉饮料中,因为不被吸收。
㈦ 磷酸根化学式是什么
PO4。
磷酸根的离子化学式PO4,化合价为-3价,也可以写成PO4(3-)。磷酸根的分子量为95,含有磷酸根的磷酸盐均为固体,其二氢盐H2PO4(-)呈酸性,一氢盐HPO4(2-)和正盐PO4(3-)呈碱性。
磷酸根分析仪测试方法原理:
离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流动相将样品带到分离柱时,由于各种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相对亲合力不同,样品中的各离子被分离,继而进入抑制器。
抑制器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洗脱液的本底电导,增加被测离子的电导响应值和除去样品中的阳离子,再流经电导池,由电导检测器检测并绘出各离子的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测出离子含量。
㈧ 次磷酸的结构式
次磷酸的结构式为:
(8)磷酸盐和交换树脂扩展阅读
磷是一种活泼元素,在自然界中不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以含磷有机物、无机磷化合物及还原态PH₃这三种状态存在。污水中含磷化合物可分为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无机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形式存在,包括正磷酸盐、偏磷酸盐、磷酸氢盐、磷酸二氢盐,以及聚合磷酸盐如焦磷酸盐、三磷酸盐等。
有机磷大多是有机磷农药,如乐果、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等构成,他们大多呈胶体和颗粒状,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溶性有机磷只占30%左右,多以葡萄糖-6-磷酸、2-磷酸-甘油酸及磷肌酸等形式存在。溶解磷占总磷的1/3 左右,PO₄ˉ-P磷中大分子磷占40%。
㈨ 磷污染的常用除磷方法
1.化学沉淀法。该方法是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为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学者们在研制开发新型廉价高效化学沉淀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发现,原水含磷 10mg/L时,投加 300mg/L的A12(S04)3或 90mg/L的FeCl3,可除磷70%左右,而在初沉时加入过量石灰,一般总磷可去除80%左右。他根据化学凝聚能增加可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投加新型净水剂碱式氯化铝,沉降效果达80%~85%,很好地解决了生产用水的磷污染。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剂的投加会引起废水pH值上升,在池子及水管中形成坚硬的垢片,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2.生物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第一,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第二,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3O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但要求管理较严格,成本较高。
3.离子交换法。该方法是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磷酸根阴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的方法。离子交换树脂脱除P4O3的交换容量比较稳定,其再生后交换容量也比较稳定。但离子交换树脂的价格较高,树脂再生时需用酸、碱或食盐,运行费用较高
4.吸附法。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强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1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附法由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特别适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处理而倍受关注。在吸附法研究中,寻找新的吸附剂是开发新的除磷工艺的关键所在,因此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粘土矿物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5.膜分离方法。液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类似溶剂萃取的膜分离技术。液膜法通常是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有机溶剂(有机相)同膜内试剂混合制成乳液微滴,微滴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l~10μm)液膜,膜内为内相试剂。在混合柱内,将此表面积极大的乳液微滴与废水接触,水中待除的金属离子便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因而得到分离去除。
㈩ 硫酸盐和磷酸盐通过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用甲基橙滴定算的是什么盐答案
滴定硫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