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欲使被半透膜

欲使被半透膜

发布时间:2022-01-27 18:04:40

『壹』 为什么渗透作用要有半透膜

用膜是为选择性的吸收
使不同大小的粒子被分开,选择性的渗透不分粒子
如果没有膜则不分大小所有的粒子都能渗入溶液之中

『贰』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

E. 两溶液的渗透浓度相同.能够发生渗透,主要是因为溶液不浓度相同.其中,浓度高的溶液,会把浓度低的溶液中的水分子“吸过去”.这就是发生了渗透作用.

『叁』 请问欲使半透膜两侧溶液不发生渗透现象,必须使膜两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这句话哪里错了呢

如果两者物质可以电离出的离子量不同,还是会发生渗透。如1mol/L的氯化钠和葡萄糖,氯化钠的离子浓度大于葡萄糖,会发生渗透。

『肆』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则必须有--------------------( )

应该选C. 两溶液渗透浓度相同
渗透浓度是用来比较溶液渗透压力的,定义为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专中产生渗透效属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全溶质粒子(分子及离子)的浓度,此浓度称为渗透浓度。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致的,渗透压与摩尔浓度大致呈正比,但电解质溶液则不同。1公斤水中溶解1克分子量食盐的溶液,因为食盐能解离成Na+和Cl-两个离子,所以与同样溶解1克分子量的葡萄糖溶液相比,应具有2倍的渗透压。但是电解质的渗透压不像非电解质那样与浓度呈直线比例,高浓度比起从低浓度的预想值要低。这可能是基于带正负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渗透浓度的测定,通常是用冰点下降法求得。渗透浓度有时就直接用冰点下降度来表示,但大多使用由理想非电解质1重量摩尔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1.858℃所计算出来的渗透克分子(osmo-le)浓度。

『伍』 相同温湿度下欲使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渗透

渗透浓度相同,选择D。

相同温湿度下,欲使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的两种稀溶液间不发内生渗透,应容使两溶液的渗透渗透浓度相同。

非电解质溶液,渗透浓度与摩尔浓度是一致的,渗透压与摩尔浓度大致呈正比,但电解质溶液则不同。



(5)欲使被半透膜扩展阅读:

电解质的渗透压不像非电解质那样与浓度呈直线比例,高浓度比起从低浓度的预想值要低。这可能是基于带正负电荷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渗透浓度的测定,通常是用冰点下降法求得。

渗透浓度有时就直接用冰点下降度来表示,但大多使用由理想非电解质1重量摩尔溶液的冰点下降度为1.858℃所计算出来的渗透克分子(osmo-le)浓度。

『陆』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两种溶液间不发生渗透现象,其条件是

E. 两溶液的渗透浓度相同....能够发生渗透,主要是因为溶液不浓度相同。。。其中,浓度高的溶液,会把浓度低的溶液中的水分子“吸过去”。这就是发生了渗透作用。。。

『柒』 有谁懂医用基础化学

1、D. 7-9 题目不够严谨,应该说明这个缓冲溶液是1:1的才能得到结果
2、A. 低渗液 水从低渗转到高渗
3、C.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都是平面的
4、C. C2H4 饱和烃是SP3,烯烃SP2,炔烃SP
5、C. N2-N2 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
6、C. 三角双锥 6个等价轨道
7、D. n=1, l=0, m=0 n从1开始取值,l从0到n-1,m从0到+l(-l)
8、A.. sp3不等性杂化、变形四面体 键能不同,所以是不等性杂化
9、不记得公式,随便猜一个好了 感觉A比较象
10、(C) NaH2PO4和Na2HPO4 只有这是共轭酸碱对
11、C. C6H5OCH3 因为我知道ABD都有氢键,就选这个了
12、C. 渗透浓度相同
13、C.ClCH2COOH 因为pKa最接近要求的pH值
14、B.解离度小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了,弱酸不易离解
15、A. lg(I0/It) 朗伯比尔定律

阅读全文

与欲使被半透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立净水器哪个品牌好 浏览:554
叔丁基酚醛树脂螯合物 浏览:481
水费污水处理费记入哪个科目 浏览:831
家装纯水有什么用 浏览:334
日产v6空调滤芯在哪里 浏览:733
一冉净水机是哪个牌子 浏览:798
纯水机废水比怎么接 浏览:255
超滤膜滤芯过滤出白色 浏览:965
饮水机接水距离太远怎么办 浏览:708
山西定制折波滤芯多少钱 浏览:729
污水处理厂土石方施工方案 浏览:200
水厂过滤池结构 浏览:508
纯水站怎么换过滤器 浏览:520
方舟净水器电源多少伏 浏览:900
保温一体板无机树脂板 浏览:297
RO膜去除离子 浏览:597
纯水和超纯水离子浓度差多少 浏览:137
离子交换混合床的定义 浏览:976
反渗透机和超滤机有什么区别 浏览:824
工业纯水电阻率是什么意思 浏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