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MBR工艺和微滤的比较
1。MBR应该算是二来级生物处理。MBR之后还自有活性炭的话,那活性碳算三级处理。
2。MBR的中文名字叫膜生物反应器,其有两种形式。(1)活性污泥池+干式膜;(2)帘式湿式膜浸泡在活性污泥池里面。 这两种的主导思想都是先通过活性污泥去除掉有机物,膜只起到分离泥水的作用。
而微滤,由于它的过滤精度较大,一部分范围甚至于石英砂过滤器有重叠。因此不适用于MBR。
3。MBR用的是超滤,不是微滤。处理效果当然比微滤要强。
4。微滤只有干式膜,你说的在筒里的是管式的。
超滤有干式和湿式的。干式的也有管式的,板式的。
湿式的有帘式的,这个需要固定在一个架子上,浸泡在水里。
Ⅱ MBR膜水处理膜一般分哪几种
目前在来水处理中,MBR膜已大规模投入应源用并取得不错的反响,而MBR膜由于分类标准不同,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满足看用户的不同需求。下面为大家了解一下MBR膜几种类型介绍,方便大家选择。
一、MBR膜有几种类型?
1、MBR膜根据孔径可分为超滤膜和微滤膜,根据物理形态可分为中空纤维膜、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又分为帘式膜和柱式膜,以及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和不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按使用时的状态又可分为浸没式和外置式两种,浸没式主要是中空纤维帘式膜和平板膜,外置式主要是指管式膜和柱式中空纤维膜,柱式中空纤维膜不带内衬。
2、由于膜组件性质不同,MBR可分为内压式与外压式。内压式水渗透方向是由膜内部向外部出水,而外压式刚好相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外压式MBR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内压式的MBR容易堵塞,造成膜通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MBR膜的处理效果。
3、根据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分置式、一体式以及复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Ⅲ 制备超滤膜和微滤膜的方法是一样的,为什么制得的膜孔径却不同
微滤膜根据成膜材料分为无机膜和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又分为陶瓷膜和金属膜,有机专高分子膜又分为天然高属分子膜和合成高分子膜;根据膜的形式又分为平板膜、管式膜、卷式膜和中空纤维膜;根据制膜原理,高分子膜的制备方法分为溶出法(干-湿法)、拉伸成孔法、相转化法、热致相法,浸涂法、辐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核径迹法、动力形成法等。无机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烧结法、化学沉淀法等。过滤膜根据微孔孔径的大小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和反渗透膜(RO)四种形式,微滤膜一般指过滤孔径在0.1-1微米之间的过滤膜。
Ⅳ MBR中的膜有几种,都有哪些特点
mbr膜有几种:
1、MBR膜根据孔径可分为超滤膜和微滤膜,根据物理形态可分为中空纤维膜、平板膜、管式膜。中空纤维膜又分为帘式膜和柱式膜,以及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和不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按使用时的状态又可分为浸没式和外置式两种,浸没式主要是中空纤维帘式膜和平板膜,外置式主要是指管式膜和柱式中空纤维膜,柱式中空纤维膜不带内衬。
2、由于膜组件性质不同,MBR可分为内压式与外压式。内压式水渗透方向是由膜内部向外部出水,而外压式刚好相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外压式MBR还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内压式的MBR容易堵塞,造成膜通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MBR膜的处理效果。
3、根据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可将膜生物反应器分为分置式、一体式以及复合式三种基本类型。
MBR膜特点:
1、平板式,其比表面积小,处理能力偏低,不适合工程放大。
2、卷式,不可反洗,且预处理要求高。
3、管式,装填密度低、单位体积内膜面积小,且能耗大。
4、中空纤维式,装填密度高,能耗低,通量大,寿命长,且可以反洗,在工程实际中用得比较多。
Ⅳ 为什么一些工厂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而不用超滤反渗透
首先你需要知道这两种膜的区别
膜生物反应器( MBR )、超滤( UF )作为反渗透( RO)的预处理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给RO工艺提供优质、稳定的水质,比较了两个工艺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稳定性。
工艺部分
UF系统由于选用了内压式中空纤维膜, 为防止悬浮固体干扰其正常运行, 故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气浮、过滤等预处理, 并以预处理后的出水作为UF系统的进水。
UF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68L/(m2/h),循环倍比为2系统回收率为90%,跨膜压力为0.04~ 0.12MPa。
MBR系统由于选用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膜, 无需单独增设预处理设备,只用常规格栅分离后进行调解处理后的出水作为MBR系统的进水。
MBR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40L/(m2/h),平均污泥浓度(MLSS)6.66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 8h气水比为16:1跨膜压力为0.016~ 0.02MPa。
结论与建议
MBR与UF系统用于深度处理废水,其出水水质良好。UF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8NTU, COD平均为22.1mg /L, SDI平均为2.50; MBR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4 NTU, COD平均为20.1 mg /L, SDI平均为2.22。
在对浊度的去除上, MBR系统无论是出水浊度平均值还是出水浊度的稳定性均优于UF系统。在对 COD的去除上, UF系统对预处理工艺出水的COD去除效果不明显; MBR系统耐COD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 但对经纯氧曝气工艺处理后的剩余难生物降解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针对废水的水质特点,为满足RO工艺对进水水质及其稳定性的要求,可在纯氧曝气池后设置一个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膜分离池(池内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代替二沉池,以提高系统的出水水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Ⅵ mbr的工艺用膜
膜可以由很多种材料制备,可以是液相、固相甚至是气相的。使用的分离膜绝大多数是固相膜。根据孔径不同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无机膜和有机膜,无机膜主要是微滤级别膜。膜可以是均质或非均质的,可以是荷电的或电中性的。广泛用于废水处理的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固相非对称膜。
膜的分类依据及分类:
膜材质
1、高分子有机膜材料:聚烯烃类、聚乙烯类、聚丙烯腈、聚砜类、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合物等。
有机膜成本相对较低,造价便宜,膜的制造工艺较为成熟,膜孔径和形式也较为多样,应用广泛,但运行过程易污染、强度低、使用寿命短。
2、无机膜:是固态膜的一种,是由无机材料,如金属、金属氧化物、陶瓷、多孔玻璃、沸石、无机高分子材料等制成的半透膜。
在MBR中使用的无机膜多为陶瓷膜。优点是:它可以在pH=0~14、压力P<10MPa、温度<350 ℃的环境中使用,其通量高、能耗相对较低,在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竞争力;缺点是:造价昂贵、不耐碱、弹性小、膜的加工制备有一定困难。
膜孔径
MBR 工艺中用膜一般为微滤膜(MF)和超滤膜(UF),大都采用0.1~0.4μm膜孔径,这对于固液分离型的膜反应器来说已经足够。
微滤膜常用的聚合物材料有:聚碳酸酯、纤维素酯、聚偏二氟乙烯、聚砜、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醚酰亚胺、聚丙烯、聚醚醚酮、聚酰胺等。
超滤常用聚合物材料有:聚砜、聚醚砜(PES)、聚酰胺、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纤维素酯、聚醚醚酮、聚亚酰胺、聚醚酰胺等。
膜组件
为了便于工业化生产和安装,提高膜的工作效率,在单位体积内实现最大的膜面积,通常将膜以某种形式组装在一个基本单元设备内,在一定的驱动力下,完成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这类装置称为膜组件(Mole)。
工业上常用的膜组件形式有五种:
板框式(Plate and Frame Mole)、螺旋卷式(Spiral Wound Mole)、圆管式(Tubular Mole)、中空纤维式(Hollow Fiber Mole)和毛细管式(Capillary Mole)。前两种使用平板膜,后三者使用管式膜。圆管式膜直径>10mm;毛细管式0.5~10.0mm;中空纤维式<0.5mm。
附表:各种膜组件特性 名称/项目 中空纤维式 毛细管式 螺旋卷式 平板式 圆管式 价格(元/m3) 40~150 150~800 250~800 800~2500 400~1500 冲填密度 高 中 中 低 低 清洗 难 易 中 易 易 压力降 高 中 中 中 低 可否高压操作 可 否 可 较难 较难 膜形式限制 有 有 无 无 无 MBR 工艺中常用的膜组件形式有:板框式、圆管式、中空纤维式。
(1)板框式
MBR工艺最早应用的一种膜组件形式,外形类似于普通的板框式压滤机。
优点:制造组装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清洗、更换。
缺点:密封较复杂,压力损失大,装填密度小。
(2)圆管式
由膜和膜的支撑体构成,有内压型和外压型两种运行方式。实际中多采用内压型,即进水从管内流入,渗透液从管外流出。膜直径在 6~24mm 之间。
优点:料液可以控制湍流流动,不易堵塞,易清洗,压力损失小。
缺点:装填密度小。
(3)中空纤维式
组装形式如下图所示:外径一般为40~250μm,内径为25~42μm。在MBR中,常把组件直接放入反应器中,不需耐压容器,构成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一般为外压式膜组件。
优点:耐压强度高,不易变形,不需支撑材料;装填密度高;造价相对较低;寿命较长,可以采用物化性能稳定,透水率低的尼龙中空纤维膜。
缺点:对堵塞敏感,污染和浓差极化对膜的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
MBR膜组件设计的一般要求:
(1)对膜提供足够的机械支撑,流道通畅,没有流动死角和静水区;
(2)能耗较低,尽量减少浓差极化,提高分离效率,减轻膜污染;
(3)尽可能高的装填密度,安装,清洗、更换方便;
(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化学和热稳定性。
膜组件的选用要综合考虑其成本,装填密度、应用场合、系统流程、膜污染及清洗、使用寿命等。
Ⅶ MBR中空纤维膜是属于什么过滤膜
MBR中空纤维膜抄按孔径大小分为超滤袭膜和微滤膜,水处理工程中一般使用超滤膜,中空纤维膜又分为带内衬的和不带内衬的两种,浸没于水池内使用的一般采用带内衬的膜,带内衬的膜不断丝,不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一般安装在膜壳内使用,填装密度大,MBR的材质主流的有PVDF和聚砜,80%左右的内衬型中空纤维膜采用PVDF材质。
Ⅷ pvdf超滤膜和微滤膜
如果是国处的,在技术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虽然制法一样,但孔径的大小还是可以做成不一样的.如果是国内的,技术就远没有那么高了,可能超滤膜和微滤膜就没有太大的区别了,虽然名字不一样,其实还真差不多.
Ⅸ 请教关于MBR工艺的问题
滤根据所加的操作压力和所用膜的平均孔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孔过滤、回超滤和反渗透三答种。微孔过滤所用的操作压通常小于4×10^4 Pa,膜的平均孔径为500埃~14微米,用于分离较大的微粒、细菌和污染物等。超滤所用操作压为4×10^4 Pa~7×10^5 Pa,膜的平均孔径为10-100埃,用于分离大分子溶质。反渗透所用的操作压比超滤更大,常达到35×10^5 Pa~140×10^5 Pa,膜的平均孔径最小,一般为10埃以下,用于分离小分子溶质,如海水脱盐,制高纯水等。
MBR 工艺中用膜一般为微滤膜( MF )和超滤膜( UF ),大都采用 0.1 ~ 0.4 μ m 膜孔径,一般用于固液分离,只能分离大分子溶质比如蛋白等,并不能直接把大部分溶解态的非大分子污染物(溶解性污染物主要成分)直接过滤掉。
Ⅹ MBR中空纤维帘式膜属于什么形式的过滤膜
MBR中空纤维膜按孔径大小分为超滤膜和微滤膜,水处理工程中一般使用超滤膜,中空纤维膜又分为带内衬的和不带内衬的两种,浸没于水池内使用的一般采用带内衬的膜,带内衬的膜不断丝,不带内衬的中空纤维膜一般安装在膜壳内使用,填装密度大,MBR的材质主流的有PVDF和聚砜,80%左右的内衬型中空纤维膜采用PVDF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