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超滤膜手册

超滤膜手册

发布时间:2021-02-02 01:59:58

㈠ 使用EDI纯水设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使用EDI纯水设备要来注意以源下几点:

1、控制进水硬度。如果进水硬度大于0.5ppm或有其他达不到指标的情况,抢行运行会损坏模块,可以采用定期酸清洗、浓水管道软化等方法。

2、定期检验模块的进水水质,确保进水水质是符合指标要求的,如:检测水中的余氯或其他氧化剂。

3、在使用EDI纯水设备前,先对进水管道进行冲洗,一定要用过滤的水进行冲洗,否则可能导致管路的碎片杂物进入到模块中,损坏整个设备。

4、在对模块进行增压时,速度要放缓,尽可能将时间控制在一两分钟内,这样可以防止水锤对系统造成的损害。

5、在EDI纯水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要对各类水的流量进行确认,如:淡水流量、浓水排放流量等,因为流量充足才可以确保联动装置安全正常运作。

6、小心使用塑料的管件和接口,因为这些部位是比较“脆弱”的。

7、EDI纯水设备如果有加盐泵系统,那么一定要根据规定选择盐的成分和质量,否则不达标的盐可能会对膜造成损伤。

㈡ 硅溶胶铸造的操作方法

硅溶胶为纳米级的二氧化硅颗粒在水中或溶剂中的分散液。由于硅溶胶中的SiO2含有大量的水及羟基,故硅溶胶也可以表述为SiO2.nH2O。制备硅溶胶有不同的途径。最常用的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硅粉一步水解法、硅烷水解法等。
硅橡胶合成的简要过程是:砂石或二氧化硅还原为单体硅→于300%温度下,以铜作催化剂,硅与甲基氯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甲基氯化硅的混合物(一元、二元或三元)→通过蒸馏分离出二甲基氯化硅→二甲基氯化硅水解成硅烷又迅速合成为线型或环型硅氧烷→线型硅氧烷在氢氧化钾(KOH)的帮助下,形成四元双甲基环状体(D4)→在KOH存在下,D4聚合,链终止导致过程的完成。
硅溶胶无机高分子涂料的配制工艺与其他涂料没什么特殊区别,但是硅溶胶应慢慢加入,否则涂料将发生质变。可以参考以下配制工艺:
把成膜助剂(常用的有氧化锌、硅酸丁酯、醋酸丁酯、甲基硅酸钠等)加入反应釜中,加定量的水搅拌,并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磺酸钠)、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CMC等)、分散剂(六偏磷酸钠)、消泡剂(磷酸三丁酯)等助剂;再慢慢加入硅溶胶,体质颜料、色浆。用砂磨机或胶体磨研细,可以按需要加入产分粗粒料。涂料的PH值在8.5-10之间。
硅溶胶无机高分子涂料的配方设计:
硅溶胶成膜时收缩较大,涂膜易龟裂,为克服这个缺点、,除了在无机涂料中添加纤维状填料,还同时添加水溶性乳液作为辅助成膜物,使有机物填充在"—Si—O—Si—",网状结构中减少成膜收缩和温差引起的胀缩变化。成为一种即具有无机涂料优良的耐候性、又具备有机涂料那样优良的装饰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的有机复合涂料。一般可以这样考滤:成膜物中无机物占50%~90%,有机物为50%10%。内用时添加聚醋酸乙烯乳液;外用时添加苯-丙乳液,钛白粉先用金红石型,体积浓度为5%,并可掺加大量体质颜料,其总体积浓度炒60%70%。
硅溶胶生产的浓缩阶段,是一项耗能大、周期长的工艺环节。传统的浓缩手段,一般采 用减常压法脱水,使之得到所需浓度的硅溶胶。
从硅溶胶所表现出的pH值不同,硅溶胶又分为碱性硅溶胶和酸性硅溶胶。它们都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不同的重要用途:如碱性硅溶胶在精密铸造,外墙涂料等领域应用;酸性硅溶胶在彩色显像管、胶体铅酸蓄电池,以及从国外引进的静电植绒技术上应用等。
超滤膜浓缩法的单位产量能耗较低,周期较务短,设备投资较少,因而是一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超滤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备硅溶胶的方法。超滤法就是用超滤器进行浓缩。超滤器跟过滤器不同,超滤器所用的超滤膜只允许水及可溶性的盐通过,不允许溶胶颗粒通过。可见该方法比较有效,它不仅能除去稀溶胶中的水分,而且还能除去少量的离子或易溶物。但是不允许在超滤膜上有滤饼或沉淀物出现,所以必须在不断搅拌下进行超滤。超滤能否按预想的目的进行,关键是要有适用的超滤膜。

㈢ 超滤膜的物理清洗方法及化学清洗方法有哪些

超滤膜的清洗方法有哪些,详细的解答:

一、物理清洗法:物理方法其实就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去冲洗超滤膜,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这个水冲洗的方向不一样,又可以分为逆向冲洗、反冲洗和正洗冲洗。

1.逆向冲洗:用原水冲洗膜内和进水端面的杂质。

2.反冲洗:用超滤水从膜块表面的污染物冲松散、剥落,分别从进水口和浓缩口排出(可加酸、碱或次氯酸钠等药品加强清洗效果)。

3.正洗冲洗:用原水冲洗膜内和端面的杂质,按运行状态将超滤膜清洗干净。


二、化学清洗法:

  1. 利用化学药品与膜面杂质进行化学反应来达到清洗膜的目的

  2. 酸溶液清洗:常用溶液有盐酸、柠檬酸、草酸等,调配溶液的PH=2~3,利用循环清洗或者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对无机杂质去除效果较好。

  3. 碱溶液清洗:常用的碱主要有NaOH ,调配溶液的PH=10~12左右,利用水循环操作清洗或浸泡0.5h~1h后循环清洗,可有效去除杂质及油脂。

  4. 氧化剂清洗剂:利用1%~3%H2O2、 500~1000mg/L NaClO 等水溶液清洗超滤膜,可以去除污垢,杀灭细菌。H2O2和NaClO是常用的杀菌剂。

  5. 加酶洗涤剂:如0.5%~1.5%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对去除蛋白质、多糖、油脂类污染物质有效。

  6. 进行方法与正常超滤过程相同,清洗液自原液入口处进入,浓缩液及超滤液全部返回清洗液容器,循环后排放,以净水洗净即可。

㈣ 有谁知道超滤膜清洗方案,谢谢啊

1、设备运行前先要进行冲洗,设备使用后再次冲洗。
2、可使用浓版度不超过1‰的双氧水进权行正冲清洗杀菌。
3、膜工作温度:最高不得超过45℃,建议40℃下使用。
4、可用NaOH(pH<11,建议根据设备、工艺和水质情况自行调试,逐步提高pH,如pH 9.5,pH10.0)对膜进行清洗。
5、若一次使用后长期不再使用的情况下,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建议:先用浓度不超过1‰的双氧水清洗,再用NaOH溶液清洗,最后用纯水清洗。
将膜浸泡在纯水中保存。
超滤膜可以反冲。

㈤ 官春云的论文目录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技术
作物育种学实验
农业概论
农业系统工程学
农学
庄稼医生技术手册
植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品质改良和分析方法
油菜生态和遗传育种研究
芸薹属植物的生物工程
2004年加拿大油菜研究情况简介
21世纪初湖南油菜生产发展趋势
2BF-6型稻茬田油菜免耕联合播种机的研究
681A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农艺性状的影响
ACC合成酶基因技术在培育延熟保鲜果品上的应用
ASK1 physically interacts with COI1 and is required for male fertility in Arabidopsis
Biodiesel proc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Breeding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Bt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Brassica napus lines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中的动态表达与其抗虫性研究
Bt毒蛋白基因与植物抗虫基因工程
Bt毒蛋白基因导入甘蓝型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
Bt毒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Cytogenetic studies on rapeseed. The analysis of salient feature on the chromosomal morphology of mitotic prophase in rapeseed
Effects of lipoxygenase null genes of soybean in controlling beany-flavor of soymilk and soyflour
Inheritance and mapping of a restorer gene for the rapeseed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 681A
RAPD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RAPD技术及其在油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Sensitivity of Maize Seed Germ 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o Water Environment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of CHA and its hybrid of winter rapeseed (B. napus) in China
Studies of Graft Transfer of Endogenous Gibber ilic Acids
Studies on cytology of visible chromosome formation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ring cell cycle in rapeseed
TA-29基因与转基因油菜杂交系
TE缓冲液对RAPD带型的影响
The effect of ZMA on incing male sterility on spring canola
Web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60Co电离辐射对油菜影响的研究
“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的制定及评价
“单低 双低油菜系列标准”的推广与实施情况
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物质代谢研究
不同播期对不同基因型油菜产量特性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油菜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不同施氮水平和氮素来源烟叶碳氮比及其与碳氮代谢的关系
不同栽培方式对辣椒采后病害的影响
不同植物激素对油菜角果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不同氮量和氮源的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及其与香吃味的关系 世界油菜生产的发展和我国长江流域油菜带的开发
两系亚种间与品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比较研究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遗传研究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配合力研究
两系杂交稻籽粒充实度亲子相关研究
中国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
中国芸芥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中国芸芥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研究进展
优质油菜新品种湘农油571的选育
传播科技信息荟萃学术新篇
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碳氮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概况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的现状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技术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概述
俄罗斯油菜育种
俄罗斯的油菜育种
光叶杂交油菜油用及菜用特性的研究
光周期对水稻源库关系的影响
关于植物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可靠性问题
关于油菜化学杀雄杂种的几点说明
内源赤霉素与油菜不同种性品种花芽分化的关系的研究
农业大学与职业中学联合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的探讨
农业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式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
农学专业“六边”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
农学专业《农学实践》课程的设置
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系统构建
农学专业改革的探讨
几种分析方法对杂种棉后代综合评价的比较研究
几种化学药物对油菜杀雄效果的研究
几种酶活性与油菜油分和蛋白质及产量的关系
加拿大卡诺拉的生产和销售
加拿大油菜品种的演变及现状
匈牙利捷克波兰高等教育考察的启示
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ⅡKMS-1对甘蓝型油菜育性的影响
化学杂交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
十字花科种间杂交亲和性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
十字花科芸薹属种间杂种营养优势的利用研究
单双低油菜研究进展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5号的选育
双低油菜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双低油菜湘油11号高产长势长相及栽培技术的探讨
双低油菜湘油15Bnapus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双低油菜湘油15号种植密度的调查
国外关于Sinapis arvensis L.的一些研究
基于Web的油菜生产专家系统施肥知识表示
基于Web的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理科电子教材的设计与实现
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技术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
基因工程技术与油菜育种
基因枪法向甘蓝型油菜转移反义FAD2基因的研究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中的遗传行为
外源基因直接转移技术之评价
大学理科教材汲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与豆制品产生豆腥味关系的研究进展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种子劣变的影响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基因控制豆腥味效果的研究
大豆种子脂肪氧合酶缺失体类型的加工特性研究
大豆脂肪氧化酶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威优207水稻种子对汞铜锌胁迫的耐抗性研究
子房注射法与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比较研究
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
影响油菜收获指数的几个生理因子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优质油菜
抓住机遇,发展优质油菜
抗除草剂油菜研究及其进展
拟南芥ASK1与COI1形成蛋白复合体并调控雄性不育
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
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分子鉴定
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Sinapis arvensis L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新疆野生油菜与野芥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Ⅱ.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mtDNA分
新疆野生油菜细胞遗传学研究
施氮对油菜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施钾对油菜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无菌苗法在鉴定油菜菌核病抗耐性上的应用
杂交油菜制种行比的研究
杂交油菜湘杂油1号的高产分析
根癌农杆菌介导TA29-Barnase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植物RAPD标记的可靠性研究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突变体的RAPD鉴定分析
植物基因工程与油菜品种改育
植物基因工程的新方向——叶绿体基因工程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植物淀粉合成的调控酶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探讨
水稻幼穗分化期间减源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油菜Brassica napus L收获指数的变异
油菜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油菜、玉米、晚稻三熟制高产栽培的配套技术
油菜不同发育时期喷施杀雄剂1号的杀雄效果和对花药细胞形态的影响
油菜不同品种逆境下结实性的研究
油菜与芸芥属间杂种离体子房和胚培养研究
油菜中内源赤霉素嫁接转移研究
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Ⅲ[1].油菜茎杆栽培平菇试验
油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多媒体专家系统
油菜光温生态特性的研究和应用
油菜分子标记图谱构建及抗菌核病性状的QTL定位
油菜化学杀雄杂种湘杂油1号湘油11号×466选育报告
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
油菜单倍体植株叶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油菜和芸芥杂交时花粉与柱头识别反应的研究
油菜品种与菌核菌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选育
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Ⅳ[1].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硫代葡萄糖甙
油菜对菌核病抗耐病性鉴定与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油菜对霜霉病抗性鉴定及遗传研究摘要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Ⅰ供体植株和小孢子密度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Ⅱ影响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胚产量的因素
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期剪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油菜收获指数对经济产量的贡献
油菜收获指数的研究摘要
油菜无菌苗培养前的种子消毒技术
油菜栽培密度与几种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油菜栽培管理多媒体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油菜湘杂油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知识库构建
油菜生产情况与科研进展
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
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Ⅲ[1].油菜
油菜生态特性研究
油菜生物量与氮素吸收量及生理效率的动态变化
油菜的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
油菜的自交不亲和性和杂种优势育种
油菜的转基因育种
油菜种子内生菌的检测及杀菌消毒处理方法
油菜种子特异表达napin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I[1].双低油菜原原种不同隔离方法的比较
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Ⅱ双低油菜原原种种子来源对原种生长[1]
油菜育种与生物技术
油菜脂肪酸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油菜自交不亲和性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探讨
油菜花期性状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
油菜花药离体培养研究
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抗性机理及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油菜角果内的淀粉酶活性与有关同化物转运的调控
油菜转基因的遗传研究
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
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油菜远缘杂交的遗传育种研究Ⅵ芥菜型油菜几个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研究
油菜远缘杂交育种的主要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油菜迟播初步研究摘要
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油菜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油菜雄性不育性的研究:I[1].甘蓝型油菜波里马(Polima)细胞
油菜雄性不育系与十字花科蔬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油菜高效转化系统的研究
油菜高油酸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湖南发展油菜生产的措施
湘农油571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的模拟分析
湘南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湘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特点和适宜品种的研究
湘南地区油菜适宜播种期的研究
湘油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分析
湘西地区油菜播种期研究
烟叶自然陈化过程中高级脂肪酸及有关生化特性动态变化的研究
烟叶香气前体物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的变化
烟草腺毛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及遗传
现代生物技术与大麦遗传育种
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
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片段的克隆和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甘蓝型油菜pep基因片段的克隆和种子特异性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研究摘要
甘蓝型油菜与芸芥属间杂种F-1的获得及鉴定
甘蓝型油菜品系一些酶的活性与抗菌核病的关系
甘蓝型油菜显性无蜡粉基因的染色体组定位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与配合力及通径分析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81A选育研究
生物柴油开发研究进展与产业化发展策略
科技与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
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I 不同播种量对稻板茬撒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Ⅱ 稻板田撒播油菜的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
稻白叶枯病菌对水稻悬浮细胞H2O2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篦齿眼子菜沼生水马齿对汞的耐受性与浓缩性研究
精密排种器的特征造型及其装配关联设计
红光和蓝光对烟叶生长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红麻分子标记的应用研究进展
美国油菜生产情况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感光性初步研究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二代分离观察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
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
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芸芥抗菌核病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芸薹属作物的遗传转化
芸薹属植物抗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菜籽蛋白对超滤膜污染机理及在线反冲工艺研究
谈谈植被保护与植物栽培
谷粒饱对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转Bt基因抗虫油菜花粉对蜜蜂生存的影响
转基因抗虫油菜中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遗传和高效表达及抗虫性研究
转基因抗虫油菜品系选育和性状研究
转基因抗虫油菜对菜青虫抗性的研究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ELISA分析
转基因抗虫油菜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转基因植物的应用研究及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转基因油菜应用研究
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生化特性研究
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结实性的研究
辽西半干旱区农田水肥耦合作用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过氧化氢水杨酸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适应现代农业需要 培养高素质植物生产类人才
野芥Sinapis arvensis L在中国的发现及意义
高光谱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综述)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本科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杀雄剂1号”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效果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湘农油2号”油菜的选育
冬油菜稻板田免耕移栽的研究
印度油菜的育成品种介绍
春大豆花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油菜不育胞质对杂种一代的影响
油菜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
油菜产品的加工利用
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Ⅰ
油菜产品综合利用的研究Ⅱ
油菜化学杀雄药物、机理和杂种研究
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Ⅰ
油菜品质育种的研究Ⅱ
油菜增产的几个问题
油菜杂种在生长性状上的优势表现
油菜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行为
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Ⅰ.甘蓝型油菜(B.napus)光温生态特性的初步研究
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Ⅱ.不同类型甘蓝型油菜(B.napus L.)异地异季种植的生态特性研究
油菜生态特性的研究Ⅲ.油菜(B.napus)低温敏感期的研究
油菜的几个生理障碍及对策
油菜的营养特性和施肥技术
油菜种子生产体系和方法的研究
油菜花芽分化的研究
湖南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特点和适宜品种的研究
湘油11号高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甘蓝型油菜(B.napus)的不同杂种组合的优势比较
甘蓝型油菜不同杂种组合的优势比较
甘蓝型油菜产量形成的初步分析
甘蓝性油菜雄性不育系“湘矮A”及其杂种的初步观察
甘蓝型油菜单双低品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积极行动起来 为我省农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论油菜“冬发”

㈥ 万能的度友 有谁能帮帮我谈谈 对超滤膜的认识和了解。(越多越好) 谁能谈谈啊 100分奖励

超滤膜是一种用于超滤过程能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高分子半透膜。 以压力为驱动力,膜孔径为1~100nm,属非对称性膜类型。孔密度约10/cm,操作压力差为100~1000kPa,适用于脱除胶体级微粒和大分子,能分离浓度小于10%的溶液。

1. 超滤膜结构

这种高分子聚合膜具有不对称的微孔结构,分为两层:上层为功能层,具有致密微孔和拦截大分子的功能,其孔径为1~20nm;下层具有大通孔结构的支撑层,起增大膜强度的作用。

功能层较薄,透水通量大。一般先制成管式、板面式、卷式、毛细管式等各种型的组件,然后组装多个组件在一起应用,以增大过滤面积。膜的超滤过程在本质上是机械筛滤过程,膜表面孔隙的大小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超过滤膜能分离的溶质(高分子或溶体)为1~30nm大小的分子,它排斥的物质除膜的特性外,还与物质分子的形状、大小、柔度及操作条件等有关。早期的超滤膜用玻璃纸、硝酸纤维膜等。

2. 超滤膜制作材料

通常由各种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以及芳香族聚合物类等。

3. 超滤膜性能表征

性能用纯水透水率平方米·小时和截留分子量和截留百分率表示。纯水透过率越大越好,截留率一般要求>99%。高质量的超滤膜孔密度很大,孔径分布很窄。

4. 超滤膜应用领域

超滤膜已广泛用于工业废水和工艺水的深度处理,如化工、食品和医药工业中大分子物质的浓缩、纯化和分离,生物溶液的除菌,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分离,石油化工废水中回收甘油,照相化学废水中回收银以及超纯水的制备等。此外,还可用于污泥浓缩脱水等。

水处理超滤系统里面都包括什么

简单介绍3种水处理超滤系统:

1、选择膜+活性碳工艺

原水—格栅—调节池—膜处理—活性碳—消毒。


2、对优质杂排水、杂排水为中水水源的工艺

以物化处理为主 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或气浮—过滤—消毒;

以物化+膜法为着眼点 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膜处理—消毒。


3、对杂排水和混合污水作为中水水源的工艺

以生化处理为主 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消毒;

用两段生化法工艺 原水—格栅—调节池—一段沉淀—二段沉淀—过滤—消毒。


工业超滤装置有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其中螺旋卷式应用较多。

超滤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CA)、聚矾(PSF)、聚醚矾(PES)、聚碳酸盐树脂、聚丙烯腈(PAN)和聚合电解质络合物等。

超滤装置运行过程中,主要的运行维护内容是清洗滤膜,清洗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一般采用温水(40~50℃)冲洗。

化学方法是用化学清洗剂,如酸、碱、表面活性剂溶液等清洗。

对于不同种类的膜要慎重选择化学清洗剂,以防止化学清洗剂对膜的损害。经良好清洗的膜,透水率可恢复95 %~100%,超滤膜的使用寿命可达到一年以上。

在废水处理中,目前超滤主要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淀粉、蛋白质、树胶、油漆等有机物,以及黏土、微生物等,此外在废水处理中还可用于污泥脱水,代替澄清池等,以及用于纯化甘醇。

㈧ 超滤膜和RO反渗透膜的区别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的主要区别:

超滤膜是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除去水中的胶体,颗粒和相对他子质量高的物质。反渗透一样,受压溶液是在压力下通过膜,膜的设计可使一定大小的分子被除去。

超滤膜的孔结构与反渗透膜不同之处在于:它可使盐和其它电解物通过,而胶体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不能通过。反渗透膜则令盐和其他电解质也不能通过。

由于胶体物质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的渗透压力低,所以,超过滤所需要的压力比反渗透低,在一般情况下所用压力为0.07-0.7mpa。最高不超过1.05mpa。

超滤的压力虽低,所有的膜却比较厚实。以中空纤维膜为例。反渗透用的膜不能反洗;而超滤用的膜则可以通过反洗来不效的清洗膜面,以保持其高流速。


超滤膜和反渗透膜精度的区别:

超滤膜:

UF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颗粒和杂质,UF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将有效阻挡住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征UF膜的切割分子量一般介于1,000~100,000之间,RO膜两侧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2~7bar。


反渗透膜:

RO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但允许水分子透过,醋酸纤维素RO膜脱盐率一般可大于95%,RO复合膜脱盐率一般大于98%。它们广泛用于海水及苦成水淡化,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使用RO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RO膜的运行压力,当进水为苦咸水时一般大于5bar,当进水为海水时,一般低于84bar。

㈨ 中空纤维超滤膜如何清洗保养

  1. 超滤膜的保养自膜投入使用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存在,因为定时的清洗,为膜做好版保养,是可以保持超滤膜具有权良好的通透性,而且清洗的方法也会根据膜得性质与处理料液的性质来决定,具体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电涂料材料可以选用含离子的增溶剂来清洗;水溶性的涂料可采用“桥键”型溶剂清洗;食品工业蛋白质沉淀可以采用阮酶溶剂、磷酸盐、硅酸盐为基础的碱性去垢剂清洗等等。

  2. 超滤膜的保养其实也很简单,而且物理清洗也是非常简单的,对于一部分可拆式超滤膜,膜孔不是特别小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直接拆开用柔软性质的物品进行擦拭和冲洗。根据膜的管径大小也可以选用专用设备进行冲洗,并且,物理方法可以重复使用,用30--40℃的水清洗超滤膜,可以将一些杂志去除。

㈩ 超滤膜在饮用净水领域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这样的过滤膜在饮用净水领域的问题,想要更好的解决,必须要找专业的人士来进行专业的处理,才能更好的规范性进行操作。

阅读全文

与超滤膜手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空气净化器为什么会有一股味道 浏览:366
缺氧污水泉怎么发现 浏览:939
2013款英朗gt汽油滤芯什么牌子的 浏览:145
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清洗 浏览:853
小型生活污水净化槽 浏览:768
中北镇有污水处理厂吗 浏览:862
家用净水器怎么换过滤芯视频 浏览:472
超滤机和RO膜有啥区别 浏览:480
滤芯器漏机油是什么回事怎样修 浏览:740
蒸馏水可以煲开水吗 浏览:793
鱼缸放什么棉花过滤 浏览:953
海水可以用蒸馏吗 浏览:117
饮水机插一天多少电 浏览:427
管子里的水垢该怎么洗 浏览:154
饮水机怎么接加热罐 浏览:596
厨房污水管怎么截断 浏览:738
餐饮废水除油用什么工艺 浏览:91
净化器吸不出水怎么办 浏览:864
酒厂的污水处理池 浏览:160
唐家沱污水处理厂在哪里 浏览: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