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脱色剂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1.用10-40倍的水稀释,然后直接加入水中,搅拌数分钟后进行沉降或气浮,即可得到脱色后的清液。
2.废水的pH值调整到7-10可提高处理效果。
3.当废水的色度、CODCr较高时,可以和聚合氯化铝搭配使用,但不能混合使用。这样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先加还是后加聚合氯化铝,应根据试验和处理工艺定。
4.废水脱色剂为非易燃易爆物品,宜在室温下贮存,勿在烈日下爆晒。
2. 荧光废水脱色剂的使用方法
荧光废水脱色剂是解决荧光废水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荧光废水因含有荧光增白剂等荧光物质,呈现高亮度、鲜艳颜色,对环境造成威胁。脱色剂作为有机高分子复配聚合物,具备脱色与絮凝双重功能,净化水质,减少荧光废水毒性和环境影响,保障生态系统健康。脱色剂通过药剂与悬浮物颗粒化学反应,快速聚集为大颗粒沉降,同时与色度物质结合,降低色度,实现脱色。投放量与处理工艺需根据实验确定,选择合适的工艺与设备,确保脱色效果与处理效率。荧光废水脱色剂不仅有效去除荧光物质,净化水质,同时避免二次污染,减少成本和资源消耗,保障生态健康。
3. 脱色剂是什么,怎么使用的
脱色剂是一种有机阳离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脱色和去除COD。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使用方法: 稀释:将脱色剂用洁净的自来水稀释1030倍。 加入废水:将稀释后的脱色剂直接加入废水中。 搅拌:快速搅拌35分钟后,慢速搅拌数分钟,以形成絮体。 固液分离:随后可采用气浮或沉降设备进行固液分离。 配合使用:脱色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或其他无机水处理药剂配合使用,以降低处理成本并提高处理效果。
使用注意事项: 最佳PH值:使用脱色剂时,最佳PH值范围为78,超出范围可能会增加药剂使用量。 投加量:投加量需根据废水是否经过生化处理以及生化效果而定。未经生化处理的废水,投加量一般为100500ppm;生化处理后效果较好的废水,投加量为3080ppm;生化效果较差的废水,投加量一般在100ppm左右。实际投加量应根据具体水质情况试验确定。 加药装置:由于脱色剂略显酸性,加药装置须采用防酸材料制造。 溶解时间:冬季使用时溶解时间应相应增加,使用前应使其完全溶解。低温储存时如有分层、发白现象,不影响产品性能,搅匀后使用即可。
请严格按照上述方法使用脱色剂,并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