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养殖虾的池塘水质经常会发生各种情况,面对水质老化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水质恶化,水中有机物增多。 要迅速换水、消毒、换底、清除腐烂的水草。 可以用生石灰消毒。 我自己的池塘每年都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最好能换一半的水。
消毒后建议使用过硫酸氢钾进行底部改性。 过硫酸氢钾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增氧,促进有机物分解,调节水质,去除异味。 喂食小龙虾时,可添加维生素或五黄精,增加小龙虾的抵抗力,增加对疾病的免疫力。
2. 池塘青虾养殖水质管理有哪些要求
强化虾池水质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夺取池塘养虾高产的重要措施。具体应掌握以下四个方面:
(1)按照青虾生长发育对水体环境条件的要求管好虾池水质
青虾为甲壳类水生动物,要求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为7~8,水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池底的淤泥10厘米左右,有机质含量较少,水质清新活爽。在养虾过程中,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调控,保持良好的水质,促进青虾生长。(2)按照水质主要因子的变化规律管好虾池水质
溶氧是水质的一个重要因子,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通过风力扩散作用,将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三是通过人工措施,补充水中氧气。而水中溶氧的消耗:一是水生生物的呼吸耗氧;二是风力的扩散,使水中的溶氧回到空气中;三是池中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水中溶氧的昼夜变化是:晴朗的天气,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水中溶氧量中午前后达到饱和状态,而夜晚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生生物呼吸大量耗氧,加上有机物分解耗氧,黎明前虾池的溶氧处于最低水平,所以,夜间、凌晨易引起青虾缺氧。此外,虾池水质通过不定期施肥及大量藻类死亡,或连续阴雨天气,也会造成虾池缺氧。应加强巡塘,注意水质溶氧变化,及时采取增氧措施,以免发生缺氧事故,造成损失。
虾池pH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厌氧细菌分解的代谢物和残饵腐败产生的有机酸所致。此外,酸雨等因素也会引起池水pH的变化。而虾池水的透明度主要是由水中的悬浮物,特别是藻类的数量所决定的。通常茶褐色、油绿色为好,透明度40厘米左右为宜,应该根据这些因子的昼夜变化,强化水质管理。(3)按照渔时季节变化管好虾池水质
虾苗放养初期,虾池水深保持0.8米左右即可。8~9月既是高温天气,又是青虾生长旺季,因而要把池水加满,使水深达到1.2~1.5米。秋季水质极易变化,应根据虾池水质状况,每7~10天加、换水1次,换水量不宜过大,一般掌握在1/4左右。或定期开动增氧机,给虾池增氧。平时,如发现水质过肥、过浓,要及时加、换水,调控水质。(4)按照天气变化管好虾池水质
坚持收听气象预报和早晚巡塘,观察虾池水质变化,根据天气、水质以及青虾活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
3. 请问人工养殖南美白对虾。亚硝酸盐过高怎么解决
解决方法:
1、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
2、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加速亚硝酸盐转化;
3、对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对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加食盐全池泼洒;
4、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污物;
5、同样浓度的亚硝酸盐在海水中的毒性远远小于淡水,因此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3)海虾养殖废水处理扩展阅读:
南美白对虾病害预防与控制技术
加强“双底”建设,设施防病
1、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
养殖区应水质清新, 无污染, 通水、通电、通路、通邮, 虾池面积2668- 6670m2, 可注水深 1.2- 2m。并配备与养殖面积相适应的蓄水池和消毒池。
2、加强“双底”设施建设
池塘应具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同时配套改造建设“双底”设施, 即底排水设施和底增氧设施。
底排水设施改造建设:首先将池塘底部改成锅底形, 在池底中间建造集污区, 埋设排水管道到池塘外面, 进行排水排污。排污管径根据池塘大小确定, 一般 5 亩左右的虾池的排污管直径为 16cm。
底增氧设施安装:即在虾池底部安装充气管网, 连接气泵, 形成底部增氧系统。充气管可以用 PV 管或纳米管, 直径 16mm, 以 8m间距平行铺设在池塘底部, 出气孔为直径 0.6mm 的小孔, 一般每隔 0.6 m 打一孔。
气泵功率配备为 2.2 kW, 可供 800 小孔充气; 3 kW可供 1200 小孔充气。在安装有底增氧设施的池塘, 同时配有车轮式增氧机, 以配合使用。
3、充分利用底排水底增氧设施, 调新、调优、调活水质
养殖中后期, 随着投饲量增加和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的积累, 水质逐渐恶化, 此时应充分利用底排设施, 做到隔天排除底部污水,及时添加新水, 保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在排放污水前, 开动水面车轮式增氧机 10 分钟以上, 在整个池水旋转起来的同时, 进行放水。
另外, 要充分发挥底部增氧设施的作用, 适当延长底增氧设施和水面增氧机的使用时间,增加水体溶氧, 稳定水体良好的藻相。
做好养前准备, 未雨绸缪
1、彻底清塘消毒
收虾后, 将养殖池及蓄水池、沟渠等积水排干, 封闸晒池, 整修塘埂、堤坝、塘底等, 清除池底的杂草、污染杂物及过厚的淤泥, 曝晒过冬。放苗前 10- 15 天进行药物消毒, 消除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常用药物有: 每亩生石灰用量为 150- 200kg; 漂白粉每亩用量为 10- 15kg。
2、蓄水消毒
一般冬季蓄水池蓄满水, 待生产季节用。养殖用水经消毒池消毒后再进入养殖池。常用消毒药物和剂量为: 漂白粉 1g/m3; 二溴海因 0.5g/m3。
3、培育基础饵料
放苗前 7- 10 天, 用 60 目以上的袖状筛绢过滤进水 60- 80cm, 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 保证虾苗肥水下塘。一般肥水常用“肥水宝”等一类生物制剂, 按说明使用。
4. 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中亚硝酸盐过高如何降解
水体中的有机氮主要来下面就分享下如何预防虾池水体亚硝酸盐偏高
1、合理的投喂饲料,冬棚养殖气温较低吃食相对较少,每次等到料台被吃光后再进行投喂。少食多餐,避免饵料的浪费造成的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在投料中可以混合优兰宝使用效果更好,实验证明,每吨料添加1公斤优兰宝,提高对虾对饲料蛋白的利用率,饵料系数降低了11%,减少水体中有机氮的排放,可以从根源上大大减缓亚硝酸盐的增长速度。
2、冬棚养殖室内的光照不足,藻类的活性不足消耗有机氮的能力降低。需要用一些光合细菌和芽孢细菌等定期的来进行降低水体的亚硝酸盐。
3、天气不好在关照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在水体中投放一些增氧剂,减少水体无氧的代谢从而降低亚硝酸盐的增长速度。
4、定期查看底质改底防止底质恶化。虾池底质恶化不但会产生许多的有毒物质,还消耗的大量的氧,造成虾池底部缺氧。在缺氧的环境下容易造成亚硝酸盐增高。
冬棚对虾养殖受环境限制,水体的净化能力降低,水体的亚硝酸盐经常处于一个很高的状态。保证水体的溶氧含量,预防抑制亚硝酸盐的增长速度是关键。希望小编的建议可以帮助到您,预祝大家新春出虾大丰收。
5. 养殖淡水虾排出来的水对饮用水库的水而污染吗
有的。养殖虾排出的尾水如果未经处理会污染饮用水源。
池塘高密度养殖方式在我国最为普遍,按照传统养殖方法,大量的残饵和粪便排入水体,养殖尾水污染日益严重。水产养殖尾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有 氨 氮 、亚 硝 酸盐、微量元素,重金属、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
尾水的随意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引起藻类等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影响水源的水质。所以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
6. 海水淡养虾怎么养殖
一、虾池条件
虾池所处海区水质要洁净,无糖厂、造纸厂、淀粉厂等排放的工业废水污染,自然纳水水深60厘米以上,海水周年盐度变化最低不低于1‰。
二、进水闸设置
由于采取土池封闭式养殖,其中、后期不需从海区纳水,因此,池塘只需设进水闸即可。每10亩虾池配置宽1米的进水闸1座,闸室设3道闸槽,外槽安装滤杂网,中槽设闸板,每块闸板宽约20厘米,便于调节虾池水位,内槽安装锥形滤水密网。
三、放苗前准备
1.在虾池虾坝上打井,井的深度必须能满足虾池连续注水需要,每5亩池塘配置流量100立方米的水泵1台。2.晒池后进水10厘米,每亩施生石灰80公斤,当生石灰乳化后,用铁铲或竹耙将石灰乳泼洒均匀。3.消毒后将池水排干,安装上60目筛绢锥形网袋(长8米~100米),闸槽间底用棉布或麻袋塞严,不留缝隙。首次进水,闸门底部保留1块~2块闸板,防止过急的水流将大量的泥沙冲入网袋造成网袋破裂。2天~3天内把水进到60厘米~70厘米深,然后用粘土把闸门封严,防止池水从闸板缝隙往外渗透。
四、虾苗放养
放苗密度根据虾池的蓄水深度来确定。水深1米~1.3米,斑节对虾每亩投苗0.8万~1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投苗1万~1.2万尾;水深1.4米~1.8 米,斑节对虾每亩投苗1.1万~1.3万尾,南美白对虾每亩投苗1.3万~1.5万尾。放养规格(体长):斑节对虾为1厘米~1.2厘米,南美白对虾为 0.8厘米~1.2厘米。
五、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应实行少量多餐的原则,体长6厘米以前每天投喂3次,超过6厘米以后,每天投喂4次。
六、水质问题
投苗5天后开始往虾池内加井水,每隔2天加水1次,每次添水5厘米,直至虾池达到蓄水深度。夏季高温天气应把池水加满。暴雨来临前1天~2天把水加到虾池蓄水上限,使降落的雨水通过闸板上缘自然外溢,防止雨水使虾池盐化,pH值大幅下降,影响对虾生长或引起死虾。
七、病害防治
视水色变化及池底黑化情况对虾池进行池水消毒及底质改良。坚持每15天用1.5ppm漂白粉对虾池进行消毒,用沸石(每亩20公斤)或石灰渣改良底质。每15天投喂药饵一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5天,药饵用3‰维生素C、2%大蒜素及适量鱼肝油拌饲制成。
中国有机农业网提供海水养虾技术。
7. 我们村的水质很不好,养殖虾收成差,该怎么办
首先要有藻类吸收,防止酸反弹——水要肥;第二要有硝化细菌才能转化——勤用生物制剂;第三要有充足的氧气协作分解有机物,避免影响硝化细菌繁殖——平时多开增氧机,天气不好撒增氧剂。
①急救措施:撒盐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毒性
研究表明氯离子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毒性。这是由于亚硝酸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通过鳃小板上的氯细胞才能进入鱼体,亚硝酸离子因氯离子在氯细胞吸位点上的竞争而增加了进入鱼体的难度,从而起到了降低亚硝酸盐毒性的作用。水体亚硝酸盐超标时,可泼洒适量的氯化钙、氯化镁、食盐等氯化物,增加氯离子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当水体的氯离子浓度是亚硝酸盐浓度的6倍时,即可以抑制亚硝酸盐对养殖生物的毒性。目前实用有效的方法是:上午将用粗盐或海水晶全池泼洒解毒(每亩·米用5公斤),下午用解毒剂或净水产品解毒;并在饲料中拌喂食盐排毒。
②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分的溶氧,以增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下降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经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④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
⑤肥水,藻类生长旺盛不仅可以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氧,而且能够促进水体中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可为亚硝酸盐的转换提供有力的条件。
⑥在饲料中加大Vc的用量也有一定作用。
⑦用强氧化剂把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
如金水产专用菌就可以改良养鱼的水质:1. 调节水体PH值,维持水体的酸碱平衡,保持水体的稳定。2. 促进有益藻类生长,抑制有害藻繁殖,为鱼虾生长提供生物饵料。3. 分解水体中的代谢有机废物,减少水体中的污泥,净化水质。4. 调节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增加动物食欲,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5. 迅速改善水质,转化水中多余养分合成维生素、酶蛋白、糖等益生物质,促进鱼虾生长,提高鱼虾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