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城市副中心详细规划是怎样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规公开。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说,目前,副中心详细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草案提出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带”是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是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其中有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多个功能中心;“多组团”是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规划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强化规划管控体系,打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⑵ 北京主城区的污水处理厂有哪些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专有限责任公司小属红门污水处理厂
北京威立雅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小河污水处理厂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酒仙桥污水处理厂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动力供应站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吴家村污水处处理厂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方庄污水处理
北京卢南污水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再生水厂管理中心(温泉再生水厂)
北京肖家河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清河污水处理厂
北京市海淀区再生水厂管理中心(永丰再生水厂)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水务管理站(太舟坞污水处理厂)
城六区中,东西城和石景山没有污水厂。
⑶ 北京市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国家有相关规定,直排的话要达到相关要求标准;如果污水是进污水处理厂的话,一般性标准是达到相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污水中特殊物质要达到环保局要求的相关标准。
⑷ 如何解读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区层面规划草案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下称规划草案)6月21日开始网上公告,6月26日将开始现场公告。公众可预约参观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厅和通州区潞城镇展厅“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公告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园中心,打造未来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依托水网、绿网、路网,副中心形成12个民生共享组团和36个美丽家园(街区)。此外,规划草案还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一个设施服务环,整合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有机串联组团和家园,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家园中心,将部分公共设施适当集中设置、混合设置,就近满足居民的居住、就业、交通、教育、文化、医疗、休闲等需求,实现居民从家步行5分钟可达各种便民生活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可达家园中心,享有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100%。
城市副中心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车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构建不依赖小汽车出行的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密路网,实现路网密、节点通、快慢有序,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8公里以上。
城市副中心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体系,动态调节住房供给,实现城市副中心住房供需平衡、职住就近平衡。
城市副中心将建立绿色低碳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城市副中心将形成多元共治的环境综合治理体系,用严格制度和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来源:新华网
⑸ 北京为什么要建立城市副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调整优化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标志性工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2016年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著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规划建设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有序推动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整体或部分向副中心转移。
⑹ 北京城市副中心详规披露了吗
12家中外联合设计机构设计方案 已形成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昨天上午听取和审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目前,《副中心详细规划》已经形成阶段性成果,按程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规划重点处理好“三组”关系
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的一翼,规划中要重点处理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关系,与副中心外围地区的关系,与城市东部地区和通州周边地区的关系,着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张维表示,将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强化规划管控体系,打造无愧于新时代的千年之城。
■人大建议
挖掘副中心绿色生态宜居特色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委员郝志兰在代表城建环保委作审议意见和建议时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是北京发展的新两翼,要对标对接雄安新区规划,进一步明确副中心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
郝志兰建议,在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过程中,要做好设计列出清单,并在详规上一一布好点,做到精细、精准承接,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大力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带动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真正形成北京新的增长极。
同时,要深入挖掘副中心绿色生态宜居特色,落实“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整体结构,进一步明确东部与北三县、西部与朝阳区的两条绿色廊道,打造自然半自然滨水堤岸,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大尺度绿色空间。
郝志兰表示,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严防副中心出现新的“城市病”。充分认识通州区目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加快老城改造更新,实现以新带老、整体提升,提高通州百姓的获得感。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交通、市政、生态、公共服务等各项配套设施规划落地,加快推动中心城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副中心配置,优化市郊铁路、地铁和地面公交的换乘系统。解决好职住平衡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推进共有产权住房供应。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北京将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昨天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市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市环保局局长方力透露,2018年北京将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地方立法论证,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进一步提高治污的针对性。
低排区扩展到全市域
市环保局局长方力表示,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
2018年,北京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制定并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把高排放重型柴油车管控作为重中之重,将低排区扩展到全市域,严格执行高排放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限行规定。同时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环保技改工程,继续压减燃煤,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严格落实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深化区域联防联控。
建设2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方力介绍说,2017年北京优良水体比例有所增加,主要水库水质普遍处于良好水平,河流水质有所改善,全市好于Ⅲ类水体断面占比37.2%,同比增加了2.7个百分点;下游水质明显改善,消除了城市建成区所有黑臭水体,全市劣V类水体断面占比由43.2%下降至36.2%。
方力称,2018年,北京市将聚焦攻坚水污染治理,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增加全市再生水利用量,依法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管理。深入实施“河长制”,建设2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持续实施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到93%,完成非建成区84条段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方力介绍,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通过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的审核,国务院批准后,将由市政府发布实施。
方力表示,2018年将制定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修改大气、水污染防治条例,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地方立法论证,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前期研究。
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实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压实各级部门环保责任。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进一步提高治污的针对性。
此外,2018年北京将继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500家,推进全市拆违腾退土地留白增绿,启动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新增森林、绿地、湿地23万亩。
⑺ 北京的城市污水都排到哪里去了
大北京城 连个污水处理系统 都没弄明白啊???
政府官员干什么吃的!谴责.
⑻ 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统一管控
北京日报讯(记者 陈雪柠)城市副中心是首都“一核两翼”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控规中更是提出“副中心质量”的城市建设高品质要求。记者昨天了解到,市规自委会同通州区政府组织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导则(规划管理版)》。昨天起,规划管理版导则启动为期一年的试运行工作。
此次发布的《导则》,将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全域空间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管控。通过建筑空间、滨水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5个分篇,建立起全方位空间管控体系。
设计导则以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为目标,在保障城市防洪防涝安全的基础上,从赏景、亲水、活力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提升滨水空间的公共活力。
例如,鼓励滨水慢行活动,建设连续贯通的步行道、跑步道、自行车道;加强河道两岸慢行系统联系,提升滨水空间可达性,方便人们观赏水、亲近水、享受水。
除了滨水空间,设计导则还对建筑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分篇论述,五大分篇共同形成精细化管控的重要手段。
其中,建筑空间篇导则重点围绕建筑色彩、屋顶立面、绿色设计、建筑附属设施等要素提出设计管控要求,保证整体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街道空间篇再次明确小街区、密路网、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区、魅力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如提出路口连续种植行道树的具体做法,打造完全林荫街道。绿色空间篇按照蓝绿交织、森林城市的要求,提出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十类的绿色空间网络。按照导则,应充分利用城市建设边角地及小型开放空间建设小微绿地,逐步实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让人们可以便捷到达公共绿色空间,提升绿色空间的可达性。
城市的地下空间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篇导则提出,建立高效集约的地下空间功能系统,引入业态复合的地下商业设施、共享创新的文化设施等功能设施,提升地下空间的品质和活力。
在空间划分的五大分篇内容之外,设计导则还推出“特定地区篇”,聚焦老城区等特定地区。
老城双修,是指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结合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中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风貌环境提升等工作,目前副中心老城区特定地区篇规划设计导则已经完成。在58.5平方公里老城区范围,重点围绕建筑第五立面、建筑外墙、立面以及背街小巷、景观大道等要素,为老城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支撑引导,有效提升老城区城市品质。
针对建筑的第五立面即屋顶面,导则提出按照重点坡屋顶区、坡顶协调区、现代风貌区进行控制,并对屋顶色彩提出控制要求。坡屋顶以中低明度的橙黄-红褐色系为主,蓝灰色系为辅,平屋顶以高明度米白色系为主。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老旧小区需先对屋顶进行节能改造。
导则还对建筑外墙的更新改造提出多种指引方式,包括立面清洗、外墙粉刷、材质优化等。
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还将根据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逐步增补更新行政办公区、张家湾设计小镇、文化旅游区等特定地区的规划设计导则内容。
⑼ 什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极城市群,实现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比翼齐飞
正确答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⑽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吗
据报道,日前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副中心将紧紧围绕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同时充分发挥通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以文化旅游区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重点,促进文化与传统、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时代的融合,依托运河商务区和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等地区,加强商务服务功能的细化落实。
希望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关规定可以早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