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清净下水排放的问题
1.厂区排水管网:两套线路雨排线和污排线(包括生活污水线和生产污水线),在回生产装置周围的污排线答上一般都有水封井和阀门切换井,一般在下雨后15min后将污排线切至雨排,确保不会因为水量过大影响后期污水处理厂,雨停后再将污水井排水继续切换至污排线上。
2.一般分为常压雨排线和有压雨排线、常压污排线和有压污排线。即雨水沿着常压雨排线流入雨水泵房,然后通过泵把水直排掉(通过有压雨排线)。污水是通过常压污排线流入污水泵房,然后通过泵把污水送至处理厂(通过有压污水线)。
3.如果上面两项你看懂了,第三项我就不用回答了。清静的下水是不会和污水进入处理厂的,否则污水长水力负荷得增大老多啦。也不是直排,而是通过水封井和阀门井的切换,确保雨水和污水分流处理。环保局负责监管。环保事业利国利民,作为一个从事环保的人事,我觉得直排太不道德就是在吭自己人,最终受污染受损失最大的还是老百姓,也是一种基本德的职业道德!营造美好环境能,还原一片蓝天碧水!再有疑问加我q问我就可以29795366!
2. 清净下水是按雨水还是污水来对待,是否需要排污许可证
初次抄申领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换发正式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须提交以下材料:
1、办理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报告。
2、办理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批表。
3、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文件材料。新、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交试生产、试运行批准文件。
4、省辖市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近6个月内的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5、排放口规范化整治验收材料;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装置的,须提交自动监控装置的验收材料。
6、省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定的排污申报登记材料。
7、当地政府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文件。
8、排污费交款通知书和“一般缴款书”回联。
9、当地环保部门出具的核发意见和核定文件,包括各类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浓度限值、排放去向、排污许可证发放类型等。
10、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规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环境管理材料。
进水本来就是清的,里面含有溶解性物质或微细物质,净水设备通过过滤、吸附、反渗透,出水得到净化,净化水里的物质浓缩后从废水口排出,虽然是清水,但里面的离子和非离子杂质含量浓度增加了不少。
4. 净水器流出的废水烧开后为什么没有沉淀物
烧开后是有沉淀物的。
这个沉淀物是慢慢的累积起来的
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到那么多的,你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就可以看得到,有沉淀物。
5. 清净下水是按雨水还是污水来对待,是否需要排污许可证
现在的工厂和居民小区、甚至乡村多是依据国家规定和IS014001标准,在辖区内布设雨水、污水两根排水管的,至于清净下水也要看你排在那里才行。如果你是排在阳台的就是雨水通道,如果你排在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处的,那么就是污水通道。
6. 冷却塔排放的水算什么是水,是清净下水吗
冷却塔排放的水只是钙镁离子浓度高些,且量不大,可算清净下水。
7. 废水或清净下水直接受纳水体名称是什么
不太懂这个问题。受纳水体一般都是河流吧。
8. “清净下水”是什么意思
非工艺污水,一般指的是隔热冷却水排水,低温冷凝水排水,COD<60mg/L的,这是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来定的。
9. 什么是清净下水
清净下水是指装置区(包括生产区,灌区等)排出的未被污染废水。一般指未受生产过程中的各生产工序,各产污环节污染的废水;游泳池,消防废水不能作为清净下水,循环冷却水可以作为清净下水;清净下水可以直接排放,一般要求做到清污分流,具体排污口设置与排放情况视当地管理情况而定。
(9)清净废水扩展阅读:
防止清净下水污染环境措施:
1、要对化工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专门区域内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状况,以及在建的化工建设项目逐一核查和登记,确认清净下水排放管道。
2、建立防止在事故状态时有毒、有害物随着清净下水排出厂外而对环境造成污染。需建事故水池来接受这些废水和其他水和事故发生后泄漏的液体物料。
3、查清化工企业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水环境措施的落实情况,清理在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情况,核查化工企业和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情况。
10. 污水处理中的BOD代表什么
污水处理中的来BOD代表的是生化自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主要反映水中有机物等有氧污染物含量的综合指标。在无机化或气化过程中,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总量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而被氧化和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碳氧化,第二阶段是硝化。碳氧化阶段消耗的氧气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反映水污染参数。在废水、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染水体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繁殖时,需要消耗可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可利用)的氧当量。
(10)清净废水扩展阅读
生化需氧量(BOD)广泛应用于测量废水污染强度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负荷和效率。它还用于研究水的氧平衡。样品或稀释水样品储存和培养一段时间。样品贮存前后溶解氧的差异是其生化需氧量。储存时间和温度影响耗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与化学需氧量(COD)之比可以解释水中难生化分解的有机物比例。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危害较大。一般认为,当废水比例大于0.3时,适合生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