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1.收集水 然后培养 然后按比例稀释 然后再细菌计数板上 用显微镜 抽样 数数 很费眼
2.收集水 按比例稀释 涂板 看每块板上有多少个菌斑 一个菌斑代表一个细菌
㈡ 已经确定为污水的水,怎样从细菌总数来判定它的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条: (1)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
㈢ 细菌总数怎么检测
细菌总数检测目前国标规定的方法为平板计数法,其检验方法是:
在玻璃平皿内,接种一毫升水样或稀释水样于加热液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冷却凝固后在37°C培养24小时,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或乘以水样的稀释倍数即为细菌总数。
有的国家把培养温度定为35°C或其他温度,也有把培养时间定为48小时的。这种方法精度高,但耗时长,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为了简化检测程序、缩短检测时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阻抗检测法、Simplate TM全平器计数法、微菌落技术、纸片法等检测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检测时间仍在4 h以上。
本研究在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滤膜上染色后,直接计数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
用集菌仪进行细菌收集→在膜上进行染色→在油镜下计数→按公式计算出菌液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平板培养法无显著性差异,检测时间约1 h,是一种快速的细菌总数检测方法。
(3)废水细菌总数测定扩展阅读:
水中通常存在的细菌大致可分为三类:
1、天然水中存在的细菌。普通的是荧光假单孢杆菌、绿脓杆菌,一般认为这类细菌对健康人体是非致病的。
2、土壤细菌。当洪水时期或大雨后地表水中较多。它们在水中生存的时间不长,在水处理过程中容易被去除。腐蚀水管的铁细菌和硫细菌也属此类。
3、肠道细菌。它们生存在温血动物的肠道中,故粪便中大量存在。水体中发现这类细菌,可以认为已受到粪便的污染。致病性肠道细菌有沙门氏杆菌(伤寒和副伤寒菌)、B型炭疽菌、痢疾志贺氏菌和霍乱弧菌等。
㈣ 谁有水质中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
水中细菌总数与水体受有机污染的程度相关,因此细菌总数常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即细菌总数越大,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
㈤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法用的是哪个标准,谢谢!
医院污水不测细菌总数的,以粪大肠菌群值反映水的污染状况。标准参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附录A》。
㈥ 微生物实验 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测定和大肠菌群的测定。
3倍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三倍料)是用来接种100ml或者10ml的水样,而普通浓度的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单倍料)是用来培养接种1ml及以下体积的水样。
这是为了保证在接种完水样之后,其浓度接近于单料的浓度。而单料的浓度是最适宜大肠菌群生长的。
例如:100ml水样+50ml三倍浓缩料,最后体积是150ml,三料被稀释了3倍,最后的浓度恰好是单倍料。
10ml水样可以加5ml单料也可以加10ml双料
1ml水样对浓度影响不大,就直接加单倍料里了。
㈦ 水体中细菌总数测定原理
取
定比例
水
培养基
培养
看菌斑
数量
按照比例
求
总菌数
㈧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㈨ 水中细菌总量的测量方法
就是用平板计数,也有卖测试卡的,就是省去了制作培养基的麻烦
道理是一样的
执行GB 5750.12《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微生物指标》
计数是没问题的
简单的原理就是,通过培养,让单个菌繁殖成菌落,个头大了就看得清了,就可以肉眼读数了。
关键是选择稀释倍数,
具体您看看标准吧
方向是正确的
多做几个吧,至少也得从5~10,
要是实验室小就多培养几批
反正两天就出结果了
这和使用的语言关系
这是国标
并且是强制的
应该没问题
你好,晃荡匀了静止,取水样就行了
这个标准您看过吗?
您单位有实验室吧
要是有邮箱我可以发给你
这里好像不让贴附件
也许有这个功能我还没发现!
收邮件吧
可以这是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