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生活污水影响河流水质报告

生活污水影响河流水质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14 23:48:20

Ⅰ 有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水也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全世界都为洁净水危机的面临而惧怕,尽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属于严重的缺水国之一。我市和其他各地一样,许多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为弄清其原因,减少水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利用暑假期间对我市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进行了观察、讨论,并想出办法,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探究目的: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调查过程:

根据暑假前老师的安排,我们两人利用暑假期间,进厂入村,进村入户,访问住在河边的村民,查阅有关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把照片拍摄下来,对我市部分地区的水污染进行实地调查、讨论。

综合集中,形成了该调查报告。

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

我们首先来到我市地质队附近的那条小河,据当地的老人说,这条小河原先可美了,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三五成群的小孩子在河里嬉戏、打闹。岸边杨柳依依,倒映在风平浪静的水面上,为小河增添了许多生趣,幽静极了!那时侯的小河是居民的骄傲。可现在呢?它被污染的不成样子了,变成了一条黑乎乎,臭烘烘,人见人厌的臭水沟了。我失去了自己以前美丽的外貌,被人们强迫地换上了一副丑陋的外表。河边垃圾成堆,而且臭气熏天,鱼儿在河里奄奄一息,`再也无法生存了,两岸的杨柳早已枯死,路上的行人望而生畏,居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由于这气味的刺激以及水质的恶化,许多居民常常生病,而且都已经搬家了。

河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① 据我们调查所知,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不经过专业的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就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资源……受污染的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的话,一般是不能作为饮用水的。

② 人们往往为了图省事,把垃圾随手的扔在了清澈的小河里,使水变脏、变臭,成为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严重的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空气,造成了三项损失。

③ 有些人经常随便地把一次性饭盒、一次性塑料杯,还有白色的塑料袋,往小河随手一扔,就一走了之了。只要有风刮起,塑料制品就四处乱飞,刮到水里、树枝上,往往就动不了了,日积月累,里面的污染物就会渗透到深水里。水就会污染,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④ 有些卖蔬菜的小摊,买完蔬菜后,剩下了一些坏的蔬菜,往往扔在一边,就不再管了,有些住在河边的家庭,经常也把一些坏了的菜扔到了水里,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臭菜腐烂了,就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从而使小河变成了臭气冲天的臭水沟。

⑤ 大部分船只排放的油污、废水,把鱼儿们都毒死了。有些要使用水的工厂,用完水后,又把脏水再排回到河里,快速的污染了水资源,还有一些工厂把颜料排到了河里,更严重的污染了水资源。真可恨!

⑥ 有一些隐蔽的池塘都被污染了,池塘里的水都成了可口可乐的颜色了。池塘边堆了数都数不清的垃圾、臭菜,不远处,还有工厂正在排放污水,这是多么的可怕呀!

调查后的疑问:

本调查结束后,我们产生了许多的疑问:

1. 人们为什么不珍惜小河的美丽呢?

2. 当地的工厂为什么不对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理呢?

3. 人们为什么要把小河给污染了呢?

解开谜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又走访了几位居民和考察专家。原来在水污染刚开始时,就有当地居民找过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解决水污染问题。有关部门也想解决关于水污染的问题,但是一套现代化的有效污水处理程序,价钱是非常昂贵的,并且要在好几年之后才能见经济成效。所以谁也不愿意花这冤枉钱,事情就这样拖了下来,当地有些居民在气愤之余,也加入到对河水污染的队伍中去,把垃圾不时的抛入了小河中。致使潺潺流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变成了漂着果皮,废纸等垃圾的臭水沟。

得出的结论:

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便在一起讨论并分析总结我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的:

1. 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乱扔垃圾。

2. 工业生产中排出了大量的油污,废水和废渣。

3. 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牧业的排水等等。而所有污染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尤为严重。通过查阅资料,听取别人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钢铁厂等排出的生产废水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和氰化物。人们在洗澡,洗衣服、洗菜时,要用洗涤剂,含有洗涤剂的水流入下水道,而后进入河流,这些生活污水虽然无毒,但水中无机盐类、病原生物等等增多,也会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

我们的建议:

1. 我们要节约用水,不浪费水。

2. 建议每个公民自觉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 工厂里排出的脏水,要经过回收处理,直到不污染任何东西,才可以排出。

4. 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执行力度,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要经过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5. 从今以后,要宣传“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所有的人们、工厂,不要再制造污染了,要保护好我们美好的地球

6. 建议我市化工厂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提高废水、废渣的治理效果,实行达标排放,保证厂区周围的环境不受污染。

7.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千万注意不要再污染其它水域了,更不要污染地下水了。

我们要尽快让地球母亲恢复它以前美丽的样子吧!

Ⅱ 水质异常报告的范文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同时排入环境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水污染就是尤为严重的一个,我用休息时间对重庆市璧山县水质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查询了国内有关资料,对于水污染这一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调查方法:
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水污染的严重性。 2、询问相关部门了解水污染问题。 3、通过各种渠道,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调查的目的:
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的污染情况和一系列环节问题。 2、为文化部门、环保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三、水污染基本状况:
(一)何谓“水污染”?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我国的现行措施自7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采取了许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了管理机构,加强了监测和监督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洁水和清洁生产工艺,如治理淮河污染的“零点行动”等。
(二)、不足之处有:
1、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一些流域造纸、化工企业数量仍然过多,一些企业“旧病复发”继续超标排污。污染负荷难以削减。达标排放之前,许多地方做的是表面文章,达标排放“零点行动”一旦结束,一些企业便“旧病复发”。
2、生活污水,面源污染缺乏力度。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即化肥、土壤等造成的污染)在一些流域已成为主要污染来源,如滇池,生活污染源占45%~56%,面源污染占33%~40%,滇池在实现工业化污染源达标排放后,虽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但在缓解湖水富营养化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环保总局的一份资料显示,一些流域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已成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枯水季河流自净能力差,污染有所加重。
4、一些地方仍未能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剧了水的恶化,一些地方为了防洪抗旱和保证工农业用水、修建了很多水库、闸坝,如淮河流域就建有水库5000多座、闸坝4000多处。有的地方闸坝一堵就是一年,等到水变黑变臭,便将污水下泄,污染下洲。“流水不腐”的道理谁都懂得,但“三河三湖”流域,许多地方变成了“死水一潭”因此,一些流域达标排放后又出现反弹。
(三)应采取的措施:
1、继续健全有关的法律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和普法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监测的管理,建立水环境保障体系,逐步实现统一管理、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3、推广节水技术,引起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继续降低污水排放系数。
4、调整产业结构。特别在缺水地区,限制耗水,排污大的行业发展。
5、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资金,确保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的实施。
中国是一个严重的绝对的贫水国!贫水意味着什么?贫水就是贫血!水污染呢?那是血的污染!美国的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我们真的应该记住他的话,因为,目前的趋势下去我国在水问题的上会很快出现非常窘迫的局面。

Ⅲ 关于渭河水质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2007年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水质污染控制对策。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水质现状 保护对策
1 概况
1.1 渭河基本情况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乌鼠山,流经陇东高原、天水盆地、关中平原(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等重要城市和杨陵区),至潼关港口入黄河,共经甘肃、宁夏、山西三省(区)2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766km2,其中陕西境内河长502.2 km,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至黄龙山,流域面积67059 km2。
1.2 渭河水系特征
渭河北岸支流源远流长,但数量较少,主要有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和北洛河等;南岸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北坡,比降大,流程短,流域而积小,由西向东主要有清姜河、石头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尤河等。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流经宁夏、甘肃、陕西三省,至陕西省高陵县的泾渭堡汇入渭河。泾河全长455km,流域而积4.54万km2。陕西段河长275km,流域面积0.94万km2,仅占总流域面积的21%。省内支流有黑河、三水河和泔河等。
北洛河是渭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陕北吴旗白于山区的草梁山,流经延安地区,穿越渭北高原东部至大荔县朝邑入渭,全长680.3km,区内长145km,全流域面积26905km2,区内面积3813km2,河系不发育,仅有石堡川、白水河、大峪河等短小支流。
1.3渭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渭河流域地处陕西中部,包括宝鸡、咸阳、西安、杨凌、铜川、渭南等6个地市,工业集中,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及信息中心。2007年区内总人口2340万人,集中了陕西省62.7%的人口,85%的工业,81%的国民生产总值,是陕西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区社会经济概况详见下表。

表1 渭河流域2007年社会经济概况
分类 单位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杨凌 渭南
总人口 万人 822.52 83.19 375.86 497.44 15.68 545.65
耕地面积 千公顷 263.86 64.50 306.62 358.52 4.35 513.09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50.02 83.63 476.93 483.97 19.58 350.07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48.87 69.20 364.80 320.79 8.43 277.7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9.5 8.47 45.1 124.4 1.77 76.6
注:资料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2007》。
1.4污水排放现状
渭河横贯关中地区,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排污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使渭河深受其害。从2007年监测资料来看,渭河水不仅作为饮用水源己经不可能,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也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干流水体鱼类等水生生物已经基本绝迹。渭河不仅基本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还影响到黄河的水质。关中地区入渭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排污口及排污状况统计表
排污口 指标及单位 西安 咸阳 宝鸡 渭南 铜川 杨凌 合计
排污口总计 污水量(108?m3/a) 4.46 1.03 0.94 1.028 0.167 0.080 7.71
COD(104?t/a) 9.35 2.90 1.993 2.52 0.334 2.52 17.12
NH3—N(104?t/a) 0.832 0.217 0.205 0.174 0.023 0.009 1.46
排污口数量(个) 117 11 101 13 67 3 312
1.5面源污染
区域非点源污染的产生主要是降雨径流过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情况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渭河水系水质污染主要来自点源污染,即城镇工业及生活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所致。由于没有对河流面源污染状况做详细调查监测,在此仅对能够产生面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些分析。区域面源污染的发生
(1)与该区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经多年治理后,1995年度关中地区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3万km2,占关中总土地面积的29.5%,占全省的流失面积26.9%。年产沙量5529万t,占全省7.4%,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998t/ km2。
(2)与土壤背景值有关,渭河流域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1%、0.08%、49PPM、7.4PPM、155PPM,含量都稍高于全省的平均值,西安市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最高,依次是宝鸡、铜川、咸阳、渭南等市。在自然区域上的分布呈现出关中平原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渭北原区。
(3)与农药化肥的使用状况有关,据统计,渭河流域农药年总使用量为4728t,亩均使用量0.279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的81.2%;化肥年总使用量341.5万t,亩均使用量128kg,高于全省亩均使用量70.2%。农药亩均使用量西安市为最高(0.348kg),依次是渭南、咸阳、宝鸡、铜川。农药亩均使用量超过0.5kg的有西安的四个郊县及渭河两岸的部分县。西安市莲湖区高达0.761kg/亩。咸阳市的化肥亩均使用量超过150kg,其中有10个县超过200kg/亩。
(4)与大气污染与酸雨有关,据监测,1995年渭河流域7个市县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85mg/m3,日均值范围为0.003—1.130,超标率14.1%,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只有铜川市,出现在冬季;7个县市氮氧化物年均值为0.042 mg/m3,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均值范围为0.002—1.000,超标率9.8%;总悬浮颗粒年日均值为0.618 mg/m3,日均值范围为0.063—2.439,超标率为70.6%,7个县市年日均值全部超标;自然降尘年平均为24.51t/km2.月,超过我省暂行标准(18.0 t/km2.月)的0.36倍。年平均降尘量范围为12.26—41.46 t/km2.月;1995年关中地区降水PH值范围为4.35—9.35,全年采集酸雨总量占采水总量的2.75%,酸雨样品占总雨量的2.0%。关中仅在西安和渭南两市出现酸雨。
(5)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有关,根据陕西省土地管理局土地面积调查结果,渭河流域总土地面积5558.7千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26.7%,其中耕地面积2162.2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8.9%,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1%。园地面积107.89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0.01%。林地面积1850.45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33.3%。牧草地面积256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4.6%居民及工矿地面积375.98千公顷,占渭河流域总面积的6.8%。交通用地面积74.28千公顷,占总面积1.3%。水域面积168.51千公顷占总面积的3.0%。未利用土地面积562.59千公顷,占总面积的10.1%。研究表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地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人类活动的加剧等,都会使面源污染负荷量增大,目前渭河流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首先是有林地和草地的总面积也是呈锐减的趋势,由于耕地的减少,引起乱垦荒地,关中地区大于25°陡坡耕地有124.94公顷,占到耕地面积5.8%,其中宝鸡地区陡坡耕地占到17.1%,这些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所在;其次是渭河水系水质的恶化,带来的是渭河流域广大灌区土壤作物的严重污染,渭河流域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保护已刻不容缓。
2 渭河流域水质现状
2.1河流水质现状
2.1.1 断面选择与评价标准
1.1 断面选择
选择了渭河干流陕西段的6个监测断面(拓石、林家村、咸阳公路桥、耿镇、华县、潼关吊桥)、支流8个监测断面(黑河黑峪口、沣河入渭口、灞河马渡王、泾河张家山、景村、北洛河吴旗、交口、状头)作为评价断面,控制河长493公里。
1.2 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和标准: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的24个指标。
1.3评价结果:
北洛河水系
北洛河水系评价河长541.4公里。全年平均、非汛期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58.8%,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1.2%;汛期全部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泾河水系
泾河水系评价河长为222.5公里,汛期和全年平均水质评价结果相同: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汛期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72.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7.4%。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
渭河水系
渭河水系干、支流评价河长总计524.7公里。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1.6%,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43.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0.6%;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非汛期: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22.8%、Ⅳ类水质河长26.0%、劣Ⅴ类水质河长51.2%;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6.0%;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全年平均:Ⅱ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2.8%,Ⅲ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2.2%,Ⅳ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6%;Ⅰ~Ⅲ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35.0%;Ⅳ~Ⅴ类的水质河长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29.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2.2功能区达标评价
渭河流域: 2007年参加评价的水功能区仅22段,评价河长1288.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31.8%;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3%。
表3 渭河流域按功能区评价统计表
水功能区 按个数达标评价 按河流长度达标评价
区划个数 评价个数 达标个数 个数达标率(%) 评价河长(km) 达标河长(km) 河长达标率(%)
一级区 36 6 1 16.7 527.6 71.7 13.6
二级区 116 16 4 25.0 761.0 112.0 14.7
水功能区 152 22 7 31.8 1288.6 183.7 14.3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一级区6段,河长527.6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和16.7%;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3.6%。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在评价的22段水功能区中二级区16段,河长761.0公里。按个数评价达标率全年平均25.0%;累计河长达标率全年平均14.7%;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
3 污染原因分析
3.1 河道生态水量不足
渭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内6~10月可得60%的降水和70%的径流。渭河流域关中地区自产径流约70亿m3/a,扣除汛期水量,仅余20亿-30亿m3/a水量,从渭河年取地表水约20亿-25亿m3,其中,渭河宝鸡峡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平均年取水量4.83亿m3,占河道水量的49.07%(见表3)。因此平时河道生态水量甚少,河流稀释净化能力很低。
从表4看出:1995年以后,尽管年径流量逐年减少,但年引水量并没有因此减少,且有加重的趋势,造成河道的生态水量大幅下降,致使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得不到稀释和降解,从而说明河道生态水量的不足是1995年以后污染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表4 渭河林家村引渭工程近10年引水量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断面下游实测年径流量。
年份 年径 流量/亿m3 断面下游实测径流量/亿m3 年引水量/亿m3 年引水量/年径流量(%)
1990 25.82 21.63 4.19 16.23
1991 12.65 6.36 6.29 49.72
1992 22.84 17.91 4.93 21.58
1993 19.72 15.65 4.07 20.64
1994 10.74 5.94 4.80 44.69
1995 6.66 2.28 4.38 65.77
1996 7.66 3.25 4.41 57.57
1997 4.02 0.84 3.18 79.10
1998 9.43 4.08 5.35 56.73
1999 9.45 4.07 5.38 56.93
2000 8.74 2.55 6.19 70.82
平均 12.52 7.69 4.83 49.07
3.2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合理
据资料报道,宝鸡市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有机肥施用量偏低,而超高量使用氮磷肥料,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板结、耕层变浅、保水保肥性能差等现象日趋严重[7];且由于大量使用廉价低质的氮肥和农药,以及氮、磷、钾肥施用不成比例,因而使氮肥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7]。这也是宝鸡市区附近的卧龙寺桥、虢镇桥断面NH3-N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造成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只注重对环境的索取,过分强调人在环境中的主宰,割裂了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片面地认识和利用整体性的“人类—环境”系统,则是产生渭河水污染的根源所在。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等,从宏观到微观对环境的认识和相互矛盾的决策,则是造成渭河水污染的重要认识根源。
3.4用水量加大造成污染型缺水,加剧了水环境问题
由于用水量加大而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水质型缺水。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水量的增大,排入江河的废污水量不断增加。据《陕西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普查登记报告》资料,渭河废污水年排放量达7.05亿吨,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渭河水资源严重不足,污径比不断增大,自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上游筑坝拦水使渭河水量巨减。沿岸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渭河,且远大于渭河本身的环境容量,使得渭河几乎丧失了自然稀释净化的功能。
3.5水土流失问题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达4.58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面污染加剧。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4 保护对策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境保护法制在实现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实行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政策,确立了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强化政府职能。建议成立由一位省级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机构,加大对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水体功能及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研究和监管力度,提高科学治污的能力和水平。
4.1 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从分析可知,渭河宝鸡林家村断面以上引水量占断面下游河流径流量的百分比由1991年的16%提高到2000年的71%,致使渭河径流量大为减少,环境容量丧失殆尽,污染严重加剧。因此通过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以减少引水量,提高河流径流量,在近期内使该断面下游(渭河中下游,渭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的河流径流量提高2-3倍,以改善渭河中下游的水质,减轻中下游城市的治污压力。
同时,关中平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南北山地森林、丘陵的补给。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营造水源涵养林以增加渭河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保证河道生态需水量 。
4.2 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污染控制
通过分析可知,渭河流域造纸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是造成COD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 因此:
1) 通过工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 淘汰排污量大的重点污染企业和产品。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2) 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和流域治理, 关闭、搬迁一批污染严重而效益差的小造纸厂、小炼油厂等"五小企业", 使流域水环境污染得到缓解。
3) 对重大工业污染户严格实行限期治理。对机械、电力和造纸工业等, 其污水必须治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4.3 加强面源污染控制
1) 推广、采用各种类型的"持续农业"耕作法,减少土壤侵蚀,使排入渭河的泥沙沉积物减少,从而减少化肥中N、P流入水体的量,防止渭河水体富营养化。
2) 完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新技术以及肥料与水混合的灌溉技术,节约灌溉用水,节省肥料,防止水体污染。
3) 改善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
4) 加强土壤和化肥的化验和检测, 科学定量施肥。
5) 调整化肥品种结构, 加强开发生态肥料与农药,开发和推广土壤及作物的固氮、固磷技术,鼓励使用有机肥,减少常规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6) 加强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地表覆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
4.4 实施生物生态治理
渭河沿岸的中小城镇和农村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也是渭河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根据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基本现状,首先考虑采用荒地、废地、劣地以及坑、塘、洼,建一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和废水稳定塘系统等多种形式的处理系统,以低成本、有效的控制水质。这种经济、简易、节能的处理技术,如果与当地的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污水回收与再用的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污水的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生态治理的目的。
4.5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如果水体污染后再治理,要使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循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保护水环境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方针。对于将来可能产生新污染的新工业,首先要严格控制兴建,污染不重的要从预防为主,是工业污染物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其次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再次就是进行污水处理,根据河段和行政区域情况把污水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才排放。
4.6 总量控制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既污水处理设施、生物措施和水利措施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各种水环境的稀释自净能力,将过去的排放浓度控制改为总量控制。结合各水功能区、各行政区,及时对流域内的各种水体进行监测,逐渐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污染。
4.7 严格生产管理,开展清洁生产
严格生产管理可以减少或降低生产过程中水、能资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从而减少向水环境的排污;开展清洁生产除了加强生产管理外,还包括开发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实用技术、方法和措施。其目的是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于污染的末端治理相比,效果更佳,因为前者不仅排污,还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统一。
4.8 经济手段
利用经济手段使污染者对其造成的污染损失进行赔偿,即使社会净损失为零。
要改变原有的水资源无偿使用的局面和观念,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逐步推行排污总量控制,应用市场机制,有偿使用环境容量。
污水经过处理变成可利用的水资源,具有双重意义,既减轻了污染又增加了水资源。为此,应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有关污水资源化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奖励制度,实行按质供水。

Ⅳ 生活污水对河道环境的影响!!!速度

增加水中的耗氧有机污染物,使得BOD增高,同时DO降低
大量P和N元素的增加使得水体富营养化
其中P元素的作用远大于N元素

Ⅳ 有关河水污染问题的研究性课题论文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新闻之上,我们总能看到河水污染的新闻,到底河水污染对我们有多大的危害,于是,我对河水污染做了一次调查。
二 调查方案
1 通过网络了解污水对人体的危害。
2 通过书籍了解造成污水的原因的原因。

三调查情况
信息渠道 调查方面 具体内容
1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点都不假。
2一是上游客水污染。由于我市地处里下河、泰东河下游,兴化工业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上游市区、集镇排放的生活污水及农民将秸秆推入河中腐烂变质后产生的有机污染流入我市。二是城镇生活污染。主要是城乡居民大量的洗涤用水、组合化粪池排放的大量粪便水以及城乡生活垃圾对水体的污染。三是农业污染。通榆河沿线均为水稻、棉花种植区,而水稻、棉花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量比较大,但真正被农作物吸收的只占30-40%,绝大部分化肥农药进入了水体,势必加重了通榆河的污染程度。
1上网 污水对人体的危害。
2 书籍 造成污水的原因

四 结论
我国农村有3亿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是水质问题。据调查,我国将近一半的湖泊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和人畜粪尿排放而造成的,水体中氮磷污染物三分之一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由于我国绝大多数水源在山区和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作为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同时,也输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我国积累在饮用水源特别是井水中的化肥氮磷和农药,已经对至少13个省份、数百万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局面。
关键字:农业 水质问题 富营养化 健康 污染
2污染不但危机人类,也给渔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使鱼虾死亡,还干扰鱼类繁殖,渔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污水还污染农田和农作物,使农业减产。水污染还造成其他环境的下降,影响人们的游览,娱乐和休养。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对人类极其重要,而污染又是这样厉害。因此我们更应该预防和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并利用好水。

Ⅵ 关于河水污染的科学报告怎样写有什么步骤

范文一: 黑溪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人类都离不开水。可是,现在许多河流都成了废物的排放场了。10月4日,我对自己居住的小区(乐业综合楼)附近那条叫黑溪河的河流做了一次调查。(一)黑溪河的现状:我调查的是从荷三路到中医院这一段。黑溪河的上游杂草丛生,高的大约有一米多。在两片密密的草丛中间,有一条窄窄的河道,水流的速度很快,河道里的水比较清。在杂草地边缘的浅水区里,有许多小鱼和一只青蛙,看上去它们很快乐。下游的河水里不仅有许多杂物,而且在一足浴店门口的河道里还有面条、米饭、塑料袋等。中医院附近的一段几乎是死水一潭——没有鱼、没有水草、没有浮萍,只有一层黑色的,像棉絮一样的东西。河道内侧有十几个洞,有的正往外流着污水,有的残留着污水流过的痕迹。河岸左边共有5间洗车店,还有一些不太用水的店。河岸右侧是一条柏油马路,来往的车辆飞快地奔驰着,被卷起的沙尘和落叶不断地飘到河里去。(二)原因分析:刚开始,我认为下游水污染的原因是洗车店的污水造成的。后来,我问了一家洗车店的叔叔,他说,污水不是排入黑溪河的,而是排入下水管道。我重新观察了一下,确实只有少量洗车水流入黑溪河。其他几家洗车店的情况也是这样的。那么造成水污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查了资料知道,首先,这是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水的富营养化污染是指水中的磷、氮元素含量过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河水中的细菌吸收氧气,将废物分解成养分,这些养分促进了藻类植物的生长。这些植物死去后,它们又向水中添加了有机废物。细菌为分解这些废物用了过多的氧气,以致于使鱼类窒息死亡。其次,黑溪河下游的水流动得很慢,很多垃圾不能被水冲走,就腐烂在水里。这就造成黑溪河的下游水中营养过多而氧气不足。另外,有许多生活污水排放入黑溪河的下游。现在我明白下游没有鱼的原因了。(三)建议保护措施:我觉得这种污染还是有办法解决的。首先,要让河水流动得快一些,这样可以冲走生活垃圾;其次,要把河底的一些垃圾清理干净,最好多造一些可走入河床的台阶,这样可以方便清理;第三,为了解决河水中的藻类过多的问题,可以在河里放养一些吃藻类植物的鱼。另外,我家乡的小河里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块,我认为在黑溪河里放些石块,水流动起来可以活泼一些。最后,我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水资源,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保护好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范文二: 杏花河水污染调查报告
杏花河源出芽庄湖,上接章丘河客水,自浒山闸沿明集镇南部流向东,至青龙山北首折向东北入韩店镇境内,经上口村、甲子、张家、东白至孙镇霍家坡南折向东行,又至袁家屋子再转东北经徐王屋子,沿孙镇与焦桥界至孙镇大有里村东,转至焦桥张官村北穿胜利河入桓台县境,至金家拦河闸注入小清河。县境内总长33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河道上口宽40米,底宽24米,平均深4米,堤距70米,防洪水位一般10.4—17.97米,最大行洪流量100—150立方米/秒。杏花河有9条河道汇入。分别为五十米大沟、黛溪河、郑马河、六六河、长白沟、新民河、安袁河、利民河、刘套大沟,除黛溪河为自然形成的排洪河道外,其他均为人工开掘排灌两用河道。然而,居民区却有大量废弃物从通水口排入河内,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一、调查情况
我们于2003年4月10日来到杏花河,映入眼脸的是水流极为缓慢,水色浑浊,水草、树叶全部漂于水上,还有可乐瓶、软包装等废弃物。随后,我们取了这条河的水样,放在我们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瓶里,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内装洁净的自来水,两瓶水高度一样,水温一样,然后将两条一样的小鲫鱼分别放人两个瓶中,我们每天为自来水瓶中的鱼换新的自来水,也每天为河水瓶中的鱼换新取来的河水,并每天同时喂它们同样的食物,放在同一地方。13天后,我们发现,放在自来水瓶中的鱼仍活着,而放在河水瓶中的鱼却死了。这再次说明了河水的不洁净。但是鱼到底死于化学物品,还是死于其他原因呢?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
为调查清楚,2003年4月26日下午,我们又来到杏花河,顺着河道向上游走去,发现有的河道已经干涸。在干涸的河道两边和河底,我们发现了许多废弃物。经我们详细统计,河底废弃物有酒坛子、废旧的车轮胎、报纸、保温瓶的瓶壳、软包装、纸盒、玻璃碴、烟头、塑料袋、各种饮料瓶等,全是民用废弃物。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规定:禁止向地表水体倾倒城市垃圾和其他生活废弃物。如果此法贯彻得很好,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生活废弃物沉于河底呢?为了调查得更清楚,我们在明集镇内发放了调查问卷,结果如下:
问题 是 否
1.您认为水污染是否严重? 97.5% 2.5%
2.您认为水污染是否影响健康? 96.75% 3.25% 3.您是否投掷过废弃物? 17.75% 82.25%
4.您认为政府是否重视水污染的管理? 45.75% 54.25%
5.您认为是否应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 97.5% 2.5%
6.您是否愿意为治理水污染贡献一份力量? 99% 1%
7.您认为杏花河是否干净? 12% 88%
8.您认为是否应往水中投废弃物? 0% 100%
9.您认为这条河是否可以持续现在的状况? 10% 90%
10.有关单位是否向您调查过水的情况? 2% 98%
11.您是否向有关单位反映过水的情况? 2% 98%
12.您是否认为这条河的治理需要您的力量吗? 64% 36%
二、治理方案: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中,可直接饮用的只有0.5%。据估计现在世界上有70%的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有200万人的死亡与水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关,我国有24%的人引用水质不良的水,可能被传染上伤寒、霍乱、痢疾、肝炎、胃炎五大疾病。杏花河水污染主要来自民用污染。居民随便投掷废弃物,加上有些部门防治水污染设备不完善,污染越来越严重。经我们调查统计,有96.75%的人知道水污染会影响健康,100%的人知道不应该往水中投废弃物,但仍有17.5%的人往水中投掷过废弃物。
针对杏花河的这种情况,我们设想出以下7种治理方案:
(1)桥下设立隔离网。我们设想在桥下布一张网。把网布成"人"字形(由空中向下看)。当水流过网时,废弃物就会被阻隔在"人"字的*口里。只要将网斜向拉起,废弃物就会全部兜上来,然后统一处理。
(2)设立循环水。我们设想可以在杏花河附近某地开设一个简单的过滤厂,然后开辟水渠,接通杏花河两端让水流经过滤厂时对水质进行过滤、加工,再让加工过的水流回杏花河。如此循环,使河中的水总保持洁净。
(3)重新利用废水。经我们调查,现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杏花河废水重新利用的工作。我们设想可以把废水加工后浇灌河边的绿地,或引水到农田进行灌溉,或发展养鱼业等等。据调查,我国河道中的废水大部分流入江河,如果利用这些废水,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4)加大执法力度。我国自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来,河道水污染有明显好转,但因执法力度不够,不少居民正破坏着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认为应加大执法力度让居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消灭知法犯法的行为。
(5)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据调查,真正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人未到一半,然而有关部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日子也只有3月22日一天,媒体除了对某条河或某个海出了重大事故报道以外,也很少宣传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据我们调查统计,有97.5%的人认为应普及水污染知识。所以我们认为媒体应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向全民普及水污染知识。
(6)全民动员保护水环境,不要片面依靠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七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水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据我们了解,以前曾有人到水利局举报过不法分子,但现在已没有了。经我们统计调查,有99%的人愿意为防治水污染贡献力量,然而有太多人在等别人命令去清理。我们认为应广泛发动群众,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一同保护水环境,协助政府做好工作。
(7)提高全民素质。水污染就发生在我们周围,而且大部分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颁布十四年,但水污染状况仍不断恶化,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民众素质较低,所以我们认为我国应加速提高全民素质,使每一位公民都能自觉为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做出努力,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Ⅶ 写一篇生活污水排放的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督导员反映某小区的2间废弃门面污水横流的情况属实。东街社区协同居回民组、楼幢答长已于收到通知前着手处理此事。门面污水管破裂,污水流至路面的原因是此楼修建的基础设施薄弱,化粪池系改建且10年以上都没有清理过,造成化粪池至居民楼一段的下水道严重堵塞以至管道破裂,连下水道经过的门面地面都已涨裂,修复工程量大,经测算修复费用8000元以上,按管理责任应由居民户出资自行修复。但考虑到此楼的居民多是还房户或房管局租赁户,经济都非常困难,社区组织了居民组长、楼幢长及此楼的卫生管理人员召开居民会议多次,经联系并请示市政局蹇世儒局长后,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堵塞单元的居民按产权情况每户出资50-100元,大约有4000余元,差额部分由市政局出资修复。社区、居民组长已协同楼幢长、卫生人员着手收费并协同尽快修复!

街道办事处东街社区居委会

2008年6月9日

Ⅷ 跪求!~~水质调查报告

上面的兄弟好厉害啊。佩服!

阅读全文

与生活污水影响河流水质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型中和污水处理设备 浏览:44
polo汽油过滤器 浏览:218
厨用提升泵要和粉碎机一起使用吗 浏览:288
立式饮水机的滤芯在哪里 浏览:621
桶装水没封口怎么放饮水机 浏览:33
纯水回水管没有压力怎么回事 浏览:451
美的净水机cb什么意思 浏览:258
褐色滤芯纸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858
安吉工业废水处理工培训 浏览:390
幼儿园科学优质课教案过滤 浏览:499
轩逸原装空气滤芯多少钱 浏览:812
万泉宝净水器多少钱 浏览:452
蒸馏水的orp多高 浏览:149
三门峡污水治理多少钱 浏览:162
柠檬酸去水垢泡多久 浏览:847
污水处理toc的用途有哪些 浏览:660
江玲皮卡换柴油滤芯怎么排空气 浏览:134
污水处理中氯离子的去除 浏览:26
云烟金色过滤嘴的烟 浏览:680
去污水里游泳了怎么办 浏览: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