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和C的区别
在++b中,++称为前自加。
在b++中,++称为后自加。
其计算效果均为操作数自加一。
当单独一个语句的时候没有区别,如果用在表达式中:
b++是先取b的值做计算,再自加;
++b是先自加,再取b的值做计算。
比如
int b = 2, j;
如果
j = b++;
那么先取b的值赋值给j,于是j值为2,b值再自加,b=3。
如果
j = ++b;
那么b先自加,得到b=3,然后再取b值计算,j值为3.
㈡ 污水处理中b/c,b/p,b/tn范围值是多少
: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如下,求分布函数F(x),P(-1<X<1/2),EX,E(2...
答:解:(1)求出分布函数F(x)。当x
㈢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么判断
污水的生物降解性能。对污水处理方案的选定十分重要。普遍采用BOD5/COD指标来衡量,也有采用BOD5/TOC指标的。
BOD5/COD指标是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公式表示为BOD5/COD=(1-α)×(K/V)式中:α为生化难以降解部分CODNB与COD之比;K为BOD5与最终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为常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随α增大而减小,故这一比值可反映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通常以BOD5/COD=0.3为污水可生化降解的下限。
(3)污水盖上b和c区别扩展阅读
原理:将水样注满培养瓶,塞好后应不透气,将瓶置于恒温条件下培养5天。培养前后分别测定溶解氧浓度,由两者的差值可算出每升水消耗掉氧的质量,即BOD5值。
由于多数水样中含有较多的需氧物质,其需氧量往往超过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氧(DO)量,因此在培养前需对水样进行稀释,使培养后剩余的溶解氧(DO)符合规定。
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5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有时需要分别测定含碳物质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常用的区别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养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剂,加入适量硝化抑制剂后,所测出的耗氧量既为含碳物质的耗氧量。
在5天培养时间内,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决于是否存在足够数量的能进行此种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级处理的出水中这种微生物的数量不足,不能氧化显著量的还原性氮。
而许多二级生化处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较久的水体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测定这种水样时应抑制其硝化反应。在测定BOD5的同时,需要葡萄糖和谷氨酸标准溶液完成验证试验。
㈣ 污水处理的B/C比如何测定
有经验数值可以查,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具体操作中应该有实际数值,有了实际数值才可以和经验数值比较。
㈤ 生活污水中BOD和COD的比值一般在什么范围
虽然都是生活污水,但水质还是会有微弱差别,不过总的来说BOD/COD应在在0.5左右、或者更高点。
㈥ B/C在废水处理里是什么意识
BOD5/COD的简写,即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该值不可能大于1,只不过越大对废水的可生化性越好,也就是说代表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㈦ 污水处理的B/C比如何测定
恒温生化培养箱、试管、烧杯、量筒、移液管、吸量管、电炉、铁架台回、酸式滴定管、冷凝管、锥答形瓶、胶头滴管、容量瓶、玻璃棒、玻璃珠、洗耳球、石棉网、滤纸、镊子.试剂:浓硫酸、重铬酸钾、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氨、林菲罗琳、硫酸银、硫酸汞、蒸馏水.
㈧ BOD和COD的区别是什么,正常生活污水处理中,要求B/C一般为多少
BOD五日生化需氧量,COD氧化水中全部有机物需要的氧,B/C大于0.3为可生化污水,一般生活污水B/C大约是0.4-0.5
㈨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么判断
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
BOD/COD大于0.3时,一般认为该废水具有可生化性。
判定废水可生化性能有B/C值法:
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B/C<0.3 难生物降解;
BOD测定方法使用五日生物需氧量测定法,COD测定使用重铬酸钾法。
还有一种是好氧呼吸参量法。通过测定COD、B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代谢过程中的O2或CO₂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变化来确定某种有机污染物(或废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水质指标,主要可以分为:水质指标评价法、微生物呼吸曲线法、CO₂生成量测定法。
(9)污水盖上b和c区别扩展阅读:
传统观点认为BOD5/CODCr,即B/C比值体现了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占有机污染物总量的比例,从而可以用该值来评价废水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可降解性。在一般情况下,BOD5/COD值愈大,说明废水可生物处理性愈好。
在各种有机污染指标中,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与COD相比,能够更为快速地通过仪器测定,且测定过程更加可靠,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无论BOD/COD、BOD/TOD或者BOD/TOC,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通过测定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BOD)占总有机物(COD、TOD或TOC)的比例来判定废水可生化性的。
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在消耗废水中O2的同时会生成相应数量的CO2。因此,通过测定生化反应过程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断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常用的方法为斯特姆测定法,反应时间为28d,可以比较CO2的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来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利用CO2/DOC值来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由于该种判定实验需采用特殊的仪器和方法,操作复杂,仅限于实验室研究使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㈩ 污水中的B/C比是咋回事啊!!!
可生化比,即BOD与COD的比值,表示污水可生化性,比值高,说明污水可生化性好,适用于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