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广告上说的那些‘秸秆制煤’那么环保,他的技术和设备可信吗质量可靠吗
秸秆生物质蜂窝煤 投资新热点不用煤、添加剂,不用泥土,仅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到棵等各种农作物材料,就生产出了优于传统蜂窝煤的秸秆生物蜂窝煤。对于投资能源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这是投资的新黄金项目。一、项目背景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央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是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将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新型产业,也是一个包括生物质生产、加工与转化,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与应用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得到延伸,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当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秸秆生物质炭的工厂化生产上逐步形成共识,发展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央和各地方也在加大扶持的力度;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尤其是秸秆生物质炭化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环境条件都已具备。全世界每年约有农作物秸秆500亿吨,我国约有5亿吨,作为秸秆产量大头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一直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处置的一大历史难题,目前推行的秸秆还田机械、压块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项目,一次性投资过大,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超越了当前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单靠农民自身投资实在难以承担。有些秸秆处理项目虽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直接经济效益不突出,农民不愿接受,推广难度大。作为秸秆生产大国,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极为珍贵,其总量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其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每生产1吨玉米可生产2吨秸秆,3吨玉米秸秆就可以产出1吨蜂窝煤,可代替热值相当煤炭或液化气。如果将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亿吨标准煤的热值。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实现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工厂化生产,并形成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产业化,进而走向生物质蜂窝煤产业集群。二、产品特点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由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作为原料经生物炭化制成。产品易燃、即燃、无烟、无味、无污染、无残渣、不易破裂且形状规则,含炭量高达80%以上,热值高达4300至6100大卡,可以再生,燃烧时排放的SO2很少。玉米秸秆的热值约为煤的0.7-0.8倍,即1.25吨的玉米秸秆炭化成型原料相当于1吨煤的热值。玉米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在配套的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率是燃煤炉的1.3-1.5倍,因而1吨玉米玉米秆生物质蜂窝煤的热量利用率与一吨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炭化是提高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艺直接决定了其机械强度、热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标。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特点:在于摒弃了烧炭法和外热式两种炭化,而采用了内热式炭化方式,这种炭化方式比前两种优越:1、挥发物含量:12-18%;2、固定含碳量>80%;3、炭粉:1.0-1.3%;4、色泽:断面有金属光泽;5、发热量(J/G):>31000;6、炭化得率30-50%;7、单炉炭化周期缩短:为8小时/炉,秸秆炭量均匀;8、环境污染情况:几乎无烟。三、适用范围:1、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是代替传统煤炭和液化气等高品们的“绿色”民用燃料。2、原料炭化产生的尾气可制成秸秆醋液产品,用于养殖和公共场所除臭、抗禽流感、杀虫剂等。3、炭化炉温度高达200-500度,要用循环管道采集后向住房提供暖气或热水。 4、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化铁炉、锅炉,生火时而耗用大量劈柴点火,劈柴售价远比煤高。用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劈柴和煤较为经济。5、秸秆生物质炭进一步处理为活性炭,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也可用于污水处理,随着环境保护的强化,净化废水、废气所需活性炭的用量会越来越大。四、市场预测 本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棉花、小麦和花生壳等秸秆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这一高品位的民用燃料。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绿金”产业,它正在逐步成为传统“黑金”能源的代用品。美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开发和推进生物质产品和生物能源”的法案,美国政府将用十亿吨的生物质能进行液化、炭化处理,替代传统的石油和煤炭。我国有12亿多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其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燃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不仅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速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的消费。因此,开发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燃烧是最佳选择。国家发改编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将“农作物秸秆制成固体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列为“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项目。农村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和田间直接燃烧,既造成了大量生物质能源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同时农村能源供需缺口加大,导致资源过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而开发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不仅具有资源再生、技术可靠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对环境无害、经济可行、利国利民的发展优势。因此,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蜂窝煤,可以满足农村不断增长的能量需求,重点解决居民生活用煤,减少对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使用,无疑是开发了新的“绿色农田”。秸秆生物质炭炭化成型技术路线独特,工艺先进,尤其是对产于我国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进行生物质炭化成型技术,属国内首创。原料可就地解决,无需特殊专用设备,只需在成本低廉的砖砌炭化炉中加入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分解生物质,生成燃气(可利用其取暖、洗澡)、焦油和生物炭,将生物炭成型即可。目前市场上煤炭售价约700元/吨,用煤炭做的蜂窝煤掺有50%-60%的黄土和石灰,每块售价在0.30-0.32元左右,需要用木柴才能点燃;而农作物生物质燃料炭加黏合剂成本约90元/吨,炭粉含量在80%以上,每吨秸秆炭可生产100×85mm家用蜂窝炭3000块,每块可燃烧80-100分钟,且用报纸就能引燃,物美价廉,环保安全,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本项目以我国资源广大的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和小麦秸秆、花生壳等为原料,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从投资效果上与其它秸秆利用项目比较,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原料来源广、产品有市场、技术有保障、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基本无风险。如在一个乡镇建设1-2家秸秆生物质燃料炭厂,可以消化掉全镇1/3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及部分小麦秸秆、花生壳等。五、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炭化-成型-入库。2、原料来源及生产规模的确定。本产品由70%以上的秸秆炭粉与30%普通添加剂,混合搅拌后挤压成型。原料为农村的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花生壳等。该项目生产原料充沛,来源广泛。3、产品基本颜色与规格 1) 秸秆蜂窝煤规格与煤炭产蜂窝煤相同,同为黑色;2) 秸秆生物质燃料球,有乒乓球大小、为黑色;3) 秸秆生物质燃料颗粒,比颗粒饲料略长些,也为黑色。六、 经济效益分析 以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为例,3-4人每天可生产4-6吨,每吨成本200元,按出厂价每吨600元计算(当前市场售价600-800元/吨,每吨4000块,每块售价在0.15-0.20元之间)。每天纯利润在1500元以上。七、技术服务方式 提供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炭化等全套技术资料500元。为保证接产方利益,本技术在各省、市、县只转让一家。
② 炭化炉的炭化过程
连续式无烟炭化机,炭化过程就是对秸秆、木板、玉米杆、稻壳等物质进行干燥无氧炭化,主要是产物是炭,然后还有醋酸和木焦油等油气。
连续式炭化机可以自动分离炭和醋酸以及木焦油,同时炭化过程产生的可燃气体可以引导到给炉体加热。
③ 焦化企业属于国家去产能吗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总 则为促进焦化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按照“总量控制、调整结构、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特制定本准入条件。本准入条件适用于常规机焦炉、半焦(兰炭)焦炉和现有热回收焦炉生产企业及炼焦煤化工副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常规机焦炉系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利用的生产装置。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半焦(兰炭)炭化炉是以不粘煤、弱粘煤、长焰煤等为原料,在炭化温度750℃以下进行中低温干馏,以生产半焦(兰炭)为主的生产装置。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热回收焦炉系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废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以生产铸造焦为主。一、生产企业布局新建和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厂址应靠近用户或炼焦煤原料基地。必须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焦化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国家焦化行业结构调整规划要求。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城市居民供气项目、现有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干道两旁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居民聚集区《焦化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1661-89)范围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生产企业。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焦化生产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二、工艺与装备新建和改扩建焦化生产企业应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1.焦炉常规机焦炉:新建顶装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6.0米、容积≥38.5m3;新建捣固焦炉炭化室高度必须≥5.5米、捣固煤饼体积≥35m3,企业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及以上。半焦(兰炭)炭化炉:新建直立炭化炉单炉生产能力≥7.5万吨/年,每组生产能力≥30万吨/年,企业生产能力60万吨/年及以上。热回收焦炉:企业生产能力40万吨/年及以上。应继续提升热回收炼焦技术。禁止新建热回收焦炉项目。钢铁企业新建焦炉要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并配套建设相应除尘装置。2.煤气净化和化学产品回收焦化生产企业应同步配套建设煤气净化(含脱硫、脱氰、脱氨工艺)、化学产品回收装置与煤气利用设施。热回收焦炉应同步配套建设热能回收和烟气脱硫、除尘装置。3.化学产品加工与生产新建煤焦油单套加工装置应达到处理无水煤焦油15万吨/年及以上;新建的粗(轻)苯精制装置应采用苯加氢等先进生产工艺,单套装置要达到5万吨/年及以上;已有的单套加工规模10万吨/年以下的煤焦油加工装置、酸洗法粗(轻)苯精制装置应逐步淘汰。新建焦炉煤气制甲醇单套装置应达到10万吨/年及以上。4.环境保护、事故防范与安全焦化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等相关法律法规。应同步建设煤场、粉碎、装煤、推焦、熄焦、筛运焦等抑尘、除尘设施,以及熄焦水闭路循环、废气脱硫除尘及污水处理装置,并正常运行。具体有:(1)常规机焦炉企业应按照设计规范配套建设含酚氰生产污水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回用系统及生产污水事故储槽(池)。(2)半焦(兰炭)生产的企业氨水循环水池、焦油分离池应建在地面以上。生产污水应配套建设污水焚烧处理或蒸氨、脱酚、脱氰生化等有效处理设施,并按照设计规范配套建设生产污水事故储槽(池),生产废水严禁外排。(3)热回收焦炉企业应配置烟气脱硫、除尘设施和二氧化硫在线监测、监控装置。(4)焦化生产企业应采用可靠的双回路供电;焦炉煤气事故放散应设有自动点火装置。(5)焦化生产企业的化学产品生产装置区及储存罐区和生产污水槽池等应做规范的防渗漏处理,油库区四周设置围堰,杜绝外溢和渗漏。(6)规范排污口的建设,焦炉烟囱、地面除尘站排气烟囱和废水总排口安装连续自动监测和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7)焦化生产企业应建设足够容积事故水池、消防事故水池。三、主要产品质量1.焦炭冶金焦应达到GB/T1996-2003标准;铸造焦应达到GB/T8729-1988标准;半焦(兰炭)应参照YB/T034-92标准。2.焦炉煤气城市民用煤气应达到GB13612-92标准;工业或其它用煤气H2S含量应≤250mg/m3。
④ 竹木碳化炉出来的废水怎么处理
竹木碳化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碳化裂解出的竹木内水和木醋液体的混合回物废水,一种是生产答中除尘工艺产生的废水;我们先说第一种废水,这种废水经过三次蒸溜分离出,水和木醋,水可以直接排放或作为纯净水再利用,木醋可以配纯净水1:1000稀释作为叶面肥农田使用,或者进一步提纯做为化工原料制成高级植物爽肤水使用。也就是说第一种混合液体废水,是可以变废为宝的,不要当成普通的废水噢!再说第二种废水,第二种废水其实是水和几种固体,和某些气体的混合物,经过过滤和吸咐就可以做为中水使用啦!总体来说这些废水来自本材本身,是纯天然的混合物,无毒的不用担心!
为什么这么肯定的回答是因为碳化反应是个还原反应它不同于氧化反应,不生成新的物质,只是还原成木材的原始成份。
⑤ 拮秆炭化可以做煤炭
秸秆炭化炉是仅用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壳等各种农作物材料,就生产出优于传统蜂窝煤的秸秆生物蜂窝煤的设备。对于投资能源市场的投资者而言,这是投资的新黄金项目。一、项目背景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央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开发,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十一五”时期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能源中的生物质能源是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将农业副产品、剩余物、废弃物变废为宝的新型产业,也是一个包括生物质生产、加工与转化,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与应用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和技术体系。发展生物质能源,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得到延伸,既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当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秸秆生物质炭的工厂化生产上逐步形成共识,发展愿望越来越强烈;中央和各地方也在加大扶持的力度;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尤其是秸秆生物质炭化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环境条件都已具备。全世界每年约有农作物秸秆500亿吨,我国约有5亿吨,作为秸秆产量大头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一直成为广大农村和农民处置的一大历史难题,目前推行的秸秆还田机械、压块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项目,一次性投资过大,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超越了当前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单靠农民自身投资实在难以承担。有些秸秆处理项目虽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比较明显,但直接经济效益不突出,农民不愿接受,推广难度大。作为秸秆生产大国,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极为珍贵,其总量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其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每生产1吨玉米可生产2吨秸秆,3吨玉米秸秆就可以产出1吨蜂窝煤,可代替热值相当煤炭或液化气。如果将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亿吨标准煤的热值。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实现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工厂化生产,并形成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产业化,进而走向生物质蜂窝煤产业集群。二、产品特点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由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作为原料经生物炭化制成。产品易燃、即燃、无烟、无味、无污染、无残渣、不易破裂且形状规则,含炭量高达80%以上,热值高达4300至6100大卡,可以再生,燃烧时排放的SO2很少。玉米秸秆的热值约为煤的0.7—0.8倍,即1.25吨的玉米秸秆炭化成型原料相当于1吨煤的热值。玉米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在配套的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率是燃煤炉的1.3—1.5倍,因而1吨玉米玉米秆生物质蜂窝煤的热量利用率与一吨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炭化是提高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艺直接决定了其机械强度、热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标。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特点:在于摒弃了烧炭法和外热式两种炭化,而采用了内热式炭化方式,这种炭化方式比前两种优越:1、挥发物含量:12—18%;2、固定含碳量>80%;3、炭粉:1.0—1.3%;4、色泽:断面有金属光泽;5、发热量(J/G):>31000;6、炭化得率30—50%;7、单炉炭化周期缩短:为8小时/炉,秸秆炭量均匀;8、环境污染情况:几乎无烟。三、适用范围:1、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是代替传统煤炭和液化气等高品们的“绿色”民用燃料。2、原料炭化产生的尾气可制成秸秆醋液产品,用于养殖和公共场所除臭、抗禽流感、杀虫剂等。3、炭化炉温度高达200—500度,要用循环管道采集后向住房提供暖气或热水。 4、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化铁炉、锅炉,生火时而耗用大量劈柴点火,劈柴售价远比煤高。用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劈柴和煤较为经济。5、秸秆生物质炭进一步处理为活性炭,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也可用于污水处理,随着环境保护的强化,净化废水、废气所需活性炭的用量会越来越大。四、市场预测 本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棉花、小麦和花生壳等秸秆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这一高品位的民用燃料。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绿金”产业,它正在逐步成为传统“黑金”能源的代用品。美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开发和推进生物质产品和生物能源”的法案,美国政府将用十亿吨的生物质能进行液化、炭化处理,替代传统的石油和煤炭。我国有12亿多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其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燃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不仅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速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的消费。因此,开发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燃烧是最佳选择。
⑥ 机制炭化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机制炭化炉工作原理:
炭化炉以自产燃气炉为热源,使用甲烷气通过旋风器,配风进入燃烧器,燃烧器出口温度可达800℃~1200℃,其流速可达每秒3~5米,产生的高温气流在燃烧室外围加热,应注意:加热时,炉温在100℃~150℃时是炉内潮气最大值,每公斤的原料棒入窑时,带入4~8%水份,1700kg原料可带入100多公斤水,这些水份是炭化的大敌,因为机制炭原料棒最怕受潮,受潮即粉碎成粉状,严重的影响炭化质量,因此,排潮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排潮时间1~1.5小时,当炭化室内的炉温升至300℃时,炉内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每公斤原料在理论上来讲可产生三立方甲烷气,这些气体可供炭化升温,烘干热源使用,炉温的高低可随意调节,低温炭一般在400℃以上(8小时可完成),高温炭在600℃以上(10小时完成)。
炭化炉的炭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温度段:
一、干燥阶段。
从点火开始,至炉温上升到160℃,这时机制棒所含的水分主要依靠外加热量和本身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蒸发。机制棒的化学组成几乎没变。
二、炭化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靠棒自身的燃烧产生热量,使炉温上升到160~280℃之间。此时,木质材料发生热分解反应,其组成开始发生了变化。其中不稳定组成,如半纤维素发生分解生成CO2、CO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三、全面炭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300~650℃。
在这阶段中,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体产物。此外还产生了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这些可燃性气体在炉内燃烧。热分解和气体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使炉温升高,木质材料在高温下干馏成炭。
若要煅烧高温炭,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我们还要增加热量,使炉内的温度继续上升到800℃~1000℃左右,这样就能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性物质,提高木炭中的含炭量,使炭的石墨结构增多,导电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