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农药废水除磷的方法有哪些,可以用药剂处理吗
污水除磷可以选择除来磷剂,不自同行业的废水除磷剂型号不同,除磷剂有固体和液体两种。 除磷剂(SP-1)是专门针对阳极氧化、化学抛光清洗、涂装前处理、磷化、电镀、化学镀等高含磷废水而开发的,解决了其它除磷剂使用量大,除磷不彻底的问题,同时优化配方还能起到调节废水PH值,提高混凝效果,降低处理成本等优点。
⑵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大概多久可以出结果
3min左右就出来了,检测很快,农药残留检测仪HED-NC12广泛应用于主要用于蔬菜、水果、茶叶、粮食、农副产品等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⑶ 农药中毒快速分类确证检测方法
楼主您好: 建立农药中毒现场快速分类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微色谱法检测技术, 检测分类未知农药类型。结果: 用于农药中毒分析, 可以快速得到可靠结果。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高效、重现性好, 且试剂用量少, 是批量农药样品定性检测和突发农药中毒事件现场快速筛选的一种新方法。 农药中毒是中毒和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是目前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多发事件之一, 其中以急性生活性中毒为多,由于农药种类繁多, 各类农药的理化性质和毒性亦不相同, 近年来更风行将不同类别的农药混配使用, 使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 给农药中毒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造成很大的障碍。 中毒事件发生后, 毒物的确认是第一关键的环节, 确认了毒物, 才能正确的使用解毒剂, 挽救患者的生命, 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件的进一步发生和扩散。因此在短时间内快速筛选确证农药类型显得尤为重要, 它为正确实施应急救治、现场取证提供重要资料。 目前对毒物分析的测定方法很多, 有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 但由于其存在着设备昂贵、样品前处理复杂, 且要求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 分析费时等问题, 不适合农药中毒的现场快速筛选。本实验是在薄层色谱原理和毛细管效应的基础上,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仪- 微色谱柱检测仪, 以其超强的分离和定性能力, 快速准确的分类几类农药, 非常适用于现场的快速筛选。 按化学结构将农药分为四大类: 有机磷类, 氨基甲酸酯类, 拟除虫菊酯类, 有机氯类, 有机氯类自1983年禁产之后, 目前使用很少。故本实验主要以前三类为主, 选择国内常用, 易引起中毒的农药作为检测对象, 研究它们的快速分类方法, 构建农药中毒快速检测平台。为快速响应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中毒污染事件中常见农药、鼠药和其他有毒化学品的现场快速样品处理及GC - MS 定性\半定量检测程序。方法: 用多种有机溶剂同时提取食物中毒、环境污染样品中常见农药、鼠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 MS) 定性\半定量快速检测。 结果: 运用该程序,可实现食物中毒、环境污染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鼠药及其他有毒化学品等在到达事发现场后2 ~ 3 个小时内快速检测。结论:本方法原理可靠,样品处理与检测时间周期短,覆盖毒物范围广,结果准确度高,适用于突发食物中毒、环境污染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物质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由于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管理不当而造成的突发中毒、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农药的使用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为食品安全留下了隐患; 野蛮的废弃物排放使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由此而产生的食物中毒、环境污染、农药、抗生素残留等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在研究多组分农药残留的同时提取与检测。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群体性、快速蔓延性。处理事件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立即对与中毒事件有关的毒物和物品分析鉴定,查明中毒原因、污染范围及危害程度,确定处理方案。而要及时处理突发事件,首先要对突发中毒和污染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在尽短的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为中毒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本课题旨在满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响应、快速检测体系。相关质询,可以去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看看 在大量实验室研究、模拟现场演练的基础上,建立了常见中毒污染事件中农药、兽药的快速样品处理及GC_MS 定性( 半定量) 检测程序。该程序适用于食物中毒、环境污染事件中产生的固体、半固体、水溶液等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鼠药及其他化学品的快速检测,实现上述样品和相关毒物在到达事发现场后2 h ~ 3 h 内快速检测。应用该程序检测食物中毒和污染水样品,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⑷ 工业废水中磷含量的检测一般都用什么方法,最好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一般用分光光度计,也就是钼酸铵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6913-86
1 内容与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原水、锅炉水、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正磷酸盐、总无机磷酸盐、总磷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测定范围0~50mg/L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磷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遵循GB 6903-8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通则》的有关规定。
2 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2.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 处分光光度法测定 。
12(NH4)2 MoO4-+H2PO4-+24H+ KSbOC4H4O6 [H2PMo12O40]-+24NH4++12H2O
[H2PMo12O40]- C6H8O6 H3PO4 .10MoO3 .Mo2O5
2.2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和同等纯度水。
2.2.1 磷酸二氢钾;
2.2.2 硫酸:1+1
2.2.3 抗坏血酸:20g/L。
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O8N2Na2 .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2.2.4 钼酸铵溶液26g/L。
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1+1)硫酸溶液,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二个月)。
2.2.5 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5 mg PO43-。
称取在100 ~ 105℃干燥并已质量恒定的磷酸二氢钾(2.2.1)0.71655g,精确至0.002g,溶于约500mL水中,定量转移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2.6磷标准溶液:1mL含0.02 mg PO43-。
取20.00mL磷标准(2.2.5)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3 仪器和设备
2.3.1 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吸收池。
2.4 分析步骤
2.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国家标准局6913-09-16发布 1987-09-01实施
GB 6913-86
分别取0(空白),1.00,2.00,3.00,4.00,5.00,6. 00,7.00,8.00mL的磷标准溶液(2.2.6)于9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向各瓶中加入约25mL水,2.0mL钼酸铵溶液(2.2.4),3.0mL抗坏血
酸溶液(2.2.3),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2.3.1)710nm处,用
1cm吸引池,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ug)为横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4.2试样的制备
现场取100mL水样,样品经中速过滤后贮存于500mL烧杯中即制成试样。
2.4.3 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
从试样(2.4.2)中取20.00mL试样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波长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未加试验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2.5 结果计算
以mg/L表示的试样中正磷酸盐(以PO43-计)含量(P1),按下式计算;
m1
P1(mg/L)= ————
V1
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PO43-含量,ug;
V1———取试样的体积,mL。
所得结果表示至二位小数。
2.6 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大于0.30 mg/L。
3 总磷含量的测定
3.1 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环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反应式同“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第2.1条。
3.2 试剂和材料
同第2.2条和下列试剂。
3.2.1 过硫酸钾溶液40g/L。
称取20g过硫酸钾,精至到0.5g,溶于500mL水中,摇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
3.3 仪器和设备
同第2.3条
3.4 分析步骤
3.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同第2.4.1条
GB 6913-86
3.4.2 总磷含量的测定
从试样(2.4.2)中取5.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1+35)硫酸溶液,5.0mL
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约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煮沸15min至溶液近蒸干为止。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波长710nm处,用1cm吸收池,以未加试验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4 结果计算
以mg/L表示的试样中总磷(以PO43-计)含量(P2),按下式计算;
m2
P2(mg/L)= ————
V2
式中:A———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PO43-含量,ug;
V———取试样的体积,mL。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允许差不大于0.30 mg/L。
⑸ 如何快速降总磷
首先,你要清楚是什么类型的废水,如电镀废水、农药废水、阻燃剂废水等;
其次,废水的水质参数具体是什么样的,要达到什么排放标准;
最后,检测废水中的磷是什么类型的磷,如正磷、次磷、亚磷、有机磷等。
处理方法:
对于正磷,可采用铝盐、铁盐等金属沉淀剂即可去除;
对于次亚磷,可采用湛清HMC-P3次亚磷去除剂,均相共沉淀去除;
SPT-IE特种磷处理设备
⑹ 农药残留如何快速检测
农药残留有哪些分类?
1、按来源分,有矿物类、生物类、化学类、激素类。
2、按用途分,有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生物、生长调节剂。
3、按防治作用分,有防治剂和治疗剂。
目前,我国疏菜中主要有3类农药残留:
1. 有机磷类:该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应用广泛,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余种。
2. 有机氯类: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其中六六六、DDT等我国早已禁用,但至今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尤其林丹、七O五四、毒杀芬、氯丹等仍继续使用。
3. 氨基甲酸酯类:该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剂,如抗蚜威、克百威、西维因、残杀威、杀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
4. 另外,一部分农药虽然本身毒性较低,但其生产杂质或代谢物残毒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属致癌物,三氯杀螨醇中的杂质滴滴涕,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的主要代谢物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等。
CSY-N8农药残留检测仪根据根据农业标准方法(NY/T 448-2001)和国家标准(GB/T5009.199-2003)中的酶抑制率法,严格遵循《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规定对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测定。是国内第一代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升级换代产品,能准确、快速检测出蔬菜、水果、粮食、茶叶以及土壤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可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蔬菜检测中心、农贸市场、超市、环保机构、蔬菜种植基地、饭店、车载及实验室等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场所等单位对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⑺ 废水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检测方法
总磷=无磷+有机磷
知道了这点就可以测定了,先测出该水样的无磷,再测出总磷,两者版之差就是有机磷权,但是需要注意必须使用相同的测定原理进行总磷和无磷测量,关于测定方法建议使用钼酸铵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即:
无机磷:
取50ml水样,加入30mg亚硫酸钠,混匀,在已煮沸的水浴中煮10min,取出,加蒸馏水稀释至50mL,加入5mL酸性钼酸铵溶液(配置方法同DL/T502),混合摇匀,于420nm波长处比色;
总磷:
消解:取50ml水样,加入5mL1mol/L的硫酸和150mg过硫酸铵-硫酸钠(制备方法同GB 6913.3)分解剂,在电炉上煮沸至恰好干涸,用水稀释,定容至50mL,
做样:加入5mL酸性钼酸铵溶液(配置方法同DL/T502),混合摇匀,于420nm波长处比色;
标准曲线的方法我就不多说了,就是一个磷酸根标准曲线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
1.消解过程显色,分别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抗坏血酸溶液;
2.砷大于2mg/L干扰测定,用硫代硫酸钠去除干扰。硫化物大于2mg/L干扰测定,通氮气去除。铬大于50mg/L干扰测定,用亚硫酸钠去.
⑻ 请问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有哪些方法,哪些又是最新的方法
在检测技术方面,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光度法、色谱法及质谱法等。目前国际上已普遍采用多残留检测技术。这些方面的建立得益于气质联用(GC-MS)、液质联用(LC-MS)技术的应用以及常规使用的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LC)技术上新的突破,并提高农药定性定量、多农残检测、快速检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色谱法以成为目前检测的主流仪器。
2.1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利用杀虫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或是羧酸酯酶的活性的原理而建立的,即乙酰胆碱酯酶或羧酸酯酶与样品反应,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则表示该类杀虫剂的存在。因为酶的活性与杀虫剂的含量有关,测定酶活性的抑制率,即可得杀虫剂的残留量。应用抑制原理快速测定法只能判断是否有过高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而不能判断超标的具体农药品种和残留量,因此只能作为快速测定方法。
2.2 酶联免疫测试法
酶联免疫检测法是利用化学药物在动物体中有促进其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某种农药与大分子化合物的复合体注入实验动物体内,使其对该种农药产生抗体,然后将抗体的抽取物与蔬菜样品农药残留抽取物进行离体试验,以比色的方式确认农药的残留量。这种结果精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采用试剂盒检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农药种类繁多,制备抗体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3 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是一种简易、快速、高效和灵敏的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是农药残留测定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农药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农药,结构差异很大,而每一种检测器仅能对一类或几类原子和官能团进行响应,因而不同类型的农药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加上农药的残留一般都比较低,所以检测器的选择十分关键,如分析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分析有机磷农药采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分析含氮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采用氮磷检测器(NPD)。高灵敏的检测器可以检出1×10-10~1×10-12g的组分,适合农药微量和痕量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挥气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又可发挥质谱法的高高鉴别能力,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中未知组分的定性鉴定,简化了多农残检测的分析步骤,而采用SIM模式仅对待测组分的定性离子进行采集,减少了杂质峰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
2.4 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相对于GC,液相色谱的适用性更广,可分析高沸点、热不稳定、非挥发性化合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分析技术和仪器的要求高,具有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定性定量同时进行、结果可靠等优点。但液相色谱与质谱之间的接口技术比较复杂,因此LC-MS在检测农药残留方面落后于GC-MS。由于目前LC-MS接口技术还没有真正地实现标准化,加之LC-MS对操作者的水平和仪器要求比较高,因此它在农残检测方面没有GC-MS普及。但LC-MS的飞速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在各种基质中微量极性农药检测手段。在多农残残留分析中,LC-MS技术使用最多的是四极质量分析器。由于质谱仪通用性,LC-MS在多种类多成分的农药残留检测中越来越广泛,如我国标准GB/T 20776-2006建立的粮谷中372种农药残留的LC-MS方法和国外环境样品中多农残分析。
3.CTI华测检测农药残留测试服务
CTI华测检测作为食品检测领域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在诸多农残检测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检测技术,同时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国家计量(CMA)资质认可。华测检测可提供各国标准的农药残留检测服务,助您的产品通往日本、欧美顺利通关。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华测检测农药残留测试服务如下:水胺硫磷、氧化乐果、克百威等约500种农药残留扫描,多农残检测324项(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应对日本通过检测项目248项,日本厚生省57项有机磷农药列表测试服务,中国与欧盟常见农药185项,l 34项高毒农药一齐分析
⑼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原理是什么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原理不同厂家应该是不同的吧,像现在很多厂家如:上海飞测,他们采用的都是荧光定量快速检测技术,替代了胶体金和酶免等传统快检产品,时间分辨荧光快速定量检测技术采用稀有元素“铕”作为示踪物,荧光强度比普通荧光染料高1-3个数量级,检测灵敏度更高;激发后荧光猝灭时间更长,通过时间分辨功能,消除基质本底的干扰,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更高;Stokes 位移宽达270nm,有效降低激发光和发射光的互相干扰,更进一步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