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感光胶多少温度烘烤最好
所指的是丝网感光胶的话,40-45摄氏度比较合适,时间20-30分钟,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容易造成曝光后清洗困难或完全失效。
❷ 感光胶的分类有哪些
重氮型感光胶一般为:PVA+PVAC+芳香族重氮盐(重氮树脂、复合笪氮树脂)。重氮树脂与复版合重氮树脂与双重氮盐相同,但性权能更稳定。尤其是复合重氮树脂,其交联密度更大,因此分辨力及耐抗性更好。 重氮型感光胶出现于70年代,并迅速得到发展、普及。国内开发较早的单位有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如耐水型感光胶、耐溶剂型感光胶、高分辨力网点感光胶、圆网感光胶等,都已有产品应市。生产此类产品的还有许多厂家,如北京太平桥印刷材料厂生产的DSⅠ型丝网感光胶(耐溶剂型)和DSⅡ型丝网感光胶(耐水型)等。耐溶剂型感光胶(DSⅠ)耐有机溶剂,适用于电子、仪表、塑料、搪瓷、玻璃、皮革等。
❸ 重氮感光胶怎么使用
网印制版用重氮感光胶的使用方法— 网印制版用感光胶包括重铬酸盐系感光胶、重氮盐系感光胶和单液型感光胶,重氮盐系感光胶一般由重氮树脂、醋酸乙烯与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也称重氮感光胶,是目前常用的网印制版感光材料。
重氮感光胶可分为耐溶剂型和耐水型两大类,本文将以星光系列重氮感光胶为例,介绍重氮感光胶的使用方法。
耐溶剂型感光胶适用于溶剂型油墨,主要用于广告标牌、陶瓷贴花纸、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的网印;耐水型感光胶适用于印染、织物印花、T恤衫彩色网点印刷等,采用水性油墨,水性浆料的网版印刷。
制版工艺流程如下:
绷网→清洗→干燥→涂布感光胶→干燥→曝光→显影→干燥→修版→固化处理→印刷。
1.绷网及清洗
首先,按印刷要求选择合适的网框及丝网,通过机械或手工绷网,然后对网框进行清洗,一般选用专用的清洗剂或中性、弱碱性洗涤剂反复擦拭,必要时可同时使用磨网膏打磨,用清水冲洗干净待用。
2.配制感光胶
重氮感光胶的组分比例:胶体1000g+重氮光敏剂8~10g +水50~100ml。
配制顺序:
①在50~100ml水中倒入光敏剂粉末8~10g;
②搅拌溶解成液体;
③将溶解的光敏剂倒入1000g胶体中搅拌均匀;
④消泡30~60分钟,静置2~3小时后使用。
配制要点:
①水的用量要根据涂布用胶体黏度要求而定;
②一定将光敏剂粉末全部溶解后再倒入胶体;
③搅拌时按顺时针方向,以免产生气泡;
④感光胶未配前保质期为1年,配制后最佳使用期限15天左右,低温保存可达2个月或更长时间。
3.涂布感光胶
将消泡后的感光胶直接倒入上浆器中,倒入量要占上浆器容积的一半以上;将清洗后的网框固定在支架上与水平面成80±5°角,上浆器与丝网面成75°角,由下至上均匀刮涂,先涂布印刷面,后涂布刮印面,一般要求网版上下倒换涂布4次,然后放入烘箱内干燥,切记,每次涂布之间网版必须干透。此外,涂布次数还要根据印刷要求适当增加,以控制胶层厚度。
4.干燥
干燥温度在40℃最为适当,有条件的可选择烘箱等设备,无条件时可用电吹风、电扇等简易工具,但必须在无灰尘的环境中工作,以免影响网版质量。
5.曝光
重氮系列感光胶的感光波长为330~430nm,可用碘镓灯、超高压水银灯及其他同类光源。曝光最好选用专业晒版机,胶片与感光胶膜要抽实压紧;无条件的可采用沙袋加压,以防止光线折射,影响晒版质量。
常用的晒版参数有:
①1.3kW碘镓灯,灯距1m,曝光250~300脉冲。
②1kW高压汞灯,灯距60cm,曝光2分钟左右。
③40W紫外线灯管6根,间距5~10cm,灯距为15cm,曝光3~5分钟。
6.显影
曝光后网版要在水中浸泡2分钟左右,再用喷枪或加压自来水冲洗至图案清晰,然后用40℃热风吹干或自然晾干。
7.修版
将干燥后的网版用封网胶进行修补,修补的地方胶层不宜太厚。
8.固化
若要提高网版耐印力,可将修补后的网版进行二次曝光,之后再涂刷外固化剂进行固化处理。
外固化剂的使用方法是,用海绵蘸取外固化液涂刷胶膜正反两面,涂刷均匀后,放入40℃的烘箱内烘烤10~20分钟,即可上机印刷。另外,还有一种无须烘烤的外固化剂,其使用方法同前,但不需要烘烤干燥,即可印刷。
9.制版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晒版时需严格按要求操作,以获得最佳效果。在制版中遇到常见故障,操作者应尽快分析故障原因,并用相应的办法解决。
❹ 感光胶共有几种都有什么特点 那种用于金属丝网制版 请教高人
从敏化形式分为:1.双组份重氮或重铬酸盐类光敏剂+感光乳剂
2.SBQ等季铵盐型单组份内预敏化感光胶容
从性能主要分为两大类。
1.水分散性水性印刷油墨感光胶,适用于以水为载体的水分散性印刷油墨。
2.水分散性溶剂型感光胶,适用于以有机溶剂为载体的溶剂型(油性)印刷油墨。
金属丝网制版一般为印刷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的不锈钢网,主要使用特殊的高解像度耐溶剂感光胶。主要特点为里面含有特殊树脂,具有可制作500目精度的高解像图案,线条边缘平整,耐银浆里面的腐蚀性溶剂。
❺ 感光材料的材料种类
主要有CCD、CMOS、liveMOS三种
CCD和在制造上的主要区别是CCD是集成在半导体单晶材料上,而CMOS是集成在被称做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上,工作原理没有本质的区别。CCD只有少数几个厂商例如索尼、松下等掌握这种技术。而且CCD制造工艺较复杂,采用CCD的摄像头价格都会相对比较贵。事实上经过技术改造,CCD和CMOS的实际效果的差距已经减小了不少。而且CMOS的制造成本和功耗都要低于CCD不少,所以很多摄像头生产厂商采用的CMOS感光元件。成像方面: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通透性、明锐度都很好,色彩还原、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曝光也都不太好,由于自身物理特性的原因,CMOS的成像质量和CCD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由于低廉的价格以及高度的整合性,因此在摄像头领域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CD和CMOS的区别:
既然ccd与cmos都是感光传感器,制版感光材料为何价格如此悬殊,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对于一般的数码相机新手来说是否要考虑它们的性能等问题。CCD是比较成熟的成像器件,CMOS被看作未来的成像器件。因为CMOS结构相对简单,与现有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相同,从而生产成本可以降低。从原理上,CMOS的信号是以点为单位的电荷信号,而CCD是以行为单位的电流信号,前者更为敏感,速度也更快,更为省电。当今高级的CMOS并不比一般CCD差,但是CMOS工艺还不是十分成熟,普通的SMOS一般分辨率低而成像较差。CMOS芯片,成像质量比较差。普及型、高级型及专业型数码相机使用不同档次的CCD,个别专业型或准专业型数码相机使用高级的CMOS芯片。代表成像技术未来发展的X3芯片实际也是一种CMOS芯片。CCD与CMOS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但一般而言,普及型的数码相机中使用CCD芯片的成像质量要好一些。
银盐感光材料与非银盐感光材料
银盐感光材料具有宽范围的光谱感光性(从X射线到红外线),能有选择地对特定的光谱部分感光,因而可复制彩色,有极大的感光度和高解像力,同时金属银能加以回收并重复使用,所以,作为照相材料使用最广泛。从使用的范围来分,有:氯化银制印相纸、溴化银(或加氯化银)制放大印相纸、溴化银加碘化银制干版或胶片、碘化银制湿版等。
非银盐感光材料则以其不必使用价格昂贵的金属银、能在明室操作和处理方法简便等优点而发展很快。其中,最早使用的晒蓝图法又可分为蓝底白线和白底蓝线两种。
前者是感光后的2价铁离子与赤血盐作用而呈蓝色;后者以黄血盐处理使3价铁离子呈色。重铬酸盐法也是利用无机离子遇光而产生还原作用的原理,它最早用于制作铜锌版。重氮照相法则是利用重氮化合物的感光性,使感光部分的化合物分解,未感光部分在氨气作用下变成碱性而呈色。PS版则是以重氮盐作感光物质,遇光后重氮盐游离基化,失去亲水性从而接受油墨。微泡法是将重氮盐均匀地分散到透明的塑料中,曝光后产生N2微泡,经加热后该微泡略有增大并将光分散,就能得到影像。它可用来制取黑白电影片、幻灯片和缩微片等。在铝、铜板或纸基上,蒸膜或涂布Se、ZnO之类光导电物质后,除能作一般的静电复印外,还可进一步制成胶印简易印版。利用光聚合或感光性树脂可制晶体掩模、彩色电视机屏罩和集成电路板等。印刷业使用的主要感光材料有黑白感光片和彩色感光片。前者用于复制照相、制取拷贝阴图片和拷贝阳图片、制取电传或照排机的文字图版、制造接触网屏等;后者分正片、负片、反转片3种。彩色反转片可在复制照相中用作原稿的彩色正片和彩色校正蒙片。
❻ 感光胶是怎么做成的
感光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感光体系和成膜体系
感光体系有PVA-重氮,PVA-重铬酸盐,PVA-SBQ等几个回种类
成膜体系一般较单一答,主要以特殊的聚醋酸乙烯酯为原料。
然后根据功能性要求的不同,添加功能性单体。
这样就形成了多元固化或水油两用等特殊种类的感光胶。
❼ 感光胶多少温度烘烤最好不会粘手而且不会破坏感光胶
对于常用抄的重氮或者袭重铬酸盐体系的感光胶, 一般来说低温成膜温度是在38-42摄氏度,相对湿度60% 最高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45摄氏度。 温度过低,有时会产生流胶。温度过高,有时会产生热反应,影响显影。 特殊类型的感光胶不在此列, 圆网感光胶前期成膜烘烤温度跟上面的丝网感光胶一样, 后期固化烘烤温度在180摄氏度。
❽ CAD打印图纸为什么是蓝色,
呵呵,首先我们明确一些概念吧
如果是”打印“,那么你可以打印出来任何颜色的图纸,但是我理解你说的可能”晒图“工艺生产出来的”蓝图。
老式的晒图机复印出来的图样是蓝色,因而称其为"blueprint"(蓝图)。现在蓝图的字义延伸而包括任何设计图样以及详细的计划或方案。
那么为什么是蓝色呢?
蓝图(光化学感光材料)摄影上的蓝图是以氰盐印相法制作蓝调影像的,这种工艺技术被广泛用在土木、建筑业等许多方面。它分为白底蓝线和蓝底白线两种,两种方法均基于下列光化学反应:
Fe3++光→Fe2+即将3价铁盐(草酸铁铵)与赤血盐(K3Fe(CN)6)为主要成分的感光剂制成的蓝图感光纸与描图原稿重叠在一起,在水银灯或太阳光下印制,没有黑线的地方就感光,通过光化学反应,Fe3+还原成Fe2+,并与赤血盐发生络合反应呈蓝色;或者用黄血盐替代赤血盐,则使未感光的Fe3+发蓝色,可得白底蓝线图。蓝图的感光波长大约在238~435nm,每吸收一个光子,只有一个原子的Fe3+还原成Fe2+,所以感光度极低。
新型蓝图-重氮盐成像法
重氮盐感光物质是联苯类有机物质,对光极为敏感,光照下极易分解。通常采用的有机联苯类化合物有二氨基联苯、二氨基二苯胺、对-重氮基二苯胺、二苯胺-对,对-四氮唑氯盐。这些有机物质感光后能分解,未感光的部分由于氨气呈碱性作用而发蓝色。从1920年开始,重氮盐成像逐渐取代前述的蓝图方法,用于建筑等领域。
另外,重氮盐类有机物通过聚乙烯醇作分散剂涂于铝板上,可作为感光材料制成工业印刷行业用的PS版。光线照射时,重氮盐发生游离基化,并与聚乙烯醇反应失去亲水性而能亲和油墨。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得到了推广使用。目前,重氮盐感光材料的一个最成功的使用例子是用于彩色显像管阴罩制造。我国80年代建设的第一家彩色显像管厂———陕西(咸阳)彩色显像管厂仍采用重氮盐法感光工艺。由于提出该项技术的10家企业的技术早已有新的发展———采用了感光性能更高、更好的重氮盐类型,使原料消耗及成本大幅度下降。作为新型重氮盐感光材料及工艺开发课题,笔者曾参加与西安交通大学的课题论证工作。
重氮盐成像中最重要的发明和应用是卡尔伐法(Kalverpro cess)成像技术。它是利用重氮盐受光分解出游离氮气的原理,让重氮盐分布在可塑性物质中,制成微泡感光乳剂(VesicularImagesEmulsions)胶片。胶片曝光后,能产生氮气气泡,同时在150℃以下加热可使气泡略加大而漫射光线,微泡形成的区域因散射光线而变得明亮,从而形成正像。这是一个典型的物理及化学成像技术,其反应原理如下:RNNCl+光→RCl+N2↑
微泡感光乳剂可以产生很高分辨率的高反差影像,某些微泡胶片的分辨率可达300~500lp mm,这是银盐感光材料难以迄及的。其感光胶片经过加热就可以形成持久影像。其成像过程如下:微泡感光乳剂含有无色重氮化合物,涂覆在热塑性片基上,曝光后,重氮化合物分解,释放出氮气,并迅速加热,微泡在胶片乳剂冷却时固化,然后使胶片全面曝光(不加热),让氮气从乳剂中扩散出去(即定影)。这种高反差、高分辨率胶片常用在微缩摄影方面。
❾ 胶浆怎么调浆印出来比较有光泽
您好,丝网印刷胶浆调制:
用50毫升蒸馏水或清水将光敏剂(如二叠氮二苯乙烯二磺酸钠回等)充分溶解,加入答胶中搅拌均匀后静置,待气泡消失即可使用。(一般隔天配好)配制工具不要使用金属制品,以免影响稳定性,感光胶应低温避光存放,储存温度:5℃-25℃。
网印刷用的胶浆又称感光胶(感光乳胶),采用重铬酸盐或重氮酸盐作为感光剂。具有很好的解像能力,能制作具有精细图形的网印刷图形。
❿ 重氮感光剂加感光胶坏处 会不会引发癌症啊 听说因为这个都死人啦
不会,你听谁说的?全球范围内都没听说过。
重铬酸盐型的感光胶主要毒害是重金属铬版离子。
重氮型权的感光胶主要毒害是重氮化合物。
但都不存在快速致癌的因素。现在含有甲醛这些的装修材料也致癌呢,那个毒素比感光胶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