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石灰或三聚磷酸钠去除锅炉水垢是煮炉时间一定要24小时以上吗
1、石灰绝对复不可以!!这个本来制就是含钙的物质,怎么可以用来煮含钙的水垢啊?
2、三聚磷酸钠可以,磷酸三钠也可以,不一定煮24小时,这个跟浓度相关。浓度大,时间就可以少
3、有专门的锅炉除垢剂卖的,是有机磷酸盐和酸的复配物,效果优于任何单一的软水剂。
4、六偏磷酸钠确有软水作用,但是不耐高温,基本上不能用来除垢。
Ⅱ 清除铝制品油渍厚厚的油痂
用碳酸钠去除油污效果比较好,原理方法见下:油垢清洗剂就是家庭用清洗剂的一种,它能有效地除去厨房中各种炊具、铝制品上的污垢、油垢,洗涤效果明显,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也可用于清洗金属零件。
2. 原料
(1)氢氧化钠:亦称苛性钠、烧碱。白色固体,呈粒状、片状、棒状或块状。是强碱,对
皮肤、织物、纸张等有强腐蚀性。吸湿性较强,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渐变成碳酸钠。易溶于水,同时强烈放热,广泛用于造纸、人造丝、染色、肥皂、石油和其它化学工业。本剂中作为除油垢的主要成分。选用工业品。
(2)磷酸三钠:又称磷酸钠。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加热至100℃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几乎全部分解为磷酸氢二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溶液呈强碱性。用作软水剂、锅炉清洁剂、金属防锈剂等。起清洁作用的主要成分。本剂中作为除垢剂。选用工业品。
(3)三乙醇胺:简称TEA,分子式N(CH2CH2OH)3。无色粘稠液体。具有吸湿性。露置于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能与水或醇混合,微溶于苯及醚中。本剂中起缓释作用。选用工业品。
(4)碳酸钠:亦称苏打、纯碱,有时也称碱灰。是重要的工业用碱,有无水物、一水物、七水物及十水物。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氢钠。无水碳酸钠呈白色粉末或细粒。不溶于醇和醚中,用途极广,是玻璃、造纸、洗涤剂、肥皂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本剂中作为洗涤剂。选用工业品。
(5)十二烷基硫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溶于水呈半透明溶液,对碱、弱酸和硬水都较稳定。在本剂中作为表面活性剂,增加清洗剂成分对油垢的渗透力。选用工业品。
(6)硅酸钠:又称液体水玻璃或硅酸钠泡花碱。分子式XNa2O·YSiO2。无色或青绿色玻璃状固体或粘稠液体。广泛用于防腐、造纸、制皂及纺织等工业。本剂中作为增稠剂。选用工业品。
3. 配方(重量份)
氢氧化钠 80
磷酸三钠 80
三乙醇胺 35
碳酸钠 80
硅酸钠 100
十二烷基硫酸钠 2~5
水 1000
4. 制备方法
在玻璃容器中放入水,并将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待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后,加入磷酸三钠,搅拌并使之彻底溶解。然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搅拌混匀即可。
5. 使用方法
使用时将清洗剂用毛刷涂于有油垢部位表面,然后静置3~5分钟,再用废牙刷或棉纱类物品擦洗,污垢即可除去,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表面即光亮如新。
本品中要用到强碱氢氧化钠和中强碱磷酸三钠,接触和处理时应小心谨慎。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需要接触时应戴耐碱手套。
Ⅲ 磷酸三钠去除铁锈原理
磷酸三钠与四氧化三铁反应,而由于钠活动性比铁强,所以磷酸三钠不会与铁反应
Ⅳ 洗衣粉和肥皂的去污效果是不是互相抵消
不是的.有人以“肥皂是碱性,洗衣粉是酸性”为依据说二者不宜混用,否则会酸碱内中和,抵消去污作用。果容真如此吗?
首先,肥皂(主要成份脂肪酸钠盐和泡花碱)和洗衣粉(主要成份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全是碱性化工产品,其PH在9~11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酸碱中和”之说;
其次,肥皂的主要成份脂肪酸钠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成沉淀,影响去污力。而洗衣粉中所含的三聚磷酸钠具有络合钙、镁离子,软化硬水的功效,可以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得以提高而不是降低;
第三,肥皂中的脂肪酸钠与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钠可产生“协同去污效应”,提高了二者的去污能力。
第四,肥皂能抑制洗衣粉的发泡能力,使衣物易于漂洗过清。由于二者混用有诸多益处,在当今市面上出售的高效低泡洗衣粉中本来就含有3~5%的肥皂成份。
因此,说二者不能混用的人,根本就不懂它们的性质
Ⅳ 熬银耳汤留下的黑色糖垢怎么去除
糖垢的清洗
法使糖汁浓缩过程中在晶种周围沉淀析出而不在加热管上积垢。
四、积垢的清除方法
1.化学除垢法
(1)碱液煮罐法 是使用纯碱或烧碱去除糖垢的方法。碱煮通常撞用纯碱或烧碱中的一种,有时加人少量磷酸三钠和食盐作辅助除垢剂以提高煮洗除垢效应。
碱液煮罐法是最常用而比较有效的化学除垢法,无论是用亚硫酸法的糖厂还是碳酸法的糖厂都适用。具体使用烧碱还是纯碱视具体积垢情况而定。
碱液除可溶解一部分积垢外,主要作用在于把某些坚硬难除积垢转变成疏松成分,以利再利用机械方法或酸处理方法加以去除。
含硅酸盐垢多的糖垢宜用烧碱处理以利发生CaSiO3+2NaOH=Ca(OH)2+Na2SiO3的反应;而硫酸盐垢多的糖垢宜用纯碱处理以利发生Na2CO3+CaSO4=CaCO3↓+Na2SO4反应。
加入食盐可增加SiO2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并使一部分硅酸钙和草酸钙转变为可溶性氯化钙而使积垢转为疏松状态。
煮罐使用的碱液浓度一 般为4%~6%,有时添加相当于碱量30%的食盐。煮罐温度控制在105~115℃,煮罐时间由几小时到十几小时不等。煮罐后的残液仍有一定碱度,经去除沉淀后仍可重复循环使用,但使用次数不宜过多。
2)纯碱—磷酸盐煮罐法 纯碱对碳酸盐积垢去除效果不好,而磷酸钠对碳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积垢都有一定去垢效果,因此用磷酸盐煮罐效果较好,煮洗后使原来坚硬难除积垢变为疏松与加热管脱离,在用机械通洗时易于剥落并对旧积垢有很好去除作用。但磷酸三钠价格较高,通常与纯碱配合使用。具体配方为:Na3PO42%,Na2CO310%~12%,NaCl 3%~4%。因此法成本较高使用受到限制。
(3)酸液煮洗法 通常使用盐酸也可去除糖垢,盐酸的作用是化学反应溶解碳酸钙、磷酸钙等污垢。在盐酸中加入一定量食盐利用氯离子的同离子效应可增强盐酸的去垢效果。
用盐酸煮洗时,浓度控制在1%~2%,如将浓度提高到4%~6%,可提高煮洗效果但应添加缓蚀剂。用4%~6%盐酸和2%~5%食盐作酸洗液,常温需浸洗4~5h使积垢软化,再用钢刷可擦洗干净。若升温至70℃以上煮洗5h,积垢丁乙乎能全部溶解。
目前也有使用在盐酸中加入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螯合剂的清洗方法。有机高分子螯合剂把钙离子整合形成可溶物加快积垢的溶解,使用时为防止腐蚀也要加人0.2%缓蚀剂。
(4)酸—碱煮洗法 对于难处理的糖垢可采用酸—碱煮洗法,即先碱煮使积垢变松,再用酸煮以进一步溶解积垢。具体工艺为在3%NaOH,2%~5%Na2CO3,2%~5% NaCl碱煮掖中在0.05~0.1MPa下煮沸4h,再用7%盐酸和适量缓蚀剂组成的酸煮液在60~70℃煮洗4h。在碱煮之后必须用水冲洗蒸发罐以清除溶解出来的积垢并洗去残余碱液以减少后续酸煮的盐酸消耗,同样在酸洗之后也用水冲洗蒸发罐以进一步清除积垢。
在碱法和酸法煮洗中常加有辅助除垢剂,棕了氯化钠外还有氟化钠,氟化铵。氟化物可湖溶解积垢中的硅酸盐,破坏积垢的内部结构,使积垢开裂易于处理。通常含SiO2多的积垢应加入氟化铵和氟化钠作辅助除垢剂。
用酸煮法清洗蒸发罐时,酸液中常加入的缓蚀剂是糠醛和废糖蜜。这类缓蚀剂韵优点熬嘎无毒。也可用乌洛托品或高效缓蚀剂Lan—826。但酸洗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