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都是一样大的。都是水分子。
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内后的纯水。国容际标准化组织ISO/TC 147规定的“去离子”定义为:“去离子水完全或不完全地去除离子物质。”现在的工艺主要采用RO反渗透的方法制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简单地说就是水沸腾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蒸饭,蒸包子时锅盖上的水珠都是蒸馏水。
❷ 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蒸馏能除去水中的氯离子
取少量蒸馏水样品,先滴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如无气泡生成,则含有氯离子。
❸ 去离子水和蒸馏水有什么区别
两者区别如下:
一、两者本质不同
去离子水是指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蒸馏水是指经过蒸馏、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同时,常饮蒸馏水就等于放弃了从水中获得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5%的来源。
二、两者工艺特性不同
去离子水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水中的离子态杂质而得到的近于纯净的水,其生产装置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去离子水质量的好坏及运营的经济性。去离子相对环保,自动化程度高,初期投入大,价格相对比较贵。
蒸馏水的制作是把源水煮沸后令其蒸发冷凝回收,要大量耗费热能,造价不会太低,用于制作蒸馏水的源水中的其它遇热蒸发物质,也就随着蒸馏水的生成而冷凝到蒸馏水中。如对健康有害的酚类、苯化合物,甚至可蒸发的汞等。
(3)蒸馏可以去除水中的K离子吗扩展阅读:
去离子水的主要用途:
1、实验室、化验室用水,一般实验室的常规试验、配置常备溶液、清洗玻璃器皿等;
2、电子工业生产,如显像管玻壳、显像管、液晶显示器、线路板、计算机硬盘、集成电路芯片、单晶硅半导体等;
3、电力锅炉,锅炉所需软化水、除盐;
4、汽车、家用电器、建材表面涂装、电镀、镀膜玻璃清洗等;
5、石油化工行业,化工反应冷却水、化学药剂、生产配液用水等;
6、工业纺织印染、钢铁清洗用水等;
7、食品、饮料、酒类、化妆品生产用水;
8、海水、苦咸水等净化。
❹ 为何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能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
蒸馏法是将水加热至沸腾,只有水蒸气冒出然后凝结,凝结水当然不含杂质了专。
离子交换法属是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技术,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以树脂中阴(阳)离子基团,
交换水中对应阴(阳)离子,例如H型阳树脂,可以以H离子置换掉水中阳离子,如钙镁离子等,从而达到去除水中离子目的。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均有多种型号,不同型号置换后释放到水中离子有差别,交换速率等也有差别,需要按实际需要选择。
❺ 为什么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Cl离子怎么除麻烦解释下~
水的蒸馏过程是将水以蒸汽的形式与其他不挥发的物质分离,再冷却形成蒸馏水。氯离子以氯化物形式存在,不挥发,因而留在蒸馏器中。
❻ 为什么能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氯离子
蒸馏是利用化合物彼此间沸点的差异来达到分离提纯的效果。水的沸点较低,专在蒸馏过程中属,随着温度升高,水会率先被蒸发出来,而水中的氢离子很少,因此氯离子不会形成hcl随水蒸发出来,这样蒸馏出来的水就不含氯离子了
❼ 请问,蒸馏水里面还有离子吗谢谢!
有啊,多少问题而已,这个就是蒸馏水
1 灼烧渣含量 (≤0.01 %)回 2 锰(Mn)含量 (≤0.00001%) 3 铁(答Fe)含量 (≤0.0004 %) 4 氯(Cl) (≤0.0005 %) 5 还原高锰酸钾物质(O)含量 (≤0.0002 %) 6 透明度 (mm) 无色透明 7 电阻率(25℃) (≥10x104 Ωcm) 8 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 ≤0.0003 %) 9 铵(NH4)含量 (≤0.0008 %) 10 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0.005 %)
还有超纯水,去离子水等
❽ 蒸馏水中是否含有离子
镁,钠,钾
能的吧,离子很小的
❾ 自来水中的氯离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用蒸馏就能去除
自来水中的来氯离子应该是在源自来水厂的时候,加入的消毒剂如次氯酸钙等等产生的
根据电中性的原理,水中有氯离子,那么一定有其他的阳离子,如钠离子,钙离子等等,这样水才会呈电中性,采用蒸馏的方式,是说把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蒸发,然后将蒸汽冷凝收集,而这样过程中氯离子和其他阳离子是不会蒸发的,所以蒸馏水中是不含氯离子的
❿ 为什么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能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
天然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等无机盐杂质,蒸馏法可以将水蒸发冷却后形成所谓的蒸馏水,水从液相转换为气相的过程中,无机盐杂质被沉淀去除。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无机盐杂质原理为: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处理时,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将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离子和水中同符号电荷的离子相互交换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如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遇到含有Ca2+、Na+的水时,发生如下反应:
2RH + Ca2+→ R2Ca + 2H+
RH + Na+ → RNa + H+
当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遇到含有Cl-、SO42-的水时,其反应为:
ROH + Cl- →RCl + OH-
2ROH + SO42- →R2SO4 +2OH-
反应的结果是水中的杂质离子(Ca2+、Na+、Cl-、SO42-等)分别被吸着在树脂上,树脂由H型和OH型变为Ca型、Na型和Cl型SO4型,而树脂上的H+、OH-则进入水中,相互结合成为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离子,制得纯水。
H+ + OH- →H2O
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与水中的离子之间所以能进行交换,是在于离子交换树脂有可交换的活动离子。而且因为离子交换树脂是多孔的,即在树脂颗粒中存在着许多水能渗入其内的微小网孔,这样使树脂和水有很大的接触面,不仅能在树脂颗粒的外表面进行交换,而且在与水接触的网孔内也可以进行这一交换。
如前所述,合成的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带有交联剂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许多水能渗入的网孔,交换剂的内部是一个立体的网状结构作为骨架,这些网组成了无数的四通八达的孔隙,孔隙里面充满了水。在孔隙的一定部位上有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交换离子。当离子交换树脂和水溶液接触时,水溶液即通过这些网状结构的孔渗入其内,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解,结果是一定数量的离子(H型离子交换树脂为氢离子,OH型离子交换树脂为氢氧根离子)进入围绕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四周的水溶液中,形成离子雾。
离子交换树脂与水溶液中离子的交换过程,实际上就是离子雾中的离子与水溶液中的离子的相互交换过程,其机理可以用双电层理论进行解释。
这种理论是将离子交换树脂看作具有胶体型结构的物质,即在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表面上有和胶体表面相似的双电层。也就是说,在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分子表面有两层离子,紧挨着高分子表面的一层离子(如强酸性阳树脂中的—SO3-),称为内层离子,在其外面的是一层符号相反的离子层(如强酸性阳树脂中的H+)。和内层离子符号相同的离子称为同离子,符号相反的称为反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