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质的净化与检测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主要仪器和试剂 4、实验步骤和实验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PO43-。
1.2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
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
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污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测定方法:用0.45m滤膜过滤水样,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经103-105℃烘干后得到SS含量。
(3)污水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测定范围:本方法测定氨氮浓度范围以氨计为0.050mg/L-0.30mg/L。
测定原理:氨氮是指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氨。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棕色的络合物,在400nm-500nm波长范围内与光吸收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3实验仪器、材料、试剂及注意事项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实验条件:
(A)仪器
微波闭式COD消解仪、氟塑消解罐,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B)试剂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l/6 K2Cr2O7=0.2500mol/L),试亚铁灵指示
液,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Fe(SO4)2·6H2O=0.1mol/L},H2SO4-Ag2SO4溶液
(C)测量范围
1/4
0.25mol/L重铬酸钾溶液测定大于50mg/LCOD,0.025mol/L测定5-50mol/L的COD值。
(二)污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仪器及注意事项
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孔径为0.45um、直径45-60mm滤膜,玻璃漏斗,真空泵,内径为30-50mm称量瓶,无齿扁嘴镊子,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三)污水氨氮测定的试剂、材料、仪器及注意事项
试剂和材料:
(1)无氨蒸馏水:在每升蒸馏水中加0.1mL浓硫酸进行重蒸馏。或用离子交换法,蒸馏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来制取。无氨水贮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内,每升中加10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以利保存。
(2)硫酸铝溶液:称取18g硫酸铝[Al2(SO4)3·18H2O]溶于100mL
水。
(3)50%(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NaOH)水中。
(4)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4H6O6·4H2O)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驱氨,待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
(5)纳氏试剂:称取80g氢氧化钾KOH),溶于60mL水中。称取20g碘化钾(KI)溶于60mL水中。称取8.7g氯化汞,加热溶于125mL水中,然后趁热将该溶液缓慢地加到碘化钾溶液中,边加边搅拌,直到红色沉淀不再溶解为止。在搅拌下,将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混合液中,并稀释至400mL,于暗处静置24h,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内,用橡胶塞塞紧,存放在暗处,此试剂至少稳定一个月。
(6)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7.15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及45.08g
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溶于500mL水中。
(7)2%(m+V)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H3BO3),溶于1000mL水中。
(8)氨氮标准溶液(10mg/L):吸取10.00mL氨氮贮备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用时现配。
仪器:
500mL全玻璃蒸馏器,20mm比色皿,分光光度计
②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预习
《溶液的配制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
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是指一定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多少,单位是: mol/L(摩尔/升),定义式: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物质的量(n)/ 溶液体积(v)
实验用品 :
药品: NaCl、蒸馏水
仪器: 烧杯、酸式滴定管、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 托盘天平
疑点难点 :
1.应该怎样称量NaoH固体?
用增量法称.先取一干净小烧杯,在天平上称出质量,再调整到加上要 称量NaoH的质量之数,在小烧杯里加入固体氢氧化气至天平平衡.
2. 容量瓶的使用
容量瓶是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容量 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准确的溶液.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和容积,表示在所 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 上标注的体积相等.常用的容量瓶中100ml、250ml、1000ml等多种. 容量瓶瓶塞须用结实的细绳系在瓶颈上,以防止损坏或丢失. 容量瓶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检查方法如下: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 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 旋转180后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 瓶才能使用. 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如果是固体试剂,应将称好的试剂先放在烧杯里 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如果是液体试剂,应将所需体 积的液体先移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再转移到容量瓶里.应特 别注意在溶解或稀释时有明显的热量变化,就必须待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 后才能向容量瓶中转移. 容量瓶使用完毕,应洗净、晾干(玻璃磨砂瓶塞应在瓶塞与瓶口处垫张纸条, 以免瓶塞与瓶口粘连)。
③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除去暖水瓶上的水垢!
实验步骤:
1.往暖水瓶水垢上加入家用回醋;
2.观察水垢上产生答的气泡,且水垢慢慢消失!
3.收集到该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结论: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且醋能够除去水垢!
④ 急,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24小时内回答追加分数
1 (1)称取4gNaOH,5.85gNaCl
(2)用量筒量取适量蒸馏水
(3)置于烧杯中搅拌溶解冷却
(4)用玻璃棒版将液体引流到权1L的容量瓶中
(5)再用蒸馏水洗烧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
(6)用胶头滴管定容
(7)盖上容量瓶盖子,上下摇晃,混合均匀即可
2 (1)验漏
(2)用标准液和待测液润洗滴定管
(3)取高锰酸钾溶液于酸式滴定管中,取草酸于酸式滴定管中,并读出初始刻度
(4)将草酸流入锥形瓶中,在锥形瓶下方垫上白纸
(5)用正确方法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锥形瓶中
(6)直到溶液微呈淡紫色,滴定结束
(7)读出末刻度,计算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3 加入少量NaOH固体 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lCl3
加少量Ba(OH)2固体,有无色的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的再加入HCl,白色沉淀不溶解的是(NH4)2SO4,沉淀溶解的是(NH4)2CO3
4 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入,振荡,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
若下层为棕黄色则为NaBr,若下层为紫红色则为NaI
在分液,取下层液,蒸馏得Br2,I2
5 向废铜屑中加浓硫酸
⑤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
2):版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权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例如:实验目的:学会自己动手制氧气,并观察纯氧中的燃烧现象!
实验材料:铁架台,两个集气瓶,试管,导管,酒精灯,镊子。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
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取适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点燃酒精灯加热
2,用排水法搜集氧气
3,火烧木炭,用镊子夹着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烧红细铁丝放入集气瓶
4,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的燃烧剧烈
⑥ 现有脱落标签的两瓶无色液体,它们是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进行检验,请你
现有脱落标签的两瓶无色液体,它们是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回下实验报告进行检验.
实验答目的:鉴别蒸馏水与过氧化氢溶液;
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液体,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气泡的是蒸馏水,所以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等体积的待测液分别加入甲、乙两试管中 (2)向甲乙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 | 甲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乙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 甲试管中是蒸馏水 乙试管中是过氧化氢溶液 |
⑦ 求化学实验报告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
指导教师:
实验员 :
时 间: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 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 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 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 原理: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 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2) 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3) 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4) 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5) 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
邻二氮菲与Fe2+ 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配合无的ε =1.1 ×104 L· mol ·cm-1 。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Fe3+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 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此方法选择性高Br3+ 、Ca2+ 、Hg 2+、Zn2+ 及Ag+ 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 、Zn2+ 、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三、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
500ml容量瓶1个,50 ml 容量瓶7个,10 ml 移液管1支
5ml移液管支,1 ml 移液管1支,滴定管1 支,玻璃棒1 支,烧杯2 个,吸尔球1个, 天平一台。
2﹑试剂:(1)铁标准溶液100ug·ml-1,准确称取0.43107g铁盐NH4Fe(SO4)2·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定量转依入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2)铁标准溶液10ug·ml-1.用移液管移取上述铁标准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3)盐酸羟胺溶液100g·L-1(用时配制)
(4)邻二氮菲溶液 1.5g·L-1 先用少量乙醇溶液,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5)醋酸钠溶液1.0mol·L-1μ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 清洗容量瓶,移液官及需用的玻璃器皿。
(2) 配制铁标溶液和其他辅助试剂。
(3) 开机并试至工作状态,操作步骤见附录。
(4) 检查仪器波长的正确性和吸收他的配套性。
2. 铁标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0.3417g铁盐NH4Fe(SO4)·12H2O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HCL加少量水。溶解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到容量瓶刻度。
3 .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波长
取两支50ml干净容量瓶,移取100µg m l-1铁标准溶液2.50ml容量瓶中,然后在两个容量瓶中各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2min后各加入1.0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50px吸收池,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40nm间,每隔10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1)
Λnm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A
0.29
0.38
0.44
0.485
0.50
0.52
Λnm
500
510
520
530
540
A
0.54
0.57
0.502
0.369
0.257
4.工作曲线的绘制
取50ml的容量瓶7个,各加入100.00µɡ ml-1铁标准0.00,0.20,0.40,0.60,0.80,1.00,1.20ml,然后分别加入0.5ml邻二氮菲溶液,2.5ml醋酸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用50px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波长下测定并记录各溶液光度,记当格式参考下表:
编 号
1#
2#
3#
4#
5#
6#
7#
V(铁溶液)ml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A
-0.000
0.083
0.169
0.227
0.314
0.395
0.436
5.铁含量的测定
取1支洁净的50ml容量瓶,加人2.5ml含铁未知试液,按步骤(6 )显色,测量吸光度
并记录.
编 号
1#
2#
3#
V(未知液)ml
2.5
2.5
2.5
A
0.425
0.425
0.421
K=268.1 B= -2.205 R*R=0.9945
CONC. =K *ABS+B
C = 44.55mol ml-1
6.结束工作
测量完毕,关闭电源插头,取出吸收池, 清洗晾干后人盆保存.清理工作台,罩上一
仪器防尘罩,填写仪器使用记录.清洗容量瓶和其他所用的玻璃仪器并放回原处.
五、讨论:
(1) 在选择波长时,在440nm——450nm间每隔10nm 测量一次吸光度,最后得出的λmix=510nm,可能出在试剂未摇匀,提供的λmix=508nm,如果再缩减一点进程,试齐充分摇匀,静置时间充分,结果会更理想一些。
(2) 在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测出了两个9,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可能是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原因:a、配制好的溶液静置的未达到15min;b、药剂方面的问题是否在期限内使用(未知)因从溶液显色的效果看,颜色有点淡,要求在试剂的使用期限内使用;c、移取试剂时操作的标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一个人移取试剂。(张丽辉)
在配制试样时不是一双手自始至终,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因人而异,导致最终结果偏差较大,另外还有实验时的温度,也是造成结果偏差的原因。(崔凤琼)
本次实验阶段由于多人操作,因而致使最终结果不精确。(普杰飞)
(1) 在操作中,我觉得应该一人操作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2) 在使用分光计时,使用同一标样,测同一溶液但就会得出不同的值。这可能有几个原因:a、温度,b、长时间使用机器,使得性能降低,所以商量得不同值。(李国跃)
在实验的进行当中,因为加试样的量都有精确的规定,但是在操作中由于是手动操作所以会有微小的误码率差量,但综合了所有误差量将成为一个大的误差,这将导致整个实验的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码率差。(赵宇)
在配制溶液时,加入拭目以待试剂顺序不能颠倒,特别加显色剂时,以防产生反应后影响操作结果。(刘金旖)
六、结论:
(1) 溶液显色,是由于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选择的结果,为了使测定的结果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如:入射波长,溶液酸度,度剂使用期限。
(2) 吸收波长与溶液浓度无关,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都很强烈,吸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成正比关系,从而可以根据该部分波长的光的吸收的程度来测定溶液的浓度。
(3) 此次试验结果虽不太理想,但让我深有感触,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懂得不少试验操作方面的知识。从无知到有知,从不熟练到熟练使用使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张丽辉)
附录:
723型操作步骤
1、 插上插座,按后面开关开机
2、 机器自检吸光度和波长,至显示500。
3、 按AλCOTO键,输入测定波长数值按回车键。
4、 将考比溶液(空白溶液)比色皿置于R位以消除仪器配对误码率差,拉动试样架拉杆,按ABS。01键从R、S1、S2、S3,逐一消除然后再检查1~~2次看是否显示0。000否则重新开始。
5、 按T/ARAN按3键,回车,再按1键,回车。
6、 逐一输入标准溶液的浓度值,每输一个按回车,全部输完,再按回车。
7、 固定考比溶液比色皿(第一格为参比溶液)其余三格放标准试样溶液,每测一值,拉杆拉一格,按START/STOP全打印完,按回车
8、 机器会自动打印出标准曲线K、B值以及相关系R。
9、 固定参比溶液比色皿,其余三格放入待测水样,逐一测定。
10完毕后,取出比色皿,从打印机上撕下数据,清扫仪器及台面关机。
721型分光度计操作步骤
1、 开机。
2、 定波长入=700。
3、 打开盖子调零。
4、 关上盖子,调满刻度至100。
5、 参比溶液比色皿放入其中,均合100调满。
6、 第一格不动,二,三,四格换上标液(共计七个点)调换标液时先用蒸馏水清洗后,再用待测液(标液)清洗,再测其分光度(浓度)
⑧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的实验报告是什么
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3、练习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实验重点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容量瓶、胶头滴管、托盘天平等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烧杯、容量瓶(100mL)、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NaCl(s)、蒸馏水。
实验过程
物质的量是化学上的重要物理量,是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的桥梁。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对于学习化学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计算 2、称量 3、溶解(稀释) 4、移液 5、洗涤 6、定容 7、摇匀
即:
(1)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2)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用玻璃棒搅拌)
(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用玻璃棒引流)。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要求平视)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的体积固定,有不同规格(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2、使用前须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3、溶液温度与容量瓶上标定温度一致时,所取液体的体积最标准。
4、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时,须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250 mL、500 mL、和1000 mL等。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的玻璃仪器(指注入量器的液体的体积等于容器刻度所示的体积)。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将容量瓶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的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以及粒子间隔减小造成的。
二、用2.0mol/LNaCl溶液配制100mL0.5mol/LNaCl溶液
重点注意事项:
(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3)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