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油制作方法
1、原料筛选:用普通圆罗筛筛去大于芝麻的杂草、土块等杂物、筛下的芝麻再用簸箕扬簸灰尘和未成熟的种子。
2、漂洗:筛选之后,与芝麻大小相等的泥土和砂石只有通过漂洗才能除净。其方法是:用缸或盆加足清水后,将芝麻倒入搅动10—15分钟,此时轻于芝麻的干瘪粒和碎草末等浮于水面,用笊篱除去,然后将芝麻捞出,放在密眼筛子上滤,去水分并浸淘至少半小时。
3、炒麻:将洗净后的芝麻放在铁锅内,加火烘炒。刚开始由于水分含量大,火要猛,翻搅要均匀。待锅内大量蒸汽消失后,改为慢火,翻搅要勤而匀,不可使芝麻焦糊。一直炒到芝麻用手捻碎后心仁呈枣红色,马上泼入2—2.5%(占芝麻重)的冷水,一面搅拌,一面出锅。
4、扬烟吹净:刚出锅的芝麻,温度很高,虽然泼入少量冷水后已降至150℃左右,但仍需要继续降温冷却,否则容易使芝麻烧焦,而影响香油的质量。可将出锅的芝麻放在簸箕内,自高处使芝麻落到箩筐内,同时从侧面吹冷风,即可散尽烟尘,降低温度,吹净麻糠得到较为纯净的熟芝麻。
5、磨坯:将炒熟变得酥脆的芝麻,放在磨中研磨,即得到浆状的芝麻坯。坯子要求磨得越细越好。用拇指挑少许坯子于指甲上,用嘴轻轻将吹开,而指甲上不留或存有少许渣滓为宜。
6、兑浆搅油:将磨好的坯子放入铁锅中,加入开水,进行搅拌。加水量需靠经验掌握,全部水量要分2—3次加入。第一次需加入全部水量的80%,待搅拌均匀后,再将剩余量加入,直到用木棍桃出稀释的料浆呈现细碎蜂窝状,其周围有较多量的油时停止加水。再继续放慢速度搅拌一段时间,到锅表面化大量浮出油分是为止。坯子刚加入水分时比较粘稠,需进行快速搅拌,除用木棍外,尚需用铁铲帮助翻动,以免坯子粘附锅底。而影响均匀程度。
7、墩油:加开水后,经过搅拌,大部分香油浮于表面,可用勺将其撇除,但不要完全撇净,夏天气温高,可留少许。冬天由于需要保温,锅面油层需保留一指厚(1—1.5厘米),然后再经搅拌,将剩余的油分聚拢上浮。
8、过滤:将剩余香油通过过滤器进行清滤,清滤后的香油将其沉淀10天左右即可食用。
看起来很麻烦的
还不如去买现成的
2. 石油醚生产流程
待测油脂被提取出后,没经过提纯吗?(我的理解是,应该把石油醚蒸馏出版来,剩下比较纯的油脂进权行检测),若实验流程有这一步,石油醚自然就分离出来了,但要注意蒸出的石油醚可能不纯,腊肠里的一些沸点比石油醚低(或稍高于石油醚 或与石油醚共沸)的组分会溶在蒸出的石油醚里。
以上正常方法只需加一套蒸馏装置(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分馏装置或减压蒸馏装置)。
若只有索氏提取器,可以在筒内(提取管内)放一个大小合适的玻璃器皿(不溶于石油醚的器皿也可),到容器要满时,暂停加热,回收石油醚,如此循环,比较麻烦。
不加容器也行,虹吸发生之前停止加热,缺点是不好把握时机,因余热滴馏下的几滴就可能形成虹吸。
这个方法,待回收废液装在提取瓶(下边的烧瓶)内,回收的石油醚滴馏在提取管内,回收完毕时,提取瓶里剩下油脂和残渣。
这种不得已的方法比较繁琐,挥发浪费的石油醚也比较多,尤其是待回收的废液量比较大时。
同蒸馏类似,该方法回收的石油醚也可能不纯,不进一步提纯的话,最好用于要求不严格的同一类实验。
另外:这类实验,磨口不易涂凡士林(凡士林溶于石油醚等溶剂),可以缠一圈聚四氟乙烯带(生料带)。
3. 减压蒸馏得到油状物如何重结晶油状物不溶于石油醚易溶于甲醇
你的油状物恐怕也不是个纯组分,还要继续萃取精制,最后才进行重结晶一步。
萃取是关键,主要是选择好合适的溶剂,不同溶剂配合使用来达到提纯的目的。
这些过程可以看看《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精制部分。
4. 在胡萝卜素提取实验中。萃取后蒸馏浓缩时为什么就可以用明火加热勒不是要防止石油醚这种有机物燃烧爆炸
实验时量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