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蒸馏是不是都是高温

蒸馏是不是都是高温

发布时间:2022-03-24 13:59:05

A. 蒸馏是不是化学反应

不是,蒸馏是利用互溶组分的溶点或溶程的不同而将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

B. 煮沸和蒸馏有什么区别

蒸馏和来煮沸都能把硬水变成软水源,但更直接的是煮沸。
区别在于:
煮沸是通过加热使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形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目的。
而蒸馏则是利用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水到100摄氏度时就变成气体,而其他杂质到100摄氏度时不会变成气体(因为大部分都是水,杂质只占少部分,所以水中的杂质的温度也就只能达到100摄氏度),仍留在剩余的水之中 ,我们用的是变成气体的水(即软水),通过冷凝使它变成液态。这也是蒸馏和煮沸的比较明显的区别,即通过煮沸得到的软水是一部分水变成气态后剩下的留在远处的液态水,而通过蒸馏的到的软水是那一部分变成气态的水。相比之下,蒸馏水比煮沸的水更纯净。

所谓“直接变成”没什么特殊意思,就是 蒸馏和煮沸相比,通过煮沸变成软水的方法更为快捷、直接而已。你自己应该能够从心灵深处感觉到它的意思,不需要苛刻的用文字去表达(中国的教育之制度与腐朽的教育观念常常把学生们弄得充满了矛盾与疑惑,但没办法。。。。。),因为感性理解是人的本能,也是学好化学、物理、生物等科学(不包括数学、鄙视它)的一个有效的秘诀!相信自己!人人都有的本能

C. 蒸馏与精馏的区别

1、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2、精馏待分离物系中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较小,蒸馏相对挥发度需要相差很大。

3、精馏分离程度更高,蒸馏只能简单分离。

精馏通常在精馏塔中进行,气液两相通过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热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于是在塔顶可得到几乎纯的易挥发组分,塔底可得到几乎纯的难挥发组分。

(3)蒸馏是不是都是高温扩展阅读:

评价精馏操作的主要指标是:

①产品的纯度。板式塔中的塔板数或填充塔中填料层高度,以及料液加入的位置和回流比等,对产品纯度均有一定影响。调节回流比是精馏塔操作中用来控制产品纯度的主要手段。

②组分回收率。这是产品中组分含量与料液中组分含量之比。

③操作总费用。主要包括再沸器的加热费用、冷凝器的冷却费用和精馏设备的折旧费,操作时变动回流比,直接影响前两项费用。

D. 水气蒸馏什么原理

简单蒸馏和来水蒸气蒸馏有很自大区别,它们的原理就不同。前者就是用的液体沸点的定义,也就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气压达到一个大气压时的温度就是沸点。而水蒸气蒸馏用的是道尔顿分压定律,两个不相溶液体混合物随着温度升高,当它们的饱和蒸气压达到一个大气压时,两个液体的分压都小于一个大气压,这时已经沸腾,而它们的温度就会低于任何一个纯液体的沸点,这样,低沸点液体就可以把高沸点液体带出。而减压蒸馏本质上和简单蒸馏一样。只是相当于改变了大气压,压力降低,则液体沸腾时,只达到这个压力就可以了,这时的温度就会降低到沸点以下,也就是低于沸点就可以沸腾,也就是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把液体蒸馏出来。而它的目的就是防止溶液中对热不稳定的物质在高温下的分解。

E. 蒸馏时为何要控制加热速度

1.
因为液体加热的时候温度并不完全均匀,越靠近热源温度越高虽然有对流作用,但对流本身的版动力来源就是权温度差加热越猛烈,温度差就越大,高温区域的温度就会越多地超过蒸馏温度,使更高沸点的物质也气化逸出,从而对蒸馏效果不利。
2.
加热过快,沸腾剧烈,蒸气的裹挟效应也加剧,会使蒸馏产物杂质增加。
3.
加热过快,沸腾剧烈,对馏出物的冷凝收集效率不利。

F. 蒸馏的过程是怎样的

蒸馏

distillation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的单元操作。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等领域。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汽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汽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汽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工业蒸馏的方法有:①闪急蒸馏。将液体混合物加热后经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离操作。②简单蒸馏。使混合液逐渐汽化并使蒸气及时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离操作。③精馏。借助回流来实现高纯度和高回收率的分离操作 ,应用最广泛。对于各组分挥发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为了增加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可以在精馏分离时添加溶剂或盐类,这类分离操作称为特殊蒸馏,其中包括恒沸精馏、萃取精馏和加盐精馏;还有在精馏时混合液各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称为反应精馏。
2.3.1 基本原理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将液体加热,它的蒸气压就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显然沸点与所受外界压力的大小有关。通常所说的沸点是在0.1MPa压力下液体的沸腾温度。例如水的沸点为100℃,即是指在0.1MPa压力下,水在100℃时沸腾。在其它压力下的沸点应注明压力。例如在85.3KPa时水在95℃沸腾,这时水的沸点可以表示为95℃/85.3KPa。

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很明显,蒸馏可将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来。但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必须相差很大(至少30℃以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时,由于大气压往往不是恰好为0.1MPa,因而严格说来,应对观察到的沸点加上校正值,但由于偏差一般都很小,即使大气压相差2.7KPa,这项校正值也不过±1℃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将盛有液体的烧瓶放在石棉网上,下面用煤气灯加热,在液体底部和玻璃受热的接触面上就有蒸气的气泡形成。溶解在液体内的空气或以薄膜形式吸附在瓶壁上的空气有助于这种气泡的形成,玻璃的粗糙面也起促进作用。这样的小气泡(称为气化中心)即可作为大的蒸气气泡的核心。在沸点时,液体释放大量蒸气至小气泡中,待气泡的总压力增加到超过大气压,并足够克服由于液柱所产生的压力时,蒸气的气泡就上升逸出液面。因此,假如在液体中有许多小空气或其它的气化中心时,液体就可平稳地沸腾,如果液体中几乎不存在空气,瓶壁又非常洁净光滑,形成气泡就非常困难。这样加热时,液体的温度可能上升到超过沸点很多而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过热”。一旦有一个气泡形成,由于液体在此温度时的蒸气压远远超过大气压和液柱压力之和,因此上升的气泡增大得非常快,甚至将液体冲溢出瓶外,这种不正常沸腾的现象称为“暴沸”。因此在加热前应加入助沸物以期引入气化中心,保证沸腾平稳。助沸物一般是表面疏松多孔、吸附有空气的物体,如碎瓷片、沸石等。另外也可用几根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以引入气化中心(注意毛细管有足够的长度,使其上端可搁在蒸馏瓶的颈部,开口的一端朝下)。在任何情况下,切忌将助沸物加至已受热接近沸腾的液体中,否则常因突然放出大量蒸气而将大量液体从蒸馏瓶口喷出造成危险。如果加热前忘了加入助沸物,补加时必须先移去热源,待加热液体冷至沸点以下后方可加入。如果沸腾中途停止过,则在重新加热前应加入新的助沸物。因为起初加入的助沸物在加热时逐出了部分空气,再冷却时吸附了液体,因而可能已经失效。另外,如果采用浴液间接加热,保持浴温不要超过蒸馏液沸点20ºC,这种加热方式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瓶内蒸馏液中各部分之间的温差,而且可使蒸气的气泡不单从烧瓶的底部上升,也可沿着液体的边沿上升,因而可大大减少过热的可能。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和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不纯物质的沸点则要取决于杂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和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假如杂质是不挥发的,则溶液的沸点比纯物质的沸点略有提高(但在蒸馏时,实际上测量的并不是不纯溶液的沸点,而是逸出蒸气与其冷凝平衡时的温度,即是馏出液的沸点而不是瓶中蒸馏液的沸点)。若杂质是挥发性的,则蒸馏时液体的沸点会逐渐升高或者由于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了共沸点混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温度可保持不变,停留在某一范围内。因此,沸点的恒定,并不意味着它是纯粹的化合物。

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混合液体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纯液态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程范围很小(0.5~1℃)。所以,蒸馏可以利用来测定沸点。用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为常量法,此法样品用量较大,要10 mL以上,若样品不多时,应采用微量法。

蒸馏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一般应用于下列几方面:(1)分离液体混合物,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2.蒸馏操作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G. 蒸馏酒是直接高温加热吗还是放在水里加热

加锅炉软水剂可阻止加热时产生锅垢,但锅炉软水剂的主要成分是为烧碱和纯碱,加热管加热的内水是用于什么容的,是否适宜于加锅炉软水剂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如果是否定的则需寻它法,况且锅炉软水剂总是对金属有一定损害的。

H. 蒸馏和蒸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蒸馏是在密闭环境下加热提取蒸汽凝结液体!蒸发只是加热后或自然受热后体积变小

I. 蒸馏与高温煮沸的区别

蒸馏是一直煮沸······比如石油的分馏······
比如新制氢氧化铜和醛的反应中,就是煮沸一小会儿,出现象了就好了······

J. 蒸馏是否就是高温杀菌

蒸馏是将酒精及芳香物质提取出来的工艺,工艺目的本身不是要杀菌。酒精及芳香物质沸点都低于水的沸点,用水蒸气蒸馏可以将这些物质带出,经过冷却冷凝下来的液体就是我们所要的酒。米酒是一种不完全发酵的工艺,其发酵液中还含有大量糖类物质,这些糖类物质也是米酒的主要成分,米酒是经过过滤压榨方法进行固体、液体分离的。

阅读全文

与蒸馏是不是都是高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dbp废水 浏览:205
w71180机油滤芯适合什么车 浏览:177
污水管道修理监理公司管什么 浏览:949
纯净水为什么测水质 浏览:862
单相污水泵杨程10米 浏览:955
新乐污水处理厂有哪些 浏览:931
减少生活污水排放的措施有哪些 浏览:3
怎么确定污水处理终端设备的大小 浏览:122
蒸馏法收集乙醇应收集哪一段 浏览:281
饮水机的玻璃门为什么有水蒸气 浏览:81
电池加蒸馏水后短路怎么办 浏览:989
净水机里面的黑色颗粒是什么 浏览:93
如何识别污水管图纸 浏览:293
市政污水设计需要提供什么条件 浏览:445
机油滤芯空调滤芯什么牌子好 浏览:594
软水是不是没水垢了 浏览:231
经营净水器类商品需提供什么 浏览:792
厨房如何添加净水器 浏览:608
污水综合排放条例 浏览:40
卡车滤芯去哪里买 浏览: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