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膜使用什么工艺制作的
EPTFE即是膨体聚四氟乙烯,一般也就是透气孔的孔径不同,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有双向拉伸、单向拉伸、和不拉伸的。
㈡ 膜蒸馏的优点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过滤结晶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膜蒸馏(md)是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它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气压差的作用下,料液中挥发性组分以蒸气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与其他常用分离过程相比,膜蒸馏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条件温和、对膜与原料液间相互作用及膜的机械性能要求不高等优点。
膜蒸馏技术有很多特点:
(1)膜蒸馏过程几乎是在常压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地区也有实现的可能性;
(2)在非挥发性溶质水溶液的膜蒸馏过程中,因为只有水蒸汽能透过膜孔,所以蒸馏液十分纯净,可望成为大规模、低成本制备超纯水的有效手段;
(3)该过程可以处理极高浓度的水溶液,如果溶质是容易结晶的物质,可以把溶液浓缩到过饱和状态而出现膜蒸馏结晶现象,是目前唯一能从溶液中直接分离出结晶产物的膜过程;
(4)膜蒸馏组件很容易设计成潜热回收形式,并具有以高效的小型膜组件构成大规模生产体系的灵活性;
(5)在该过程中无需把溶液加热到沸点,只要膜两侧维持适当的温差,该过程就可以进行,有可能利用太阳能、地热、温泉、工厂的余热和温热的工业废水等廉价能源
㈢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明生物膜结构特征是
先把饺子皮包好韭菜放好调料,再把那些包好的韭菜饺子煮到七至八分熟,最后等到饺子冷掉了就可以煎了
㈣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膜蒸馏技术的原理
膜蒸馏技术传质和传热模型如图所示,当多组分的热流体流过多空膜的热侧。多孔疏水膜内的作用之一是可容将温度和组成不同的两种料液隔开,其二是在膜两侧蒸汽压差的作用下,挥发性的轻组分以蒸汽形式通过膜孔,以扩散形式从膜热侧到达冷侧,冷凝,这就是膜蒸馏的基本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冷侧既可以设一与膜保持一定Z距离的冷壁(即间接接触式),也可以不设冷壁直接与冷却水相接(直接接触式)两种冷却方式。膜蒸馏技术以其能常压低温操作、可利用废热等优点,被认为能用于海水淡化、超纯水的制备、非挥发性物质水溶液的浓缩和结晶、回收水溶液中的挥发性物质等方面。
㈤ 求助,关于膜蒸馏技术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课程论文
性物质的优势[7],其缺点是渗透通量低,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中空纤维膜,限制了商业推广。Amali等[8]通过对AGMD与DCMD的比较研究,认为AGMD更适用于地热苦咸水的脱盐。SGMD中,冷凝器必须做很大的功才能冷凝下游侧的蒸汽,故能耗太大,其研究且仅限于理论及数学模型[9-11]。真空膜蒸馏的膜两侧气体压力差比其他膜蒸馏的膜两侧气体压力差大,因而比其他形式的膜蒸馏具有更大的蒸馏通量。宜于脱除水溶液中的挥发性溶质。Corinne[12]用真空膜蒸馏进行了海水淡化,并且与反渗透过程进行了比较,指出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及进行合理的过程设计,真空膜蒸馏完全可以与反渗透过程相媲美。Fawzi Banat等[13]研究了VMD脱盐操作参数的灵敏性分析,认为温度对VMD水通量的影响最大,真空度次之。TzahiY等[14]将DCMD与VMD相结合,结果显示,当渗透侧的压力由传统DCMD略高于大气压(108 kPa)变至DCMD/VMD下略低于大气压(94kPa)时,同相同温度下的传统DCMD相比,通量提高15%。
3 膜蒸馏用膜
用于膜蒸馏的膜材料至少应满足疏水性和多孔性两个要求,以保证水不会渗入到微孔内和具有较高的通量。通常认为孔隙率为60% ~ 80%,平均孔径为0.1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课程论文
~0.5 μm 的膜最适合于膜蒸馏[15]。目前膜蒸馏过程膜材料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3种膜材料,即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丙烯(PP)。基于上述膜材料,膜蒸馏用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拉伸法、相转化法、表面改性法、共混改性法以及复合膜法。近年来,为了提高分离膜的综合性能,不同膜材料优势互补的复合膜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Suk 等[16]把合成的疏水大分子化合物与聚砜材料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膜时,疏水性大分子会迁移至膜表面,得到表面疏水性MD复合膜。Khayeta等[17]用含表面改性大分子的亲水性聚砜醚聚膜由相转化法一步聚成应用于膜蒸馏的新型疏水/亲水多孔复合膜,对于1 mol/L的NaCl水溶液,所制得的复合膜水通量和PTFE商业膜持平甚至高于常用的商业膜,截留率达99.7%。Peng Ping 等[5]将3% PVA(聚乙烯醇)同20%PEG(聚乙二醇)混合,由乙醛作交联剂进行交联,并在聚合物中引入钠盐(如醋酸钠)提高微相分离,将PVA/PEG亲水性凝胶涂覆在疏水性的PVDF 底层上,制成复合膜。所得复合膜的DCMD通量及耐用性较PVDF 膜均有提高。该方法对解决膜蒸馏所用疏水性膜易被润湿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Li Baoan等[18]用在疏水性多孔PP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涂上了不同孔径的多孔等离子聚合硅树脂含氟聚合物涂层的复合性中空纤维膜,进行了基于真空膜蒸馏脱盐过程用膜和设备的研究。由于多孔等离子聚合硅树脂含氟聚合物涂层能够大大降低表面张力,并在底层和盐水之间加了一层隔膜,因而能有效防止膜孔润湿、膜孔结垢和收缩等。研制价格低廉、孔隙率高、通量高、易于工业化生产及应用的MD新型膜材料,已成为MD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只有新型理想的膜材料研制成功,膜蒸馏才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㈥ 马润宇的个人简历
1968年于北京化工学院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化学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1989~1991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ESCO膜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1993~1994年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客座教授。1968~1981年就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1981年~今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1999~2003年兼任北京化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
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及生物化工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膜科学技术领域重点开展了渗透汽化、膜蒸馏、膜吸收与膜结晶等新型膜分离过程的研究;迄今累计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64名。主持完成“用MAC方法进行鼓泡过程的机理研究”、“胞内包涵体释放和纯化同时进行的过程研究”、“蛋白质膜结晶过程的基础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完成“用层状材料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插层化学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并完成“用热致相转化法制备中空纤维疏水微孔膜”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膜传质机理与膜材料结构设计的平台技术”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及“海水淡化的膜蒸馏技术”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多项。1999~2002年主持完成澳大利亚-中国政府间重要国际合作项目“用膜蒸馏技术处理中国西北地区的苦咸水”,研发成功用太阳能驱动的膜蒸馏中试样机;该技术成果可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化及高附加值产品的水溶液浓缩与回收利用,尤为适用于反渗透技术产生的浓盐水的进一步浓缩和结晶,实现零排放。在中外多种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内容涵盖膜科学技术、生物分离、生物能源及制药工程等研究领域;主持编著国家出版总署重点图书《碳四碳五烯烃工学》 和译著《化学工业中的膜技术》。曾任北京膜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现任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膜科学与技术》期刊责任编委,“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Desalinatio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人。
㈦ 与普通蒸馏比,水蒸气蒸馏有何特点
一、定义:
水蒸气蒸馏法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植物材料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专水蒸属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
二、适用范围:
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
三、优点:
水蒸汽蒸馏中冷凝液的组成由所蒸馏的化合物的分子量以及在此蒸馏温度时它们的相应蒸气压决定。
水蒸气蒸馏效果要优于一般蒸馏和重结晶:
m表示气相下该组分的质量
M表示该组分物质摩尔质量
p表示纯物质的蒸气压
m(s)/m(水)=p0(s)M(s)/p(水)M(水)
鉴于通常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要比水大得多,即使有机化合物在100摄氏度只有5mmHg的蒸气压,用水蒸气蒸馏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直接向不混溶于水的液体混合物中通入水蒸气的蒸馏方法,常用来降低操作温度,以便将高沸点或热敏性物质从料液中蒸发出来,从而得到纯化,如脂肪酸、苯胺、松节油的提取和精制。
㈧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膜蒸馏技术今后的发展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膜蒸馏的膜一般采用疏水性微孔膜,同时膜材料必须耐温,以保证膜在热溶液中稳定运行。几种高分子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PP)等,由于其表面能很低,具有疏水性。并且这些聚合物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但用于膜蒸馏的膜成本较高。迫切需要研制出具有良好分离性能而且价格低廉的膜以适应膜蒸馏的发展。
(2)完善机理模型。机理模型是进行过程优化及设计计算的理论指导,有必要加以进一步完善。
(3)提高热量利用率。膜蒸馏过程具有相变,如何减少这部分热量损失,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4)发挥常压低温脱水的优势,开展广泛应用研究。
(5)和其他过程的结合。膜蒸馏可与其他分离等过程相结合和集成。
(6)加强对减压膜蒸馏技术的研究。
㈨ 徐纪平的主要荣誉
徐纪平所在研究组和研究生对聚醚酰亚胺、改性聚芳醚砜(酮)、聚反丁烯二酸二酯、改性聚三甲基硅基丙炔等四类聚合物膜材料的结构和气体分离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相应对复合反渗透膜、超滤微滤膜、荷电膜(可用作纳滤膜和离子交换膜)、膜蒸馏用膜和渗透气化膜的膜材料也进行了研究。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论文逾150篇。从1979年以来共培养了博士10余名,硕士20多名。曾前往阿尔巴尼亚、英国、日本(4次)、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国进行考察、学术交流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徐纪平曾任吉林省政协第五届委员。现任《高分子学报》编委,《功能高分子学报》顾问,《水处理技术》及《膜科学与技术》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