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純化水殺菌失敗,溫度升不到80,一直在79徘徊,我該怎麼應對,望大師指點迷津
其實巴復氏消毒並不是非制要80度,79度也不是問題,重點是消毒時間的設定和升溫控制,你的設備溫度升不上去主要是因為:
1、溫控出現問題,看下程序和比例調節閥
2、換熱器有問題,計算下換熱面積以及有沒有滲漏情況。冬天可能暴露問題多點
3、循環管網問題,檢查下回水溫度感測器等
❷ 純化水巴氏消毒為什麼回水溫度達不到80度.呢
把換熱器後溫度感測器溫度報警值調高,升溫過程中在不報警的前提下盡量開大蒸汽閥門開度
反滲透純化水設備產水量與溫度的關系如下:
❹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1) 原水水質指標的全分析。對於RO系統工程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確定預
處理工藝流程最重要的化學指標根據。
(2) 反滲透預處理中採用污泥密度指數(SDI),有時也稱為污染指數(FI)來判斷進水中膠體和顆粒物體物質的污染程度。這個方法比濁度測定更能反映水質情況,它已經被
反滲透行業普遍接受和認可。設計導則要求進水的SDI值小於或等於5。一般干凈的井水的SDI<1,故不必進行膠體的預處理。
(3) SDI測試方法
a. 污染密度指數(SDI)—指在2.1Kg/cm2(30spi)給水壓力下,單位時間與單位
面積內0.45µm特定濾膜被污堵的百分率。
指標控制目的
(1) 除去懸浮固體、降低濁度
(2) 控制微生物的生長
(3) 抑制與控制微溶鹽的沉積
(4) 進水溫度和PH的調整
(5) 有機物的去除
(6) 金屬氧化物和硅的沉澱控制
預處理的目標
為了保證反滲透系統水的回收率、滲透水的回收質量、透過水流量的穩定運行費用的最低化、膜的使用壽命的最佳化等,必須進行完善的預處理。具體目標為:
(1) 防止膜表面發生污染,即必須盡量去除懸浮固體、微生物、、膠體物質及有機物,從而
防止這些物質在膜表面沉積或污垢在膜原件水流通道。
(2) 防止膜表面發生結垢,即必須盡量抑制難溶解鹽如CaCO2、CaSO4、BaSO4、SrSO4、CaF2以及鐵、錳、鋁、硅化合物等在膜表面的沉積。
(3) 防止膜承受物理和化學損傷。即必須盡量避免高溫、極端的酸性水或鹼性水、氧化劑等對膜的影響。
❺ 純化水分配系統日常循環溫度是多少
正常的我們的循環溫度一般在18度,國外的要求更嚴格,有必要的降溫措施。
❻ 初水出水溫度和回水溫度差別怎麼調
通過調整水流量大小、機組啟停狀態等來改變進出水溫度差值。
對於任何一台加熱設備來說,其進出水的溫度差值只是一個計算值,並不是控制目標值。真正要控制的是水流量、出水溫度或回水溫度其中一個數值。
建議先把產品廠家給的產品使用說明書搞清楚,然後再看應該如何調節。
❼ 2015版gmp對純化水制備設備:管道流速、溫度有什麼要求
與10版是一樣的,這個屬於工程范圍
就是換成20版,也不會變得
另外,沒有15版GMP一說,國內GMP只有06和10版
15版的是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