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類
廢水中的污染物種類主要有:固體污染物、有機污染物、營養性污染物、酸鹼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類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熱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
廢水污染指標一般可以分為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污染指標。
廢水溫度過高而引起的污染稱為熱污染,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幾點:
色度能引起人的感官上的不適,是一種感官性污染指標。
將有色廢水用蒸餾水稀釋後與蒸餾水在比色皿中對比,一直稀釋到兩水樣沒有色差。此時廢水的稀釋倍數就是色度。
在各類水質標准中對色度有著明確的規定。
嗅和味同色度一樣屬於感官性指標。水的臭味來源於還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氯氣燈污染物。含鹽分也會給水帶來異味,比如氯化鈉帶鹹味、硫酸鎂帶苦味。
廢水排放對臭味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固體污染物常用 懸浮物 和 濁度 兩個指標來表示。
固體午安無在水中以的溶解態(直徑小於1nm),膠體態(1-100nm),懸浮態(>100nm)三種形式存在。
懸浮物 是一項重要的水質指標,它的存在不但會使水質混濁,而且會使管道堵塞、磨損,由於大多數廢水中都含有懸浮污染物,所以去除懸浮物是一項基本任務。
濁度 是對水的光導性的一種測量,其值可表示水中膠體和懸浮物的含量。
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種類非常多,工程中一般以 生化需氧量(BOD) 、 化學需氧量(COD) 、 總需氧量(TOD) 、和 總有機碳(TOC) 等指標來定量描述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含量。
在有氧的條件下,由於微生物的活動,降解有機物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單位為單位體積廢水所消耗的氧氣(mg/L)
在實際測定中,一般採用BOD 5 來表示,即在20℃經5天培養需要消耗的溶解氧量。
BOD 5 作為有機物濃度指標基本上反映出了能被微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機物的量,較為直接、確切的的說明了為題。
但是也存在缺點:
化學需氧量指在酸性條件下,用強氧化劑將有機物氧化為CO 2 、H 2 O,所消耗的氧量。氧化劑一般採用重鉻酸鉀。
使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稱為COD Cr
使用高錳酸鉀作為氧化劑稱為COD Mn
COD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較精確的測定出廢水中耗氧物質的含量,但廢水中還原性無機物也消耗部分氧,造成誤差
如果廢水中的成分相對穩定,那麼COD和BOD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一般來水COD>BOD 20 >BOD 5 >COD Mn 。
其中 BOD 5 /COD的比值作為衡量廢水是否適宜生化法處理的指標:比值越大,越容易被生化處理,一般大於0.3才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有機物的主要元素有C、H、O、N、S等。在高溫下燃燒後將分別產生CO 2 、H 2 O、NO 2 和SO 2 ,所消耗的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一般情況下TOD>COD。
有機物都含有碳,通過測定廢水中的總含碳量可以表示有機物含量。
有毒有機物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機物,難以被生化降解,並且大多是較強的「三致」物質(致癌、致畸、致突變),毒性很大。
油類污染物包括「石油類」和「動植物油」。油類污染物能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隔絕大氣於水面,破壞水的復氧條件,還能附著於土壤顆粒表面和動植物體表,影響養分的吸收和廢物排出。
PH主要指示水樣中的酸鹼性。一般要求廢水處理後的PH應在6-9之間。
廢水中的P和N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營養元素。當廢水排入水體中,使N和P的濃度分別超過0.2mg/L和0.02mg/L時,就會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
重金屬在天然水體中含量很低,重金屬有毒物主要有汞、鉻、鎘、鉛、砷。
無機非金屬有毒物主要有氰化物、氟化物、含硫化合物、亞硝酸根等
廢水中放射性物質主要來源於鈾、鐳、等放射性金屬生產和使用
生物性污染指標主要指廢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桿菌、和病毒。
⑵ 生活污水主要有哪些污染物
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1)物理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 熱污染
污水的水溫是污水水質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就污水處理本身而言,水溫多低(如低於5℃)或過高(如高於40℃)都會影響污水的生物處理效果。溫度較高的污水主要來自熱電廠及各種發熱工廠過程中的冷卻水。未經處理的冷卻水排入水體後,造成受納水體的水溫升高,水中有毒物質毒性加劇,溶解氧降低,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長甚至導致死亡。
② 懸浮物質污染
懸浮物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浮游生物及呈乳化狀態的油類(泡沫)。它們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建材、食品、造紙等工業產生的污水,或者是由於地面徑流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進入水中的。懸浮物質的存在造成水質混濁、外觀惡化,改變水的顏色。
③ 放射性污染
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鈾、鐳等放射性金屬的生產和使用過程,如放射性礦藏、核試驗、核電站以及醫院的同位素實驗室等。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釋放出放射性核親(α、β、r射線)構成一種特殊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對人體進行慢性輻射並可以長期蓄積,引起潛在效應,誘發貧血、癌症等。
](2)化學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無機無毒物污染
無機無毒物主要指無機酸、無機鹼、一般無機鹽以及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酸性、鹼性污水要來自礦山排水、化工、金屬酸洗、電鍍、制鹼、鹼法造紙、化纖、製革、煉油等多種工業污水。酸鹼污水排入水體後會改變受納水體的pH值,從而抑制或殺滅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生長,削弱水體的自凈能力,破壞生態平衡。此外,酸、鹼污染還能逐步地腐蝕管道、船舶和地下構築物等設施。
一般無機鹽類是由於酸性污水與鹼性污水相互中和以及它們與地表物質之間相互反應產生的。無機鹽量的增多導致水的硬度增加,給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污水中的氮、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營養物質。氮主要來源於氮肥廠、洗毛廠、製革廠、造紙廠等;磷的主要來源是磷肥廠和含磷洗滌劑。施用氮肥和磷肥的農田排水也會有殘余的氮和磷。
當水體中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增多時,可導致水體,特別是湖泊、水庫、港灣、內海等水流緩慢的水域中的藻類等浮游植物及水草大量繁殖。這種現象稱之為水體的「富營養化」。「富營養化」污染可導致水中溶解氧減少,魚類的生活空間減少,且有些藻類還帶有毒性,危害魚類及水生動物的生存。更有甚者,過多的藻類殘體可使湖泊變淺,最後形成水體老化和沼澤化。
②無機有毒物污染
無機化學毒物包括金屬和非金屬兩類。金屬毒物主要為汞、鉻、鎘、鉛、鋅、鎳、銅、鈷、錳、鈦、釩、鉑和鉍等,特別是前幾種危害更大。如汞進入人體後被轉化為甲基汞,在腦組織內積累,破壞神經功能,無法用葯物醫治,嚴重時造成死亡。鎘中毒時引起全身疼痛,其中的鎘取代了骨質中的鈣,使骨骼軟化自然折斷所致,腰關節受損、骨節變形,有時還會引起心血管病。
金屬毒物具有以下特點:
a.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在各種形態間相互轉化、分散。
b.其毒性以離子態存在時最嚴重,金屬離子在水中容易被帶負電荷的膠體吸附,吸附金屬離子的膠體可隨水流遷移,但大多數會迅速沉降,因此重金屬―般都富集在排污口下游一定范圍內的底泥中。
c.能被生物富集於體內,即危害生物,又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
d.重金屬進入人體後,能夠和生理高分子物質,如蛋白質和菌等發生作用而使這些生理高分子物質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體的某些器官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其危害有時需10―20年才能顯露出來。
重要的非金屬毒物有砷、硒、氰、氟、亞硝酸根等。如砷中毒時能引起中樞神經紊亂,誘發皮膚癌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還能與仲胺生成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病作用。
③有機無毒物污染(需氧有機物污染)
有機無毒污染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和某些工業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這類合機物是不穩定的,它們在微生物作用下,藉助於微生物的新陳代謝進行分解,向穩定的無機物質轉化。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故又稱之為需氧污染物或耗氧有機物。在有氧條件下,經好氧微生物作用進行轉化,從而消耗大量的溶解氧,產生CO2、H2O等穩定物質;水中溶解氧耗盡後,則在厭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轉化,產生H2O、CH4、CO等穩定物質,同時放出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變黑變臭,造成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這一類污染物質是目前水體中最大量、最經常和最普遍的一種污染物。
④有機有毒物污染
污染水體中的有機有毒物質種類很多,這類污染物質多屬於人工合成的有機物質,(如DDT、六六六)、多環芳烴、芳香胺等污染物;這類污染物質的主要特徵是化學性質穩定,很難被微生物分解,其另一特徵是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都有害於人類健康致畸、致突變物質,有些還被認為是致癌物質。。
⑤油類物質污染
有機油類污染物質包括「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兩項。它們進人水體後漂浮在水面上,形成油膜,隔絕陽光、大氣與水體的聯系,破壞水體的復氧條件,從而影響水生物、植物的生長。
(3)生物性污染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廢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小細菌含量很低,當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醫院污水等排入後將帶入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能引起肝炎、傷寒、霍亂、痢疾、腦炎的病毒和細菌以及蛔蟲卵和鉤蟲卵等。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繁殖速度快。
⑶ 鍋爐有哪些污染
鍋爐排放的大氣污染物有數十種之多,量多危害也較大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有以下五種。
(1) 顆粒物質 顆粒物質的來源可分為天然來源和人為來源,而以人為來源為主。直接由污染源排放出來的稱為一次顆粒物質;大氣中某些污染組分之間,或這些組分與大氣成分之間發生反應而產生的微粒,稱為二次顆粒物質。人為來源主要是燃料燃燒過程中形成的煤煙、飛灰等,以及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SO2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硫酸鹽等。
(2) 硫氧化物SOx 大氣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還有小部分SO3。主要來自發電廠和供熱廠中含硫化石燃料(其中80%是煤)的燃燒,從化學熱力學來看SO2的平衡轉達化率高,易生成SO3。從化學動力學看,可以通過催化氧化(懸浮在大氣中的鐵鹽、鎂鹽起催化劑作用)或學化學氧化(主要是在波長為290~400nm的紫外光作用下)生成SO3,SO3極易與水汽生成硫酸霧或硫酸雨。SO2不但對人的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它對植物還會產生漂白的斑點、抑制生長、損害葉片和降低產量。當空氣中有微粒物質共存時,其危害可增大3~4倍)。SOx許多不良作用是由於SOx與水作用生成的硫酸造成的。硫酸和硝酸的酸雨己嚴重危害我國和世界許多地區,成為舉世矚目的三大全球性公害之一。
(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種類很多,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等。它們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高溫燃燒爐等的燃燒過程中,由空氣中的N2和O2反應生成的NO、NO2(N2+O2===2NO, 2NO+O2===2NO2)也部分來自於生產和使用HNO3的工廠的排放氣,還有氮肥廠、有機中間體廠、有機中間體廠、有色及黑色金屬冶煉廠的某些生產過程。現在,每年向大氣排放NOx幾千萬噸。NO會刺激呼吸系統,還能與血紅素結合成亞硝基血紅素而使人中毒。NO2能嚴重刺激呼吸系統,並能使血紅素硝基化,危害比NO的更大。另外。NO2還會毀壞棉花、尼龍等織物,使柑桔落葉和發生萎黃病等。另外,也會形成硝酸酸雨產生危害。
(4) CO和CO2 CO是人類向大氣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主要來自燃料的不完全燃燒。但是近來的研究指出天然產生的CO也不容忽視。由於近代對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的改進,所以從固定燃燒裝置排放的CO量逐漸有所減少,而由汽車等移動源燃燒產生CO的量每年約有2.5億t,占人為污染源排放的CO總量的70%左右。現代發達國家城市空氣中的CO有80%是汽車排放的。
低層大氣中相當豐富的CH4可被氫氧自由基(––OH)作用生成甲基自由基(––CH3),繼而轉變成CO。海洋是另一個重要的天然來源。早先人們認為海洋是吸收CO的重要渠道,但現在發現海洋對CO是過飽和的,這樣海洋中的CO濃度反而高於大氣中的CO濃度。海洋每年向大氣排放CO約達0.6億t。
CO是無色、無臭、無氣味的氣體。一般城市空氣中的CO含量水平對植物及有關微生物均無害,但對人和動物有害,因CO能與血紅蛋白化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CO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O2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要大200~300倍,因此CO進入血液後,會使血液輸氧能力降低甚至失去輸氧能力,導致人體缺氧。輕度中毒有頭痛、惡心等症狀,嚴重時則昏迷、痙攣甚至死亡。
CO2與CO不同,它本身沒有毒性,因此過去都不把CO2列為污染物,但從長遠觀點年,CO2也是相當重要的污染物。近一個多世紀以來,隨著工業、交通和能源的高速發展,排入大氣中CO2的日益增多,超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自然界消除CO2的能力,而使CO2濃度迅速增加。CO2是一種溫室氣體,其含量的不斷增加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⑷ 工業廢水按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如何分類
工業廢水分類:
一般工業廢水通常會有這三種分類,第一種是按照工業廢水中所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性質分類,第二種是按照工業企業的產品和加工對象來分類,那麼第三種呢則是按照廢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來分類。
按工業廢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學性質分類:
含無機污染物為主的為無機廢水,含有機污染物為主的為有機廢水。例如電鍍廢水和礦物加工過程的廢水,是無機廢水;食品或石油加工過程的廢水,是有機廢水。
按工業企業的產品和加工對象分類:
如冶金廢水、造紙廢水、煉焦煤氣廢水、金屬酸洗廢水、化學肥料廢水、紡織印染廢水、染料廢水、製革廢水、農葯廢水、電站廢水等。
按廢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類:
如酸性廢水、鹼性廢水、含氰廢水、含鉻廢水、含鎘廢水、含汞廢水、含酚廢水、含醛廢水、含油廢水、含硫廢水、含有機磷廢水和放射性廢水等。
當然,前兩種分類法不涉及廢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也不能表明廢水的危害性。第三種分類法,明確地指出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成分,能表明廢水一定的危害性。
實際上,一種工業可以排出幾種不同性質的廢水,而一種廢水又會有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污染效應。例如染料工廠既排出酸性廢水,又排出鹼性廢水。紡織印染廢水,由於織物和染料的不同,其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效應就會有很大差別。
即便是一套生產裝置排出的廢水,也可能同時含有幾種污染物。如煉油廠的蒸餾、裂化、焦化、疊合等裝置的塔頂油品蒸氣凝結水中,含有酚、油、硫化物。在不同的工業企業,雖然產品、原料和加工過程截然不同,也可能排出性質類似的廢水。如煉油廠、化工廠和煉焦煤氣廠等,可能均有含油、含酚廢水排出。
⑸ 廢水中的污染物有哪些
1、 重金屬污染物,主要是鉛、鎘、六價鉻、汞、砷;
2、有機有毒物:主要有、回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答、苯系物、多環芳烴、
3、無機物:主要有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
4、有機營養物:有機氮,
5、表面活性劑、總磷、
⑹ 廢水中污染物的種類主要有哪些
廢水中污染物抄的種類和含襲量大小是決定採用那種處理工藝的關鍵指標。按照存在的形態,廢水中的污染物可分為漂浮物、懸浮固體、膠體、低分子有機物、無機離子、溶解性氣體、微生物等。按照危害特徵,廢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分為漂浮物、懸浮固體、石油類、耗氧有機物、難降解有機物、植物營養物質、重金屬、酸鹼、放射性污染物、病原體、熱污染等。另外,將一些水質指標歸類,污染物種類也可以按如下分類。(1) 固體污染物 包括懸浮物、膠體狀雜質、溶解性雜質等。(2) 需氧污染物 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總需氧量、總有機碳等。(3) 油類污染物 包括石油類和動植物油。(4) 有毒污染物 包括無機化學毒物、有機化學毒物、放射性毒物等。(5) 生物污染物 主要指廢水中的治病性微生物,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等。(6) 酸鹼污染物 酸主要來源於礦山排水、工業廢水及酸雨等;鹼主要來自鹼法造紙、化學纖維製造、制鹼、製革等工業廢水。(7) 營養性污染物 包括氮、磷、鉀、銨鹽等。(8) 感官性污染物 指廢水中能引起異色渾濁、泡沫、惡臭等現象的物質、如印染廢水等。(9) 熱污染 含熱廢水。
⑺ 廢水中主要有哪幾類污染物
有機污染物:油脂、蛋白質、糖類等
無機污染物: 酸鹼類物質,含重金屬、有色金屬類物質等
生物類污染物:病原體、細菌、寄生蟲等
⑻ 鍋爐水進去污水對污水有什麼影響
鍋爐水進去污水對污水可能會造成造成汽包水位波動,稍有不慎,會影響汽包水位保護誤動。另外排污還會帶走大量熱能。鍋爐排污的水一般是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的,造成環境污染的是裡面含有重金屬,或者說一些其他的雜物。
鍋爐進污水處理辦法
排污次數頻繁,利用鍋爐底部排污排除水渣,採用時間間隔小且排污次數高的方法進行排污,比長時間一次排污的方式效果要好得多。先做好上面說的連續排污法,然後減少排廢水量,這么做的作用和目的是為了保證鍋爐供氣充足,又可使鍋爐水質控制在標准范圍內,不會因為過量排污導致鍋爐運行波動大,對鍋爐的保養和壽命影響很嚴重。
利用鍋爐排污時間間隔的一致性來控制水質量的平衡度,使得鍋爐運轉更穩定健康。鍋爐水廢水主要污染物就是鍋爐裡面的廢渣,廢水中含有大量無機懸浮物,污水通過預塗層過濾變得清澈透明。隨著過濾不斷地進行,敷膜塗層逐漸加厚,阻力增大,產水量逐漸減少,濾池水位逐漸上升,一但上升到保護高位置時,濾池應開始清灰。
⑼ 蒸汽鍋爐產生的污染物是什麼
取決於燃料,燃料越干凈,污染物就越少
燃煤鍋爐主要是大氣污染物,包括顆粒物、SOx、NOx、HC等,還有爐渣爐灰等固體廢物,還有鍋水定期排污等廢水。
電鍋爐就簡單了,只有定期排污廢水
⑽ 鍋爐軟化水樹脂用完只進鹽水對鍋爐有什麼害處
你要知道,鹽水是鍋爐軟化器(鈉離子交換器)的再生劑,只是軟化器啟動再生工作時,鹽水與軟內化器容體內樹脂層充分接觸,目的是恢復離子交換樹脂的軟化能力,通過軟化器正反洗程序,將水中鈣鎂硬度廢水,或多餘的鹽水排往污水溝。但鹽水千萬不能進入鍋爐體內,因為鹽水(氯化鈉)是腐蝕性產物,對鍋爐鋼板(管)產生嚴重的腐蝕作用,直接危害鍋爐的安全運行,所以鹽水是嚴禁直接或間接進入鍋爐體內...。一傑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