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質太硬養水草會讓水質變軟嗎
水草可以軟化水質。 在養殖水草過程中。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水質的標准放寬到10-15左右,這樣的水質軟硬度會合適更多的水草生長。水質軟化最有效、安全也最經濟的方法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因為樹脂可以將多餘的鈣、鎂離子徹底阻擋在水族箱以外,樹脂的使用應在水族箱外而不是將它放置在頂濾盒中或是水族箱中的其他什麼地方,因為這樣軟化效果不好而且會除掉了水中的營養鹽,進而使水族箱水質不容易控制,也影響了水草的生長。
大部分的水草都是喜歡弱酸性水,但不是說一進入弱鹼性環境就會立馬死亡,很多水草在弱鹼性環境中可能只表現為狀態不好,但能生存。紅蝴蝶類、榕類、椒草類等水草在弱鹼性環境下也能生長得不錯,另外,部分莫絲在弱鹼性環境里也沒什麼問題。
種植水草的底沙應該選用天然的中性、弱酸性的河沙,切勿選用鹼性的普通沙子,以免阻礙水草的正常生長與成活。
不同產地的水草對水溫要求也不相同。熱帶型水草對水溫要求較高。溫帶型水草要求相對較低,所以總的來說水溫在20至24度較為適宜。對於熱帶水草,在過冬時水溫約不可低於15度。
一般草缸最好每周換水1/3。換水時如果是用帶洗沙功能的吸水管,最好把洗沙頭插入沙里,這樣可以清除分部沉澱在沙里的殘留物,降低有毒物質的產生。換水能調節PH值和水的硬度,降低亞硝酸鹽濃度促進水草進行氣體交換,促進魚的食慾和生長,增加水的透光度。換進的新水最好是自來水添加適量水質安定劑後直接使用,冬天要注意水溫,盡量使新水和缸內老水的溫度盡可能的接近。
Ⅱ 水草溶葉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水草溶葉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水草溶葉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對於喜歡養魚的朋友來說,都會在魚缸種植一些水草,不僅可以為魚兒提供營養物質,而且還能凈化水質,然而在種植水草過程會發現水草溶葉,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水草溶葉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一、水草溶葉原因
水草溶葉現象一般出現於開缸初期或缸體水質急劇變化時期,成因是因水中的有害病菌數量無法被壓制,加上水草本身營養問題,導致葉片內的糖類被細菌分解,葉綠素消失,最後導致葉片呈透明狀,也就是腐敗溶葉。一般溶葉的情況發生在大葉面的水榕、皇冠等水草種類,但水晶莫絲等易受感染的摩絲類也極易發生溶葉現象,且一旦發生,基本莫絲就無法挽回了。
二、水上葉溶葉
水上葉顧名思義就是離水培植的水草,像大部分陰性鐵類水草都是水上培植,還有一些有莖類陽性草也是。這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所以在大型草場中應用比較廣泛,因為自己曾經是水族從業者所以對這個略知一二。
像是魚店進回來的水草一般都是水上葉,水上葉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莖和葉摸上去比較硬,種下去會溶葉。因為這是水草轉水必經的過程,有的魚友在發現溶葉後以為水草爛了就扔掉了,那怎麼才能種好水上葉呢?首先在種植時有莖水草要把根剪掉1厘米左右再種,剛種下去的初期水草會長高一節,新長出的會比原來的葉片顏色淺一些。這一節就是轉好水的水草了,到這時就要把新長出的這節剪掉,不然下方的老葉以及莖就會爛掉,把剪下來的部分重新種回去就算完成了轉水的全過程,缸里剩下的.老葉拔出扔掉即可,新種的是不會再溶葉的。
三、水下葉溶葉
再來說下水下葉,水下葉在魚店不太容易買到,除非是在成景的缸里拔。水下葉的特點就不用多說了,葉片比較柔軟,不像水上葉那麼挺。大部分水下葉種下去就活很好養,但有部分品種也會溶葉,比如日本簀藻。只要換缸就會溶葉,但是只要你耐心一點還是會長出新葉的,還有一些軟水水草,比如叉柱花,羽裂蓑衣等等。種到北方硬水缸里一樣會溶葉,就算是最後轉水成功生長的也及其緩慢。像是這類的水草用ADA NEW種比較好,用陶粒肯定是不行了。
在你購買和運輸水草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水草葉片的損傷,入缸前記得將有損傷的葉片丟棄,不要心疼,不然很容易傳染並影響到其他的造景。而水草溶葉也一定要分清楚你的水草是水上葉還是水下葉,這樣才能夠做出准確的處理,讓你的水草盡快恢復健康。
首先,水草由於環境、運輸、水溫、肥力、光照等等變化的影響,會產生營養的流失,水草較為柔弱,在新缸中養殖需要一定的適應期。入缸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在3%鹽水中浸泡大約15分鍾皆可,用養好的水沖凈,防止病原體的帶入。水質的腐敗會引起菌類的爆缸,導致水草被細菌侵蝕,出現溶葉、透明等現象。
水上葉溶葉
在沉水水草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水上葉,一種是水中葉。水上葉基本上是離水培植,需要有個「轉水「的過程,溶葉是很正常的事情。種植時,有莖水草的根需去掉1厘米種植,長出一節新草後再剪下這節新草,將其重新栽種,老草撥出扔掉,至此轉水成功。
水中葉溶葉
水中葉還是比較好養的,容易存活。水中葉溶葉和品種也有一定的關系,有的水草非常細嫩,在自身受損的情況下,容易溶葉,所以在采購水草時要挑選好。入缸時,要把破損的葉片剪掉(剪子消毒)。
有網友提醒水妖精不要用,因為會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造成水環境的改變,這是有道理的。我一種在提醒新手養殖水草盡量用水草泥,那也是因為泥的肥力足,又容易吸收,對新手來說較為方便,等適應了水草的養殖,可以有針對性的用砂養殖一些好的水草。
大部分的水草喜酸性軟水,這也是草缸中常見沉木的原因,沉木有軟水的效果。需要再次提醒的是:轉水期的草受環境影響,很可能溶葉,不要以為是壞了。遇到溶葉現象,要逐一的排查各種情況,才能「對症下葯」。
Ⅲ 為什麼我在魚缸里放塑料水草會使水性變軟
為什麼我在魚缸里放塑料水草會使水性變軟?
你通過什麼方式測量出水變軟的,放塑料水草前硬度是多少,放了後變成多少。
怎麼決定水的屬性?
水有很多指標,或者說是你所謂的屬性,硬度這一屬性是以水中溶解的鈣、鎂離子濃度來決定的,單位是ppm(毫克/升)。
我只知道自來水是硬水,燒過的水是軟水
自來水是不是硬水看水源地,地表水為水源的並不硬,北方地下水為水源的比較硬。燒水會使鈣、鎂離子結晶析出,的確比原來軟一些。
自來水在陽光下曬能適合魚生長。
養魚曬自來水主要目的是除氯,與硬度無關。
塑料草怎麼能使水變軟?
同第一個問題,用數據說話,從科學理論上塑料不會從根本軟化水質,少數特殊塑料(樹脂)能用鈉交換鈣起到軟化水質作用,不過沒聽說用這個東西做假水草的。
放石頭水就會變硬?
放石頭水會不會變硬要看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類岩石會使水變硬,如大理石、青龍石等。硅酸鹽類岩石不會使水變硬,如花崗岩、硅化木等。
難道在水裡這些東西等分泌什麼嗎?
分泌通常指從生物體的某些細胞、組織或器官里產生出某種物質。水裡的礦物元素通常是少量(或極微量)溶解進去的。
Ⅳ 我的水草怎麼狀態這么差了,求分析原因
是不是因為水質不太好的關系
Ⅳ 養水草,用軟水還是硬水好點還有水草泥用利得泥好嗎
首先是軟水好,尼特利分硬水版和軟水版,南方用軟水版北方用硬水版。
Ⅵ 養水草用什麼水好
養水草用自來水等都可以,但是要放在太陽下暴曬,增加溶氧量。
1、適當的水質處理和有規律的換水,給水草提供所有必需的養分,(包括微量元素),是讓水草得以健康生長並遠離藻類侵害的先決條件。例如,使用水草肥料就可以提供正確的營養劑量,這些水草肥料,綜合了所有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日常供給。通過施加這些經過仔細配伍的養分及元素組合,就可以避免部分疾病的發生。但是在添加中一定要注意量的保證,微量元素一旦過量,就會對水草造成毒害而使得藻類乘虛而入。
2、通過添加二氧化碳來調控PH值調控水體PH值在6.8-7.2之間,不只是為了提供水草足夠的碳需求,而且可以讓整個水體化學環境處於有利於促進生長發育的狀態。為達到這個目的,配備合適的二氧化碳發生或添加裝置是值得的。
Ⅶ 草缸水質硬度多少合適
Ⅷ 水草泥硬水的好還是軟水的好
這個沒有好壞,只有適應和不適應。
比如,當地水質比較硬,礦物版質多,明顯不太適合權養草,這個時候採用硬水版。降低水體硬度。
再比如我國南方,水體偏軟。採用軟水版。
還有一個版本,就是清水版,這個應該是萬能的,不過,水體鹼性較高時可能出現黃水。
Ⅸ 養大多數水草是不是要軟水
是需要相對硬度較低的水質。總硬度50~150ppm比較合適。
Ⅹ 水質太硬養水草會讓水質變軟嗎
在養殖水草過程中,控制水質的軟硬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可以將水質的標准放寬到10-15左右,這樣的水質軟硬度會合適更多的水草生長。 硬度對水草的影響,水硬度中的鈣及鎂離子是水草的必要養分,甚至鐵、錳、鋅、銅等離子也是。從這方面考慮,硬度水質對水草養分的獲得,是有積極正面的意義的。但是,硬度水中既有水草所需的微量元素,也含有金屬離子。當鈣離子濃度高時可以幫助水草的生長;當金屬離子高時,對水草的生長就不利了。
水體中的各種養分如果存在比例不均衡,會發生相互拮抗作用。鈣有阻止水草對水分之吸收而有利於養分吸收之作用,與鉀作用相反,故鈣與鉀必須要有適當比例, 否則鈣與鉀之間必會發生拮抗作用,讓水草只能吸收鈣或鉀,不能吸收鉀或鈣,對水草的生長一定有極不良的影響。
硬度對水草的影響,主要是建立在養分相互之間的拮抗作用,尤其是鈣與鉀之間的拮抗作用之上。因此我們在選擇栽培用水時,要特別注意水的硬度是否適當,硬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宜。
水質軟化最有效、安全也最經濟的方法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因為樹脂可以將多餘的鈣、鎂離子徹底阻擋在水族箱以外,而它本身又並不昂貴。樹脂的使用應在水族箱外而不是將它放置在頂濾盒中或是水族箱中的其他什麼地方,因為這樣軟化效果不好而且會除掉了水中的營養鹽,進而使水族箱水質不容易控制,也影響了水草的生長。
如果需要大規模的降低水硬度,可以使用軟水劑化學反應;此外,還可以選擇使用六偏鈉,化學反應;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這在海水蝦的繁殖中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同理,也可以用在熱帶魚的養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