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碘儲備液的配製
你說的碘液體的碘酒吧。
碘酒又名碘酊,是常用的外科消毒殺菌劑。常用的是含碘2%~3%的酒精溶液,還有一種濃碘酒,用於皮膚及外科手術消毒。由於碘在酒精中溶解得較慢,為了加速溶解加入適量碘化鉀。
碘酒的配方如下:I2 25 g、KI 10 g、C2H5OH 500 mL,最後加水至1 000 mL。
配製時應先將KI溶解於10 mL水中,配成飽和溶液。再將I2加入KI溶液中,然後加入C2H5OH,攪拌溶解後,添加蒸餾水至1 000 mL,即成為常用的皮膚消毒劑。
用於治療皮膚甲癬及外科消毒的濃碘酒配方如下:
I2 100 g、KI 20 g、蒸餾水20 mL,最後加90% C2H5OH至1 000 mL。
配製方法與稀碘酒的方法相同。
配好的碘酒應存放在密閉的棕色玻璃瓶中。
『貳』 溶解碘化鉀時水不能太多
「不可以。 I2在水中的溶解性太差,配成的溶液溶度太低,而加入KI後發生反應,因此加入KI後既不會影響I2的性質,又大幅增加了I2的溶解度。 碘標准溶液不可以直接配製,因為市售碘單質固體純度不高,又因碘單質易揮發,故無法直接配製,通常需要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對其進行標定。 (2)碘酊的制備中溶解碘化鉀的純化水不能太多擴展閱讀: ...」
『叄』 碘酊的配方制備本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2%碘酒用於一般皮膚消毒及感染,如小癤瘡等;而3.5%一5%碘酒用於手術或打針前皮膚消毒。那麼,如何配置5%的碘酊呢?
碘酊的濃度一般隨葯物或葯材的性質而異,除另有規定外,含劇毒 葯的碘酊,每100毫升相當於原葯物或葯材的10克,其他碘酊每100毫升相當於葯物或葯材20克,含有劇毒 葯品碘酊的有效成分,應根據半成品的含量或效價加以調整,使符合各該碘酊的規定。碘酊久置發生沉澱時,可測定乙醇含量或濾除沉澱再調至規定標准後使用。
那麼如何配置5%的碘酊呢?配置5%的碘酊的處方:碘50克,碘化鉀10克,蒸餾水10毫升,乙醇(95%)適量,全量1000毫升;製法: 取碘化鉀加蒸餾水10毫升溶解後,加碘與適量乙醇,攪拌至溶解。再加乙醇使成1000毫升,即得。
個別人對碘可產生過敏反應,碘經皮膚塗搽可引起嚴重發熱與全身皮疹反應,應予注意。碘酒應裝在有色玻璃中置於冷暗處保存,並將瓶塞塞緊,以防分解與揮發。
由於碘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刺激性,若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引起皮膚起泡、脫皮及皮炎,故用碘酒皮膚做消毒時,待稍干後再用70%酒精進行脫碘。正因為刺激性大,若傷口塗上可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所以碘酒不能用於皮膚已破損處及眼、口腔、會陰和其他粘膜等處的消毒。
『肆』 求助:5%的碘酒如何配製 急需~ 謝謝能給幫忙!
碘酒由碘、碘化鉀溶解於酒精溶液而製成
配製碘酒的時候應先將碘化鉀溶解於10 mL水中,配成飽和溶液。再將碘加入碘化鉀溶液中,然後加入酒精,攪拌溶解後,添加蒸餾水至1000 mL,即成為常用的皮膚消毒劑。
『伍』 復方碘酊的制備中碘化鉀溶解水量與碘的溶解速度
常用的是含碘2%~3%的酒精溶液,還有一種濃碘酒,用於皮膚及外科手術消毒。由於碘在酒精中溶解得較慢,為了加速溶解加入適量碘化鉀。
加碘化物可增加碘的溶解度並加快溶解速度(碘單質會與碘離子形成I3-離子,易溶於水,使碘的溶解平衡向溶於水的方向移動。本質上是由於碘的原子半徑大,電子雲容易變形)。100g水在常溫下可溶解約0.02g碘。
碘酒的配方如下:碘
25
g、KI
10
g、C2H5OH
500
mL,最後加水至1
000
mL。
配製時應先將KI溶解於10
mL水中,配成飽和溶液。再將I2加入KI溶液中,然後加入C2H5OH,攪拌溶解後,添加蒸餾水至1
000
mL,即成為常用的皮膚消毒劑。
用於治療皮膚甲癬及外科消毒的濃碘酒配方如下:
I2
100
g、KI
20
g、蒸餾水20
mL,最後加90%
C2H5OH至1
000
mL。
『陸』 配製5%的碘酊100ml
配方:碘3g ,碘化鉀2g ,75%乙醇50mL,蒸餾水50mL。配製時先將碘化鉀溶解於 10mL蒸餾水中,再將碘加入碘化鉀溶液中然後加入乙醇50mL,攪拌均勻後,添加蒸餾水至 100mL即可
『柒』 制備碘酊注意哪些問題
碘酒又名碘酊,是常用的外科消毒殺菌劑。常用的是含碘2%-3%的酒精溶液,由於碘在酒精中溶解得較慢,為了加速溶解,可加人適量碘化鉀。
碘酒的配方如下:碘25g,碘化鉀:10g;乙醇:500ml;水:加至1000ml。
配製時應先將碘化鉀溶解於10ml水中,配成飽和溶液。再將碘加人碘化鉀溶液中然後加入乙醇,攪拌溶解後,添加蒸餾水至1000ml,即成為常用的皮膚消毒劑。
注意事項
1、不能大面積使用碘酒,以防大量碘吸收而出現碘中毒。
2、一般不使用於發生潰爛的皮膚。
3、禁用於碘過敏者。
4、碘酒不宜與紅汞(俗稱紅葯水)同時塗用,以免產生碘化汞而腐蝕皮膚。
5、碘酒又稱碘酊,是許多家庭常備的外用消毒葯。碘酒含碘、碘化鉀及稀乙醇溶液,具有較強的殺滅細菌和黴菌的作用,並能殺死芽胞。碘化鉀在碘酊中起助溶作用,但放置時間過久,碘與其中的水作用,產生碘氨酸和次碘酸,後者可進一步氧化乙醇,產生乙醛、乙酸,此時由於游離碘的含量減少,殺菌力下降,刺激性產物增多,會增強對皮膚的刺激性,故碘酒的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6、碘酒的正常外觀性狀應是紅棕色的澄明液體,有碘與乙醇的特嗅,碘酒若嚴重揮發並已不呈紅棕色時不可供葯用。存放碘酒應置棕色玻璃瓶中,密閉、陰暗處,不可用橡膠、軟木或金屬瓶塞,因這些物質可與碘酒發生化學反應,使碘酒的殺菌作用減弱。
7、本品僅供外用,切忌口服。如誤服中毒,應立即用澱粉糊或米湯灌胃,並送醫院救治。
8、 用葯部位如有燒灼感、瘙癢、紅腫等情況應停葯,並將局部葯物洗凈,必要時向醫師咨詢。
9、如果連續使用3日無效,應咨詢醫師。
10、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11、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5]
『捌』 請教一個葯學問題
本人學葯學的,稍微幫你查了下,《葯劑學》,發現含碘的制劑主要是甘油劑,此外酊劑也有含碘的,如碘酊。
一、下面是碘甘油的處方,希望對你有幫助
處方:碘 1.0g
碘化鉀 1.0g
純化水 1.0ml
甘油 加至100ml
制備:取碘化鉀加水溶解後,加碘,攪拌使溶解,再加甘油使成100ml,攪勻即得。
用途:消毒防腐,用於口腔粘膜感染,牙齦炎,牙周炎,冠周炎及牙周炎治後齦袋消炎。
註解:1.甘油作為碘的溶劑可緩和碘對粘膜的刺激性,甘油易附著於皮膚或粘膜上,使葯物滯留患處,而起到延效作用。2.本品不宜用水稀釋,必要時用甘油稀釋以免增加刺激性3.碘在甘油中溶解度約1%(g/g),可加碘化鉀助溶,並可增加碘的穩定性。4.配製時,宜控制水量,以免增加對粘膜的刺激性。
二、下面是碘酊劑的相關知識
碘酊是常用的外用殺菌消毒劑,多用於皮膚感染和消毒。其處方組成為碘、碘化鉀、乙醇(95%)、蒸餾水。以下就筆者配製2%碘酊劑的一點心得做一淺談。
1 碘化鉀的用量
KI是助溶劑,中國葯典1963年版規定2%碘酊中碘(I 2 )與碘化鉀(KI)含量比值為1∶0.4,1977年版葯典改為1∶0.75。1990年版、1963年版處方中的KI較少,溶解較慢,其它的濃度均採用 I 2 ∶KI=1∶0.6的比值,具有溶解迅速,穩定性好的優點。KI對組織刺激性較強,應盡量保持低濃度。碘酊中的KI本身並沒有消毒殺菌作用,它在處方中的作用是:KI與I 2 形成可溶性的絡合物,起到助溶的作用,其反應如下:(1)I 2 +KI→KI 3 ;(2)2I 2 +KI→KI 5 ;(3)3I 2 +KI→KI 7 。I 2 在水中溶解度為1∶2950,在乙醇中為1∶13。KI在水中溶解度為1∶0.7,在沸水中是1∶0.5。因此,在2%碘酊中不加KI也可以完全溶解,但溶解的速度很慢,不易配製。且I 2 是一種強氧化劑,如果碘酊中沒有KI,經放置後,I 2 能使乙醇氧化,生成有刺激性的乙醛、三碘乙醛、碘乙烷、氫碘酸及乙酸,而I 2 被還原為碘化氫,反應如下:CH 3 CH 2 OH+I 2 →CH 3 CHO+2HI;CH 3 CH 2 OH+HI→CH 3 CH 2 I+H 2 O;CH 3 CHO+H 2 O+I 2 →CH 3 OOH+2HI。
因此使碘酊中游離I 2 減少,殺菌力降低,刺激性增強。而在碘酊中加入KI,使I 2 穩定,形成絡合物,不易揮發。KI與I 2 的絡合反應是可逆反應,溶液中始終保持著動態平衡,使碘酊在使用和貯存過程中游離I 2含量不致減少,殺菌力不會減弱,同時也因絡離子形成而增加消毒效能,並增加對皮膚、組織的滲透作用。KI的用量,按絡合反應計算,反應式(1)I 2 與KI之比為2∶1.3,反應式(2)兩者之比為2∶0.65;反應式(3)兩者之比為2∶0.43。根據分級反應的機理,(1)反應快;(2)次之; (3)較慢。按其絡合物的穩定常數,其穩定性為(1)>(2)>(3),從理論上看,配製時反應(1)反應快,絡合穩定;(2)次之;(3)較慢又不穩定,其用量比似乎以反應(1)的配比最好,但實際上配製時只要KI濃度飽和,三種反應速度相差並不明顯,一旦反應建立,只要外界條件一致,溶液濃度不變,則此三種絡合物在碘酊中也同樣相對穩定,因三種都是可逆反應,都保持一定的平衡。
2 配製和操作注意事項
葯劑學中制劑附加劑使用的原則:在保證制劑療效、安全、穩定,成形及服用方便的前提下,用量愈少愈好。KI是碘酊的附加劑,起助溶與穩定的作用,若從制劑含量穩定性角度考慮,同濃度現行碘酊處方中,KI用量比較高的處方便不甚合理。將KI用量減到最低限度,對減少碘酊刺激性有作用。一般認為碘酊刺激性由兩種原因引起,一是I 2 與乙醇反應生成有刺激性的乙醛和氫碘酸等引起疼痛;二是I 2 與KI本身有較強刺激性。若產生刺激性原因主要是前者,那麼就會因為碘酸的形成使碘酊中含氫碘量出現明顯下降趨勢。
配製碘酊的關鍵在於KI溶液的濃度,絡合反應的速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所以溶解KI時應盡量少加水,最好配成飽和或過飽和溶液,而後再加入I 2 攪拌,I 2 就很快完全溶解,再加入乙醇,後加水,至足量攪勻,即得。配製時需注意操作順序。將I 2 在KI飽和溶液中溶解後,應先加醇,再加水。如果先加水後加醇,就會析出沉澱,或者先加少量醇,即加水(含醇量低於38%時)也會析出沉澱,此時再加入餘下的乙醇,沉澱也不易復溶(除非再添加KI)。因此,配製操作時需注意:KI溶液必須飽和或過飽和,先溶I 2 ,再加醇,後加水,切勿一起加入或將配製順序顛倒,造成浪費。
3 貯藏方法
前面講到I 2 是一種強氧化劑,在貯存過程中,受光作用可與乙醇反應生成許多雜質,所以本品應置於棕色磨口玻璃瓶內,在冷暗處保存。因其具有腐蝕性,所以也不可用木塞、膠塞及金屬瓶塞。另外,碘酊忌與升汞、紅汞溶液同用,因能生成碘化汞,增加毒性。
大概包括了你想知道的一些知識吧 不知道對你可否有用,具體詳見葯學專業的葯劑學這本書。
『玖』 酊劑的制備實驗中,碘化鉀在碘酊劑處方中起和作用
碘化鉀的作用是有助於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屬於增溶劑,可增加碘的溶解度!
碘酊是許多家庭常備的外用消毒葯,它是由碘、碘化鉀溶解於酒精溶液而製成。那麼, 碘化鉀在碘酊處方中起何作用?
碘酊,一般為2%的酒精溶液,是常用的皮膚消毒劑。碘酊中的碘可直接鹵化菌體蛋白質而生殺菌作用,其殺菌作用強而快,其殺菌力強於紅葯水和紫葯水。
因碘酊具有氧化破壞病原體原漿蛋白的活性基因,並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而使其變性沉澱,故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對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蟲也有殺滅作用,就連最不容易殺死的細菌芽孢,碘酊都能起到消毒作用
碘酊的製作方法是取碘化鉀,加碘化鉀是為了生成I3-離子增加碘的溶解度。然後加水20ml溶解後,加碘及乙醇,攪拌使溶解,再加水適量使成1000ml,即得。
所以說,碘是一種固體,碘化鉀的作用是有助於碘在酒精中的溶解。但是由於碘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刺激性,若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引起皮膚起泡、脫皮及皮炎,故用碘酒皮膚做消毒時,待稍干後再用70%酒精進行脫碘。正因為刺激性大,若傷口塗上可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所以碘酒不能用於皮膚已破損處及眼、口腔、會陰和其他粘膜等處的消毒。
『拾』 碘酒是什麼做成的
碘酒是碘與碘化鉀的乙醇溶液,又名碘酊,主要成分為碘、碘化鉀。
碘酒有強烈的刺激性,喝入時,會對口腔,食道,尤其是對胃粘膜和傷口有很大的傷害。碘酊是由碘、碘化鉀溶解於酒精溶液而製成,能灼傷皮膚和粘膜,刺激性較大,不用於破損皮膚、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
極稀的碘酒溶液可作洗胃劑,但未經稀釋的碘酒卻是毒物。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誤將碘酒當成咳嗽糖漿喝下,就會引起碘中毒。
碘酒類腐蝕性葯物應立即喝米湯,米湯中含有的澱粉容易與碘發生化學反應,會生成一種穩定性的墨水樣化合物然後吐出來,反復幾次可減少葯物對孩子身體的傷害,也可給孩子喝些豆漿,豆漿可以保護孩子的胃黏膜。
(10)碘酊的制備中溶解碘化鉀的純化水不能太多擴展閱讀:
碘液的殺菌能力與溶液濃度及對人體組織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成正比。其中,0.5%至11%的碘酒可用於皮膚和粘膜,2%的碘酒可用於一般皮膚消毒和感染,如小癤子,3.5%至15%的碘酒可用於手術或注射前的皮膚消毒。
碘液的保存方法:
液體碘不應與鹼、生物鹼、水合氯醛、苯酚、硫代硫酸鈉、澱粉和鞣酸接觸或使用。陰涼、密封、保存於陰涼處(不超過20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