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KOH是質子型溶液嗎
KOH指的是是氫氧化鉀---金屬鉀放入純水中生成一種鹼類物質。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或白色片狀固體,屬強鹼,腐蝕性強,易溶於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性狀白色斜方結晶,工業品為白色或淡灰色的塊狀或棒狀。
氫氧化鉀具有鹼的通性,具有如下性質:
1.鹼性反應
可使石蕊試液變藍、酚酞試液變紅。
2.與酸反應
如與鹽酸、硫酸、硝酸反應。
KOH+HCl=KCl+H₂O
2KOH+H₂SO₄=K₂SO₄+2H₂O
KOH+HNO₃=KNO₃+H₂O
3.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如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應。
2KOH+CO₂=K₂CO₃+H₂O
2KOH+SO₂=K₂SO₃+H₂O
4.與兩性金屬反應
如與鋁反應。
2Al+2KOH+2H₂O=2KAlO₂+3H₂↑
5.與兩性氧化物反應
如與氧化鋁反應。
Al₂O₃+2KOH=2KAlO₂+H₂O
6.與兩性氫氧化物反應
如與氫氧化鋁反應
Al(OH)₃+KOH=KAlO₂+2H₂O
7.與過渡元素鹽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
CuSO₄+2KOH=Cu(OH)₂↓+K₂SO₄
FeCl₃+3KOH=Fe(OH)₃↓+3KCl
除此之外,氫氧化鉀還可以發生其他反應,如與白磷反應生成磷化氫氣體。
8.相關化學反應
2KOH+CuCl₂=Cu(OH)₂↓+2KCl
CaO+H₂O=Ca(OH)₂
Ca(OH)₂+K₂CO₃=2KOH+CaCO₃↓(由於KOH是強鹼具有溶解蛋白質的性質,因此黑痣被除掉)
6KOH(s)+4O₃(g)=4KO₃(桔紅色)+2(KOH·H₂O)+O₂↑
4KOH(s)+4O₃=4KO₃+2H₂O+O₂↑
6KOH+3S=△=2K2S+K2SO3+3H2O
2KOH+SO₂=K₂SO₃+H₂O
KOH+CO₂=KHCO₃(氫氧化鉀變質該反應還是生產重要化工原料K₂CO₃的主要手段)
2KOH+H₂S=K₂S+2H₂O
3KOH+C₆H₆Cl₆=C6H₃Cl₃+3KCl+3H₂O(農葯666分解反應)
B. 自來水加入氫氧化鉀沉澱
酸與鹼會發生中和反應,所以鹽酸與氫氧化鉀會生成氯化鉀和水,自來水中含有少量的HCl,也就是存在Cl - 所以加入硝酸銀會生成白色的氯化銀的沉澱.
故答案為:HCl+KOH=KCl+H 2 O;AgNO 3 .
C. 純凈水中加什麼導電
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電解質,常見的酸、鹼、鹽都是電解質,但有一些不是,如氯化鈹;在上述兩種情況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稱為非電解質,蔗糖、乙醇等都是非電解質。(大多數的有機物都是非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幾乎完全發生電離的電解質叫做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發生電離的電解質叫做弱電解質。
導電的性質與溶解度無關,強電解質一般有:強酸強鹼,大多數鹽,如:碳酸鈉、硫酸銅,也有少部分鹽不是電解質。
如上所述:你只要在水裡加入強電解質,就成了。比如:氯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要不再試試鹽酸,硫酸,做做試驗,看行不行。
D. 想提高水的密度,用什麼方法好
答:如果想使純水的密度增加,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通過改變溫度可以改變一點,4℃水的密度最大。但這種方法達不到你要的密度,即大小1.2g/cm^3,那麼只能用混合物了。即在水中加密度比較大,同時又容易溶於水的物質,例如食鹽等。僅供參考。
E. koh為什麼不能用直接法配製
固體化學性質不穩定,極易吸水,所以不能直接法配置。
用基準物質碳酸鈉,可以標定H2SO4標准溶液,用基準物質鄰苯二甲酸氫鉀,可以標定KOH標准溶液。
KOH指的是是氫氧化鉀,金屬鉀放入純水中生成一種鹼類物質,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或白色片狀固體,屬強鹼,腐蝕性強,易溶於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F. 電解水時為什麼在水中加硫酸或氫氧化鉀加碳酸鈉或硫酸鈉,硫氰化鉀行不行
一方面是為了增強水的導電性
另一方面是為了曾加水中氫氧根與氫離子的濃度(因為反應的實質就是氫氧根與氫離子放電)
G. 氫氧化鉀加上水生成
什麼都不生成.因為氫氧化鉀是可溶性物質,加水是,只能是離子鍵的斷裂,生成鉀離子,氫氧根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