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視頻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21 19:21:21

『壹』 求助純化水及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檢查規程。謝謝好心人

我們公司的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是這么寫的:
2.3.10 微生物限度
取本品10ml,加內入pH7.0的無菌氯化容鈉-蛋白腖緩沖液至100ml,薄膜過濾,依微生物限度檢查薄膜過濾法檢測(《中國葯典》2005版二部附錄Ⅺ J),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為符合規定。

你可以參照10版的葯店改一下。
希望能幫到你

『貳』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操作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
文件編號




3

制訂部門
實施日期









起草日期
審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本規程旨在為微生物限度檢查提供一個標准化方法。
2.
適用范圍
微生物限度實驗室
3.
責任者
QC
主管生測員
4.
安全注意事項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
規程
5.1
取樣
a
.在車間、實驗室所有用水點按序取樣,標明日期和取樣點位置,一個監測
點取水
3
次,一次
250mL
,送檢驗室按中國葯典
2010
年版二部標准進行全檢。
b

取樣前將直接接觸樣品的容器用
75%
酒精棉球進行擦拭,
採用滅菌後瓶收
集樣品。
c
.取樣時,取樣人洗手並消毒,取樣前用純化水淋洗檢驗用取樣瓶和瓶塞
3
次。滅菌瓶至少取
200mL
用於微生物檢驗用水,微生物檢驗應在取樣後的
1

時內進行,或將樣品冷藏並在
4
小時內進行檢驗。
5.2
微生物限度檢查
純化水檢驗標准微生物限度檢查採用平皿法和薄膜過濾法。
5.3
微生物培養

1

除另有規定,
本檢查法中細菌培養溫度為
30-35
℃,黴菌、酵母菌培養溫
度為

『叄』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檢查,需要修改哪些

我們公司的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是這么寫的:2.3.10微生物限度取本品版10ml,加入pH7.0的無菌氯化權鈉-蛋白腖緩沖液至100ml,薄膜過濾,依微生物限度檢查薄膜過濾法檢測(《中國葯典》2005版二部附錄ⅪJ),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為符合規定。你可以參照10版的葯店改一下。希望能幫到你

『肆』 純化水中的微生物檢測怎麼做 要詳細

採用濾膜法進來行微生物檢測源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其得到AOAC、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的葯典、FDA和EPA等組織的承認,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食品及飲料工業、化妝品、制葯工業品質控制和電子工業等領域。賽多利斯公司的濾膜法微生物檢測產品成功地應用於濾膜法已有20多年的歷史,實用而且方便實用,它簡化了微生物檢測程序。
濾膜法微生物檢測:
將適當孔徑的濾膜放入濾器,過濾樣品,由於濾膜的作用而將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樣品中微生物生長抑制劑可在過濾後用無菌水沖洗濾器而除去。然後,將濾膜放在培養基上培養,營養物和代謝物通過濾膜的微孔進行交換,在濾膜表面上培養出的菌落可以計數,並和樣品量相關。
濾膜法的優點:
- 與直接法比較,可以檢測大量的樣品
- 濃縮效應使微生物檢測的准確度提高
- 帶有菌落的濾膜,可作為檢測的永久記錄存檔
- 可見的菌落和樣品量直接對應,得出定量結果

操作具體一點就是:薄膜過濾法檢測,一個樣過濾一份,就是200ml的純化水通過濾膜,將該濾膜浸泡在滅菌好的l生理鹽水中,再接種到平皿中,製成10級、100級、1000級稀釋倍數的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稀釋培養皿,即可

『伍』 制葯用水(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如何檢查在操作過程中,如何做陰性希望能夠有詳細的操作過程,謝謝大家

如果你檢查的時候有用緩沖液的話,直接過濾等量的緩沖液不加供試品,就可作為陰性對照!如果你不用緩沖液的那麼就直接用空白的濾膜貼在培養基上就可以了。具體情況得知道你制葯用水的檢驗過程。

『陸』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過濾法)
4.10.1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g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加至適量的稀釋劑中,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g或1ml所含的菌數較多時,可取適量稀釋劑的供試液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他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的驗證」。沖洗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4.10.2陰性對照試驗 取試驗用的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陰性對照不得有菌生長。
4.10.3培養和計數 除另有規定外,細菌培養48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48小時的菌落數報告;黴菌、酵母菌培養72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72小時的菌落數報告;必要時,可適當延長培養時間至5~7天進行菌落計數並報告。菌落蔓延生長成片的平板不宜計數。點計菌落數後,計算各稀釋級供試液的平均菌落數,按菌數報告規則報告菌數。若同稀釋級兩個平板的菌落平均數不少於15,則兩個平板的菌落數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4.10.4菌數報告原則 以相當於1g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1乘以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這是我們公司的純化水微生物檢測部分內容,請參考。

『柒』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用薄膜過濾法怎麼做

准備工作:

用純化水浸泡濾膜,浸泡完全後放入濾杯中,包好濾杯,連同回量筒、培養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燒瓶等一起121℃滅菌30min。

滅菌後的物品一並傳入潔凈室中,微生物限度過濾器上連好已經滅好的濾杯,用緩沖液先潤濕濾膜,抽掉緩沖液,然後倒入供試液(10倍稀釋),濾過,再用緩沖液沖洗濾膜。

過濾結束後取下濾膜平貼於R2A瓊脂培養基平板上,32℃倒置培養5天。菌落計數(平皿上長幾個菌結果就報幾個菌)

(7)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視頻擴展閱讀:

薄膜過濾系統主要用於去除小顆粒及溶解鹽,一般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薄膜過濾反滲透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截留溶液中的砂礫、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隱抱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納濾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種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薄膜過濾

『捌』 微生物檢驗常見問題解答

微生物檢驗常見問題解答

你知道什麼是微生物檢驗嗎?你對微生物檢驗常見問題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微生物檢驗常見問題解答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方法驗證

1.做過驗證的樣品微生物檢驗方法是否都需要按照新的方法進行重新驗證?

答:對於微生物限度檢查的產品而言,由於培養時間調整,應重新進行驗證。對於無菌檢查的產品而言,如果方法未作實質性調整,可以不必重新驗證。個別產品在各論中收載了新的無菌檢查方法,對這些品種,應對收載方法的適用性進行驗證。

2. 以前做過無菌驗證的品種是否需要重新按照新的標准再驗證?

答:參見問題1。

3. “新增抗生素供試品應選擇低吸附的濾器及濾膜” 比如注射用克林黴素磷酸酯屬於抗生素,是否需要重新選取濾膜再驗證?

答:目前採用的方法如果經驗證表明可行,則可以繼續使用該方法。

4. 微生物方法學驗證時,培養時間是否跟樣品日常檢驗所培養時間一致?

答:應該一致。

5. 微生物限度驗證時,如果一個方法只有金葡回收率達不到要求,該方法時是否可以用來做細菌黴菌的檢測方法?

答:按葯典的規定,一個計數方法通過驗證,是指所有試驗菌的回收率均達到要求。如果採用各種方法以及方法的組合仍無法使金葡回收率達標,則可以採用使金葡回收率最高的方法作為計數方法。

6. 薄膜過濾的沖洗量不能超過1000ml,我公司的喹諾酮類產品原來的方法是每張膜沖洗量為1500和2000ml,請問有沒有合適的方法將沖洗量降至1000,各菌的回收率仍能符合規定?

答:有幾種辦法可以降低沖洗劑的用量:1)降低接觸濾膜的供試品的濃度;2)改進沖洗的方式,如少量多次地沖洗、降低蠕動泵的轉速等;3)添加中和劑,如高價金屬離子。

7. 微生物限度檢查法規定,技術方法驗證時,採用上述方法若還存在一株或多株試驗菌的回收率達不到要求,那麼選擇回收率最接近要求的方法和試驗條件進行供試品檢驗。請問,上述方法是指僅通過一種方法還是一定要通過幾種方法聯用的?

答:應該要把可能採用的所有方法包括方法聯用都進行驗證。

8. 供試品不溶於稀釋劑,同時又有抑菌性,限度檢查時應如何消除抑菌性?

答:採用低速離心的方式,盡可能把供試品去除干凈,取離心後的上層液,進行薄膜過濾。

9. 不溶於水的固體產品,加表面活性劑後,如何操作才能在方法驗證中得到較好的回收率?

答:同問題8。

10. 有些品種2010年葯典與2005年比較檢驗方法變了,是否需要驗證或確認?

答:同問題1。

二、菌種管理

1. 濃菌液的有效期該如何確定?

答:葯典沒有規定。可以通過實驗確定有效期。例如,在不同的時間點測定濃菌液的濃度,從而判斷其有效期。

2. 葯典要求菌液在制備後2小時內使用,若保存在2-8℃的菌懸液可在在24小時內使用,那我們在做驗證或陽性對照是要加一定量的菌就沒有時間進行平板計數了,該如何確保所加菌量准確?

答:葯典對稀釋菌液的使用期限作出規定,並不會影響操作過程中稀釋菌液的加入。即便不規定,也無法在准確知道菌液濃度的情況下加入試驗菌。菌液稀釋的實驗操作和加入菌液的實驗操作應該是在同一次實驗中完成的,要使加入的菌量符合葯典的規定,可以從濃菌液的制備方法、菌液稀釋的方法等方面進行規范,也可以引入濁度比較的方法。

3. 菌懸液能否在倒平板之前確定菌含量?

答:活菌含量是無法確定的。總菌量可以通過比濁的方式確定。

4. 具體從哪些方面進行菌種菌株的特性和純度確認?如何操作?

答:基層的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菌種純度確認可以考慮以下一些方面:1)形態學鑒定,包括菌落形態和染色形態;2)生化鑒定,可以考慮使用API鑒定系統。

5. 黑麴黴凍干菌種如何轉種,傳代?

答:與其他菌種一樣,所不同的是使用的培養基應改為改良馬丁瓊脂培養基。

6. 乾粉狀的是否可做第0代使用?

答:只要是菌種保藏機構提供的凍干保藏的菌種,可以確定為第0代。

7. 菌種每次傳代都要做純度、特性等的確認嗎?

答:從外部購入的菌種,在進入本實驗室的菌種保藏體系時,需要進行純度和特性的確認。以後的每次傳代,可以通過顯色培養基做簡單的確認即可。

8. 如採用低溫保存菌種,需購買哪些設備?能夠到省所進行實際操作培訓?

答:低溫冰箱,應能夠提供-70℃的低溫。可以到省所來培訓。

9. 做方法驗證時,工作用菌種能否同時操作,如何防止交叉污染?

答:可以同時操作。避免交叉污染的關鍵是無菌操作技術。

10. 是否等菌懸液的含菌數出結果後再做適用性等檢查?

答:沒有必要。可參見問題2。

11. 菌液制備中菌液是否都要驗證儲存期?

答:稀釋菌液可參考葯典規定。如要保存濃菌液,則需要驗證有效期。

12. 菌種CMCC是否可以用ATCC替代,從省所或中檢所購買的菌種是否每次都可以出具規范的COA?

答:中國葯典使用CMCC的菌種,並沒有規定可以使用其他等效的菌種。省所提供的菌種嚴格講屬於標准貯備菌種,無法提供ATCC這樣的COA。CMCC至今也無法提供這類證明。

13. 銅綠假單胞如何保藏?答:可以使用低溫冷凍保存的方法。14. 工作用菌液是否屬於亞培養或傳代一次?

答:工作用菌液應屬於一次傳代。

三、微生物限度

1. 包裝材料的大腸埃希菌檢查?

答:根據包裝材料的不同,大腸埃希菌的檢查方法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將浸提液合並後,取一部分,接種膽鹽乳糖培養基進行檢查;另一種是將浸提液合並後,薄膜過濾,然後按規定的方法檢驗。

2. 抗真菌葯品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

答:這類產品的黴菌和酵母菌計數方法需要進行調整,可以根據產品劑型的不同,選擇薄膜過濾法或培養基稀釋法等方法。

3. 為什麼在日常樣品檢測中還需要做陽性對照(國外不需要)?

答:為了確保每一次檢測對可能存在的微生物都是有效的`。

4. 對於同一個品種,葯典為什麼不規定統一的檢測方法?

答:本版葯典進行過這樣的嘗試,也有某些品種已經收載了統一的檢測方法,如注射用頭孢類抗生素的無菌檢查。之所以沒有大量收載,主要是由於檢測方法還沒有經過必要的復核。將微生物檢驗的統一方法收載在品種的各論項下,始終是努力的方向。

5. 梭菌檢查中需置厭氧條件下培養48小時,是否指在厭氧培養箱中?

答:需要在厭氧培養裝置中進行培養,未必一定是厭氧培養箱。

6. 控制菌檢查方法驗證時,採用多種方法均未檢出控制菌,如何處理?

答:在確保所使用的各種方法都沒有錯誤的情況下,如果仍無法使試驗菌生長,則應該採用薄膜過濾法進行檢查。理由是該方法能夠最大程度地去除產品的抑菌作用。

7.常規的監督抽樣檢品(包括原料)在進行微生物限度檢查時,是否一定要進行活蟎檢查並在原始記錄與報告書中體現?

答:需要進行檢查。可以在原始記錄中體現,報告書上可以不出現,除非當發現有活蟎檢出。

8. 葯包材微生物限度檢查規定了合格質量水平,通常產量下取樣8個,要求8個瓶子均符合規定,如何進行?

答:每個瓶子分別進行實驗。

9. 大腸埃希菌具體操作規程?

答:參見中國葯品檢驗標准操作規程。

10. 動物組織及動物類原葯材的提取物入葯,是否需要檢沙門菌?

答:需要進行沙門菌檢查。

11. 關於中國葯典菌落計數結果的判斷還存在疑義,望能舉例說明。

答:不清楚所指的存在疑義是指哪方面。2010年版對結果報告進行了較大篇幅的修訂,目前的規定應該比05版更為清晰、明確。

12. 需做沙門菌檢驗樣品量的確定?

答:10g(ml)用於樣品計數檢驗和其他控制菌檢查,10g(ml)用於沙門菌檢查,10g(ml)用於沙門菌檢查的陽性對照。需要進行沙門菌檢查的樣品,檢驗用量應為30g(ml)。

13. 日常的實驗室裝備能否達到梭菌無氧的培養要求?

答:完全可以。可以採用厭氧培養盒(罐)。

14. 如果一個產品有兩個規格,是否可以取其中之一做陽性對照?

答:每個規格均需進行陽性對照。

15. 細菌數為100g/g的,樣品稀釋級只做1:10,1:100的倍數就可以了嗎?

答:可以。

16. 培養時間3天,5天,可理解為72小時,120小時嗎?

答:可以。這樣更為嚴謹。

17.中國葯品檢驗標准操作規范“已做驗證試驗的供試品,在檢查時刻不必再做陽性對照”如何理解?

答:該標准操作規范中在無菌檢查法中規定“供試品無菌檢查應進行陽性對照試驗”,表明不論是否進行了方法驗證,在產品的每一次檢驗過程中,還必須進行陽性對照。在控制菌檢查的大腸埃希菌項下,指出“已做驗證試驗的供試品,在該供試品檢查時不必再作陽性對照”。該規定僅適用方法驗證與供試品檢查同時開展的情況。2005年版葯典和2010年版葯典在控制菌檢查中均對陽性對照試驗有明確規定,“進行供試品控制菌檢查時,應做陽性對照試驗。”產品檢驗中應以葯典規定為准。

18. 無菌檢查和微生物限度檢查中,產品中規定的溶解液是否可以換成其他的溶液?

答:可以。

19. 制劑通則中,沒有微生物檢查項目的,是否可不進行微生物項目檢測?

答:可以。主要是二部制劑通則中口服片劑、膠囊劑、丸劑和顆粒劑。

20. 在細菌、黴菌和酵母菌計數中,適用性檢查細菌是培養48小時,黴菌和酵母菌是培養72小時,供試品檢查中細菌是培養3天,黴菌和酵母菌是培養5天,那方法驗證中應參照哪個時間進行培養。

答:應按照供試品檢驗時的條件,即細菌3天,黴菌和酵母菌5天。

21. 測定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時,每張濾膜過濾量是多少合適?需要先稀釋嗎?過濾完後需不需要沖洗?假如我取10ml純化水通過雙杯體封閉式薄膜過濾器過濾,每張濾膜上的計數是以5ml為單位還是10ml為單位?

答:過濾量應以培養後出現的微生物數不超過100cfu/膜為標准。一般可不稀釋。不需要沖洗。每張濾膜的過濾量為5ml。

22. 2010葯典中關於純化水的微生物限度是:細菌、黴菌及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這句話的意思是細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黴菌及酵母菌總數不得過100個,還是細菌+黴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如果是三者總數的話,那細菌總數限度是多少?黴菌及酵母菌總數限度又是多少?

答:是總數不得過100個。沒有必要考慮各自的限度值。

;

『玖』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用平皿法的具體步驟誰能說下

一般都用薄膜抽慮法來做,你看看葯典附錄,上面很詳細的、、、、、、很簡單

『拾』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怎麼檢

我說下我在實驗室用過的方法:我們測的是大腸菌群數量,需要用伊紅-美藍培養基,細菌回濾器(滅菌處理),無菌注答射器等器具。
用注射器取20ml待測水經細菌濾器過濾,將濾膜帶菌面朝上至於伊紅-美藍培養基上培養48小時,數濾膜上顏色淺的斑數,即菌落數,再換算成每升水的菌落數。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水的英文有多少種 瀏覽:536
城達樹脂耐力板陽光板怎麼樣 瀏覽:545
減壓蒸餾100元 瀏覽:335
光固納米樹脂壽命 瀏覽:330
軟化器樹脂需要建立質量標准嗎 瀏覽:281
車內空氣濾芯總成怎麼拆下來 瀏覽:170
污水處理工藝粗格柵 瀏覽:156
凈化水蒸餾法基本過程 瀏覽:574
如何區分凈水器濾芯的進口和出口 瀏覽:860
污水處理氧化池中的填充料有哪些 瀏覽:251
樹脂使過用的有用嗎 瀏覽:262
廢水除油 瀏覽:792
美的超濾膜濾芯作用 瀏覽:103
清凈超濾化學清洗裝置 瀏覽:26
純水凈水怎麼用 瀏覽:116
3m樹脂高清圖片 瀏覽:344
污水公司停車位多少錢 瀏覽:228
水裡很多水垢需要多煮一會么 瀏覽:981
船用鍋爐回燃室後端板 瀏覽:70
漢斯頓超濾凈水器作用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