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日常用的自來水屬於硬水還是軟水
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為硬水,並且是是經過標准化處理達到符合飲用標準的硬水回。
「硬水」和「軟水」的區答分標准如下:
水中常見的的離子化合物為鈣鎂離子化合物,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並且生活中常見的雨、雪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以及自來水都是硬水。
自來水煮沸後(即經過軟化處理),其中的游離態鈣、鎂離子以碳酸鹽形式沉澱出來,形成水垢。煮沸後得到的水稱為軟化水,即軟水,其中鈣鎂化合物含量降為 1.0~50 毫克/升。因此煮沸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作為硬水軟化處理的辦法。
(1)工業用水都是軟化水嗎擴展閱讀
簡易硬水軟水區分方法:
方法1:取一杯熱水,倒入肥皂水,輕輕攪拌。水面上出現泡沫的為軟水,水面上出現浮渣的為硬水,浮渣越多,水的硬度越大[1]。
方法2: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⑵ 工業上什麼情況下的水稱為軟水,硬水,高硬水
水的硬度主要是以水中鈣、鎂離子濃度來區分,每升水中含鈣、鎂離子10毫克的水為硬度1度,硬度低於8度的水可以稱軟水;而硬度在8到17度之間的水為硬水(中硬水);鈣、鎂離子濃度高達每升170毫克以上的水算高硬水(硬水)。
經人工處理的軟水一般硬度在1以下(即每升鈣、鎂離子含量在10毫克以下)
工業上一般認為硬度<1的水稱為軟水,1——10之間籠統地稱為硬水,硬度>10的水多稱為高硬水。
美國工業用水是按照含鈣量大小劃分水的硬度。以鈣(mg/L)濃度為准。
鈣 0-20 mg/L 軟水
鈣 20-40 mg/L 中軟水
鈣 40-60 mg/L 軟硬水
鈣 60-80 mg/L 中硬水
鈣 80-120 mg/L 硬水
鈣 >120 mg/L 非常硬水
另外,有時會看到資料以碳酸鈣(CaCO3)含量表示水中鈣的多少。這種方式也很常見。碳酸鈣含量與含鈣量不是一個概念,但是它們之間可以直接換算,換算公式為:
鈣(mg/L)=0.4*碳酸鈣(mg/L)
⑶ 工業清水是不是軟水
軟水,與硬水相對應。指的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內水不易與肥皂產生皂容垢,而硬水相反。天然軟水一般指江水、河水、湖(淡水湖)水。
工業清水如未對鈣鎂含量做出要求,則不知其是否為軟水。如對鈣鎂含量有要求,則是軟水。
⑷ 什麼叫軟化水和硬化水
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於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工序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自來水\河水\地下水)
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Na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用(IONRESIN)色可賽思樹脂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工業上採用截然不同的標准,工業上一般只有硬度<1的水稱作軟水,1-10之間都經常籠統地稱為硬水,硬度>10的水也多稱為高硬水)
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
水的硬度對日常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如水的硬度大時洗衣服不起泡;旅居異地因飲水的硬度不適應可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壺內結水垢會使壺的導熱性下降;工業鍋爐的水垢可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生活和工業用水均應適當控制水的硬度。常喝軟水(純凈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常喝硬水(礦泉水)容易得腎結石。
⑸ 工業上是如何軟化水的
工業一般都是生產用水,用水量會很大,用蒸餾法確實是太浪費時內間和能源了。現在工業上容一般都用鈉離子交換法,就是利用鈉離子樹脂把鈣鎂離子置換出來,君浩環保軟化水設備就是這樣做的,設備是全自動運行,省時省力,效率還高。
⑹ 工業用軟水標准
為防止設備產生結垢,確保系統安全、高效地運轉,必須對用水進行水質穩定處理,出水硬度需<0.03 mmol/L(達到《國家低壓鍋爐水質標准》GB1576-2001。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 幾種工業用水的區別
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於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工序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 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序的水。水在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量不變。
脫鹽水是指水中鹽類(主要是溶於水的強電解質)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1.0-10.0μs/cm,含鹽量為1-5mg/L。
純水是指水中的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序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 1.0-0.1μs/cm,含鹽量<1mg/L。
超純水是指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完全去除,同時不離解的氣體、膠體以及有機物質(包括細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電導率一般為0.1-0.055μs/cm,含鹽量<0.1mg/L。理想純水(理論上)電導率為0.05μs/cm 既然是「軟化水」,關心電導率意義不大,而應關心其「硬度」。「除鹽水」、「脫鹽水」或是「純凈水」關心電導率才有意義。「樹脂軟化鹽水活化」工藝其實是「鈉離子交換軟化」工藝,這種處理工藝肯定不會降低原水的電導率。有所增加是正常的
⑺ 工業用水類型
工業用水包括主要生產用水、輔助生產用水和附屬生產用水三大部分。
直接用於工業生產的水,叫做主要生產用水。按用途可以分為工藝用水、間接冷卻水。按水的類型分為原水、重復用水、冷卻水、除鹽水、軟化水、蒸汽、廢(污)水等。
為主要生產裝置服務的輔助生產裝置所用的自用水為輔助生產用水,包括機修用水、鍋爐水處理站自用水,空壓站用水,污水處理場自用水,貯運用水、鼓風機站、氧氣站、電修、檢驗化驗等用水。鍋爐和水處理站供給主要生產裝置的蒸汽、除鹽水、軟化水等水的產品不屬於輔助生產用水,應屬於主要生產用水。
附屬生產用水是指在廠區內,為生產服務的各種生活用水和雜用水的總稱,但基建用水和消防用水不在此列。
⑻ 工業中純水與軟水的區別是什麼
純水,應該說純凈水,是經過加工處理,去除水中的雜質的水。而軟化水,是去除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降低硬度和鹼度,達到軟化水的標准。
⑼ 工業用水為什麼用軟水為什麼工業用水選擇使用軟水
摘要 您好,根據您的提問做出如下解答:
⑽ 工業上什麼情況下的水稱為軟水、硬水、高硬水
工業上一般認為硬度<1的水稱為軟水,1——10之間籠統地稱為硬水,硬度>10的水多稱為高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