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純化水是什麼
普通的水含有多來種離子源,如鈉離子、氯離子等,一些在化學或物理領域需要極其純凈的不能含任何離子的水,普通水無法滿足一些化學反應的需要,於是通過一些設備將水中的離子去掉,這就是純化水。
蒸餾水是純化水的一種,蒸餾可以除去絕大多數的金屬離子,但在某些特殊的場合如生物制葯可能需要超純度的水,這種水一般是用特殊的儀器經多種工序將水凈化,使用特殊的容器存儲。
純化水檢測標准:
1、性狀:應無臭、無味、無色澄明液體
2、酸鹼度:加甲基紅2滴不得顯紅色,加溴麝香草酚藍5滴,不得顯藍色。
3、電導率:電導率應≤5.1μS•cm-1。
4、硝酸鹽:如顯色不得超過標准對照液。
5、亞硝酸鹽:如顯色應不超過標准對照液。
(1)壓縮空氣和純化水的關系擴展閱讀
化水儲存周期不宜大於24小時,其儲罐宜採用不銹鋼材料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材料製作。保護其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疏水性除菌濾器。
儲罐內壁應光滑,接管和焊縫不應有死角和沙眼。應採用不會形成滯水污染的顯示液面、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感測器。對儲罐要定期清洗、消毒滅菌,並對清洗、滅菌效果驗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化水
Ⅱ D級潔凈室清潔為什麼要用到純化水
原則上需要的!!沒有硬性規定,不過規范一點還是標注好一點!不是在水龍頭上標回識,而答是在管路上進行顏色標識!介質管道最好都標識:壓縮空氣、真空、蒸汽、純化水、飲用水(你說的自來水,葯典上稱飲用水)、注射用水等。
Ⅲ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是多少,PH是多少
合格的純化水,電導率一般在0.054至10.2范圍內;對於PH,葯典純化水有明確的要求為4.5-7.0。
理論上講,絕對純凈的水中只有兩種離子,他們是水分解產生的H+和OH-。電導率是的0.055μS/cm 對應不含任何雜質的水樣在25℃下的電導率。
超純水的電導率由於很小,所以比較難以顯示。水的導電性能,與水的電阻值大小有關,電阻值大,導電性能差,電阻值小,導電性能就良好。
因此往往用電阻率(MΩ.cm)來表示其純凈度。電阻率為電導率的倒數,這樣就得到純水的電導率。
水的電導率的溫度系數在不同電導率范圍有不同的溫度系數。對於常用的1μS*cm-1的蒸餾水而言大約為+2.5%-1。
常溫下PH在7左右,PH主要反映的是水中氫離子浮游的情況,在水中不含有酸鹼鹽等可溶物質的時候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比例為1:1,在這種情況下pH理論值是7,在其他溫度下會有不同。
純化水H2O 18.02本品為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劑。
純化水宜採用循環管路輸送。管路設計應簡潔,應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應採用不銹鋼管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管材。閥門宜採用無死角的衛生級閥門,輸送純化水應標明流向。
GMP認證制葯用純化水設備要求
1、結構設計應簡單、可靠、拆裝簡便。
2、為便於拆裝、更換、清洗零件,執行機構的設計盡量採用的標准化、通用化、系統化零部件。
3、設備內外壁表面,要求光滑平整、無死角,容易清洗、滅菌。零件表面應做鍍鉻等表面處理,以耐腐蝕,防止生銹。設備外面避免用油漆,以防剝落。
4、制備純化水設備應採用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污染水質的材料。制備純化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5、注射用水接觸的材料必須是優質低碳不銹鋼或其他經驗證不對水質產生污染的 材料。制備注射用水的設備應定期清洗,並對清洗效果驗證。
6、純化水儲存周期不宜大於24小時,其儲罐宜採用不銹鋼材料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材料製作。保護其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疏水性除菌濾器。
儲罐內壁應光滑,接管和焊縫不應有死角和沙眼。應採用不會形成滯水污染的顯示液面、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感測器。對儲罐要定期清洗、消毒滅菌,並對清洗、滅菌效果驗證。
Ⅳ 用壓縮空氣制的臭氧可以給純化水消毒用嗎
可以的,純化水管路使用頻率少,也可用氧氣源的,效果會更好一些!供參考!
Ⅳ 純化水是什麼水啊!
純化水 Purity Water(去離子水或深度脫鹽水) 指溫度大於25°C時,電阻率大於0.1x10^6 Ω*cm的水;為飲用水經內蒸餾容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制葯用水,不含任何添加劑。
純化水一般作為供葯用;純化水電導率≤0.2us/cm;純化水的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公用設施;純化水和制葯用水宜採用易拆卸清洗、消毒的不銹鋼泵輸送。
(5)壓縮空氣和純化水的關系擴展閱讀:
純化水儲存周期不宜大於24小時,其儲罐宜採用不銹鋼材料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材料製作。保護其通氣口應安裝不脫落纖維的疏水性除菌濾器。
儲罐內壁應光滑,接管和焊縫不應有死角和沙眼。應採用不會形成滯水污染的顯示液面、溫度壓力等參數的感測器。對儲罐要定期清洗、消毒滅菌,並對清洗、滅菌效果驗證。
Ⅵ 為什麼洗瓶機純化水和氣要大於0.10小於0.10不行嗎
純化水的壓力不低於0.1MPa。是為了保證純化水的流量,方便加壓泵的運行,一般純水輸送的管線比較長,不利於加壓泵的提亞輸水。
壓縮空氣的壓力是根據氣動閥的要求來的,一般國產閥門的壓力較低些,如果採用進口的氣動閥門壓力需求還要高,高壓的狀態下才能保證氣動閥的穩定啟停。具體的技術參數請參考下您用的氣動閥門的品牌需求。
Ⅶ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1、名稱不同。純水又稱去離子水,是指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可直接飲用的水,也可以稱為純凈物(在化學上),在試驗中使用較多,又因多是以蒸餾等方法製作,故又稱蒸餾水。注射用水指符合中國葯典注射用水項下規定的水。
2、製取工藝不同。純化水工藝是指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方法制備得到的制葯用水。在醫療方面主要的作用是醫療器械清洗、葯劑的生產、試驗用水等。純化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
3、微生物含量不同。注射用水與純化水的主要區別是水中不含微生物和熱原物質,是純化水經蒸餾所得。一般情況下為了有效控制微生物污染且同時控制細菌內毒素的水平,純化水、注射用水系統的設計和製造有兩大特點:一是在系統中越來越多地採用消毒、滅菌設施;二是管路分配系統從傳統的送水管路演變為循環管路。
(7)壓縮空氣和純化水的關系擴展閱讀
純化水和制葯用水宜採用易拆卸清洗、消毒的不銹鋼泵輸送。在需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壓送的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場合,壓縮空氣和氮氣須凈化處理。
純化水宜採用循環管路輸送。管路設計應簡潔,應避免盲管和死角。管路應採用不銹鋼管或經驗證無毒、耐腐蝕、不滲出污染離子的其他管材。閥門宜採用無死角的衛生級閥門,輸送純化水應標明流向。輸送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管道、輸送泵應定期清洗、消毒滅菌,驗證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壓力容器的設計,須由有許可證的單位及合格人員承擔,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鋼制壓力容器》(GB150-80)及"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辦理。
Ⅷ 純化水的用途
很多用戶分不清楚純水,純化水,超純水有什麼區別,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講純水,純化水,超純水的區別,純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通過設備將水中的離子去除,就是純化水。超純水指的是水中的離子幾乎完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及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
純水:
純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2O,純水主要是使用反滲透進行過濾,從而達到純水的要求,純水的水質清澈,沒有任何的雜質,能夠有效的避免細菌的入侵,能夠安全、有效的為人體補充水分,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純化水:
純化水為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劑。在醫葯領域需要使用比較純凈的水,而普通的水無法滿足要求,通過設備將水中的離子去除,就是純化水。
超純水:
超純水指的是水中的離子幾乎完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及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需要經過預處理、反滲透、EDI、樹脂、殺菌器等多層工藝才能夠製成,超純水的電阻率能夠達到18兆歐·CM,最高能夠達到18.25兆歐·CM。
有什麼區別?
1.製造工藝不同:
純水一般是使用反滲透或者蒸餾等方式即可製得。
純化水則是使用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方法制備得到的制葯用水。
超純水一般需要經過預處理、反滲透、EDI、樹脂、殺菌器等多層工藝才能夠製成。
2.用途不同:
純水一般用於化工、冶金、宇航、電力、電子工業、生物、化學等領域。
純化水一般用於制葯、供葯用水。
超純水的應用非常廣泛,一般應用於生產顯示器、硬碟、CD-ROM等用水,極端超純水用終端精處理混床、化驗、生物、制葯、石油、化工、鋼鐵、玻璃等領域。
3.電導率不同:
純水電導率在 2-10us/cm 之間。
純化水電導率≤0.2us/cm。
超純水的電導率為 0.056us/cm。
4.水中雜質指標不同:
純水與純化水的雜質含量為ppm級別的,ppm就是百萬分率或百萬分之幾。
而超純水一般除了水分子之外,幾乎沒有雜質,也沒有細菌、病毒等物質,也沒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所以一般用於工業。
Ⅸ 純水,高純水,超純水,飲用水、純化水,注射用水有什麼區別,他們相互之間有哪些關系
純化水是一種統稱
按照工業部標准,純化水根據電導率的高低分為
超純回水答,高純水,純水
其中超純水最純,用在電子工業、電廠較多
飲用水就是符合GB5749-2006的市政飲用水,包含我們家的自來水和符合上面標準的地下水
注射用水是制葯用水的一種
制葯用水大方向上分為三種,飲用水,純化水,注射用水
根據電導率和細菌、內毒素、金屬離子含量不同來區分
注射用水級別最高
Ⅹ 生活中應用了壓縮空氣特點的有什麼什麼什麼和什麼等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拒絕「一頭霧水」,詳解「霧化30問」,讓你不再「霧里看花」
霧化吸入療法,療效確切,適應證廣泛,是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然而,霧化吸入治療的不規范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臨床工作中,關於霧化吸入治療,你是否有很多疑問?拒絕「一頭霧水」,接下來,詳解臨床常見的30個問題,讓你不再「霧里看花」。
1
霧化吸入療法有何優勢和特點?
霧化吸入療法,是應用霧化吸入裝置,使葯液形成粒徑0.01-10μm的氣溶膠微粒,以便被吸入並沉積於氣道和肺部,發揮治療作用的給葯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1)起效快、局部葯物濃度高:吸入葯物直接作用靶器官——呼吸道和肺部 (肺組織有巨大的肺泡表面積,狹小的氣血通路,豐富的毛細血管網,酶活性低,在肺深處有較慢的清除速率,肺泡細胞膜較薄),避免肝臟首過效應,起效快,局部濃度高;
(2)用葯量少,全身不良反應少:較全身給葯而言,葯物劑量小,一般僅為5%-10%,體內吸收少,全身不良反應大大減少;
(3)使用方便:潮式呼吸有效,無需患者配合,使用簡便;
(4)其他: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可輔助供氧和實現聯合葯物治療。
2
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有哪些?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臨床如何選擇霧化裝置?
(1)分類:霧化吸入裝置是一種將葯物轉變為氣溶膠形態,並經口腔 (或鼻腔)吸入 的葯物輸送裝置。小容量霧化器是目前臨床最為常用的霧化吸入裝置,其儲液容量一般小於10mL。根據發生裝置特點及原理不同,可分為3種:射流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和振動篩孔霧化器。
圖1 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的分類
(2)優缺點:
表1 各類霧化吸入治療的裝置優缺點
(3)霧化裝置的選擇:
1)射流霧化器:適用於下呼吸道病變或感染、氣道分泌物較多,尤其伴有小氣道痙攣傾向、有低氧血症嚴重氣促患者。
氣管插管患者常選用射流霧化器霧化吸入支氣管舒張劑治療支氣管痙攣,但氣管插管可影響氣溶膠進入下呼吸道,若欲達到相同療效,一般需較大的葯物劑量。
2)超聲霧化器:工作時會影響混懸液[ 如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制劑(ICS)]霧化釋出比例,可使容器內葯液升溫,影響蛋白質或肽類化合物的穩定性。
超聲霧化器的釋霧量較大,但由於葯物容量大,葯霧微粒輸出效能較低,不適用於哮喘等喘息性疾病的治 療。
3)振動篩孔霧化器:振動篩孔霧化器減少超聲振動液體產熱對葯物的影響,篩孔的直徑可決定產生葯霧顆粒的大小。
振 動篩孔霧化器霧化效率較高且殘留葯量 較少(0.1-0.5mL),並具有噪音小、小巧輕便等優點。 與射流霧化器和超聲霧化器比較,震 動篩孔霧化器的儲葯罐可位於呼吸管路上方,方便增加葯物劑量。
3
面罩式霧化器與口含式霧化器哪種更好?
面罩式霧化器是通過鼻腔或者口腔吸入治療,但更多的是通過鼻腔進入,相對而言葯物的使用率會比口含式吸入低一些。
口含式霧化器是直接經過口腔進入,下達呼吸道,相對葯物損耗小,肺內葯物沉積多,葯物作用也會較好一些。但一些特殊情況,面罩式霧化器比口含式霧化器更好:
(1)患者因體力、智商、理解能力比較差,或者是無法進行配合的時候,使用面罩式吸入器比較好;
(2)老年患者,因四肢能力弱,自我調節能力不足,無法配合霧化治療時,使用面罩式吸入器比較好;
(3)對於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霧化面罩更有利。
4
霧化吸入時,有效霧化顆粒是多大?
有治療價值即能沉積於氣道和肺部的霧化顆粒直徑,應在0.5-10μm,以3-5μm為佳,其中粒徑5-10μm的霧粒主要沉積於口咽部,粒徑3-5μm的霧粒主要沉積於肺部,粒徑<3μm的霧粒50%-60%沉積於肺泡。
圖2 霧化吸入時的有效霧化顆粒
5
噴射霧化器的氧流量為多少適宜?
噴射霧化器產生的顆粒直徑和釋霧量取決於壓縮空氣泵性能或氧流量。其中,壓縮空氣泵產生的壓力和流量較為恆定,所產生的氣溶膠顆粒大小適宜,穩定性較好。
使用氧氣源驅動,則氧流量需調節為6-8L/min。氧流量過小,產生的顆粒較大,不能到達作用部位;而流量過大,易導致葯物過早過快的丟失。
6
單位時間的釋霧量越大越好嗎?
雖然,單位時間的釋霧量大,可以使被吸入的葯量增加,繼而更有效地發揮治療效用,但在短時間內,增多的葯物進入體內帶來的不良反應也可能增大,需要綜合評估。
此外,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液體經霧化吸入到體內,有可能導致肺積液過多(肺水腫),或氣道內附著的干稠分泌物經短時間稀釋後體積膨脹,導致急性氣道堵塞。
7
霧化液總體積越大越好嗎?
建議霧化液總體積為4-5mL。總體積過大,葯液容易濺出,霧化時間過長,患者易於疲勞,尤其對於患兒來說,過長的霧化時間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不耐煩、哭鬧等,使吸入效率大大減低。總體積過小,殘留體積佔比過大,霧化葯物太少,到達下呼吸道的葯量相對較少,影響治療效果。
8
霧化時間越長越好嗎?
在霧化液總體積和氣體流量一定的情況下,其實霧化時間是相對固定的,大約10-15min。
此外,噴射霧化器的殘留體積一般是0.5-2mL,當剩餘霧化液小於殘留體積時,霧化器則不產霧。隨著水分蒸發,氣溶膠的溫度逐漸降低,易引起支氣管痙攣,霧化液濃縮、葯物輸出減少、顆粒增大,影響治療效果。
9
機械通氣的霧化器應如何連接?
(1)在進行有創通氣霧化吸入治療時,持續產生氣溶膠的霧化器直接連接在Y型管或人工氣道處,會造成呼氣相氣溶膠的損耗,應將其連接在呼吸機吸氣管路遠離人工氣道處,前後的管路可起到儲霧罐的作用,從而減少在呼氣相連續霧化時造成的氣溶膠浪費,進一步增加氣溶膠的輸出量;
(2)人工氣道直徑越大、長度越短,氣溶膠的輸送率越高;氣管切開患者霧化吸入時氣溶膠輸送率較氣管插管高。當氣管切開患者離線但未拔管時,如果需要使用霧化器吸入,用T管(霧化裝置與呼吸管路的連接管)連接與用氣管切開面罩相比,前者氣溶膠輸送率更高。如果霧化同時用簡易呼吸器連接T管(T管另一側阻塞)輔助通氣,氣溶膠輸送率可增加3倍;
(3)呼吸機管路中往往有較多接頭和彎頭,氣流容易在這些部位形成湍流,導致氣溶膠大量沉降損耗。改進為流線型的呼吸管路或T管有可能提高氣溶膠的輸送效率。
10
霧化吸入時,怎樣「呼吸」才正確?
影響氣溶膠沉積的呼吸形式,包括吸氣流量、氣流形式、呼吸頻率、吸氣容積、吸呼時間比和吸氣保持。
呼吸頻率快且吸氣容積小時,肺內沉積較少。吸氣流量過快,局部易產生湍流,使氣溶膠因互相撞擊沉積於大氣道,導致肺內沉積量明顯下降。
當吸氣容量恆定時,隨潮氣量的增加、吸氣時間延長,深而慢的呼吸更有利於氣溶膠的沉積。
因此,霧化吸入治療時,採用慢而深的呼吸有利於氣溶膠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積,提高霧化治療效果。
11
霧化吸入時,最佳「體位」是什麼?
患者取坐位並保持上半身直立,有利於膈肌收縮,保持呼吸道通暢,保證葯物充分地進入下呼吸道和肺泡,便於拍背協助排痰。
卧位或側卧位進行霧化治療,不僅影響患者的潮氣量、深吸氣量及排痰,而且霧化器杯體容易傾斜,導致葯液濺出,降低霧化治療效果。
12
患者的呼吸系統特徵對霧化有何影響?
患者的呼吸系統特徵可影響氣溶膠在呼吸道的輸送,如氣道黏膜炎症、腫脹、痙攣,分泌物瀦留等病變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時,吸入的氣溶膠在呼吸系統的分布不均一,狹窄部位葯物濃度可能會增加,阻塞部位遠端的葯物沉積減少,從而使臨床療效下降。
因此,霧化治療前,應盡量清除痰液和肺不張等因素,以利於氣溶膠在下呼吸道和肺內沉積。
13
為何不推薦以靜脈制劑替代霧化吸入制劑使用?
靜脈制劑中常含有酚、亞硝酸鹽等防腐劑,吸入後可誘發哮喘發作,而且非霧化吸入制劑的葯物無法達到有效霧化顆粒要求,無法經呼吸道清除,可能沉積在肺部,從而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14
為何不推薦傳統「呼三聯」方案(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
傳統的霧化吸入方案曾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但「呼三聯」葯物無相應霧化吸入制劑、無充分安全性證據,且劑量、療程及療效均無統一規范,故不推薦霧化治療。
(1)地塞米松:無霧化劑型,進入體內後需要在肝臟代謝才能起效,脂溶性低、水溶性高,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肺內沉積率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低,在氣道內滯留時間短,較難通過霧化吸入發揮局部抗炎作用,療效相對也較差;
(2)α-糜蛋白酶:無霧化劑型,對視網膜毒性較強,霧化時接觸眼睛容易造成損傷;遇血液迅速失活,不能用於咽部、肺部手術患者;有報道該葯對肺組織有損傷,吸入氣道內可致炎症加重並誘發哮喘,故不適合霧化;
(3)慶大黴素:無霧化劑型,氣道葯物濃度過低,達不到抗感染的目的,細菌長期處於亞抑菌狀態,易產生耐葯,同時可刺激氣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應,故不適合霧化。
15
為何不推薦霧化吸入中成葯和抗菌葯物?
(1)中成葯無霧化吸入制劑,所含成分較多,安全性有效性證據不足。
(2)目前國外已上市的霧化吸入治療用的抗感染葯物僅有幾種,我國僅有部分廠家的注射用兩性黴素B被批准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嚴重的系統性真菌感染。由於抗感染葯物的霧化吸入劑型尚未在我國上市,其療效及安全性缺乏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
非霧化吸入劑型抗感染葯物霧化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如呼吸機麻痹、變態反應、肌無力、神經肌肉接頭阻斷反應等,此外注射劑型中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等輔料還可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氣道痙攣。
16
國內是否有鹽酸氨溴索霧化液?將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霧化使用,有何危害?
(1)氨溴索霧化吸入劑型已經在我國上市。
(2)鹽酸氨溴索注射液說明書中規定的給葯途徑只有靜脈注射,將非霧化制劑用於霧化吸入治療屬於超說明書用葯,存在安全隱患。注射用鹽酸氨溴索被0.9%氯化鈉溶解後pH為5.1,生理狀態下,覆蓋在呼吸道上表皮層的液體的pH為中性。
如果患者本身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受到酸性溶液的霧化刺激後可導致支氣管痙攣。另外,靜脈制劑中常含有酚、亞硝酸鹽等可誘發哮喘的防腐劑,且非霧化吸入制劑的葯物無法達到有效霧化粒徑要求,可能沉積在肺部增加感染的發生率。
17
利巴韋林是否可用於霧化治療?
利巴韋林在美國只有口服和霧化吸入兩種給葯方式,其中霧化吸入方式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只批准用於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不用於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
在我國,部分地區常以靜脈制劑替代霧化制劑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的抗病毒譜窄,可能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不推薦利巴韋林注射液用於霧化治療。
18
對霧化吸入的葯物貯藏和配置有何要求?
(1)葯物貯藏:按說明書要求貯存,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葯品,確保葯品在有效期內,顏色性狀均正常;
(2)葯物配置:鹼性葯液、高滲鹽水及純化水可引起氣道高反應性,應避免用於霧化吸入。油性制劑可能引起脂質性肺炎,不能用於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制劑應在開瓶後立即使用。部分葯物不能在同一容器中混合使用,應嚴格遵醫囑用葯。
19
霧化吸入治療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霧化吸入治療前1h不應進食,清潔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殘渣,以防霧化過程中氣流刺激引起嘔吐;
(2)洗臉、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葯物吸附在皮膚上;
(3)對於嬰幼兒和兒童,為保持平靜呼吸宜在安靜或睡眠狀態下治療,前30min內不應進食。
20
霧化吸入治療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1)按醫囑將葯液配置好放入霧化吸入器內,如採用氧氣驅動霧化,應調整好氧流量至6-8L/min,觀察出霧情況,注意勿將葯液濺入眼內;
(2)採用舒適的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氣、鼻呼氣方式進行深呼吸,使葯液充分達到支氣管和肺部;
(3)關注霧化吸入治療中潛在的葯物不良反應,出現急劇頻繁咳嗽及喘息加重,如是霧化吸入過快或過猛導致,應放緩霧化吸入的速度;出現震顫、肌肉痙攣等不適,不必恐慌,及時停葯,如為短效β2受體激動劑(SABA)類葯物,如特布他林引起,一般停葯後即可恢復,後隨訪告知醫生;出現呼吸急促、感到睏倦或突然胸痛,應停止治療並立即就醫。
21
霧化吸入治療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1)使用面罩者囑其及時洗臉,或用濕毛巾抹乾凈口鼻部以下的霧珠,以防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引起皮膚過敏或受損;
(2)嬰幼兒面部皮膚薄,血管豐富,殘留葯液更易被吸收,需及時洗漱;
(3)年幼兒童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口腔後,再適量喂水,特別是使用激素類葯物後,以減少口咽部的激素沉積,減少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4)及時翻身拍背有助於使粘附於氣管、支氣管壁上的痰液脫落,保持呼吸道通暢;
(5)霧化吸入裝置應該專人專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後需進行清潔並乾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後成為感染源,影響治療。
22
老年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老年患者在使用霧化吸入制劑時,一方面提高其用葯依從性和准確性,另一方面需確保其用葯的安全性。
(1)ICS:老年人群用葯時肺炎發生風險受到廣泛關注,不同的ICS肺炎風險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2)支氣管擴張劑:患有心臟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的老年患者, 霧化吸入SABA時,應嚴格掌握按需吸入的原則,吸入次數過多或吸入劑量過大易引起心律失常或冠心病症狀加重;
(3)前列腺增生或膀胱癌頸部梗阻的老年患者:應慎用短效抗膽鹼能葯物(SAMA)。
23
兒童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1)布地奈德混懸液是目前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批準的唯一可用於4歲以下兒童的ICS霧化劑型,是我國《國家基本葯物目錄》中唯一推薦用於平喘的ICS霧化劑型,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兒童基葯目錄(適用於12歲以下兒童)中唯一推薦用於治療哮喘的ICS;
(2)SABA是治療任何年齡兒童喘息發作的首選葯物;
(3)兒童霧化吸入時應根據需要進行劑量調整,盡可能使用口罩吸入(年幼者應使用面罩吸入器),優先選擇密閉式面罩,且最好在安靜狀態下進行霧化吸入治療;
(4)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如出現頻繁咳嗽、氣促、氣道痙攣等症狀時,應立即暫停霧化治療進行觀察,待緩解後評估是否適合繼續治療;
(5)對於需長期霧化治療的兒童,應定期隨訪評估療效,家長切不可自認孩子有好轉就自行停葯。
24
孕期及哺乳期婦女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有持續性哮喘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ICS是控制氣道炎症的首選葯物。布地奈德的FDA妊娠分級為B級,丙酸倍氯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為C級。
布地奈德治療對先天畸形、胎兒死亡、孕齡及胎兒生長均無顯著性影響。推薦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首選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很少經母乳排泄,可作為哺乳期婦女優先選用的SABA。
25
無創呼吸機患者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機械通氣時霧化吸入效率不及普通患者自主吸入,應適當增加吸入葯物的劑量,同時縮短霧化吸入間隔時間,增加治療次數。
建議機械通氣患者霧化治療時,床頭抬高30°-50°,採取健側卧位,利於葯液沉積到患側。
26
氣道高反應性人群霧化吸入,有哪些注意事項?
以控制症狀為主,包括抗炎,抗過敏,解除氣道平滑肌痙攣等。應時刻保持呼吸道順暢,霧化吸入結束時應及時漱口和洗臉,以免葯物引起刺激和不良反應。
27
霧化吸入出現不良事件,該如何處理?
(1)霧化器及裝置相關不良事件:戴面罩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葯物可能會沉積在眼部,刺激眼球,如發生應立即用清水清洗,並換用咬嘴。氣溶膠溫度過低、輸送的氣溶膠密度過高、霧化溶液pH值不當、低滲及高滲氣溶膠或可導致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發生支氣管痙攣,應立即停止霧化吸入,並予以相應治療措施;
(2)患者相關不良事件:霧化吸入治療根據其吸入葯物的不同,可出現口腔乾燥症、齲齒、口腔黏膜改變、潰瘍、牙齦炎、牙周炎、味覺障礙等多種口腔疾病,通常與患者個人衛生習慣和治療期間未注重口腔護理有關。如出現上述口腔問題,應積極就醫,加強口腔護理。對於長期治療患者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28
常用的霧化吸入葯物和推薦劑量是什麼?
表2 常用的霧化吸入葯物和推薦劑量
註:BUD:布地奈德;BDP:丙酸倍氯米松;a:葯名括弧內為商品名;b:劑量及用法均來源於相關產品說書。
29
各種葯物在同一霧化器中配伍使用的相容性和穩定性數據如何?
表3 各種葯物在同一霧化器中配伍使用的相容性和穩定性數據
C:有臨床研究確證特定混合物的穩定性和相容性;∗1C:來自生產廠家的報告確證特定混合物的穩定性和相容性,在許多情況下,這些例子不適用於綜述,通過包裝內的說明或與廠家直接溝通確認;X:有證據確認或建議,特定混合物不能配伍;NI:評價配伍穩定性證據不充分,除非將來有證據證明可行;CD:配伍穩定性數據有爭議。
30
常用的霧化聯合方案有哪些?
表4 常用的霧化聯合方案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制定專家組.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志,2016,96(34):2696-2708.
[2]中華醫學會臨床葯學分會《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葯專家共識》編寫組.霧化吸入療法合理用葯專家共識(2019年版)
本文首發:醫學界呼吸頻道
本文作者:張暄
責任編輯:戴戴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