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下列水的四個狀態中.哪一種狀態下水的化學勢最小:
D>C> B=A(P為1個標准大氣壓)
解析: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內化過程,若容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Ⅱ 誰能談談,化學勢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
Ⅲ 下列四種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蒸餾水 B、食鹽水 C、汽水 D、澄清石灰水
考點: 溶液的酸鹼性與pH值的關系 專題: 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根據酸性的溶液內的pH小於容7,顯鹼性溶液的pH大於7,當溶液顯鹼性時,鹼性越強,pH越大.據此結合常見物質的酸鹼性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A、蒸餾水顯中性,故蒸餾水的pH等於7.B、食鹽水顯中性,故食鹽水的pH等於7.C、汽水中含有碳酸,碳酸顯酸性,故汽水的pH小於7.D、石灰水顯鹼性,故石灰水的pH大於7.由以上分析可知,石灰水的pH最大.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鹼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Ⅳ 化學 :化學勢的確切意思是什麼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
Ⅳ 狀態水的化學勢哪個大
應該是水。假設在1個標壓下,這種情況,冰可以保持原有的-5度的狀態,而水可能受到外界干擾就瞬間結冰了,水結冰釋放能量,所以,過冷水化學勢高,有更強的趨勢降低自身能量狀態。
Ⅵ 比較下列六種狀態水的化學勢: (a)373K,101.3kPa,液態; (b)373K,101.3kPa,氣態
(1)a>b;(2)c>a;(3)d>b;
(4)d>c;(5)e>f
Ⅶ 關於水的化學勢的一些問題
據我的理解這個問題是錯誤的。
化學勢是偏摩爾吉布斯自由能,是描述多組分系統而不是單組分系統的,是吉布斯自由能對其中一組分的物質的量偏微分。
「對於純物質來說,它不存在偏摩爾量」是物化教材中的原話。化學勢也是偏摩爾量喲。。。
Ⅷ 下列四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A.pH=5的NH4Cl溶液B.pH=5的NaHSO4溶液C.pH=8的CH3COONa
A、pH=5的NH4Cl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促進水的內電離,容c(H+)水=10-5mol/L;
B、pH=5的NaHSO4溶液中氫離子抑制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離子濃度c(OH-)水=10-9mol/L;
C、pH=8的CH3COONa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水電離出離子濃度c(OH-)水=10-6mol/L;
D、pH=8的NaOH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抑制水的電離,水電離出的離子濃度c(H+)水=10-8mol/L;
綜上所述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A;
故選A.
Ⅸ 下列四種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大的是
前兩位大哥怎麼搞的,答案明明是NaHCO3.因為酸性是CH3COOH>H2CO3>HCIO>HCO3-.所以NaHCO3能結合更多的H+.使水的電離正向移動更多
Ⅹ 求化學勢通俗解勢
首先明確其應用范圍,在熱化學中,化學勢是強度性質,狀態函數。化學勢的定義是從恆溫、恆壓、恆內能、恆體積條件下得到的,因此實際固溶體中,系統自由能變化還會包括化學勢以外的能量變化。
例 試比較和論證下列四種狀態純水的化學勢大小順序
(1)373.15K,101325Pa液態水的化學勢
(2)373.15K,101325Pa水蒸氣的化學勢
(3)373.15K,202650Pa液態水的化學勢
(4)373.15K,202650Pa水蒸氣的化學勢
4>3> 1=2
[導引]:化學勢作為判據應用於相變化過程,若兩相平衡,則兩相的化學勢必然相等,若兩相未建立平衡,則物質必由化學勢高的一相自發地向化學勢低的一相轉移,由此可推斷四種狀態的純水,其化學勢的相對大小。
通俗的說,在相轉變的過程中,質量總是從化學勢高的相轉變到化學勢低的相,這就是化學勢的物理意義,也就是說化學勢是推動相變中質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質量從具有較高的化學勢的相轉移到具有較低化學勢的相,就象溫度是推動熱量轉移的一種勢,它總是使熱量從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轉移到具有較低溫度的物體。化學勢推動下進行相轉變的結果總是使系統的功勢函數減少,作功能力降低。
系統的平衡有三個方面,即"熱平衡","力平衡",'質量作用平衡",其中"力平衡"就是系統的每一個部分所受到的廣義力都要能在統計平均效果上相互抵消.如果系統內有壓強差,那麼就會引起機械運動."熱平衡"是指溫度的平衡,如果系統有溫度差,就會有"熱傳導"."質量作用平衡"可被分為"化學平衡"和"相平衡"."化學平衡"指正反應和逆反應的效果完全抵消,在這種平衡中,與"壓強","溫度"相當的量叫"化學勢",相變以及其他的質量作用方式在"改變粒子數"方面都與化學反應極為相似,所以任何一種"質量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強度量都被稱為"化學勢".
為什麼在看的文章里那些能量都帶著化學勢?形成分子的過程就引起了分子和原子兩種不同系統的質量變化,自然會有"化學勢",不過更深的理解應該通過統計力學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