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混凝土是由哪幾種主要原材料組成的
混凝土,是指來由膠凝材自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
性質:
和易性又稱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條件下,便於各種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證獲得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
強度是混凝土硬化後的主要力學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載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強度包括抗壓、抗拉、抗剪、抗彎、抗折及握裹強度。其中以抗壓強度最大,抗拉強度最小。
混凝土的變形包括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非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有化學收縮、干濕變形及溫度變形等。水泥用量過多,在混凝土的內部易產生化學收縮而引起微細裂縫。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實際使用條件下抵抗各種破壞因素作用,長期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凍性、抗滲性、抗蝕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B. 混凝土的漿固比是什麼意思
一、組成材料不同
1、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組成。為了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經常添加一些摻合料和摻合料。
2、水泥漿由水、水泥、外加劑和外摻料組成。水泥漿的外加劑與外摻料是調整水泥漿性能的重要手段。有些特殊物質需要加入混合物中。含量小於或等於水泥質量5%的物質成為外加劑。含量超過水泥質量5%的物質稱為外摻料。
二、作用不同
1、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於施工。當水泥漿變硬時,將集料膠結成一個整體。
2、水泥漿:
(1)固定和保護套管:鑽井過程中落下的套管必須通過固井作業固定。此外,套管外的水泥石可以減少套管上的地層擠壓,起到保護套管的作用。
(2)保護高壓油氣層:在鑽取高壓油氣藏時,容易發生井噴事故。為了提高鑽井液密度,平衡地層壓力,在高壓油氣藏鑽井後,必須進行套管固井,以保護高壓油氣藏。
(3)封隔嚴重漏失層和其它復雜層:在鑽井嚴重井漏區時,可採用降低鑽井液密度和/或增加堵漏材料的方法。在鑽完嚴重井漏區後,還必須進行套管固井封固,以免影響後續的鑽井。在鑽其它復雜地層(如易坍塌地層)時,也可在鑽完地層後進行套管固井解決。
(2)混凝土內介質軟水擴展閱讀:
混凝土耐久性能:
(1)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2)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C. 混凝土的特點是什麼
混凝土也稱砼,是當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膠結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製,經攪拌振搗成型,在一定條件下養護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使其使用范圍出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
混凝土的特點:
1、耐水性能好;
2、組分材料來源豐富,經濟性好;
3、易成形為任意形狀和尺寸的構件;
4、可大量利用工業廢料;
5、可與鋼材復合使用。
優點:1、原材料豐富,成本低;2、良好的可塑性;3、高強度;4、耐久性好;5、可用鋼筋增強。
缺點:1、自重大;2、脆性材料。
耐久性能:
⑴ 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⑵ 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⑶ 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D. 水泥漿和混凝土的區別是什麼
一、組成材料不同
1、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和水組成。為了提高混凝土的某些性能,經常添加一些摻合料和摻合料。
2、水泥漿由水、水泥、外加劑和外摻料組成。水泥漿的外加劑與外摻料是調整水泥漿性能的重要手段。有些特殊物質需要加入混合物中。含量小於或等於水泥質量5%的物質成為外加劑。含量超過水泥質量5%的物質稱為外摻料。
二、作用不同
1、混凝土: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於施工。當水泥漿變硬時,將集料膠結成一個整體。
2、水泥漿:
(1)固定和保護套管:鑽井過程中落下的套管必須通過固井作業固定。此外,套管外的水泥石可以減少套管上的地層擠壓,起到保護套管的作用。
(2)保護高壓油氣層:在鑽取高壓油氣藏時,容易發生井噴事故。為了提高鑽井液密度,平衡地層壓力,在高壓油氣藏鑽井後,必須進行套管固井,以保護高壓油氣藏。
(3)封隔嚴重漏失層和其它復雜層:在鑽井嚴重井漏區時,可採用降低鑽井液密度和/或增加堵漏材料的方法。在鑽完嚴重井漏區後,還必須進行套管固井封固,以免影響後續的鑽井。在鑽其它復雜地層(如易坍塌地層)時,也可在鑽完地層後進行套管固井解決。
(4)混凝土內介質軟水擴展閱讀:
混凝土耐久性能:
(1)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2)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E. 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抗滲性、抗凍性、抗侵蝕性等等。
1、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2、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混凝土澆築注意事項: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當澆築高度大於2M時,應採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澆築層的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於1.5M。
2、混凝土必須在5小時內澆築完畢(從發車時起),為防止混凝土澆築出現冷縫(冷縫:指上下兩層混凝土的澆築時間間隔超過初凝時間而形成的施工質量縫),兩次混凝土澆築時間不超過1.5小時,交接處用振搗棒不間斷的攪動。
3、澆築過程中,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振搗器插點呈梅花形均勻排列,採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動,移動位置的距離應不大於40CM。保證不漏振,不過振。
4、澆築梁板混凝土時,先澆築梁混凝土,從樑柱節點部位開始,保證樑柱節點部位的振搗密實,在用趕漿法循環向前和板一起澆築,但不得出現冷縫。
5、混凝土澆築快要完成時,應估算剩餘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聯系攪拌站進行合理調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混凝土澆築;網路-混凝土澆築
F. 混凝土運輸分為那三種
混凝土的運輸分為:水平運輸、垂直運輸、混合運輸。
混凝土的運輸道路要平坦,運輸工具要選擇恰當,運輸距離要限制,以防混凝土分層離析。如已產生離析,在澆築前要進行二次攪拌。
運輸混凝土的工具要不吸水、不漏漿,且運輸時間要有一定限制。如需進行長距離運輸,可選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先將配好的混凝土乾料裝入混凝土簡內,在接近現場時再加水拌制,這樣就可以避免由於長途運輸而引起的混凝土坍落度損失。
(6)混凝土內介質軟水擴展閱讀:
混凝土的優點:
原材料豐富,成本低;良好的可塑性;高強度;耐久性好;可用鋼筋增強。
混凝土的作用:
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稱為骨料;水泥與水形成水泥漿,水泥漿包裹在骨料表面並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漿起潤滑作用,賦予拌合物一定和易性,便於施工。水泥漿硬化後,則將骨料膠結成一個堅實的整體。
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1、抗滲性,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2、抗凍性,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蝕性,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混凝土設計的技術要求:
1、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要求的強度。
2、滿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滿足耐久性要求。
4、節約水泥,降低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混凝土運輸
G. 混凝土中侵蝕性介質的含義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於施工操作(攪拌、運輸、澆築、搗實)並能獲得質量均勻、成型密實的性能,又稱工作性。和易性是一項綜合的技術性質,包括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義。流動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機械振搗的作用下,能產生流動,並均勻密實地填滿模板的性能;黏聚性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的組成材料之間有一定的黏聚力,在施工過程中不致發生分層和離析現象的性能;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過程中不致產生嚴重的泌水現象的性能。
工地上常用坍落度試驗來測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落擴展度,作為流動性指標。坍落度或坍落擴展度愈大,表示流動性愈大。對坍落度值小於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則用維勃稠度試驗測定其稠度作為流動性指標。稠度值愈大,表示流動性愈小。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過目測結合經驗進行評定。
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單位體積用水量、砂率、組成材料的性質、時間和溫度等。單位體積用水量決定水泥漿的數量和稠度,它是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質量占砂、石總質量的百分率。組成材料的性質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骨料的特性、外加劑和摻合料的特性等幾方面
H. 混凝土的耐久性含義是什麼有哪些指標要求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環境介質作用並長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包括抗滲、抗凍、抗侵蝕、碳化、鹼骨料反應及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等性能。這些性能均決定著混凝土經久耐用的程度,故稱為耐久性。 主要指標有: (1)抗滲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表示,分P4、P6、P8、P10、P12共五個等級。混凝土的抗滲性主要與其密實度及內部孔隙的大小和構造有關。 (2)抗凍性。混凝土的抗凍性用抗凍等級表示,分F10、F15、F25、F50、F100、F150、F200、F250和F300共九個等級。抗凍等級F50以上的混凝土簡稱抗凍混凝土。 (3)抗侵蝕性。當混凝土所處環境中含有侵蝕性介質時,要求混凝土具有抗侵蝕能力。侵蝕性介質包括軟水、硫酸鹽、鎂鹽、碳酸鹽、一般酸、強鹼、海水等。 (4)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石中的氫氧化鈣作用,生成碳酸鈣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鹼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可能導致鋼筋銹蝕;碳化顯著增加混凝土的收縮,使混凝土抗壓強度增大,但可能產生細微裂縫,而使混凝土抗拉、抗折強度降低。 (5)鹼骨料反應。鹼骨料反應是指水泥中的鹼性氧化物含量較高時,會與骨料中所含的活性二氧化硅發生化學反應,並在骨料表面生成鹼-硅酸凝膠,吸水後會產生較大的體積膨脹,導致混凝土脹裂的現象。 ——2011年一級建造師《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考點
I. 混凝土C35P6是什麼意思
混凝土C35P6意思是砼強度等級為C35並且抗滲等級為P6的混凝土。
其中的C35是砼強度等級為C35,P6的意思是抗滲等級為P6。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准》GB/T50081-2002,製作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在標准養護(溫度20±2℃、相對濕度在95%以上)條件下,養護至28d齡期,用標准試驗方法測得的極限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標准立方體抗壓強度,以fcu,k表示。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在立方體極限抗壓強度總體分布中,具有95%強度保證率的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稱為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以MPa計),用fcu,k表示。
(9)混凝土內介質軟水擴展閱讀:
混凝土要求
混凝土的技術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質及其相對含量決定的。同時也與施工工藝(攪拌、成型、養護)有關。因此,我們必須了解其原材料的性質、作用及其質量要求,合理選擇原材料,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混凝土耐久性能
⑴ 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⑵ 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⑶ 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
J. 混凝土的優缺點
優點:
1、原材料非常豐富,水泥的原材料以及砂、石、水等材料,在自然界極為內普遍,極為豐富,均容可以就地取材,而且價格低廉。
2、混凝土可以製成任何形狀,混凝土在凝結前,可以按照模板的形狀做成任何結構。微小的裝飾花紋,幾十萬立方米的構築物,都能單個預制,或連續不斷地整體澆築。製作簡單,施工方便。
3、能適應各種用途,既可以按照需要配製成各種強度的混凝土,還可以按照其使用性能在配料上、工藝上採取措施製成特定用途的混凝土。具有耐火、耐酸、耐油、防輻射等特點,用途廣泛。
4、經久耐用,維修費用少,混凝土對自然條件影響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對冷熱、凍融、干濕等的變動,對風雨侵蝕、外力撞擊、水流沖刷、使用磨損等都有一定的抵抗力。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是一種壽命較長的工程材料。
混凝土缺點:自重大,抗拉強度不高,早期強度低等。
(10)混凝土內介質軟水擴展閱讀
耐久性能
1、抗滲性
抗滲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或油)滲透的能力。
2、抗凍性
混凝土的抗凍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蝕性
環境介質對混凝土的侵蝕主要是對水泥石的侵蝕,通常有軟水侵蝕,酸,鹼,鹽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