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院常見的不安全因素及防範
護理學的形成:人類早期護理 - 醫生,女巫,無論是中世紀的護理 - 醫院由修女服務,文藝復興時期的高尚的職業 - 成為獨立的,4,宗教的改革 - 黑暗的時期,護理的基本任務:減輕痛苦,預防疾病,恢復健康,促進醫院的健康的物質環境,空間,溫度,濕度,通風,光線,聲音,裝飾,應不小於一米的距離之間的床床床與床之間被包圍窗簾必要時住所。一般病室溫度為18?22,老人的新生兒病房的溫度應保持在22?24。病房濕度為50%至60%是合適的。 30分鍾要達到的目的,更換室內空氣不流通的窗口。日間醫院理想的雜訊強度應保持在35至45分貝護士在工作中應做四光,即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關門輕。手術室應使用綠色或藍色的裝飾患者產生的感覺,安靜的信心!與醫院的關系:護患關系,醫患關系,病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在住院治療過程中,患者的醫療機構病床單位提供的傢具和設備,病人在其餘的的排泄活動和治療睡眠和食物,它是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在鋪床法備用床,暫空床,麻醉床,卧床休息的病人的床,床頭櫃約20厘米遠的操作,15厘米床邊的椅子上完成的。護理的病人被送往醫院的入院手續:入院,並實施衛生處理,護送病人到病房。一般情況下,患者承認醫院護理:准備的床單位滿足的新的患者,測量血液壓力和體重的病人的體溫脈搏呼吸,以測量的高度和記錄,告知你的醫生建議給病人的需要,在必要的時候協助醫療檢查或治療,填寫准考證的情況下,和照顧(頁逐頁用藍色鋼筆填寫住院的情況下,眉條,以及各種形式,相應的入院日期和時間欄寫著垂直方向填滿入場登記卡第一次入院時間記錄的基本生命體征,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溫度單一的診斷與用紅筆卡的床頭卡),很好的介紹和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護理措施,入院護理評估。緊急病人進入監護病房,准備床單位,准備第一個援助項目和葯品的救援,持久護送人員分級護理;分為四大類的不同優先順序的疾病和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水平的護理,,特別護理,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特別護理護理對象的危重病人的情況下,需要隨時觀察,以便開展救援。 (如嚴重創傷復雜困難的大型手術,器官移植,大面積燒傷,嚴重的醫療條件後。)護理;安排24小時護理,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和重要體征的變化,發展護理計劃,診所和護理措施的嚴格執行,及時,准確地填寫在特殊的護理記錄准備好急救葯品和葯物基礎護理,防止並發症的發生,以確保病人的安全。一級護理,適用對象;病情危重的病人需要絕對休息。 (如各種大手術,休克,昏迷,癱瘓,高熱,出血,肝,腎功能衰竭和早產兒)護理內容;輪一次,每次15?30分鍾,以觀察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制定護理計??劃,嚴格執行診療和護理措施,及時准確填寫特別護理記錄良好的基礎護理,嚴防並發症,並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二級護理適用對象;病人嚴重,生活不能照顧自己的人,(如大手術後病情穩定,年老體弱,慢性疾病是不容易的活動家,兒童保健等),護理內容,每1?2小時檢查一次觀察到的病人給予必要的技術支持生命和心臟疾病;常規護理,以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三級護理適用對象;較輕的病人的病情,生活基本上能照顧自己。 (如一般的慢性疾病,疾病的恢復和選擇的手術前的准備階段)保健:每天訪問兩次,以觀察病情的患者,常規護理,指導,監督,病人的依從性與醫院的規定,提供醫療服務,以滿足病人的身體和心理需求。章舒適,安全和舒適,是指個人在一個輕松,滿意,舒適,無焦慮,無痛苦,健康,安寧狀態自我感覺。不適;個人身體和精神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不能滿足所有的需求,自我感覺不舒服,疼痛最嚴重的表現。不舒服的病人護理,預防為主的原則,促進患者的舒適度,加強監測,發現不舒服,採取有效措施,以消除或緩解不適,相互信任,給予心理支持。側卧位,仰卧位分類;仰卧主動,被動卧位和被迫採取仰卧。更改位置,至少每兩個小時。常用的仰卧,仰卧(麻醉病人凹仰卧震盪的病人枕平卧,屈膝仰卧?腹部檢查,導尿的病人;),側卧位(灌腸,肛門檢查和胃鏡腸鏡檢查,肌內注射,預防壓瘡)半卧位(面部和頸部病人手術後,心臟和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難的患者,胸部,腹部和盆腔手術,炎症的病人,和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坐(心臟衰竭,心包積液,支氣管哮喘患者),俯卧位(下背部時,支票或領帶胰膽管造影檢查,脊柱外科手術,腹痛,脹氣),頭低腳高。 (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腸引流,妊娠胎膜早破的膜,跟骨,脛骨結節牽引),第一個學生低(反牽引顱骨牽引頸椎骨折患者預防腦水腫,腦外科病人)膝胸卧位時(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糾正胎位不正或子宮前傾,促進產後子宮恢復),截石位(會陰肛門檢查,生育)疼痛的概念,與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相關的主觀感受,是一種防禦反應的身體有害疼痛刺激)疼痛的特點是個人被侵犯的危險警告;一個不舒服的感覺,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疼痛往往伴隨著生理,行為和情緒反應。護理評估疼痛評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時間,疼痛的性質,程度的疼痛,疼痛的表達世界衛生組織疼痛分為四類,即0無痛1級(輕度),有痛苦的,但不嚴重的,可以容忍的,睡眠是不會受到影響。 2(中度),疼痛明顯,不能站立,睡眠障礙,需要鎮靜劑:3(重度),重度疼痛,不能站立,睡眠嚴重擾亂,你需要使用止痛葯。護理措施,減少或消除引起疼痛,減輕或減少疼痛,心理護理是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和平是指沒有危險,沒有對環境的危害。醫院常見的不安全因素;機械損傷,熱損傷,化學損傷,損傷的生物的,心理的傷害,醫源性損傷。與保護;床檔約束帶,用於艾滋病的分支框架;拐杖(用戶減去40厘米高),甘蔗。章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醫院感染廣泛的概念和狹義概念的概念,一般是指一個狹窄的概念,住院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感染和醫院感染發病後出院。分類;外源性感染和內源性感染。形成的基本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宿主。清潔,除去表面的污垢,灰塵和有機物質,其目的是消除和減少機體不殺死微生物的物理方法。消毒;利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去除或殺滅所有微生物孢子外。消毒是指殺滅所有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來。優先選擇的消毒方法;根據的無菌的,高的溫度的性質,水分件優選高壓蒸汽滅菌; 2。怕熱,忌濕及貴重物品應選擇甲醛或環氧乙烷氣體消毒金屬消毒滅菌劑的選擇小的腐蝕。表面消毒時,應考慮到自然的表面,表面光滑,紫外線消毒,可以選擇或消毒液擦拭,長期和短期的表面擦拭消毒液噴灑方法。無菌技術,保持無菌物品不被污染,在操作過程中的醫療保健,並防止微生物侵入或傳播給他人,一系列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不育:經過消毒後未被污染的文章的物理或化學的手段。無菌區:化學消毒的購物訴諸污染區域。非無菌區:未經消毒或滅菌處理受污染的地區。無菌技術:環境干凈,寬敞的環境要寬敞,並定期消毒,並應停止操作前半小時掃更換床單的工作原理,減少走動,避免不必要的人流,紡織粉塵排放量。 2,員工著裝符合無菌要求:無菌的前工作人員是整齊的帽子,洗手,戴口罩,口罩應更換一次,應更換一次,潮濕的細菌很容易穿透4至8小時。 3,物料管理,有序,無菌和非無菌材料分開放置,並有明顯的跡象,無菌不暴露在空氣中,應存放在無菌包或無菌容器,無菌包裝歪應標明項目名稱,日期滅菌,所述的有效的順序放置無菌包裝有效期七天,訪問到??無菌把持鉗子,無菌一旦取出不能返回到無菌容器中,懷疑或已被污染的項目應更換和重新滅菌。 4清除無菌區與非無菌區,操作者的身體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和無菌區和取放物品應面向無菌區。臂不能跨越無菌場手不能接觸無菌避免面臨的無菌區,大笑,咳嗽,打噴嚏,未經高溫消毒的項目碰不得的無菌或跨越無菌區。 5無菌工人,一組病人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無菌持物鉗,類別:橢圓(不謹慎)三叉(謹慎)尺寸鉗(小題)消毒液中浸泡2?3厘米手的的無菌鑷子聯合軸固定在最後的三分之一。無菌物品??有效期一般為一個為期七天,但打開時間只有24小時,無菌紙盒4小時。隔離:採取措施防止微生物的傳播控制的傳染源,切斷傳染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要達到的目的。分類:傳染病隔離和防護隔離兩種。類型的隔離:(霍亂,鼠疫)嚴格的隔離,呼吸道隔離(結核性腦膜炎),(傷寒,痢疾,甲肝)腸道隔離,接觸隔離(破傷風,氣性壞疽),血液和體液中分離出來(B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昆蟲隔離防護隔離(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的疤痕傷寒,瘧疾等),反向隔離度(重度燒傷,早產兒,白血病,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病人)使用,以避免此事不撕破的紙一把抓。領子和袍屬於潔凈區域的內表面上。仔細梳理頭發護理打結的應用30%酒精滲透!關閉浴缸懷孕7個月以上。壓瘡:也被稱為壓力性潰瘍,很長一段時間的壓力下,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引起組織潰瘍和壞死。機械因素;壓瘡的壓力,剪切力,摩擦力。
由當地潮濕和排泄物刺激,營養不良或水腫,限制患者。分類和壓瘡的臨床表現為:充血紅潤期,炎性浸潤期,潰瘍期。產品特點:1度壓瘡表現為皮膚呈暗紅色。而發紅,腫脹,發熱,疼痛和麻木。二創傷的特點,皮膚呈紫紅色皮下硬結,由於水腫的皮膚變薄,和炎症反應狀滲出濕潤的傷口大小的水泡,水泡破潰形成沖洗。三度壓瘡:淺組織感染,化膿,膿出,形成潰瘍,壞死性潰瘍感染擴展到周邊及深,經常到達的骨面,黑色的壞死組織化膿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有效的休息條件:充足的睡眠,身體舒適,精神放鬆!完全癱瘓的肌肉骨骼狀態:0
1,肌肉圍度微收縮,但沒有身體運動,兩肢可移動位置但不能抬起。三肢可抬起離床面,但不抗阻力;
4級對抵抗運動,但弱點; 5肌力正常的身體活動分類; 0度完全獨立自由活動。需要使用的設備或裝置。 2度,需要監護的人,幫助和教育; 3度都需要幫助,也需要設備和機械。 4度完全獨立的。肌肉訓練等長收縮練習和緊張的生命體征,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一般。產生的溫度:糖,脂肪,蛋白質氧化分解。溫度調節:自我調節體溫和體溫調節行為。生理體溫的變化:白天和黑夜,年齡,活動,葯物,其他發燒部門(如環境,飲食,情緒等):低燒37.3至38.0 38.1至39.0,中熱,發燒39.1至41, 0;超高熱41度以上熱過程溫度上升期,發熱持續時間,發熱熱型:持續發熱(持續39至40)見於肺炎,傷寒,弛張熱(39度以上,而且波動較大)閱讀敗血症,風濕熱,間歇性發燒(體溫突然升高到39度以上)是常見的瘧疾:盡管熱:熱療護理:冷卻(物理降溫,如全身冷凍療法),休息,飲食,保持清潔舒適,安全的護理,心臟護理:護理:加強觀察;健康教育。
❷ 關於護理的小發明
護士這幾個小發明,真得很給力!
沙袋固定裝置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常見疾病,腹股溝疝的手術方式主要為無張力網片修補術,該手術所用時間短,恢復快,可降低術後疝的復發,但手術後血腫發生率較高,因此患者手術後醫囑予傷口壓沙袋。
但是由於患者翻身或是側卧,沙袋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壓迫止血效果不是很好,因此普外一科護士設計了一個沙袋固定裝置。固定裝置是在腹帶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能夠容納沙袋大小的口袋,將沙袋放於口袋中,用尼龍粘扣封口固定,外層腹帶粘扣扣好固定,能夠很好的固定沙袋,即使患者翻身或取半坐卧位,沙袋仍然不容易滑脫或是偏離位置。
尿管固定裝置
留置導尿是常見的護理操作,而多年來硅膠氣囊導尿管固定法被臨床廣泛應用,但其引起的並發症如泌尿系感染、尿道黏膜損傷、疼痛等也很是讓臨床護士困擾。
該科護士發明的尿管固定外固定裝置將尿管置於大腿內側,不接觸床單,不易被糞便污染,阻斷了細菌經尿道逆行進入膀胱的途徑,減少了污染的機會,避免了因牽拉引起的陰莖頭、尿道外口疼痛、潰瘍等並發症,降低了脫管率,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
護理人員識別標識
株洲市市中心醫院患者在住院期間所有治療護理都由專屬責任護士完成,但在治療護理集中的時段經常會有病人反映 「護士戴了口罩之後分不清誰是誰」。為了使患者更加容易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該科制訂了護理人員識別標識,讓患者及家屬方便快捷識別自己的責任護士。
一次性無菌用品分隔欄
一次性無菌用品的使用,關繫到臨床護理安全,因此護士在使用一次性無菌用品前,應確保在有效期范圍內。但有時把即將超過有效期的物品與剛剛上新的無菌物品混放在一起,結果有的物品還未用完有效期就已到,造成浪費。因此該科在一次性無菌用品框內設計一個分隔欄,規范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使用,減少因過期造成的浪費。
❸ 洗碗機一定要買軟水鹽嗎,第一次接觸不太懂
這個要看洗碗機類型,像我們家方太嵌入式洗碗機你找到洗碗機的專用鹽倉,添加滿後就好了,後面等洗碗機指示燈亮起在添加就OK了。主要預防水垢生成,保護洗碗機的。
❹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
江蘇醫生一天救治500多人 當地群眾送來雞蛋
江蘇醫療隊
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吃午飯
口述:江蘇省人民醫院普外科 傅贊醫生 5月14日17點
13日下午一下飛機,我們江蘇106名醫護人員立即攜帶物資分乘8輛大巴奔赴綿陽。雨下個不停,氣溫有點低,大約18點半左右終於趕到綿陽。到了綿陽,稍作停留,又往安縣繼續顛簸趕路。一路依稀可見越來越多倒塌的房屋,當地居民用蛇皮袋搭的非常簡陋的防震棚也越來越多。
20點左右輾轉抵達安縣,安縣受災嚴重,停水、停電、停氣,大部分居民都已撤離。由於沒有水和電,救護點只能做一些包紮、輸液或輸氧之類的簡單處理,沒有條件施行緊急手術,所有病人必須在簡單處理後快速轉到綿陽救治。我們江蘇醫療隊只好掉頭再赴綿陽。
22點左右,回到綿陽,我和普外科趙翰林、蔣奎榮等醫生奉命趕緊把從江蘇帶來的凝結著濃濃關愛的20多萬毫升血液送到綿陽市紅十字血站。
綿陽的搶救任務非常重,綿陽各大醫院已經處於超飽和狀態,重災區北川的病人還在不斷地被送到綿陽救治。北川已經陷落,地況非常復雜,急救人員只能將病人抬著出來,跑一段路,再由救護車送到安縣附近的臨時救助點簡單處理,然後緊急送到綿陽,分配到各醫療機構。
江蘇醫療隊被分成幾個小組,分派到綿陽市區幾個醫院和周圍縣鎮。我們省人民醫院被分配到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這是一家以精神專科為特色的三甲醫院。23點左右,一到三院,我們立即將醫院捐助的醫療物資交接到三院同仁手中,盼望這些物資馬上可以用到正在焦急等待的受災同胞身上。大部分病人都暫時住在醫院門口簡易的防震棚里,無菌敷料已經基本用完,等待拍片子的人排成了長隊。
14日早上7點50分,我們省人醫救援隊在三院與當地同仁混合組成救治小組,協力投入到緊張繁忙的救治工作中。一直忙到下午三四點,才囫圇吞了一點盒飯。我和蔣奎榮現在正在幫病人做血液透析,幫助放置透析管。這是三個從北川轉來的高中生,由於教學樓倒塌造成肌肉受擠壓壞死,相繼出現了「擠壓綜合征」,出現了血紅蛋白尿,導致腎功能衰竭!下午我們已經給他們施行了下肢減壓手術。有兩個學生病情很重,雖然積極治療保住了生命但可能需要截肢,還有一個在我們及時搶救下,病情已經平穩。不遠處,夏雲、彭玉慧等幾位經驗十分豐富的外科護理隊員正在給焦急排隊的傷病員打石膏、換葯、輸液,她們同時還在給病人做心理疏導。再遠處,王青和蔡衛華兩位骨科醫生正在給骨折病人施行手術,從早上到現在,手術一台接一台,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由於有些群眾傷得太重,令人心痛,醫生們眼含著熱淚幫助他們做手術,盡自己最大力量搶救他們。胸外科邵永豐、朱全兩位隊員從中午開始一直在搶救一位嚴重肺爆震傷伴呼吸衰竭的40多歲中年婦女,一度生命危急的患者現在已經轉危為安。
有太多太多的傷病同胞在焦急等待著我們的救治,不說了,又有一批病人轉運過來了!
❺ 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的科室介紹
內分泌科成立於八十年代。現擁有床位22張,年門急診量30000餘人次,擁有心電監護儀、胰島素泵、手指血糖儀、尿微量白蛋白快速測定儀等先進設備。30多年來,在新老專家的共同努力下,內分泌科逐漸發展成為上海西南地區規模較大、技術力量最強的科室之一。有副主任醫師3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名;主治醫師3名;住院醫師4名。並曾聘請了全國著名內分泌專家沙松林教授作為技術顧問全面指導業務,吸引了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就診。除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診治外,內分泌科在其他內分泌疾病的診療、危重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滲昏迷、甲亢危象、垂體危象、腎上腺危象、黏液性水腫等)的搶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對庫欣氏病、皮質醇增多症、尿崩症、胰島細胞瘤、泌乳素瘤等較少見的內分泌疾病有獨到的治療經驗。
在科研工作方面,內分泌科擁有自己的實驗室。近年來共完成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局、復旦大學科研基金及閔行區科委的科研課題9項。在《中華內科雜志》、《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中華老年醫學雜志》、《復旦學報》等各類雜志上發表論著約50餘篇。主編出版了1本專著,還參與了《臨床實驗診斷學》的撰寫。在國內最早進行有關2型糖尿病一級親屬脂聯素和頸動脈IMT5年隨訪的臨床研究。1994年,內分泌科參加並完成了「全國糖尿病患病率」普查中上海閔行區的抽樣普查工作;1996年,內分泌科參與完成了由中國、新加坡等多國組成的「亞洲青年糖尿病五年跟蹤治療觀察」的科研課題。2003年底成立了糖尿病學校,針對廣大糖尿病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每月舉辦一次講座。內分泌科同時承擔復旦大學醫療系、七年制臨床醫生、公共衛生系,皖南醫學院醫療系和成人教育系的實習帶教及理論教學任務。內分泌科還積極參與「上海廣播電台」組織的糖尿病知識講座。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是醫院的重點專科之一,目前擁有固定床位34張,其中重症監護室6張,床位使用率>100%。本科配備有重症監護系統、肌電圖、腦電圖、誘發電位、眼震電圖等固定設備及相應的醫技人員。本科對腦血管病、脊髓病、周圍神經病、癲癇、錐體外系疾病、肌肉疾病、各種顱內感染、頭痛及眩暈病症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多次因成功救治危重及疑難病例得到上級部門的嘉獎。除臨床工作外,本科醫師均分別承擔有市、區及院級的多項科研項目,其中超早期腦梗塞的溶栓治療成功率高,達到了市級先進水平。
神經專科原屬大內科的一個專業學組,收治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2000年成為一個獨立的病區,並經嚴格篩選從外院引進人才作為學科帶頭人,專科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醫療業務、科研實力、教學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得到了病人的認可,現除接診閔行及周邊地區的病人外,還接診了許多外省市、外區的病人。
專科現已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隊,有高級職稱2名,主治醫師3名,主管技師1名,主管護師2名,住院醫師3名。 腎內科成立於1985年5月,是上海西南市郊成立最早的腎臟病科室,是閔行衛生局特色醫療專科,承擔上海西南市郊,包括閔行區、奉賢區、金山區、松江區、浙江省及江蘇省臨近區縣的腎臟病醫療任務,為該地區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
目前腎內科分為門診、病房和血液透析室三個部分,年平均普通門診量4500餘人次,專科門診量4000餘人次,專家門診量2000餘人次,尤其是專家門診實力雄厚,顧勇教授、徐元釗教授等名醫坐堂,吸引了閔行及周邊地區的廣大腎友就診,從而使得我科擁有穩定的病源。病房床位25張,年住院患者500餘人次,每年腎臟穿刺人數150餘例次。血液透析患者90餘人,年透析次數達1萬餘人次。
慢性腎臟疾病的規范診治是我科的特長之一。病房主要收治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間質性腎炎,腎小管疾病,各種繼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紅斑狼瘡性腎炎、高血壓性腎病、糖尿病腎病、痛風性腎病等,尿路感染(包括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各種原因所致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葯物及毒物中毒。我科是閔行區率先開展B超引導下經皮腎活檢術的單位,此項檢查目前已成為常規項目。利用B超引導下經皮腎活檢明確腎臟病理類型,不僅大大提高了我科的診療水平,同時為患者的個體化治療帶來了可能,並為形成臨床-病理-治療的模式提供了保證。
血液凈化治療是我科的另一特色。在上海西南市郊開展早、規模大、設備先進、患者多,凈化方法齊全,技術水平高,患者存活質量好。透析室擁有透析機20台,包括德國費森尤斯4008B、德國貝朗等機型以及德國貝朗CRRT機1台。開展的業務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濾過、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血液灌流等。目前擁有二級反滲水的水處理系統,從源頭上保證了血透患者的生活質量。透析室為病人提供精心的治療和護理,配備彩電,為病人提供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自開展CRRT技術以來,涉及胸外科、普外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ICU等多個學科,為院內多學科之間危重症患者的搶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每年均通過上海衛生監督所監測和上海市血透專業質控,對我們的透析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予以良好的評價。腹膜透析(CAPD)是近年來開展的項目,目前擁有長期隨訪患者20餘人。
腎內科在保證完成臨床醫療任務的同時,重視人才梯隊的建設和培養。目前共有工作人員26人,醫師8人,護師18人,其中主任醫師(教授)3人,主治醫師2人,住院醫師3人。包括博士後2人,碩士生1人,在讀碩士生2人。並擁有閔行區首屆科技之星1人。腎內科是我院最早成為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科室,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在培碩士生8名。同時承擔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七年制、皖南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的臨床教學任務。 2002年內科三級分科後正式設立了消化內科。隨著學科的發展,建立起了一支較強的醫療技術隊伍和合理的人才梯隊,推動了醫教研的同步發展。
消化內科八十年代開始應用纖維內鏡診治胃腸道疾病。九十年代逐漸形成消化專業隊伍,進行消化專科的進修及內鏡技術的培養,並積極參加國內、市內各種消化學術交流活動,並把新知識、新技術應用於臨床,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的開展為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消化內科成功地搶救了很多消化系統的疑難和危重病人,如肝硬化並出血、肝昏迷、腦水腫、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重症胰腺炎、蛋白丟失性腸病、電解質紊亂、急性腎功能衰竭、休克等及各種病因的消化道大出血等。消化內科開展了腹水回輸工作,對各種原因的頑固性腹水的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用胃腸起搏器治療了各種原因的胃腸動力功能障礙性疾病,療效良好。消化內科結合臨床開展了急診胃鏡檢查和治療,如食管靜脈曲張並出血的硬化劑、圈套治療,內鏡下取異物、放支架、息肉摘除,開展ERCP檢查和乳頭肌切開取石,放置支架等高難度的診治,在上海同級醫院處於先進水平。
科室共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科研項目「CagA基因菌株HP檢測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獲98年閔行區科技成果二等獎。消化內科還承擔院級、區級課題2項。 心內科隸屬於大內科,1979年成立了單獨的心臟監護病房(CCU病房,擁有床位5張),1999年三級分科,使心臟病的診療專科化。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9名專業醫師,30張床位,集科教研臨床診療為一體的綜合學科,2003年當選閔行區心血管內科特色專科。
心內科在五院獨立成科較晚,但它在內科中的地位不容忽視,從上世紀50年代的郭守蔚主任、70年代的禹寶蓮主任、卜國強主任、金松元主任、80-90年代的張祖茂主任,在上海西南地區都享有很高的醫學地位,並曾聘請了全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浦壽月教授、何梅先教授作為技術顧問全面指導業務,吸引了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就診。尤其是2002年來通過引進人才和培養人才,在現今科室負責人許澎,副主任伍旭升的帶領下,狠抓規范化的診療,使心內科的整體業務素質,診療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診療患者數目成倍增長,危重症患者搶救成功率達95%以上,現已成為上海市西南地區規模較大、設備齊全、技術力量很強的科室,已贏得了社會的好評,在上海市心血管界也享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心內科設有CCU病房,普通病房,心導管室,無創功能檢查室,心電圖室等,擁有心臟科專業醫師9名,其中副主任醫生3人、主治醫生3人、住院醫生3人,碩士及在職碩士研究生5人、並有西門子數字化心血管造影機(DSA)、計算機化多導心電生理記錄儀(BARD)、惠普多中心心電監護系統等先進設備。年收治病人500餘人次,門診5000餘人次,各種手術200餘台。 血液內科是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特色專科,病房編制床位22張,擁有獨立的血液實驗室,擅長診治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易栓症、各類貧血和發熱原因待查等常見血液系統疾病,對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診治具有一定的特色。
科室注重國內外的聯系與交流。國際上,與日本國立廣島大學原爆放射線醫科學研究所和加拿大McGill大學血液內科開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上海市內與華山醫院、瑞金醫院、中山醫院、一醫、新華醫院等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市外與武漢同濟醫院、協和醫院、河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等有著廣泛的聯系。
現任科室主任劉立根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授課教授、上海市首批「醫苑新星」培養對象,曾赴日本國立廣島大學研修和擔任訪問教授1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強烈的學術意識。血液內科現有醫療和醫技人員17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3名、主管檢驗師2名、主管護師2名、初級人員7名,具有碩士學位4人。 面對老閔行區老年人群多於本市其他區縣同類人群的特點、住院難較為突出為背景。得到醫院各方面的重視和關注,1997年4月組建老年科、與此同時由12病區康復病床為基礎進行人才和衛生資源的重新整合。2002年承擔區科委課題《Ⅳ期非小細胞肺癌聯合化療對照研究》獲三等獎、2003年《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肺結核活動性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並腦梗塞的臨床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憂慮狀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調查研究》院級課題及將進行課題鑒別和申報區級課題。多年來開展了高難度經皮肝穿刺活檢術、經皮肺活檢術、經皮心包穿刺化療術。通過努力活躍了學術氣氛、提高技術水平。建科以來診斷出疑難病數10例,如肝肺綜合征、多動脈硬化多漿膜腔積液等。省市級以上雜志發表文章11篇。隨著雙水平呼吸機的應用、慢阻肺合並呼衰的緩解率大有提高。
現有醫護人員17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5人(其中碩士1人),護師8人。設定床位30張,年收治病人456人次。先後開展了4個不同學科專業門診。擁有先進的雙水平呼吸機、心肺監護儀各1台。全科醫護實行部分區域性計算機管理。
❻ 血液透析
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是保證工作正常運行的基礎,血液透析從70年代在我國開展以來,已在實踐工作中培養出一支新生的護理專業隊伍。但因為這是一門較新的學科,新的技術,所以需要不斷的完善,使之規范化、科學化,而當務之急是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才能做到規范化,使之有章可循。
一個完整的血液凈化中心必備以下幾項制度:
一、 工作制度
1、 血透室的工作制度。
2、 血透室的各級人員職責。
2、1、醫師職責
2、2、護士職責
2、2、1、主班護士職責。
2、2、2、治療班護士職責
2、2、3、護理班護士職責
2、2、4、外勤班護士職責
2、3、1、衛生員職責
2、3、2、復用員職責
3、 技師工作職責
4、 進修生管理制度
二、 醫療管理、專科護理技術操作常規
1、 醫療范圍、方式,適應症、並發症、相對禁忌症、急診適應症。
2、 各種血透機的操作規程及護理。
2、1、沖洗(或置換)規程。
2、2、上機操作規程。
2、3、回血操作規程
3、 血液凈化的操作規程。
3、1、單超。
3、2、血液透析濾過(HDF)
3、3、血漿置換。
4、 血透病人的護理。
4、1、血透病人的護理常規。
4、2、血管通路
4、2、1、內瘺的護理
4、2、2、外瘺的護理
4、2、3、臨時血管通路的建立
4、2、3、1、A穿刺 股V穿刺
4、2、3、2、深靜脈留置導管的護理。
5、 復用的操作規程。
三、 消毒隔離制度
1、 血透室(含護士站)消毒隔離。
2、 治療室消毒隔離
3、 復用間消毒。
4、 透析設備(血透機水處理)消毒。
5、 各種物品消毒。
四、 管理制度
1、 管理制度
1、1、 消耗品管理
1、2、 各種儀器、低值耗品
1、3、 葯品搶救車、搶救物品
1、4、 被服、傢具
透析設備消毒管理制度
一、 個人透析機及管路:
每日透析後消毒一次,時間1小時,濃度:原液5%金星消毒液,入機後稀釋成1000PPM。消毒後用反滲水沖洗30分鍾,次日透析前沖選30分鍾,每周一次用枸椽酸清洗。
二、 集中供液系統及管路:
每日透析後消毒一次,時間6090分鍾,濃度:原液2.5%金星消毒液,入機後35倍稀釋,消毒後用反滲水沖洗1小時,次日透析前沖洗45分鍾,每周二次用枸椽酸清洗
三、 水處理系統:
RO水24小時紅外線照射殺菌,每月用濃度5%福爾馬林消毒一次,隔月用枸椽酸清洗一次。
四、 A液、B液桶及與透析液接觸的容器每周一次1%福爾馬林泡24小時。
五、 室內每日紅外線消毒一次,每月進行空氣培養。
六、 室內空氣消毒(福爾馬林40ml/+pp粉30%)/m3熏24小時。
七、 透析機及管路濃度為5%福爾馬林每月消毒一次。
透析消耗品復用室工作要求
1、 嚴格遵守復用操作規程:
2、 保持復用室清潔,每日操作完畢後及時清洗並消毒池內、檯面、地面、牆壁,不得有血跡、污物
3、 處理過的透析器、血液迴路要擺放整齊、放置於櫃內,每日應整理清洗消毒一次;
4、 每月要清洗一次復用水桶及垃圾桶;
5、 每月要清洗一次復用室(與透析室消毒日同步進行);
6、 丙肝病人的消耗品要單獨復用,嚴格隔離;
7、 復用室人員編制2人,由一名正式員工負責,一名衛生員協助工作。
復用間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穿工作服、專用鞋。
二、 嚴格執行復用操作規程,保持室內清潔整齊。
三、 房間內每日用紫外線照射2小時,有記錄。每日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桌面、櫃內、地面一次。
四、 復用透析器、管路,專人專用,專人專盒,固定放置,巨內隨時清理。儲櫃每月清潔消毒一遍。
五、 患者使用過的透析器、管路、用過氧乙酸消毒兩次,備用。消毒有效期為7天。
六、 患者使用過不再留用的透析器、管路,用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0分鍾後放入醫用垃圾集中處理。
七、 每月室內用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熏蒸一次,做空氣培養一次。
註:本制度由復用間復用工作人員負責監督執行。
治療室的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治療室要衣帽整潔、帶口罩、洗手、正規操作。
二、 每日紫外線消毒2小時,並專門登記使用時間,紫外線燈管每周照射兩次。
三、 室內清潔區、無菌區有明顯標記。
四、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別放置並位置固定,註明消毒日期消毒有效期(冬10月1日――5月1日為14天,夏5月1日――10月1日為7天)標記明顯。
五、 每周二、五更換鑷子罐、消毒液、碘灑、酒精,各無菌物品均有標簽及消毒液日期。
六、 治療車上層出不窮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用完物品,車、盤清潔整齊。
七、 葯櫃內葯品擺放有序,口服葯、外用葯分櫃放置,標簽明顯。
八、 使用後的一次性注射器等用品,用500MG/L健之素消毒劑浸泡10分鍾、注射器拉開針栓,使針管內充滿消毒液,消毒液液面超過注射器,透析專用穿刺針用後打開子,使管內充滿消毒液,浸泡於50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內初消10分鍾。消毒後的一次性用品,放入醫用垃圾袋中,每日由衛生員,封閉運送至供應室、集中處理。
九、 止血帶一人一根,用後要在125MG/L的健之素消毒液內浸泡10分鍾,清洗、晾乾備用。
十、 生活垃圾與醫用垃圾嚴格分開,醫用垃圾用黑塑料袋包裝送焚燒爐焚燒。
十一、 每月室內用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熏蒸一次每月做空氣培養一次。
註:本制度由各小組治療班工作人員共同負責監督執行。
護士站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應著專用服裝。
二、 隨時保持室內清潔整齊,物品擺放有序,用畢放回原處。
三、 桌面地面每日擦試兩次,專用毛巾、拖布。
四、 乾燥器內化驗單行雙消,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完畢後粘貼在病歷上。
五、 冰箱內擺放葯品,不能存放私人物品。
六、 輪椅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次。
註:本制度由外送班護士負責監督執行。
血液透析室消毒隔離制度
一、 進入室內應站著工作服、穿專用鞋。
二、 操作進應戴口罩、帽子、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三、 空氣消毒方法:每日透析結束後,紫外線照射2小時,清晨病人透析前開窗通風1小時;每月蒸熏一次;福爾馬林40ML/M+高錳酸鉀30G/M,分別放於室內四角、房中央,蒸熏24小時後,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四、 地面每日清潔2次,拖布專用,定期消毒。消毒方法為:每周四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浸泡10分鍾後清洗晾乾。
五、 透析機、床桌在每日透析結束時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遍,毛巾專用。
六、 病人用餐擦手巾每日透析結束時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用浸泡10分鍾後清洗備用,做到一人一巾。
七、 血壓計袖帶每周清洗一次;輸液吊筐每周清洗後用石臘油擦試,止血鉗每周清洗一次,有血污隨時清洗;氧氣濕化瓶,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用浸泡10分鍾,清洗晾乾後備用;吸氧管每人一根不可混用;體溫表用75%酒精浸泡消毒;消毒液每周更換2次。
八、 每月空氣培養一次並作記錄。
九、 床單、被罩、枕套每周更換一交,遇有特殊情況隨時更換,病床每周用250MG/L的健之素消毒液擦試一次。
註:本制度由各小組護理班工作人員共同監督執行。
主班護士職責
1、 負責本區當日病人的透析操作、觀察病情、數據記錄,保持設備及床單位的清潔整齊。
2、 負責本區護士工作的調配及病人的床位安排。有責任安排、檢查護士、衛生員、復用員的工作。
3、 病人上機後負責檢查本區透析機的溫度、濃度、血流量、脫水量、肝素量等條件的設定。
4、 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負責人員分配、病情觀察、治療、記錄,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5、 負責做本區病人的思想工作並向主任、醫師及時反映患者的思想動態,積極組織本區護士提高服務質量,盡力滿足病人的需求。
6、 負責登記當日患者的透析費用,及時交給會計結帳。參與催欠費工作。
7、 承擔透析患者整體化護理的指導工作。
治療班護士職責
1、 負責當日透析肝素劑量的配製。
2、 准備透析用品(穿刺針、透析盒、消毒物品等),用畢清洗消毒。
3、 負責治療車的清潔整齊,保證物品配備齊全。
4、 承擔當日病人血透操作,觀察病情及負責測量體溫、心率、血壓、呼吸。回血後清潔透析機,整理床單位。
5、 參加搶救工作,負責搶救物品的供應、消毒物品更換及一次性消耗品的處理。
6、 每周二、五進行物品大消毒及室內空氣消毒。
7、 負責透析中輸血、輸液及各種治療工作。
8、 提高服務質量發送服務態度,做好透析患者整體化護理,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
周一,清點治療用具及葯品,及時向庫管員請領。
周二、每周二、五大消毒。
周三,檢查消毒物品的期限,及時換領。
護理班護士職責
1、 負責當日病人的透析治療、觀察病情、生命體征觀測、登記透析表格。
2、 保持透析設備及床單位的清潔整齊。
3、 參加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
4、 負責透析病人的整體化護理。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飲食及生活習慣、心理狀況、社會關系、透析效果,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進行健康教育工作。
5、 協助各班共同做好「血透」的管理工作和透析的准備工作。
重點工作:
每日清洗、消毒擦手毛巾,清洗擦透析機毛巾。
周二,換洗床單、披罩。
周三,消毒體溫表。
周五、六,清洗血壓計袖帶,清理止血鉗、輸液吊藍。
外勤護士職責
1、 負責一切對外事情聯系,協調與有關科室的聯絡。
2、 負責消毒物品的交換、送檢、取葯、接送病人等工作。
3、 負責衛生員的管理,指導其隨時保持環境整潔。維持透析室秩序,勸阻家屬陪伴。
4、 負責透析病人的生活服務,搞好膳食管理,隨時徵求病人。
重點煤作
周一、五,清點換洗工作服、被服
周二、督促指導衛生員工作。
周六、檢查消毒物品期限。
血液凈化中心衛生員職責
1、 在護士長領導下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2、 負責「中心」所屬的全部室內、環境衛生,保持其清潔整齊。
3、 負責污染垃圾和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
4、 飲用水的供應和管理。
5、 負責污染衣物及被服的換洗。
技師職責
1、 負責本中心所有儀器、設備的管理、維修、調試進行保養、消毒,發現問題及時報告。
2、 每班透析中要巡視設備運轉狀況3-4次,發現故障及時排除,並做好記錄。
3、 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准確、及時、規范地完成各項技術操作。
4、 負責檢測每批透析液的質量。會同醫師核對當日透析液質量,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5、 協助護士進行各種技術操作並作好技術指導。
6、 負責制定購買設備零配件計劃,保管好設備零配件及維修工具。
7、 參加急診、加班、值班。注意節約,加強防火、防盜措施。
8、 負責培訓、指導進修生、實習生的工作。
NCS―――200C集中供液裝置操作規程
一、 開主電源開關。
同時按下{保護}和{透析}開關,機器開始工作。
二、 透析完成後,按下{保護}和{結束}開關。
三、 按{保護}和{事後清洗}開關,開始事後洗凈程序。
四、 事後洗凈結束後,儀器進入待機狀態。
第二天清早,機器自動進入事前清洗,等待透析。
消毒隔離負責人的工作職責
一、 監督檢查各項消毒隔離制度的執行情況。
二、 每月最後一周負責做血液透析室、治療室、復用間的房間消毒。
三、 每月房間消毒後、負責與檢驗科有關人員聯系,做室內空氣培養及集中供液,反滲水單機出口處的細菌培養並保存化驗單。
四、 負責向工作人員宣講有關消毒隔離,院內感染的規章制度及各種知識。
血液透析室公用物品消毒工作安排:
時間 物品 消毒液濃度 消毒時間 消毒方法 負責人
周 病歷夾 250mg/l / 擦試 各組護理班
周二 止血鉗、吊籃 250mg/l 10分 浸泡 各組護理班
周三 氧氣瓶 250mg/l 10分 浸泡 各組護理班
周五 塑料桶 250mg/l 10分 刷洗 復用員
周六 病床 250mg/l / 刷洗 各組護理班
周六 輪椅 250mg/l / 擦試 護工
進修制度
凈化中心是學習血液凈化技術的基地;是進口透析機、透析消耗品發展趨勢的展示窗口;是學習維修、保養透析設備的課堂,對自願前來進修的人士表示歡迎。希望能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一、 凡到「中心」進修必須遞交申請書一份,得到「中心」領導同意後方可辦理進修手續。
二、 到「中心」進修的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 護士、技師:具中等護理專業學校文化水平,從事臨床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一定臨床經驗,技師應具有一定的電子電工知識。
2、 醫師:具醫學本科學歷,從事臨床工作三年以上,具有較豐富的臨床實驗經驗。
3、 工作積極主動、肯學習、熱心為病人服務。
4、 尊重老師,遵守血透室各項規章制度。
三、 護士學習內容安排(不得少於三個月)。
(一)、技術操作:
進修三個月:
1、 熟悉環境,學習沖管路。
2、 學習裝管路,置換沖洗。
3、 學習上機、回血、血管穿刺等技術。
4、 透析設備的日常保養、維護方法。
進修六個月:
1、 在熟練掌握以上技術的基礎之上,學習特殊情況的處理方法。
2、 簡單的機器故障排除法。
3、 學習血濾,血漿置換,CAVH的操作方法。
進修一年:
1、 了解血液凈化基礎知識,HD基本原理。
2、 水處理的基本知識。
3、 透析適應症、禁忌症。
4、 透析並發症的處理。
5、 尿毒症、腎移植術後排異病人的護理。
四、 技師學習安排
1、 熟悉環境,了解技師每天的工作安排。
2、 熟悉設備的基本操作。
3、 熟悉透析液的配製方法。
4、 了解水處理機及透析機的工作原理。
5、 學習常見儀器故障的排除。
五、 醫師學習安排
1、 了解血液凈化基礎知識,HD基本原理。
2、 水處理的基本知識。
3、 透析適應症、禁忌症。
4、 透析中的抗凝療法。
5、 血透中的急性、慢性並發症的處理。
6、 學習超濾、序貫透析、高-低鈉序貫透析、低濕透析、無肝素透析、血液濾過、血液濾過透析、血液灌流、小兒透析、CAVII、血漿置換、免疫吸附。
7、 血管通路的建立:
臨時性:頸靜脈插管、股靜脈穿刺。
永久性:內瘺。
安排有透析臨床經驗的對口老師負責帶教,聘請主治醫以上的專科醫師擔任理論講課及輔導。
醫療管理
一、 醫療范圍
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腫,有機碳葯物中毒,酒精中毒,免疫系統疾病如家族性紅斑狼瘡,神經系統疾病如格林-巴利氏病、重症肌無力,多發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等病症。
二、 醫療方式
逐步開展:碳酸氫鹽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血漿置換、血液灌流,單純超濾等血液凈化療法。
三、 血液透析的適應症
1、 急性嗵功能竭
1) 高分解代謝者(BUN每日上升25以上)立即進行。
2) 無尿(小於100ML/日)或少尿(小於400ML/日)者48小時以上,體重增加20KG/日。
3) 尿素氮 BUN>80MG/DL
4) 血清肌法 SCR>8MG/DL
5) 血鉀 K>6.5MEQ/L
6) 二氧化氮結合率 CO2CP?>15MEQ/L
7) 有明顯浮腫、肺水腫、惡心、嘔吐、嗜睡、燥動、意識障礙者。
2、 慢性腎功能衰竭
1) 內生肌法清除率CCR小於或等於10ML/MIN(糖尿病患者小於或等於15ML/MIN)。
2) 血清肌法 SCR大於或等於8-10MG/DL。
3) 尿素氮 BUN大於或等於80-100MG/DL
四、 血液透析禁忌症
1、 相對禁忌症
1) 老年高危患者,不合作的嬰幼兒。
2) 嚴重出血或嚴重貧血。
3) 嚴重的低血壓及休克。
4) 嚴重心臟病所致的心衰和肺水腫。
5) 腫瘤等全身疾病的晚期所致的腎衰。
6) 精神不正常不能合作者。
五、 血液透析並發症
透析療法的醫學並發症:
低血壓、高血壓、心率失常、失衡綜合症、發熱、頭痛、惡心、嘔吐、肌肉痙攣、急性溶血、呼吸困難、意識喪失、全身抽搐、精神異常、皮疹和瘙癢。
六、 急診透析指征
1、 高血鉀症:血清鉀>70MMOL/L,無尿。
2、 嚴重左心衰竭:呼吸困難不能平卧,需吸氧,咳粉紅色泡沫樣痰;
3、 嚴重酸中毒:COCP<20MMHO、PH<7.2,嚴重電解質紊亂,保守療法不能糾正者。
4、 葯物中毒深昏迷者,並已在急診洗過胃、下尿管者;
5、 符合上述條件者,請注意以下事項:
1) 急診透析費1000-2000元左右,(含全新透析器、管路);
2) 血液灌流費2000-3000元左右,(含碳腎、管路)
3) 透析前請化驗:血色素(>5.5G%)、血小板、出凝血時間、血型;
4) 急診透析時間一般不超過3小時,高血鉀征除外;
5) 門診病人必須通過急診室;
6) 病人血壓穩定,高壓100-90MMGH以上,低壓70MMGH以上。
血液透析裝置操作規程
1. 開主電源【開關】,將透析液吸管分與透析液A、B桶聯接,按【透析】、【准備】【血液注射器】鍵;
2. 安裝透析器及血液迴路至透析裝置上。
3. 用0.9%注射用生理鹽水500ML予沖血液迴路支脈端、肝素管、動脈壺、透析器、靜脈壺,並排氣;
4. 四、 當【准備】【旁通】健停止閃動後,按【旁通】。連接聯銷於透析器液室的出、 入口。按【排氣】鍵,排凈液室內空氣後,關【旁通】;
5. 根據醫囑設定【目標除水量】、【除水速度】、【會素維持量】、【機溫】36-37攝氏度之間,旋鈕【氣泡監測】、【動脈負壓監測】於工作位;
6. 無菌操作下穿刺內瘺動脈,見回血後,排氣,接通動脈穿刺針管口與血液迴路動脈埠並固定。開血泵80ML/MIN,待血液上行至肝素管前時,快速注入肝素首次量,並確定肝素維持量。
7. 穿刺內瘺靜脈,排氣。當血液流至靜脈壺時,關血泵。消毒血液迴路靜脈端管口,排氣,夾緊止血鉗。排盡空氣,連接靜脈穿刺針管口與血液迴路靜脈埠。檢查全路通暢,固定穩妥。
8. 開血泵由小至200ML-300ML/MIN之間,按【開始】鍵,設定監測靜脈壓及液壓的報警限項。調節器整透析器的動脈端向上;
9. 再次檢查各項設定值,穿刺部位無滲血,固定方法正確、無纏,血液迴路通暢,擰緊各連介面,檢查各止血鉗到最緊部位。經第二人核對無誤,確認透析開始;
10. 測量病人血壓、脈搏無異常,登記在透析記錄紙上;
11. 透析過程中每小時監測血壓,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隨時對症處理。遇故障及時排除。保證透析順利進行,除水準確無誤。
回血操作規程
一、 總除水量達標,時間已到則【目標除水量】提示,無特殊治療,可以回血,按【峰鳴停止】、【准備】、【再設定】鍵,將【肝素泵】復位,至零。夾信肝素管,血流量調到80ML-100/MIN左右,開始回血;
二、 關血泵,夾信泵前管,使旁路鹽水緩緩流入動脈側,管內血液沖凈後夾緊穿刺針管。打開泵前夾,開血泵,血流量100ML/NIN左右,用0.9%注笛生理鹽水沖洗動脈壺、透析器、靜脈壺,沖凈血液後,夾緊靜脈穿刺針管。穿刺點貼創口貼,紙卷壓迫,拔針,固定;
三、 按【旁通】、【排液】鍵,排凈透析器液室液體,斷開靜脈及動脈連鎖並復位。並【透析】鍵;
四、 卸下血液迴路和透析器,關【電源】開關;
五、 拔掉透析液吸管,插回透析裝置上A,B口。開始自動沖洗、消毒透析裝置。
血透病人護理常規
一、 透析時嚴密觀測生命體征,每小時測T、PR、BP遇有特殊情況隨時監測,並記錄。
二、 嚴格按照醫囑設定透析條件(降水量、透析時間、除水速度),並經第二人查對。
三、 透析中用葯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四、 隨時檢查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漏血,及時處理。
五、 了解患者體重變化,隨時與醫生聯系調節除水。病情變化,保證透析充分。
六、 透析中出現低BP時,取頭低腳高位,減慢除水速度,適當補充0.9%生理鹽水。經常低BP者可採用高鈉或取梯度高鈉透析。
七、 透析中高BP患者注意並發腦出血可採用低鈉透析或考慮血容量增多的因增加除水。
八、 加強透析中生活護理。
九、 加強健康教育,積極進行衛生宣傳,了解病人心理,教會病人自己調整入量,計算體重及保護內瘺的方法。
內瘺的護理:
十、 向患者介紹護理內瘺的知識,教會其愛護保養內瘺。
1、 保護術肢血管避免反復穿刺為內瘺吻合術創造條件。
2、 動-靜脈內瘺吻合術後,術側肢體發生腫用、疼痛、應抬高術肢,切忌壓迫手術部位。鼓勵患者活動術肢,反復握拳,增加血液循環。
3、 嚴密觀察術後瘺情況可觸摸到血管內搏動、聽到血管雜音、發現異常及時處理。2-4周後、內瘺成熟可應用。
4、 內瘺僅限於透析用。不得用於取血或注射葯物,且不能在內瘺側肢體側量血壓,(搶救除外)。
5、 不斷更換穿刺點,依次順序更換以保護血管。
6、 防止血管瘤的形成,以松緊適度的護腕壓迫血管怒張的部位。
7、 穿刺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動作輕柔敏捷。
8、 回血撥針後貼創可貼,上面用消毒紙卷壓迫止血,囑病人15分鍾後取下,切忌壓迫時間過長而形成內瘺血栓。
9、 壓迫紙卷松緊度以在兩側觸摸到血管轉動為適宜。
10、 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內瘺血栓,應極時到醫院做相應處理。
五、 外瘺護理
1、 嚴格無菌操作,接通血液管路及回血時均在無菌條件下嚴格完成。
2、 無菌綳帶包紮時順通外瘺管,並將部分暴露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隨時觀察。
3、 囑病人睡眠時不可壓迫外瘺肢體,聞及血管雜音(呼呼如風聲)為通暢。
4、 如發現外瘺管內有血漿球分離層,又聽不到血管雜間時,視凝血堵塞,應立即處理。
5、 發生凝血堵塞應在無菌條件下用導管絞痛,取出凝血塊,緩慢入5000單位尿激酶,10-30分鍾後抽出導管,仍不能則需改內瘺。重手術,切忌用力注入管內,防止將血凝塊壓入血循環。
6、 切忌用齒鉗直接夾外瘺管。可墊以紗布防止夾破、剪斷。
臨時性血液通路操作規程
一、 直接穿刺法
1、 動脈穿刺部位:足背動脈、橈動脈(保留做內瘺術肢體)、股動脈、肱動脈。
2、 穿刺方法:
1) 選擇穿刺部位,以穿刺點為中心環行消毒,直徑5CM。
2) 選16G血透穿刺針,管口接注射器,抽取1ML空氣。
3) 右手持穿刺針,針尖斜面向上,從血管右側刺入皮膚,左手食、中指消毒後輕按動脈搏動部位。
4) 穿刺動脈時以30-40度角進入,見鮮血紅有搏動,順進針達2CM長度。
5) 迅速接通管路,HD引出血液,防止血順管壁外溢造成血腫。
3、 穿刺後注意事項:
1) 動脈穿刺血流量不足應作適當調整,達滿意效果時固定好針翼。
2) 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腫脹。
3) 拔針後壓迫至無出血為止。
二、 深靜脈穿刺
1、 穿刺部位:股靜脈直接穿刺。
2、 穿刺方法:
1) 選擇血管國,左手食、中、無名指摸到股動脈搏動,內側0.5CM處股靜脈。
2) 戴無菌手套,2.5%碘酊,75%酒精脫碘,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環行消毒面積20乘15CM。
3) 取5ML注射擊器,抽吸2%普魯卡因2ML。
4) 左手三指順股動脈搏動最強處按壓。
5) 右手持針,穿刺部位注射普魯卡因局部麻醉。
6) 取穿刺套管針,接注射擊器,抽吸2ML肝素鹽水排氣。
7) 右手持針,針尖斜面向上,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與股動脈平行方向成45度角刺入至恥骨旁止。
8) 左手固定針頭方向,右手回抽針栓,針尖緩慢順原路退出,至見回血,左手固定不動。
9) 將回血推入血管無陰力,抽吸通暢,反復一次確認在股動脈內。
10) 左手固定套管針柄,右手將套管針芯緩慢拔出,左手中指因定食指、拇指持套管緩慢送入,進大於2/3長充,拔出針芯,夾住套管針柄軟管處。
11) 取下針柄膠頭,接HD管路動脈端,進行HD,固定針頭。
3、 注意事項
1) 穿刺側限制肢體活動,不便函針留置。
2) HD時觀察部有無出血、滲血。
3) 血流量不足,而又確認針在血管內,可與股動脈平行方向旋轉葉柄調節。
4) 回血拔出針頭,應用長8CM、直徑4CM的紗布卷充分壓迫止血,10-20分鍾無出血,可加大包紮觀察1/2-1小時,平車回病房。
三、 留置導管
1、 部位及時間:
一般為頸內靜脈插管,也可用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留置時間一般為48-72小時,也可留置數周,數月。抗感染管可使用一年以上。
2、 透析前處理
1) 接管路前抽出導管內肝素鹽水。
2) HD時嚴格消毒管口,將肝系帽浸泡於75%酒精中。
3、透析後處理:
血液透析(HD)操作規程
接管程序:
一、 接管前復查透析條件設定,將透析器AV端、靜脈監測、肝素管等部位聯接緊密,A、V脈壺排氣管用止血鉗夾緊,血液迴路、透析器沖洗干凈。
二、 接A管:以75%酒精消毒管口,放液沖管口約50ML,夾住入液管,聯接A管,接後再次擰緊以防脫落,將血液引出。
三、 接V管:V穿刺,血液引至管口,排凈穿刺針管內空氣,75%酒精消毒V管口,開血泵放液250ML,夾住,墊以方紗布,雙手各持穿刺針管頭及V管頭,加壓排氣,聯接後,確認無空氣時打開止血鉗,開血泵,進行透析治療。
穿刺程序:
一、 選擇血管,注意保護血管,以2CM長度分三點,依次進針,次推移。
二、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穿刺臂下鋪無菌治療,2.5%碘酒棉球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環行消毒直徑5CM。
三、 左手拇指綳緊皮膚,右手持針翼,針尖斜面向上45度,刺入皮膚,穿入血管,進針入皮2/3長度,見血後蓋以無菌棉球,用膠布固定。
四、 將血引至管口,接通血路。
五、 將A、V脈穿刺針管理順,膠布固定,用止血鉗夾治療中再次固定血液迴路以免滑脫。
❼ 方太水槽洗碗機裡面哪裡能放洗碗粉軟水鹽和光亮劑都放在哪兒
洗碗粉撒進洗碗槽里就行,軟水鹽和光亮劑都不用放,這是方太洗碗機的特點。
❽ 血透庫房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一、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患者賴以生存的腎臟替代治療手段之一,也為急性腎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復腎功能創造了條件。血液透析時需要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血液在透析器中與透析液進行物質交換,達到清除體內代謝廢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糾正電解質、酸鹼平衡的目的。近年來,也是中毒等急危重症搶救的重要手段。 二、設立省血液透析質量控制部,主要對全省血液透析診療活動進行全面質量控制,並受省衛生廳委託檢查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工作開展情況。開展技術培訓,進行相關技術考評和考核。 三、開展血液透析技術的醫療機構應配備至少4台以上的透析機,並經省衛生行廳進行技術及人員准入。 四、醫療機構開展血液透析技術應符合本規范要求,建立健全質控制度,並嚴格遵守醫院感染管理和消毒隔離規定,防止由此引發的醫源性感染;透析器的重復使用應嚴格按照衛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執行,確保患者安全。 五、從事血液透析治療工作的醫護人員,應接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第二章 醫院資質基本要求
一、內科工作基礎 具備較好的內科工作基礎,能夠獨立完成基本診療項目,具有獨立處理內科常見疾病的能力。 二、設置獨立的腎臟內科(或者內科腎臟病組) 具備較好的腎臟內科工作基礎,能夠獨立完成基本診療項目。 腎臟內科病房(或者內科病房內設置腎臟病病床):有腎臟內科專科醫師隊伍,具有獨立處理腎臟內科常見疾病的能力。 三、血液透析室(中心) 血液透析室(中心)(簡稱血透室)應具備透析區、水處理區、治療室、候診室等基本功能區域;應有符合規定的透析機、水處理裝置及搶救的基本設備;建立並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水處理設備的質量檢測制度、技術操作規范、設備檢查及維修制度;有完備的病歷檔案管理制度:包括透析治療患者知情同意書、首次病程記錄、透析治療記錄單、化驗單等。建立健全透析病人登記冊,普通病人、隔離病人及急診病人分別登記。 四、急、慢性透析並發症處理及綜合搶救能力 具有麻醉科、重症監護室、放射科、檢驗科及大內科等的醫療技術支持。 五、開展血液透析技術的醫療機構必須取得當地環保部門的污水排放許可證。
第三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人員配置及職責
一、 醫師 (一)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腎臟內科診療操作技術和全面管理能力的腎臟內科專科醫師擔任。擁有10台透析機以下的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主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10台透析機以上的血透室主任應由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 血透室主任職責:負責血透室全面管理工作和質量控制工作,定期查房,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監督及評估透析質量及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透析規范化要求制定並實施透析中心的管理制度、常規和操作規程,安排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組織業務學習和技術考核。 (二)醫師應由經過腎臟內科專科訓練、掌握全面的腎臟內科診療操作技術的腎臟內科專科醫師擔任。 血透室醫師職責:負責病人透析的安排,透析方案的制定、調整;急、慢性並發症的處理;查房;監測和評估病人的透析質量;記錄並保管好透析病人資料;每3個月填寫質量報告表(包括本單位血透室的環境衛生學監測結果;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細菌計數、內毒素測定結果等);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等有關制度,若有疑難問題應及時向上級醫師匯報。 (三)血透室腎臟內科醫師和透析機的比例不低於1:5。 二、 護士 (一)血透室應配備護士長和護士。10台透析機以下的血透室,護士長應由具有腎臟專科主管護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10台透析機以上的血透室應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在血透室工作5年以上、具有全面管理能力的腎臟專科副主任護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擔任。 (二)護士長職責:負責護理及醫院感染等規章制度的執行;技術培訓及操作規程的組織實施與監督;醫療用品管理;協助透析室主任開展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各種報表如病人帳單、工作量、各種護理記錄的匯總。 (三)護士職責: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實施操作;執行透析醫囑;熟練掌握各種血液透析機及各種血管通路的操作;透析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觀察機器運轉情況,認真作好記錄,認真進行查對,防止差錯發生。 (四)血透室護士配置:血透室護士配置應根據透析機和病人的數量及透析環境設置,以保證血液透析的正常進行和病人安全。原則上護士和透析機的比例最低不能低於1:2。 三、技師 10台以上透析機的血透室應配專職技師1名。不足10台透析機的單位可配兼職技師。技師需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並經過相應培訓,熟悉透析機和水處理設備的性能、結構、工作原理和維修技術,並負責其日常維護,保證正常運轉;負責執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質量監測,確保其符合相關質量的要求;負責所有設備運行情況的登記。 (一)透析機的維護和保養。 每日巡視透析機和水處理機的工作情況;監督機器的消毒及除鈣工作;定期檢查並校正電導度、血泵速、透析液溫度、流量、超濾量、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等,定期更換在線血濾機的濾器、濾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作好記錄,保證透析機的正常運轉。 (二)水處理系統的維護。 監測水處理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工作情況,根據設備的要求定期對水處理系統進行沖洗、消毒並登記。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並做好記錄,保證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轉,確保水質符合要求。 四、繼續教育 醫師、護士及技師每年應參加相關的繼續教育,按規定取得相應的學分。
第四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
血透室按實際需要合理布局,必須具備透析區、水處理區、治療室、候診區等基本功能區,區分清潔區與污染區。
一、透析治療間
(一)透析治療間應當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准》(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並保持安靜,光線充足。配備空氣消毒裝置、空調等。保持空氣清新,必要時應當使用換氣扇。透析治療間地面應使用防酸材料並設置地漏。
(二)一台透析機與一張床(或椅)稱為一個透析單元,透析單元間距按床間距計算不能小於0.8米,實際佔用面積不小於3.2平方米。每一個透析單元應當有電源插座組、反滲水供給介面和廢棄透析液排水介面(中心供液系統要有透析液介面),透析室應配備供氧裝置、中心負壓介面或可移動負壓抽吸裝置。根據環境條件,可配備網路介面、耳機或呼叫系統等。
(三)透析治療間應當具備雙路電力供應。如果沒有雙路電力供應,在停電時,血液透析機應具備相應的安全裝置,確保將體外循環的血液回輸至患者體內。
(四)護理站設在便於觀察和處理患者及設備操作的地方。備有治療車(內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備物品及葯品)、搶救車(內含必備搶救物品及葯品)及搶救設備(如心電監護、除顫儀、簡易呼吸器等)。
(五) 特殊透析間應設立傳染病隔離治療間或隔離區域(對艾滋病人和有傳染性的乙肝、丙肝病人應當隔離透析);有條件的單位應設立重症患者搶救間。
二、治療室
治療室應達到《醫院消毒衛生標准》(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的要求。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葯品如促紅細胞生成素、肝素鹽水、魚精蛋白、抗生素等應在治療室配製且現用現配;備用的消毒物品(縫合包、靜脈切開包、無菌紗布等)應在治療室儲存備用。
三、庫房
透析器、管路、穿刺針及透析粉等耗材應在庫房存放,庫房應符合《醫院消毒衛生標准》(GB15982-1995)中規定的III類環境。
四、水處理間
水處理間面積應為水處理機佔地面積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應符合設備要求;地面應進行防水處理並設置地漏。水處理間應維持合適的室溫,並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風條件。水處理設備應避免日光直射,防止透光部分藻類生長。水處理設備放置處應有水槽,防止水外漏。水處理機的自來水供給量應滿足要求,入口處安裝壓力表,入口壓力應符合設備要求。
五、工作人員和患者更衣區
工作人員和患者更衣區要分開,患者更衣區的大小應根據血透室的實際患者數量決定,以不擁擠、舒適為度。工作人員在更衣區更換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後方可進入透析治療間和治療室。患者更衣區設置椅子(沙發)和更衣櫃,患者更換血透室為其准備的拖鞋等後方能進入透析治療間。拖鞋專人專用,並定期清洗,有污染時應按規范要求進行消毒。每次透析時更換床單。
六、接診區
患者更換拖鞋後在接診區稱量體重、測血壓和脈搏等 (重症患者在透析床上完成),由醫務人員確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療方案及開具葯品處方、化驗單等。
七、醫務人員辦公及生活用房
可根據實際情況配置(比如辦公室,用餐室,衛生間,病案資料室,值班室等)。
八、污染區
污染區用來暫時存放生活垃圾和醫療廢棄物,應分開存放,單獨處理。醫療廢棄物包括使用過的透析器、管路、穿刺針、紗布、注射器、醫用手套等。
第五章 血液透析室(中心)設備基本要求
血透室使用的水處理系統、血液透析機、中空纖維透析器、中空纖維過濾器、吸附器、血漿分離器、透析管路、動靜脈穿刺針等應按照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公布的III類醫療器械(血液凈化設備和血液凈化器具,編號6845-04)進行管理。
一、透析機
透析機必須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方可投入臨床使用。透析機應在設備規定的環境下(包括溫度、濕度、電壓、供水壓力)使用,按要求進行操作,以保證機器正常運轉和病人的安全。按設備說明書進行保養。
血透室應為每一台透析機建立檔案,內容包括透析機出廠信息(技術信息和操作信息)操作運轉和維修記錄。
二、水處理設備
水處理設備必須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方可投入臨床使用。水處理設備應當在設備規定的環境下(包括溫度、濕度、電壓、供水壓力)使用,以保證機器正常運行,供應充足的反滲水。
水處理設備包括前處理系統、反滲機和反滲水供水系統。前處理系統應根據水質情況進行相應的配置。反滲水供水線路上不應當有開放式儲水裝置,防止二次污染。反滲水供水管路應選用無毒材料,並設置循環迴路,盡量避免盲端和死腔,防止細菌滋生和生物膜形成。如果水供應壓力不足或經常中斷,可以在反滲機前設立原水儲存水裝置。
三、水處理系統的維護與消毒:
水處理系統必須進行日常維護,維護的頻率應該根據水質檢測的結果確定。
水處理系統維護的內容主要包括反滲機和反滲水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前處理系統中軟水器樹脂的再生,活性炭及砂濾器的反沖,過濾器的更換和反滲膜的酸洗與更換。
水處理系統的清洗和消毒應嚴格按操作說明進行或請廠商協助完成。清洗和消毒頻率參照細菌培養結果或根據廠家建議確定。
血透室應為水處理設備建立檔案,內容包括水處理設備出廠信息(技術信息和操作信息)、消毒和沖洗記錄、故障和維修保養記錄。
四、透析器材
各種透析器材應該在符合條件的庫房內存放,使用前應該認真檢查使用期限,有無包裝破損等。記錄可能與其相關的不良反應及採取的應對措施。
第六章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基本要求
一、透析用水
透析用水應符合表-2及表-4要求,並按表-1要求定期進行檢測。
(一)透析用水的水質監測應按時進行,見表-1:
表-1:透析用水的監測要求
監測項目 監測內容 監測頻率 標准 供水管路靠近末端 內毒素 每季度 內毒素 < 1 EU/ml 反滲機 電導率,產水率 每天 根據反滲機廠家數據 活性炭罐 游離氯 每周 氯 < 0.1mg/l 軟水器 硬度 每周 < 17 PPM (二)透析用水的水質情況每年至少測定1次,標准見表-2(參照AAMI標准)。每月進行透析用水的細菌培養,每3個月進行一次透析用水內毒素檢測,以上檢查結果和化驗單應登記並保留,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新安裝的水處理系統或懷疑水處理系統有問題時,應提高檢測頻度;如果確定水處理設備存在問題而不能及時糾正,應停止使用。 表-2血液透析用水可允許的化學污染物最大濃度(AAMI標准,2004年) 污染物 允許的最大化學污染物的濃度(mg/L) 鈣 2(0.1mEq/L) 鎂 4(0.3mEq/L) 鈉 70(3.0mEq/L) 鉀 8(0.2mEq/L) 氟 0.2 氯(自由態) 0.5 氯胺 0.1 硝酸鹽 2.0 硫酸鹽 100.0 銅、鋇、鋅 每種0.1 鋁 0.01 砷、鉛、銀 每種0.005 鎘 0.001 鉻 0.014 硒 0.09 汞 0.0002 銻 0.006 鈹 0.0004 鉈 0.002 二、透析液 購買的濃縮透析液和透析粉劑必須有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注冊證。濃縮液可以從廠家直接購買或由具備濃縮液制備資格的醫院制劑室配製(獲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制劑許可證」以及制備透析液批准文號,所配製的濃縮透析液只限本醫院內部使用)。如果從廠家購買透析粉劑由透析中心自行溶解配置,配製濃縮透析液B液(主要含碳酸氫鹽)應現用現配,必須有專人負責,並且有人員進行核查,並簽字登記。 透析液的溶質濃度每月至少測定一次(表-3為碳酸氫鹽透析液配方的溶質濃度),細菌培養每月至少測定一次。每3個月進行內毒素檢測一次。 表-3碳酸鹽透析液配方的溶質濃度 鈉(mmol/L) 135~145 鉀(mmol/L) 0~4.0 鈣(mmol/L) 0~1.75 鎂(mmol/L) 0.25~0.5 氯(mmol/L) 102~106 醋酸根(mmol/L) 2~4 碳酸氫根(mmol/L) 30~39 葡萄糖(mmol/L) 0~11 pH值 7.1~7.3 第七章 血液透析適應證及禁忌證 血透室在對病人實施透析治療時應根據病人的病情,掌握好急診透析和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常規透析的指征,透析中應嚴格執行各種操作規程,提高療效,預防並發症的發生。 一、 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適應證 即使沒有臨床症狀,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腎小球濾過率(eGFR)降至10ml/min左右時即應進行血液透析,但合並糖尿病的病人當eGFR小於15ml/min時應開始透析。 Ccr的替代參考指標主要包括以下指標: 1.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 2.血肌酐≥707.2umol/L(8mg/dl)。 3.高鉀血症:血鉀≥6.5mmol/L。 4.葯物治療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 5.有明顯水瀦留體征(嚴重浮腫、血壓升高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6.有厭食、惡心、嘔吐等明顯尿毒症表現。 不同尿毒症患者的臨床表現和並發症有很大差異,對沒有達到上述指標,而臨床症狀較重,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透析醫師可根據病情決定透析時機。 二、急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適應證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應進行血液透析: (一)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確立,出現容量負荷性高血壓、左心衰竭; (二)高鉀血症:血鉀≥6.5mmol/L; (三)血肌酐≥442mmol/L(5mg/dl); (四)出現消化道或神經精神症狀; (五)存在高分解代謝(每日血尿素氮上升14.3mmol/L以上,血肌酐上升177umol/L以上或血鉀上升1mmol/L以上); (六)葯物治療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 三、其他適應證 (一)各種葯物、毒物中毒適合血液透析治療者; (二)其他有血液透析指征的疾病。 四、 血液透析相對禁忌證 (一)休克或收縮壓低於10.7kPa(80mmHg)者。 (二)有嚴重出血或出血傾向者。 (三)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包括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嚴重冠心病者。 (四)嚴重感染如敗血症,或有血源性傳染病者。 (五)不合作的病人。
第八章 血液透析治療程序及監測
一、新病人血液透析前准備
(一)新病人接受首次透析前,透析醫師應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告知患者病情、透析注意事項等情況,讓患者充分了解血液透析的目的及透析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風險,由患者或親屬簽署血液透析醫療風險知情同意書、委託書,需復用透析器的患者還應簽署復用申請書。
(二)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提倡提前建立永久性的動靜脈內瘺,對急性腎功能衰竭和慢性腎功能衰竭需要急診透析的病人推薦中心靜脈置管,建立臨時性的血管通路,不主張直接動靜脈穿刺透析。
(三)病人透析前應檢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標志物。 二、透析方案
❾ 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的規范內容
1 范圍
本規范描述了合理復用血液透析器的基本要素,其目的是保證復用血液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 本規范只適用於依法批準的有明確標識的可重復使用的血液透析器。
1.2 由具有復用及相關醫學知識的主管血液透析的醫師決定復用血液透析器,醫療單位應對規范復用血液透析器負責。
1.3 本規范可能未涵蓋復用過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不能預知的危險因素。
1.4 本規范不涉及血液透析器首次使用的情況。
2 需說明的醫療問題
2.l 復用前應向患者或其委託人說明復用的意義及可能遇到的不可預知的危害,可選擇是否復用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2.2 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陽性患者使用過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復用;
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陽性患者使用過的血液透析器在復用時應與其他患者的血液透析器隔離。
2.3 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或艾滋病患者使用過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復用。
2.4 其他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復用。
2.5 對復用過程所使用的消毒劑過敏的患者使用過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復用。
3 復用記錄所有復用記錄都應符合醫學記錄的標准,需註明記錄日期及時間並簽名。
3.1 血液透析器復用手冊:每個血液透析醫療單位須根據本規范設立血液透析器復用手冊,血液透析器復用手冊應包括有關規定、復用程序和復用設備說明等。
3.2 復用記錄:包括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血液透析器型號、每次復用的日期和時間、復用次數、復用工作人員的簽名或編號以及血液透析器功能和安全性測試結果。
3.3 事件記錄:記錄有關復用的事件,包括血液透析器失效的原因及副反應。
4 復用人員資格與培訓
4.1 資格:從事血液透析器復用的人員必須是護士、技術員或經過培訓的專門人員。復用人員經過充分的培訓及繼續教育,能理解復用的每個環節及意義,能夠按照每個程序進行操作,並符合復用技術資格要求。
4.2 培訓內容:透析基本原理,血液透析器性能及評價,消毒劑的理化特性及貯存、使用方法、殘存消毒劑導致的副作用,透析用水標准及監測,透析充分性,復用對血液透析器的影響,以及評價血液透析器能否復用的標准。
4.3 培訓資料檔案:記錄有關培訓內容,包括題目,參加者姓名,培訓的日期和時間以及考核結果。
4.4 血液透析治療單位負責人對復用人員的技術資格負責。
5 復用設備及用水要求復用設備必須合理設計,並經測試能夠完成預定的任務。
5.1 水處理系統復用應使用反滲水。供復用的反滲水必須符合水質的生物學標准,有一定的壓力和流速,必須滿足高峰運行狀態下的設備用水要求。
5.1.1 消毒:水處理系統的設計應易於整個系統的清潔和消毒,消毒程序應包括沖洗系統的所有部分,以確保消毒劑殘餘量控制在安全標准允許的范圍內。
5.1.2 水質要求:應定期檢測復用用水細菌和內毒素的污染程度。
應在血液透析器與復用系統連接處或盡可能接近此處進行水質檢測。
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 CFU/ml,干預限度為50 CFU/ml;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2 EU/ml,干預限度為1 EU/ml.當達到干預限度時,繼續使用水處理系統是可以接受的,但應採取措施(如消毒水處理系統),防止系統污染進一步加重。
5.1.3 水質細菌學、內毒素檢測時間:最初應每周檢測1 次,連續2 次檢測結果符合要求後,細菌學檢測應每月1 次,內毒素檢測應每3 個月至少1 次。
5.2 復用系統5.2.1 復用設備:復用設備必須確保以下功能:使血液透析器處於反超狀態能反復沖洗血室和透析液室;能完成血液透析器性能及膜的完整性試驗;用至少3 倍血室容積的消毒液沖洗血液透析器血室及透析液室後,可用標准消毒液將其充滿,以確保血液透析器內的消毒液達到有效濃度。
5.2.2 維護:血液透析器復用設備的維護應遵循復用設備廠家和銷售商的建議,並與之制定書面維修程序及保養計劃。廠家和銷售商有責任承諾設備在安裝正確的條件下運行正常。
5.2.3 血液透析單位根據自身條件可選用自動復用或半自動復用設備。
6 復用間環境的安全要求
6.1 復用間環境:復用間應保持清潔衛生,有通風排氣設施,通風良好,排水能力充足。
6.2 貯存區:已處理的血液透析器應在指定區域內存放,應與待處理的血液透析器分開放置,以防混淆導致污染甚至誤用。
6.3 個人防護:每一位可能接觸患者血液的工作人員均應採取預防感染措施。在復用過程中操作者應穿戴防護手套和防護衣,應遵守感染控制預防標准,從事已知或可疑毒性或污染物濺灑的操作步驟時,應戴面罩及口罩。
6.4 復用間應設有緊急眼部沖洗水龍頭,確保復用工作人員一旦被化學物質飛濺損傷時能即刻有效地沖洗。
7 血液透析器標識
7.1 要求:血液透析器復用只能用於同一患者,標簽必須能夠確認使用該血液透析器的患者,復用及透析後字跡應不受影響,血液透析器標簽不應遮蓋產品型號、批號、血液及透析液流向等相關信息。
7.2 內容:標簽應標有患者的姓名、病歷號、使用次數、每次復用日期及時間。
8 血液透析器復用血液透析器復用前必須先給血液透析器貼標簽,然後按復用程序操作,參見附件1《血液透析器半自動復用程序》和附件2《血液透析器自動復用程序》。
8.1 運送和處置:透析結束後血液透析器應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運送,並立即處置。如有特殊情況,2 小時內不準備處置的血液透析器可在沖洗後冷藏,但24 小時之內必須完成血液透析器的消毒和滅菌程序。
8.2 沖洗和清潔:使用符合第5.1.2 條標準的水沖洗和清潔血液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包括反超濾沖洗。稀釋後的過氧化氫、次氯酸鈉、過氧乙酸和其他化學試劑均可作為血液透析器的清潔劑。
注意:加入一種化學品前必須清除前一種化學物質。在加入福爾馬林之前,必須清除次氯酸鈉。次氯酸鈉不能與過氧乙酸混合。
8.3 血液透析器整體纖維容積(Total Cell Volume,TCV)檢測:檢測血液透析器的TCV,復用後TCV 應大於或等於原有TCV 的80%. 8.4 透析膜完整性試驗:血液透析器復用時應進行破膜試驗,如空氣壓力試驗。
8.5 消毒和滅菌:清洗後的血液透析器必須消毒,以防止微生物污染。血液透析器的血室和透析液室必須無菌或達到高水平的消毒狀態,血液透析器應注滿消毒液,消毒液的濃度至少應達到規定濃度的90%.血液透析器的血液出入口和透析液出入口均應消毒,然後蓋上新的或已消毒的蓋。
注意:消毒程序不能影響血液透析器的完整性。為防止膜損傷,不要在血液透析器內混合次氯酸鈉和福爾馬林等互相發生反應的物質。
8.6 血液透析器外殼處理:應使用與血液透析器外部材料相適應的低濃度消毒液(如0.05%次氯酸納)浸泡或清洗血液透析器外部的血跡及污物。
注意:採用某些低濃度消毒液反復消毒,有可能導致血液透析器的塑料外殼破損。
8.7 廢棄血液透析器處理:廢棄的血液透析器應毀形,並按醫用廢棄物處理規定處理。
8.8 復用血液透析器貯存:復用血液透析器經性能檢驗、符合多次使用的檢驗標准後,應在指定區域內存放,防止與待復用血液透析器或廢棄血液透析器混淆。
8.9 復用後外觀檢查:
8.9.1.外部無血跡和其他污物。
8.9.2.外殼、血液和透析液埠無裂隙。
8.9.3.中空纖維表面未見發黑、凝血的纖維。
8.9.4.血液透析器纖維兩端無血凝塊。
8.9.5.血液和透析液的出入口加蓋,無滲漏。
8.9.6.標簽正確,字跡清晰。
8.10 復用次數:應根據血液透析器TCV、膜的完整性試驗和外觀檢查來決定血液透析器可否復用,三項中有任一項不符合要求,則廢棄該血液透析器。採用半自動復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復用次數應不超過5 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復用次數不超過10 次。採用自動復用程序,低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薦復用次數不超過10 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推薦復用次數不超過20 次。
9 血液透析器使用前檢測參見附件1《血液透析器半自動復用程序》和附件2《血液透析器自動復用程序》。
9.1 外觀檢查:
9.1.1 標簽字跡清楚。
9.1.2 血液透析器無結構損壞和堵塞。
9.1.3 血液透析器埠封閉良好、充滿消毒液(由血液透析器顏色、用試紙或化學試劑確認該血液透析器已經過有效濃度消毒液的消毒和處理)、無泄漏。
9.1.4 存儲時間在規定期限內。
9.1.5 血液透析器外觀正常。
9.2 核對患者資料:確保血液透析器上的姓名和患者記錄中身份信息一致,血液透析器上的標簽和患者的治療記錄也應確保無誤。
9.3 沖洗消毒液:沖洗程序應經驗證能確保將血室和透析液室填充的消毒液濃度降至安全水平。
9.4 消毒劑殘餘量檢測:可根據消毒劑廠商的說明,採用敏感的方法(如試紙法等),檢測消毒劑殘餘量,確保消毒劑殘餘量低於允許的最高限度。
注意:消毒劑殘餘量檢測後15分鍾內應開始透析,防止可能的消毒液濃度反跳。如果等待透析時間過長,應重新清潔、沖洗、測定消毒劑殘餘量,使之低於允許的最高限度。
10 血液透析器使用中監測
10.1 透析中監測:應觀察並記錄患者每次透析時的臨床情況,以確定由復用血液透析器引起的可能的並發症。
10.2 與復用有關的綜合征:
10.2.1 發熱和寒顫:體溫高於37.5℃或出現寒顫,應報告醫師。
不明原因的發熱和/或寒顫常發生在透析開始時,應檢測透析用水或復用水的內毒素含量及消毒液殘餘量。
10.2.2 其他綜合征:若透析開始時出現血管通路側上肢疼痛,醫師應分析是否由於已復用血液透析器中殘余的消毒液引起。若懷疑是殘余消毒劑引起的反應,應重新評估沖洗程序並檢測消毒劑殘餘量。
10.3 血液透析器失效處理原則:如血液透析器破膜或透析中超濾量與設定值偏離過多,應評估並調整復用程序;如患者出現臨床狀況惡化,包括進行性或難以解釋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尿素下降率(URR)或Kt/V(K:血液透析器尿素清除率,t:透析時間, V:體內尿素分布容積)降低,應檢查透析操作程序,包括復用程序。
10.4 臨床監測:定期檢測URR 或Kt/V,如果結果不能滿足透析處方的要求,應加以分析並評估。
11 透析結束後處理回沖程序:回沖生理鹽水,使血液透析器中的殘留血液返回患者體內,不應使用空氣回沖血液。患者脫離透析管路後,用剩餘的生理鹽水反復循環沖洗血液透析器數分鍾。
12 質量控制
12.1 質量控制標准:工作人員應監控所有復用物品、復用材料、復用程序、復用操作和結果。
12.2 記錄:記錄有關研究分析、意見和質量控制檢查方面的結果,從而為客觀的分析提供資料。臨床資料是提示復用程序質量的最重要指標,根據記錄進一步改進復用操作規范。
12.3 血液透析治療單位應接受有關機構對血液透析器復用過程及質量控制的監督和檢查。
❿ 洗碗機放軟水鹽時裡面還用加水嗎
要加水的,第一次加鹽的話,需要添加水的,說明書會有添加量的說明。如果內不是第一次加鹽容,那就不需要加水了,因為裡面已經有水,加鹽的時候還會溢出來呢,這都是正常的,最好跑個段程序沖一下鹽,否則鹽會腐蝕不銹鋼內膽的。
不要在洗碗機內放置過多的碗碟。需要留一些空間給水噴頭,讓洗碗機能夠把水噴向碗碟。 把碗碟最臟的部分朝向噴頭,通常是中間。
不要把鋼制器皿和銀器混合在一起。把兩種不同類型的金屬放在同一個潮濕的環境里,最容易使起銹蝕。 盡量把碗、勺和其他相同形狀的碗碟分別放置。否則,會嵌套在一起,水無法到達碗碟的各個部分。
(10)血液透析室軟水鹽應怎樣放置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洗碗機功率比較大,使用洗碗機時宜單獨供電,所配用的插座容量為10A、250V的單相三孔插座,並且要有良好的接地。
2、洗碗機應水平放置,要遠離石油氣爐等熱源,也不要長期讓陽光直射洗碗機,以免外殼漆層褪色變黃或脫落,影響外表美觀。
3、為了保證進水管、排水管正常進水、排水,擺入水管時力求順暢,防止折彎或迂迴打結,不要用重物壓在膠管上。
4、使用洗碗機時,勿用高於70攝氏度的熱水,以免塑料、橡膠件變形或損壞。高溫清洗後排出的熱水仍有相當高的溫度,請小心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