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蝴蝶標本的製作過程
最好是新鮮標本當天製作。
若標本已變干,則先將標本軟化,可用有蓋塑料盒或鐵箱等底部鋪上干凈的濕沙,最好加少量石炭酸以防長霉,架上鐵隔板,並鋪2層紗布,上面即可放干標本。最後容器加蓋,密封幾天後干標本便可軟化。此時便可展翅,用硬泡沫塑料一塊做展翅板,中間開一槽溝,寬度能容蝶的胸、腹部。標本製作時,先用標本針或長針插入蝶胸部中間,然後將蝶平直鋪在槽間的凹槽內。接著用窄紙條將左翅壓在展翅板上,以鑷子撥動翅的基部,調整雙翅位置,使蝶前翅後緣與身體垂直,再將後翅全部展開,用光滑面寬紙條加大頭針壓平全部翅翼。用同法展右翅,並調整觸角和腹部的姿勢,這樣,就完成展翅。然後,放陰涼處約一周,拆開紙條,捏緊長針取出蝴蝶,標本製作就完成了。但千萬別忘了還要製作一個標簽。
每隻標本要附上採集地點、時間、採集人,最好附有蝴蝶的科、屬、種名的標簽分門別類地裝入標本盒。標本盒加蓋要嚴密,盒內須放防霉防蟲葯,並放乾燥、陰涼處以防霉變和蟲蛀。
⑵ 請問蝴蝶標本怎樣處理回軟步驟謝謝
呵呵,又買了一批新三角袋標本嗎?有錢人啊。。
蝴蝶回軟無非就是「專化學處理回軟」和「水屬處理回軟」兩種。我本來以為化學劑處理的回軟要高級些,高端些,結果跑到昆蟲論壇一問,無一例外的都說水處理回軟要好一些。。。囧。。。
水回軟可不是把標本泡到水裡煮,而是用沸騰的水的蒸汽將乾燥的蝴蝶標本進行軟化,便與進一步標本整形處理。。要點就是盡量不要讓蝴蝶接觸到沸騰的水,而是應該充分引出熱的水蒸氣讓其發揮作用。回軟的同時要隨時把握回軟程度。一般以蝴蝶腹部略有彈性,蝶翅的翅展程度及形狀可做較大調整為宜。(一定要小心!切記切記!由乾燥而回軟的蝴蝶,彈性下降了好多,好幾次我都差點把後翅啊觸角啊什麼的扯掉。。)這時候就可以放上展翅板來做標本了!
做標本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細心認真,注意觸須形狀,翅展對稱性,回軟後的蝴蝶在次乾燥,一定要盡量防止二次回軟或多次回軟!因為必然會影響蝴蝶標本的長久保存。
⑶ 蝴蝶軟化
使昆蟲軟化通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玻璃乾燥器,下面放稀濃度的石炭酸(石炭酸還專能防止標本腐爛)或水,將昆屬蟲連同三角紙包放在有孔的磁板上,蓋好蓋,一般經過2~3天就可以軟化。另一種是深6~7厘米,底、蓋相同的木盒,木盒的大小不限。裡面都上漆、盒底盛細沙灌以清水,使充分吸收水分。沙面上另鋪一層白紙,再在白紙上將昆蟲逐個放好,然後蓋上濕布,經二、三日後即可以軟化。
⑷ 蝴蝶死了是干怎麼軟化
1. 適宜實驗室操作的自然回軟法:
在玻璃乾燥器內加100毫升水,滴5——10滴石碳內酸溶液。將用三角紙袋容裝好的干蝴蝶標本置於乾燥器內的隔板上,一次可以放置多個這樣的三角紙袋,然後將乾燥器加蓋,放置1——2天,干蝴蝶標本就可回軟使用了。
2. 適宜家庭操作的水浴薰蒸法:
將用三角紙袋裝好的干蝴蝶標本置於一隻小碗內,一次可以放置多個這樣的三角紙袋,上面蓋上一隻小碟子,然後將其放置於有少量水的湯鍋內,加蓋,用文火慢慢加熱至水沸騰,水汽薰蒸5——10分鍾後,干蝴蝶標本就可回軟使用了。
3. 適宜野外操作的注射開水法:
野外活動時一般都會帶有熱開水,此時我們可以准備一隻5ml醫用注射器(帶針頭)備用。待有變乾的蝴蝶標本需要回軟時,就可以用醫用注射器在干蝴蝶標本的胸部注射少許熱開水,干蝴蝶標本就會慢慢回軟使用了。
⑸ 蝴蝶標本風干時間多長
1、軟化死蝴蝶
蝴蝶死後即插針、展翅、整形當然好。但容易干硬,附肢和翅易損易脫,不便整形,故需進行軟化處理。軟化處理的方法是:把蝴蝶先放在盛著潮濕砂土的盒內再加蓋,約2~3天可軟化。為防蝶體因濕度大而發霉,可將石碳酸或甲醛溶液數滴滴於砂盒內。
2、插針
用鑷子夾取軟化後的蝴蝶,仔細將翅膀分開。用縫衣針從蟲體的中胸背部正中插入,通過兩足之間穿出。
3、展翅整姿
在展翅板上將尚未乾枯的蝴蝶進行展翅整姿。展翅板可用軟木或泡沫塑料製成,厚1.5~1.3厘米、寬8厘米,長15~25厘米,中間還要開一深1厘米、寬1.5厘米的溝槽,一次可整展2~5隻。操作時將插好針的蝴蝶沿著展翅板溝槽插到軟木板上,使蝴蝶的軀體正好置於溝槽中。翅的基部要和展翅板的平面平行,並用鑷子將翅膀向左右展開,使前翅後系跟蟲體成一直角。然後用兩片紙條壓在兩對翅上,每片紙的兩端用針固定,對處於溝槽中的蝴蝶腹部,要有紙片托住以防下垂。總之,在展翅整姿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持蝴蝶的自然美姿。
4、脫水乾燥
經展翅整姿的蝴蝶,要及時放在乾燥器中脫水乾燥,也可放在通風處5~7天自然乾燥。切忌陽光曝曬。陰雨季節要防止其發霉變質。
5、整形、命名
蟲體在乾燥時,要注意整形,使其顯示出栩栩如生的狀態。然後通過查索表或圖鑒,給標本命名,可採用林奈的雙名法,寫出科名和種名於標簽上。另外還要寫上產地、採集者和時間等。
6、裝盒
將充分乾燥的蝴蝶標本細心地從展翅板上取下,按類整齊插入泡沫塑料上,裝入玻璃標本盒中。為防蟲蛀,盒內可放1~2粒樟腦丸。標本盒上要貼標簽,將標本盒置於通風乾燥處保存。
⑹ 請問蝴蝶標本怎麼做
××××××××如果不是已乾燥的標本,可以直接進入第9步××版××××××
材料:未展翅原權蝶,注射器 昆蟲鑷 展翅板 吸水紙 昆蟲針
使用注射器,按圖示部位像蝴蝶身體內部注射開水,注射劑量依
注射開水後,等到蝴蝶四翅翅基均有水珠伸出後,拔除注射器,
將軟化過後的蝴蝶置於吸水紙上,將體表水分吸干,以免影響後
使用昆蟲鑷,輕輕擠壓蝴蝶胸部,使其翅膀略微展開
活動蝴蝶前後翅翅基,確保其在展翅環節中不會發生彎折(該步必做)
活動蝴蝶前翅翅基
用鑷子夾住蝴蝶前翅,上抬(該步驟為防止蝴蝶前翅翅基彎折)
調整蝴蝶觸角位置(如圖)並將蝴蝶的頭部擺正
向蝴蝶背部插入昆蟲針
調整展翅板凹槽大小,將蝴蝶用昆蟲針插入其中
用玻璃紙(蠟紙)固定一側蝶翅
按圖示位置插入昆蟲針固定蝴蝶腹部
使用玻璃紙及昆蟲針,分別固定蝴蝶思翅
蛹昆蟲針固定蝴蝶觸角及頭部 要求:觸角夾角為V字形
如圖所示用昆蟲針固定蝴蝶腹部
找一處乾燥,避免陽光直射處放置整姿完成的標本,等待3天
拔除所有昆蟲針(除去插在蝴蝶後背上的不用拔),將蝴蝶放入標本盒,妥善保存
新手提示:圖中所示所有昆蟲針,除去扎在蝴蝶後背上的一枚,其餘的均不能扎入蝴蝶身體或翅膀
⑺ 蝴蝶標本怎麼做
1、軟化死蝴蝶
蝴蝶死後即插針、展翅、整形當然好。但容易干硬,附肢和翅易損易脫,不便整形,故需進行軟化處理。軟化處理的方法是:把蝴蝶先放在盛著潮濕砂土的盒內再加蓋,約2~3天可軟化。為防蝶體因濕度大而發霉,可將石碳酸或甲醛溶液數滴滴於砂盒內。
2、插針
用鑷子夾取軟化後的蝴蝶,仔細將翅膀分開。用縫衣針從蟲體的中胸背部正中插入,通過兩足之間穿出。
3、展翅整姿
在展翅板上將尚未乾枯的蝴蝶進行展翅整姿。展翅板可用軟木或泡沫塑料製成,厚1.5~1.3厘米、寬8厘米,長15~25厘米,中間還要開一深1厘米、寬1.5厘米的溝槽,一次可整展2~5隻。操作時將插好針的蝴蝶沿著展翅板溝槽插到軟木板上,使蝴蝶的軀體正好置於溝槽中。翅的基部要和展翅板的平面平行,並用鑷子將翅膀向左右展開,使前翅後系跟蟲體成一直角。然後用兩片紙條壓在兩對翅上,每片紙的兩端用針固定,對處於溝槽中的蝴蝶腹部,要有紙片托住以防下垂。總之,在展翅整姿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持蝴蝶的自然美姿。
4、脫水乾燥
經展翅整姿的蝴蝶,要及時放在乾燥器中脫水乾燥,也可放在通風處5~7天自然乾燥。切忌陽光曝曬。陰雨季節要防止其發霉變質。
5、整形、命名
蟲體在乾燥時,要注意整形,使其顯示出栩栩如生的狀態。然後通過查索表或圖鑒,給標本命名,可採用林奈的雙名法,寫出科名和種名於標簽上。另外還要寫上產地、採集者和時間等。
6、裝盒
將充分乾燥的蝴蝶標本細心地從展翅板上取下,按類整齊插入泡沫塑料上,裝入玻璃標本盒中。為防蟲蛀,盒內可放1~2粒樟腦丸。標本盒上要貼標簽,將標本盒置於通風乾燥處保存。
⑻ 製作蝴蝶標本全過程所有的工具和材料是
1、軟化死蝴蝶
蝴蝶死後即插針、展翅、整形當然好。但容易干硬,附肢和翅易損易脫,不便整形,故需進行軟化處理。軟化處理的方法是:把蝴蝶先放在盛著潮濕砂土的盒內再加蓋,約2~3天可軟化。為防蝶體因濕度大而發霉,可將石碳酸或甲醛溶液數滴滴於砂盒內。
2、插針
用鑷子夾取軟化後的蝴蝶,仔細將翅膀分開。用縫衣針從蟲體的中胸背部正中插入,通過兩足之間穿出。
3、展翅整姿
在展翅板上將尚未乾枯的蝴蝶進行展翅整姿。展翅板可用軟木或泡沫塑料製成,厚1.5~1.3厘米、寬8厘米,長15~25厘米,中間還要開一深1厘米、寬1.5厘米的溝槽,一次可整展2~5隻。操作時將插好針的蝴蝶沿著展翅板溝槽插到軟木板上,使蝴蝶的軀體正好置於溝槽中。翅的基部要和展翅板的平面平行,並用鑷子將翅膀向左右展開,使前翅後系跟蟲體成一直角。然後用兩片紙條壓在兩對翅上,每片紙的兩端用針固定,對處於溝槽中的蝴蝶腹部,要有紙片托住以防下垂。總之,在展翅整姿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持蝴蝶的自然美姿。
4、脫水乾燥
經展翅整姿的蝴蝶,要及時放在乾燥器中脫水乾燥,也可放在通風處5~7天自然乾燥。切忌陽光曝曬。陰雨季節要防止其發霉變質。
5、整形、命名
蟲體在乾燥時,要注意整形,使其顯示出栩栩如生的狀態。然後通過查索表或圖鑒,給標本命名,可採用林奈的雙名法,寫出科名和種名於標簽上。另外還要寫上產地、採集者和時間等。
6、裝盒
將充分乾燥的蝴蝶標本細心地從展翅板上取下,按類整齊插入泡沫塑料上,裝入玻璃標本盒中。為防蟲蛀,盒內可放1~2粒樟腦丸。標本盒上要貼標簽,將標本盒置於通風乾燥處保存。
要製作蝴蝶標本,首先要准備以下用具:
昆蟲針 昆蟲針是製作針插昆蟲標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採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為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號碼,00號的直徑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銹鋼製品為最佳。針插蝶類標本,常購置5、3、1三種號碼。
三級台 三級台可用一塊木板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台,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號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台是用來針插標本的,它可以使所有製作的標本及其標簽的高度統一。
展翅板 展翅板選用較軟的木材製成。板中鋪一軟木的溝槽。溝槽旁兩塊板中的一塊是可以活動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調整溝槽的寬度。如沒有這樣的展翅板,也可以用硬泡沫挖槽製成。
還軟器 在製作貯藏中的標本時,由於蟲體已極乾脆,一觸即碎,必須使其還軟,才能展翅和整姿。還軟器是製作干標本的必備工具。在大量製作時,合適的還軟器可利用玻璃質乾燥器來改裝,即在器底放一層洗凈的濕砂子,加幾滴石碳酸液以防發霉,在砂子上放一張吸水紙,再將三角紙袋豎放器中。在室溫下數天左右(夏天時間短些),蝶體可還軟,此時須抓緊展翅和整姿。放置時間過長,標本會發黑,影響色澤。如無乾燥器,各種有蓋的容器都可替代。
此外,還需要標簽、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現在我們要正式製作標本了。
首先,根據蟲體大小,選擇適當的昆蟲針,自蝴蝶胸背中央插入,並留有8mm長度。接著,將針對准展翅板槽的中間垂直插下,使蟲體背面與展翅面板平行。再用小號昆蟲針或鑷子拉住或捏住左右前翅較粗的翅脈向前拉,直拉至前翅的後緣和身體相垂直。然後,壓上事先折疊過的透明的壓翅條,使其前翅後緣與壓翅條上的摺痕重合。為了使標木呈自然狀,可用昆蟲針在翅基部翅脈處撥弄整形蝶翅,並把足、觸角和觸部稍加整理。最後,檢查標本製作是否正確,有無差錯,若無差錯,可把標本放進40℃的烘箱內烘於或放在通風乾燥處約兩周,使其自行乾燥。在製作好標本後,要認真做原始記錄。
標本製作完之後可不要認為已經萬事大吉了,如果不妥善保管的話辛辛苦苦製作的標本就會很快壞掉。什麼?你問要如何保管。哈哈,別急,往下看。
蝴蝶標本-保存
蝴蝶標本的保存是製作蝴蝶標本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你忽視了這一步,到時哭的時候可別找我。
標本盒 蝴蝶成蟲標本保存的用具主要是標本盒。製作標本盒的材料有多種,如:木材、紙、玻璃等。標本盒的形式有分體式、抽拉式、生活史標本盒。
標本保存的環境和葯品 標本要放置在日光不能直射到的通風乾燥處;標本盒密封性要好;霉雨天不要打開標本盒。為防蟲蛀,標本盒內可選用樟腦塊等。每年秋季要檢查一次標本是否蟲蛀和需要更換防蟲劑。
蝴蝶標本卡片 主要用於記錄該蝴蝶標本的信息,包括中名、學名、採集者、採集時間等。
標本櫃和採集記錄卡 蝴蝶標本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可以分門別類存放在標本櫃里。如按國家、省或地區順序存放,在省或地區里還可按科、屬存放,標本櫃每層抽屜要標明字樣。標本櫃還要存放數份標本採集記錄卡,卡片上要一一標明該標本櫃里所有標本的記錄就像我們的檔案一樣,以便查找。
製作好的蝴蝶標本,在最初種類和數量較少時,可混放在標本盒中。標本盒多為有玻璃蓋的盒子,盒內底部還應有薄的軟木層或吹塑板層、以便插針固定標本。隨著日後標本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就需要按其科、屬、種來收集和保存。保存時,標本盒內應放樟腦丸等防蟲劑,並將密封好的標本盒,保存在沒有日光直射的乾燥地方。每半年或1年應換1次葯。
好了,欣賞欣賞自己親手做的蝴蝶標本吧。有什麼感覺?^_^
⑼ 怎樣製作蝴蝶標本
1、軟化死蝴蝶,把蝴蝶先放在潮濕沙土的盒內再加蓋,約2~3天可軟化。
(9)軟化水蝴蝶擴展閱讀:
世界上蝴蝶主要分為五大科:
1、粉蝶科:主要有菜粉蝶、白粉蝶和黃粉蝶,以群集遷飛著名。
2、鳳蝶科:主要有鳳蝶和絹蝶(絹蝶有時被單劃為絹蝶科[Parnassiidae])。
3、灰蝶科:包括藍灰蝶、銅色蝶、燕灰蝶、灰蝶和蜆蝶(蜆蝶多見於熱帶美洲,有時被歸為蜆蝶科[Riodinidae])
4、蛺蝶科:蛺蝶是毛刷足蝴蝶。蛺蝶科是最大且種類最多的一科,有些專家再把它細分為幾科。
5、弄蝶科:主要有長尾弄蝶、鸞褐弄蝶等。弄蝶科是一個的大類,多為黑褐色,相當容易辨認。這種毛刷足蝴蝶包括一些普通的蝶類,如海軍上將蛺蝶、蛺蝶、王蝶、斑蝶和赤蛺蝶。
⑽ 蝴蝶苗是如何發的
你好 蝴蝶苗是使用荷蘭豆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的,其品質嫩滑、清香宜人,價格比豬肉還貴在蔬菜蔬菜中屬於貴族。蝴蝶苗的生產方法很多,傳統的生產方法通常是利用土壤栽培,目前無土栽培豌豆苗的新方法在生產上得到推廣應用,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1)生產場地及設施:蝴蝶苗的無土栽培可利用工業用廠房、塑料大棚、閑置房屋或家庭陽台等作為栽培場地,採用栽培架、育苗盤和栽培基質進行立體生產。 栽培架主要用於擺放多層育苗盤,以提高空間利用率,栽培架一般由角鐵或方木製成。架高1.6~2.1米,寬0.6米,架長1.5米,4~5層,層間距0.5米,每層擺放6個育苗盤,如栽培架需要移動,可在栽培架的四隻腳上安裝萬向輪。 為減輕栽培架的承重,一般選用輕質的塑料蔬菜育苗盤進行生產,育苗盤規格為長60~65公分、寬23~25公分、高3~5公分,盤底有排列整齊的直徑為2~3毫米的小孔。 栽培基質可選用清潔、無毒、質輕、吸水保水能力強,使用後易清理的包裝紙、草紙、白棉布、無紡布、珍珠岩等。廢舊報紙雖對芽菜生長無大影響,但因廢舊報紙含有鉛,易污染芽菜,生產上不宜採用。 得用育苗盤生產芽苗菜時,須經常噴水,噴霧設備常用背負式噴霧器,或自製的細孔灑水壺。 (2)要求種子的純度達100%,凈度達98%以上。播種前剔除蟲蛀、破殘、霉爛、畸形的種子,以減輕育苗盤中爛種現象的發生。 (3)浸種、催芽:浸種容器可用盆、缸、桶或磚砌水泥池等,容器下邊要有排水孔,不能用鐵質器皿浸種。將經過篩選的種子淘洗干凈後,先用55℃熱水浸種10~20分鍾進行種子消毒,再用清水浸種8~10小時,浸種期間可換水2~3次,浸種後用清水沖洗種子2~3次,便可進行催芽。 催芽方法有2種,一是將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20~25℃的恆溫箱或催芽室中催芽,2~3天後待70%左右的種子出芽時,再播種;另一種方法是先將種子播入育苗盤,將育苗盤疊盤放入催芽室,溫度控制在20~25℃進行催芽。由於後一種方法在生產上使用方便,效果好,因此應用較多,特別是當種子量大時,操作更加方便,其方法如下。 將塑料育苗盤用清水沖洗干凈,在盤底鋪二層潔凈的草紙或白紙,用水將紙浸濕,將浸種後的種子均勻撤播在育苗盤內,每盤播種量一般為0.35公斤(干種子重量)。將播好種的育苗盤摞疊在一起,每一摞疊6盤,放在栽培架上,在摞盤下面墊一保濕盤,保濕盤內鋪2~3層濕潤的草紙,摞盤最上一層種子上面可直接覆蓋2~3層濕潤的草紙保濕。白天保持20~25℃,夜晚保持在18~22℃范圍內,每天進行一次倒盤,調換育苗盤上下前後位置,同時澆水一次。澆水時以育苗盤內不積水為度。經2~3天催芽,豆種出苗達1.5公分高時,可將摞疊的育苗盤分層放開,整齊擺放在栽培架上。注意育苗盤擺開時間不得過遲,否則容易造成芽苗細弱、倒伏,引發病害。在出盤前後幾天時間內,要檢查豆種子發芽情況,及時將未發芽的種子夾出,以免腐爛,影響正常苗的生長和產生腐臭味而降低蝴蝶苗質量。 (4)芽苗生長期間的管理 光照:蝴蝶苗對光照有較廣的適應性,在室內一般放在中光區或弱光區。如果是利用塑料大棚進行生產的,在陽光較強的時候,必須要用遮陽網進行遮蔭,特別是夏秋季節。遮陽網蓋成可移動的,不要固定死。陰天、雨天可不蓋,晴天早晚也可不蓋。 溫度與通風:蝴蝶苗生產期間最適溫度為18~23℃,最高溫度為30℃,超過30℃芽苗生長受阻,形成的芽苗菜易老化、纖維多,品質差。最低溫度為14℃,低於14℃芽苗生長速度慢,形成芽苗菜的時間長,產生的纖維也多。夏秋季節除遮光外,還要向空中噴霧加大空氣濕度,強行通風和逆反通風(即中午炎熱時關閉窗戶,夜晚涼爽時打開窗戶進行大通風),以及用空調等措施來降低室內溫度。冬春季節,則需使用加溫設備,來提高室內溫度。 通風除了具有調節室內氣溫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可減少芽苗霉爛和避免室內二氧化碳嚴重缺失。因此,在室內溫度能得到保證的前提下,每天至少通風1~2次以上,即使在室內溫度較低的情況下,也應該進行短時間通風。但注意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通風時均應避免外界冷風直接吹到芽苗上。 水分管理:在生產蝴蝶苗過程中,必須頻繁澆水,以小水勤澆的措施來保證和滿足對水分的要求,一般每天應噴淋2~4次。冬春季節氣溫較低,適當少噴,每天2次為宜;夏秋季節氣溫較高,適當多噴,每天4次為宜。澆水量以育苗盤內的白紙濕潤,又不大量滴水為度。同時還要澆濕室內地面,夏秋季節向空中噴霧,以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5%左右。注意生長前期少澆,生長中後期適當加大澆水量;陰雨霧雪天或室內氣溫較低時少澆,高溫、空氣相對濕度較小時多澆,以保證不同時期芽苗生長對水分的要求,並避免導致病害流行或乾旱進而影響芽苗產量和品質。 病蟲害預防:蝴蝶苗無土栽培病蟲害發生較少,但為了保證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准,仍應進行嚴格的預防,採取控制溫度、濕度和通風等措施,避免使用化學農葯。如生長中後期出現爛根現象,則可適當提早進行剪割採收上市,嚴重時應及時予以銷毀。對蝴蝶苗爛根應採用的農業生態防病措施主要包括:首先應盡早發現爛根的芽苗,及時採取措施防止病害蔓延;其次加強管理,切忌澆水過量、溫度過高或過低;第三應及時將爛豆和爛苗夾出。 (5)產品的形成、採收 產品類型:蝴蝶苗產品依生長期間光照強弱不同所形成的商品芽菜也有所不同,即有軟化型蝴蝶苗和綠化型蝴蝶苗。 軟化型蝴蝶苗一般採用工業廠房或房屋作為生產場地,並在芽苗生長過程中,盡量安排在弱光區生產,採收前不加強光照而形成的產品。軟化型蝴蝶苗生長快,芽苗高12~15公分。呈淺黃綠色,較纖細柔嫩,優質,但產量稍低。 綠化型蝴蝶苗一般是利用塑料大棚作為生產場地,如利用廠房則安排在中光區,當產品採收前,讓芽苗見光1~2天,夏秋季節以散射光為主,使芽苗綠化。綠化型蝴蝶豌豆苗呈碧綠色,芽苗較矮壯,苗高在10~13公分,子葉或嫩葉較肥大,產量稍高,但纖維形成較快。 蝴蝶苗的上市標准:豌豆苗一般經過10~13天的生長,即可形成產品。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需9~10天,而在氣溫較低的冬春季節,則需13~15天。蝴蝶苗的銷售標準是:要求芽苗呈淺黃綠色或綠色,苗高10~15公分,生長整齊一致,頂部復葉充分展開,無爛根、爛莖、無異味,莖端7~8公分柔嫩未纖維化。 芽苗採收:蝴蝶苗以幼嫩的莖葉為產品,組織柔嫩,含水分高,較易萎蔫脫水,同時又要求保持較高的產品檔次,因此必須及時採收,並盡量縮短和簡化產品運輸流通時間和環節。採取整盤運輸進行整盤活體銷售或採取剪割採收小包裝上市。採收方法是:從芽苗梢部7~8公分處剪割,採用透明塑料盒作包裝容器進行包裝,塑料盒的規格為18公分×12公分×3.5公分,每盒裝二兩,用保鮮膜封蓋;或用16公分×27公分封口袋包裝封口上市,每袋半斤左右。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