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水淡化的方法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的鹹味的。根據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個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
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蒸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⑵ 電吸附和電滲吸的區別
吸附技術也可稱電容去離子技術,它是利用帶電電極表面吸附水中離子及帶電粒內子的現象,使水中容溶解鹽類及其它帶電物質在電極的表面富集濃縮而實現水的凈化/淡化的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
滲析,是一種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從溶液中脫除或富集電解質的膜分離操作。
⑶ 電容去離子技術缺點
成本高。電容去離子技術缺點是成本高,由於電容去離子技術是利用電極吸附離子進行金屬離子的去除,因此必須定期進行脫附處理以保證電極的清潔,使得電容去離子模塊存在吸附和脫附兩個工作模式。
⑷ cdi與水反應的方程式
【名稱】N,N-Carbonyldiimidazole, N,N-碳醯二咪唑
【分子式】 C7H6N4O
【分子量】162.15
【CA登錄號】[530-62-1]
【縮寫和別名】CDI,CO(Im)2
【物理性質】mp 117~122 oC。溶於極性有機溶劑,通常在CH2Cl2、THF或者乙腈中使用。
【制備和商品】該試劑在國內外化學試劑公司有銷售。實驗室可以按照標準的實驗步驟以光氣和咪唑為原料來制備[1]。
【注意事項】該試劑對濕氣非常敏感,建議在乾燥陰涼處儲存。
COD工作原理
電容吸附去離子技術通過施加靜電場強制離子向帶有相反電荷的電極處移動,系統運行時周期性地對溶解於水中的離子和其他帶電物質進行吸附和脫附,從而實現水的凈化。
離子吸附階段,系統電極通過直流電場極化,帶負電荷的電極吸附陽離子,而帶正電荷的電極吸附陰離子,脫除離子的水排出系統。
系統再生階段,系統電極逆向極化,上一階段吸附的離子從電極脫附並於接下來的沖洗階段隨少量沖洗水排出形成濃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