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透析,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滲透氣化等膜分離技術各自的特點
1.透析(dialysis)是通過小分子經過半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
2.微濾適用於細胞、細菌和微粒子的分離,在生物分離中,廣泛用於菌體的分離和濃縮,目標物質的大小范圍為0.01-10 μm,一般用於預處理;
3.超濾技術的優點是沒有相的轉變,無需添加任何強烈的化學物質,可以在低溫下操作,過濾速度較快,便於無菌處理等,一般用於預處理;
4.納濾 特點是能截留小分子的有機物並可同時透析出鹽,集濃縮與透析於一體;
操作壓力低,因為無機鹽能通過納米濾膜而透析,使得納米過濾的滲透壓遠比反滲透為低,所以納米過濾所需的外加壓力比反滲透低得多;
5.反滲透法具有設備構型緊湊,佔地面積小、單位體積產水量及能量消耗少等優點;
6.電滲析的特點時可以同時對電解質水溶液起淡化、濃縮、分離、提純作用、可以用於蔗糖等非電解質的提純,以除去其中的電解質、在原理上,電滲析器是一個帶有隔膜的電解池,可以利用電極上的氧化還原效率高;
7.滲透氣化對共沸物系和近沸物系等難分物系的分離, 顯示特有的優越性。
② 比較擴散滲析 電滲析 反滲透 超濾 微濾以及液膜分離技術各自的特點
擴散滲析利用半透膜或選擇透過性離子交換膜使溶液中的溶質由高濃度一側通過膜向低濃度一側遷移的過程。這種過程是以濃度差為動力,所以也稱為濃差滲析或自然滲析。它主要用於有機和無機電解質的分離和純化。在環境工程方面目前主要用於酸、鹼廢液的處理和回收。
電滲析利用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來分離不同的溶質粒子(如離子)的方法稱為滲析。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滲析時,溶液中的帶電的溶質粒子(如離子)通過膜而遷移的現象稱為電滲析。利用電滲析進行提純和分離物質的技術稱為電滲析法,它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最初用於海水淡化,現在廣泛用於化工、輕工、冶金、造紙、醫葯工業,尤以制備純水和在環境保護中處理三廢最受重視,例如用於酸鹼回收、電鍍廢液處理以及從工業廢水中回收有用物質等。
反滲透又稱逆滲透,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從溶液中分離出溶劑的膜分離操作。因為它和自然滲透的方向相反,故稱反滲透。根據各種物料的不同滲透壓,就可以使用大於滲透壓的反滲透壓力,即反滲透法,達到分離、提取、純化和濃縮的目的。
超濾是以壓力為推動力的膜分離技術之一。以大分子與小分子分離為目的,膜孔徑在20-1000A°之間。中空纖維超濾器(膜)具有單位容器內充填密度高,佔地面積小等優點。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屬於精密過濾。微濾能夠過濾掉溶液中的微米級或納米級的微粒和細菌。微濾廣泛應用於微電子行業超純水的終端過濾,各種工業給水的預處理和飲用水的處理等,也是在生物醫學、尖端科技中檢測微細雜質、進行科學實驗的一個重要工具
③ 透析,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滲透氣化等膜分離技術各自的特點
1.透析(dialysis)是通過小分來子經過半源透膜擴散到水(或緩沖液)的原理;
2.微濾適用於細胞、細菌和微粒子的分離,在生物分離中,廣泛用於菌體的分離和濃縮,目標物質的大小范圍為0.01-10 μm,一般用於預處理;
3.超濾技術的優點是沒有相的轉變,無需添加任何強烈的化學物質,可以在低溫下操作,過濾速度較快,便於無菌處理等,一般用於預處理;
4.納濾 特點是能截留小分子的有機物並可同時透析出鹽,集濃縮與透析於一體;
操作壓力低,因為無機鹽能通過納米濾膜而透析,使得納米過濾的滲透壓遠比反滲透為低,所以納米過濾所需的外加壓力比反滲透低得多;
5.反滲透法具有設備構型緊湊,佔地面積小、單位體積產水量及能量消耗少等優點;
6.電滲析的特點時可以同時對電解質水溶液起淡化、濃縮、分離、提純作用、可以用於蔗糖等非電解質的提純,以除去其中的電解質、在原理上,電滲析器是一個帶有隔膜的電解池,可以利用電極上的氧化還原效率高;
7.滲透氣化對共沸物系和近沸物系等難分物系的分離, 顯示特有的優越性。
④ 常見的膜分離技術有哪些,分別適用於什麼情況
膜分離技術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徑分子的混合物在通過半透膜時,實現選擇性分離的技術,半透膜又稱分離膜或濾膜,膜壁布滿小孔,根據孔徑大小可以分為:微濾膜(MF)、超濾膜(UF)、納濾膜(NF)、反滲透膜(RO)等,膜分離都採用錯流過濾方式。
微濾
具體涉及領域主要有:醫葯工業、食品工業(明膠、葡萄酒、白酒、果汁、牛奶等)、高純水、城市污水、工業廢水、飲用水、生物技術、生物發酵等。
超濾
早期的工業超濾應用於廢水和污水處理。三十多年來,隨著超濾技術的發展,如今超濾技術已經涉及食品加工、飲料工業、醫葯工業、生物制劑、中葯制劑、臨床醫學、印染廢水、食品工業廢水處理、資源回收、環境工程等眾多領域。
納濾
納濾的主要應用領域涉及:食品工業、植物深加工、飲料工業、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葯、生物發酵、精細化工、環保工業等。
反滲透
由於反滲透分離技術的先進、高效和節能的特點,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主要應用於水處理和熱敏感性物質的濃縮,主要應用領域包括以下:食品工業、牛奶工業、飲料工業、植物(農產品)深加工、生物醫葯、生物發酵、制備飲用水、純水、超純水、海水、苦鹹水淡化、電力、電子、半導體工業用水、醫葯行業工藝用水、制劑用水、注射用水、無菌無熱源純水、食品飲料工業、化工及其它工業的工藝用水、鍋爐用水、洗滌用水及冷卻用水。
⑤ 微濾與超濾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及其優缺點
微濾、超濾的區別
從膜的分離范圍來看,微濾最適合液體介質的降濁、除菌處理,而超濾主要可用於對低分子溶解物與有機大分子的分離(通常是指分子量在500以上,106以下的大分子從溶液中分離)。對於反滲透水處理中的預處理來說是分離水中全部的有機物、微生物和膠體顆粒。
微濾和超濾的過濾過程通常是以直流過濾方式(包括表面過濾、深度過濾)和錯流過濾方式進行的。微濾膜和超濾膜的差異最明顯的是孔徑不同,微濾膜一般指孔徑在 0.02-0.1um,高度均勻,具有篩網特徵的多孔固體連續相,而超濾的孔徑似為0.002-0.2um,在進行分離時的壓力也分別為0.01- 0.3Mpa和0.2-1.0Mpa。
超濾膜透過物質主要是水、溶劑、離子和小分子。
被截留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各類□、細菌、病毒、乳膠、微粒子、過濾精度為10-4cm~10-7cm利用超濾膜不同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其分子切割量(CWCO)一般為6000~50萬,孔徑為100nm(納米)。
微濾膜透過物質主要是水、溶液和溶解物。被截留物質主要是懸浮物、細菌類、微粒子。過濾精密有0.2cm、0.5cm、1.0cm、2.0cm、3.0cm、5.0cm、和10.0cm。其在過濾領域里的重要特點是:
1. 使所有比網孔大的粒子被全部攔截在膜的表面,克服了常規過濾的深層過濾介質過濾達不到「絕對值」的要求,而微孔過濾膜是趨於「絕對值」過濾器的首選材料。
2. 孔徑均勻,過濾精度高
微孔濾膜的孔徑十分均勻,故為均孔膜,其與反滲透及超濾有明顯的不同。其最大孔徑與平均孔徑的比值一般為3~4,孔徑分布基本呈正態分布,因而常被作為起 保證作用的手段,過濾精度高,分離效率高。孔隙率高,流速快。微孔膜的微孔數絢達每平方釐米107~1011個孔,孔隙率在60%~90%之間,由於孔隙 率高,其對液體的過濾速度在同等過濾精度下,比常規過濾介質快40倍。
3. 厚度薄,吸附量小微孔膜的厚度一般為90~220um,與一般深層過濾介質比,只有它們的1/10,因而過濾速度高,過濾時對被濾物質的液體的吸附量極小。
4. 無介質脫落,不產生二次污染。微孔膜是均勻,連續的整體結構,沒有一般的深層過濾介質可能產生濾材脫落的不足。
5. 顆粒容納量小,易賭塞。微孔膜阻留顆粒大多數只限於膜表面,因而易被材料中與膜孔徑大小相近的微粒或凝膠物質所堵塞。微濾和超濾在處理系統上視水質需要適當地採取預過濾。
http://www.waterinfor.com/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101:%E5%BE%AE%E6%BF%BEmf%E8%B6%85%E6%BF%BEuf%E6%A6%82%E8%BF%B0&Itemid=78&tmpl=component&print=1
⑥ 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等的膜法分離性能比較
從常用水處理設備功能原理及特點說起:
純水機 1. 原理及功能:採用PP棉,活性炭及RO膜 等濾芯,五級或五級以上過濾,其中最核心是 RO膜即反滲透膜,RO膜是目前水處理技術中過濾精度最高 的濾芯。制出的為純凈水,可以直接生飲。 2. 純水機水處理設備優缺點:
純水機設備過濾精度高,適用於多種水質,凈 化後的水是純凈水,口感好,不含任何雜質, 絕對安全。 缺點:純水機水處理設備每日 制水量少,只能解決飲用和做飯;前三級濾芯 使用壽命短,需要定期更換濾芯;不適宜單獨長期作為直飲水,尤其是兒童和老人更不宜長期單 獨飲用純凈水。
凈水機 超濾機是凈水機水處理設備中的主流產 品,具有精度高,凈化效果好,濾芯壽命長, 並能自動清洗濾芯。 1. 原理及功能:採用0.01微米的超濾膜分離 技術,能有效祛除水中的泥沙,鐵銹,懸浮 物,膠體,細菌,病毒,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 物質。 2. 凈水機水處理設備優點缺點:
水機設備過濾精度高;凈化水接近礦泉水,能 直接生飲;流量大;濾芯使用年限長;自動清 洗濾芯;不需要電;不浪費水。
水機水處理設備祛除水垢、水鹼效果較差,適 用中等以下硬度地區;單一超濾機不能徹底去 除水中異味, 不能徹底去除水中重金屬,水質 口感較差;換芯比較麻煩。
納濾膜機 1.納濾膜水處理機是以納濾膜為主要部件, 結構略為疏鬆,類似反滲透膜的水處理機。 2.納濾膜是荷電膜,能進行電性吸附,對電性高的F離子等,能部分去除,並具有納米級孔徑,大分子不能通過水處理設備,游離態的水分子部分通過,NaCl部分透過,鈣離子,鎂離子更少部分能通過。囊括了以上水處理機的優點,且避免了二水處理的缺點。
更多了解可加追問!
⑦ 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有什麼區別
微濾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是以多孔膜(微孔濾膜)為過濾介質。
在壓力推動下,截留溶液中的砂礫、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隱抱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
微濾技術通過機械截留作用、物理作用或吸附截留作用、架橋作用以及網路型膜的內部截留作用去除這類物質。
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比較
⑧ 什麼是膜分離有何特點特別適合於哪些物質分離通過理論分析膜分離的應用領域(行業),至少列舉兩個領域
利用固體薄膜對混合物組分的選擇性透過的性能使混合物分離的過程。特點:能耗低,方便等。
(1)反滲透
反滲透是利用反滲透膜選擇性即只能透過溶劑(通常是水)的性質,對溶液施加壓力,克服溶劑的滲透壓,使溶劑通過反滲透膜而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的過程。可用於從水溶液中將水分離出來,海水和苦鹹水的淡化是反滲透最主要的應用,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十分廣泛。
(2)超濾
應用孔徑為10Å到200Å (或更大)的超濾膜來過濾含有大分子或微細粒子的溶液,使大分子或微細粒子從溶液中分離出來的過程叫超濾。與反滲透類似,超濾的推動力也是壓差,在溶液側加壓,使溶劑透過膜。與反滲透不同,在超濾過程中,小分子溶質與溶劑一起通過超濾膜。超濾用於從水溶液中分離高分子化合物和微細粒子,採用具有適當孔徑的超濾膜,可以用超濾進行不同分子量和形狀的大分子物質的分離。目前超濾的應用,特別是用於生物與生化產物分離的研究十分活躍。(3)微濾 微濾與超濾的原理相同,它是利用孔徑大於0.02µ直到10µ的多孔膜來過濾含有微粒的溶液,將微粒從溶液中除去。
海水淡化;混合氣體中分離H2等。
⑨ 請比較說明微濾,超濾,納濾和反滲透等四種常用膜分離技術的異同點
微濾microfiltration以壓力為驅動力,分離0.1-1微米的微粒的過程,簡稱為MF
超濾ultrafiltration以壓力差為動力,膜孔徑約0.001-0.2微米的物理篩分過程,簡稱為UF
1,微濾和超濾同屬於微孔膜范疇,微孔過濾是一種物理篩分過程,其功能在於截留分子量為幾百至幾百萬的物質,包括大分子有機物,微生物等,而不是以脫鹽為目的。
2,微孔膜的孔徑為一個范圍值:微濾在0.1-1微米,超濾為0.001-0.2微米
3,在學術領域,微濾膜的過濾精度一般用孔徑表示,而超濾的過濾精度一般用切割分子量來表示
4,微濾和超濾的過程均以壓力為驅動力,用於溶液體系中的物質分離。
5,膜的材料分為有機高分子和無機高分子材料。
納濾:nanofiltration以壓力為驅動力,用於脫除二價及二價以上的多價離子和分子量200以上有機物的膜分離過程,簡稱為NF
1, 納濾技術是繼反滲透後出現的一種新的分離技術,其分離機理基本和反滲透一致。
2, 納濾理論精度為0.001-0.005微米,略大於反滲透,因此所需工作壓力低於反滲透,早期被稱為「鬆散反滲透」
3, 納濾的作用在於去除二價及二價以上離子和分子量200以上的物質,對一價離子的去除率較低,其綜合脫鹽率低於反滲透
反滲透reverse
osmosis在膜的進水一側施加比溶液滲透壓高的外界壓力,只允許溶液中水和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其他物質不能透過而被截留在表面的過程,簡稱RO
1,反滲透的概念始於滲透現象,當把只允許水透過的高分子半透膜作為介質,兩側分別是鹽水和純水時,由於純水測水的濃度高於鹽水測的濃度,純水將向鹽水側擴散透過,這種濃度差異導致的遷移過程,就是滲透,他是自然界中在生物體內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
2,反滲透是一種由人類創造力產生的非自然現象或一種水溶液分離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施加機械外壓,克服濃度差導致的逆向遷移的過程。
3, 反滲透僅適用於液相體系(水溶液體系)中溶質和溶劑的分離,在凈水器中運用較多。
4, 反滲透現象必須在外界壓力作用下發生,且壓力必須高於水溶液的滲透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