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酸鹼廢水如何進行處理
(一)酸鹼中和法
(1)
自身中和法利用陽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酸液來中和陰離子交換劑再生排出的廢鹼液,以達到中和目的。自身中和法又有①單池式:將廢酸、廢鹼液都直接排入一個混合池中,經攪拌均勻後排出;②雙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和一個混合池,廢鹼液排人廢鹼池儲存,待陽離子交換器再生時,將廢酸、廢鹼液同時排入混合池中和後排出;③三池式:同時設置一個廢鹼池、一個廢酸池和一個混合池。自身中和法的缺點是由於發電廠中排出的廢酸、廢鹼量是不平衡的,不能恰好中和,使處理後的水質達不到排放標准要求,所以往往仍需要加些酸或鹼。
(2)
投葯中和法將鹼性葯劑,如石灰(CaO)、石灰石(CaCO3)、電石渣、苛性鈉(NaOH)、碳酸鈉(Na2CO3)等投入到酸性廢水中,或將酸性葯劑,例如鹽酸(HCl)、硫酸(H2SO4)等,投入到鹼性廢水中,以達到中和目的。
中和反應的設備可分中和池和中和塔。中和池一般為地上或地下布置,酸、鹼廢水通過溝道或管道靠位差進入池中,處理後的廢水用泵排出。中和池的優點是系統簡單,運行方便;其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防腐、防滲較難做好。中和塔設置於離地面一定高度,將酸、鹼廢水用管道引至中和塔上部,用循環泵使塔中酸鹼混合均勻,處理後的廢水靠位差排出。其優點是塔體防腐較易做好,不存在滲漏問題,且佔地面積較少;其缺點是要求離子交換器再生用泵的壓力相應提高,使排水能直接進入中和塔頂部。為此,離子交換樹脂的耐壓強度和均勻性等均相應要求提高。
(二)弱酸陽離子交換處理
將廢酸、廢鹼液交替通過弱酸陽離子交換樹脂,當酸液通過時,樹脂轉變為H-型(R-Na+HCl→R-H+NaCI),除去廢液中的酸;當鹼液通過時,弱酸樹脂將H+放出,中和廢液中的鹼性物質,樹脂轉變為鹽型(R-H+NaOH→R-Na+H2O),這樣往復交替處理,不需還原再生,就能使處理後的酸鹼廢水基本達到排放標准。該法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使用,效果較好,排放合格率達95%。為保證排放pH值全部合格,弱酸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只能利用70%左右,以防弱酸樹脂層漏H+或OH-。
(三)弱酸、弱鹼離子交換聯合處理
在弱酸離子交換器後串聯一台弱鹼陰離子交換器,以吸收弱酸樹脂層漏出的H+或OH-,且可用足弱酸離子交換樹脂的工作交換容量,使排出液的pH值完全達標。除此之外,還有將含酸廢水排入火電廠水力輸灰系統的灰水中,以中和灰水中的鹼性物質;將含鹼廢水當作濕式文丘里除塵器捕滴器用水.以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Ⅱ 酸洗廢水處理後ph值還不穩定嗎
大氣腐蝕環境下鋼結構運用
從當前的一些技術特點來看,尤其是在鋼結構的處理中,要想充分發揮出鋼結構的整體特徵,就要圍繞酸洗廢水技術的綜合運用,通過對其中的一些腐蝕物以及腐蝕性氣體的清洗,就應該要從多方面加強全面的管理,並且通過技術的整體運用,尤其是採用一些綜合性的技術開發和運用,對其中的一些依附在鋼結構中的雜質去除出去,減少對鋼結構的整體影響,破解形成的一些難題。因此,在全面探索鋼鐵酸洗廢水技術的運用中,要全面思考在建築中鋼結構的大氣影響程度,減少造成的不良因素,鋼結構的有效處理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具體技術的運用層面,可以結合當前的先進設備,綜合現代化技術手段,利用離子交換樹脂酸阻滯特性將廢液中的廢酸吸附在樹脂,其他金屬鹽順利通過,然後利用純水解析樹脂回收酸。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強酸並從溶液中去除金屬鹽,達到分離自由酸和金屬離子的目的,並在後期加入了廢水凈化設備可以到達零排放;可以大大的減少廢水排放費用。這種技術的運用特點很廣泛,具有設備適用范圍廣,操作簡便;處理量大、性價比高(相對於膜回收酸設備),可根據水質、水量要求進行選型,可調型高避免資金浪費、設備使用壽命長、維修率低;常溫再生,能量耗費低;酸回收的整套設備可以達到零排放等特點。適用范圍為濕法冶金、制酸行業、電鍍行業、汽車製造等機械加工行業,因此,具體的運用中,要形成系統化的技術綜合分析。
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
在硫酸鐵鹽法的處理技術上,此法的特點是廢液中的鐵能夠再利用,因此,受到研究人員重視,逐漸形成了較成熟的實用技術。通過硫酸洗液硫酸鐵鹽處理法的具體運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並且已投入生產實踐。尤其是濃縮-過濾-自然結晶法又名鐵屑法,先將硫酸廢液與鐵屑置於一個反應槽中充分反應,再將溶液加熱到100℃,反應2h,再加熱濃縮後自然冷卻,使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最後由甩干機脫水烘乾。該法可以從酸洗廢水中回收低、中、高三級硫酸亞鐵,供工農業、醫葯、化學試劑用。具有簡單易操作、投資少、費用低等優點,但只能回收硫酸亞鐵,不能回收硫酸,處理能力小;產品質量差、生產周期長,比較適合於鄉鎮企業小型生產。
蒸汽噴射真空結晶法的運用
將廢酸液用霧化效率高的噴頭噴射到燃燒著的火焰上,使水分蒸發,一般可得到約35%的硫酸和部分FeSO4·H2O。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蒸汽噴射器和冷凝器,使蒸發器和結晶器保持一定的真空度。當溫度適宜廢液通過時,其中的水分在絕熱狀況下蒸發,從而濃縮了廢液,降低了廢液溫度,相應地降低了硫酸亞鐵的溶解度,增加了它的過飽和程度。同時蒸發器中由於硫酸的加入,使硫酸亞鐵的過飽和程度進一步提高。在此情況下,硫酸亞鐵結晶析出。此方法要求使用的材質有較高的耐腐蝕性,易於產生二次污染或運行不穩定而不能正常生產。此外,根據生態化理念建立集中治污、在線監控體系,排水排污系統嚴格執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則,全面考慮自身化驗室、監控設備等,與此同時建立並完善在線監測網路和與環保部門聯合監督平台,提高環境監控水平,杜絕偷排、漏排現象的發生,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實現污染治理與經濟社會「雙贏」。
,
Ⅲ 酸性廢水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所謂酸性廢水,就是還有一些廢物的酸性液體。之所以要對他們進行處理,回就是為了避免答他們對環境產生污染,對別的物體產生腐蝕。因此,有以下原則。
第一,處理後溶液呈中性,因為酸性或鹼性的液體都會與相應的物質發生反應,比如酸性的物體會腐蝕鹼性的物質,鹼性的物體會腐蝕酸性的物質,所以一般情況下酸性廢水處理過以後都是正中性的。
第二,為了循環再利用,廢水中的廢棄物要盡可能大程度上的回收再利用。
第三。出於對成本的考慮,再能夠達到相同,處理結果的情況下,盡量使用成本較低的處理方法。
Ⅳ 廢鹽酸和廢硫酸里的氯離子能去除嗎
可以中和後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凈化,或加硝酸銀沉澱過濾,但硝酸銀貴;也可以蒸餾 ,氯離子以氯化氫蒸發掉了,但要小心,熱的酸危險而且最好用玻璃或聚四氟乙烯容器。
Ⅳ 水質處理中鈉離子交換樹脂損耗是什麼原因
呵呵,你這個問題抄問的有點奇怪哦,首先強酸陽樹脂是陽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液採用nacl(軟化水制備)或hcl(除鹽水制備),而弱鹼陰樹脂是陰離子交換樹脂,再生液採用naoh,這沒有可比性啊,當然你要問強酸性(強鹼性)與弱酸性(弱鹼性)相比,哪個更容易再生,那無疑是弱酸性(弱鹼性)更容易再生,而且再生酸(鹼)耗明顯比強酸性(強鹼性)低,所以才有了強弱型聯合應用工藝的設計理念,原因就是再生完強酸性(強鹼性)樹脂的廢酸(鹼)還能繼續再生弱酸性(弱鹼性),從而達到降低酸鹼耗和水耗的目的。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問。
目前國內樹脂行業太混亂,希望能甄別真偽,以防止購買偷工減料的冒牌樹脂,尤其是我們爭光牌的,假冒的最多,還有那些洋品牌啊,普通水處理的樹脂,根本就沒有必要如此崇洋媚外,因為樹脂性能基本一樣,很多洋品牌也都是國內樹脂生產企業代加工的,千萬別花這些冤枉錢買個心理安慰,國人這種思想,真得好好糾正一下哦
Ⅵ 酸鹼廢水要多麼恢復正常
化工廠、化纖廠、金屬表面處理行業及電鍍行業等在其制酸和用的過程中,會排出大量的酸性廢水。如果直接排放這些工業酸性廢水,會將管道腐蝕,損壞農作物,傷害魚類等的水生物,破壞生態環境,危害人體健康。所以,工業酸性廢水必須經過處理以達到國家排放標准才能排放,酸性廢水還可以經過回收處理,再次利用。處理廢酸時,可以選用方法有鹽處理、濃縮法、中和法、萃取法、離子交換樹脂法、膜法。
離子交換樹脂法
離子交換樹脂法處理有機酸廢液的基木原理是利用某些離子交換樹脂可從廢酸溶液中吸收有機酸而排除無機酸和金屬鹽的功能來實現不同酸及鹽之間分離的一種方法。 鹽析循環利用
所謂鹽析就是使用大量飽和食鹽水將廢酸中的各種有機雜質幾乎全部析出。但是這種方法會產生鹽酸,影響廢酸中硫酸的回收利用,因此研究了用硫酸氫鈉飽和溶液進行鹽析除去廢酸中有機雜質的方法。 鹽析循環利用法既可以出去廢酸中的各種有機雜質,還可以回收硫酸以投入循環生產,節約成本和能源。
焙燒法
焙燒發應用於鹽酸這樣揮發性酸,通過焙燒使其從溶液中分離以達到回收效果。 採用噴霧焙燒法處理鹽酸酸洗廢液具有較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該方法不產生新的污染物,排放的尾氣也能夠達標。同時,回收的鹽酸可以循環使用,Fe2O3粉可以作為生產顏料的原料,還是生產軟磁、永磁等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不僅消除了其對水資源及土壤的危害,同時實現了資源回收再生,滿足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膜分離法
對於酸性廢液,還可以使用滲析、電滲析等膜處理法。 膜法回收廢酸主要採用的是滲析原理,是以濃差做推動力的,整個裝置由擴散滲析膜、配液板、加強板、液流板框等組合而成,通過分離廢液中的物質以達到分離效果。 膜回收法還有電膜回收法(ED),由於產品和生產工藝的原因,排放的工業廢酸中常含有各種金屬離子,ED法可以實現金屬離子和廢酸的回收。對於含銅、鐵、鎳離子的硫酸廢水,即使硫酸質量濃度高達200g/L,金屬離子質量濃度高達59%,ED法回收硫酸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化學中和法
H+(aq)+OH-(aq)H2O這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酸鹼反應式也是處理含酸廢水的重要依據。人處理含酸廢水的常用方法有:中和回收利用,酸鹼廢水互相中和,投葯中和和過濾中和等。付智娟在鹽酸酸洗廢液中和氧化置換工藝研究中的中和法是以鹽酸酸洗廢液的無害化和資源化為出發點,通過中和氧化制換過程的理論分析、工藝流程的研究,得出最佳工藝參數。
Ⅶ 酸性廢水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高濃度的要回收,低濃度的要中和。
也沒有什麼原則,有機物含量太高的要焚燒處理。
有機酸可以考慮吸附法回收,無機酸可以考慮吸附法去除裡面有機物以後再利用。
Ⅷ 如何除掉稀廢酸溶液中的鈣、鎂離子
在酸性條件下通二氧化碳汪森則氣體根本不能使鈣鎂離子沉澱,加鹼性物質會不會使酸液酸度降低?你的要求有什麼?
如果不能提出適用的范圍,告訴你的所有方法都不會起作用的。
這「稀廢酸溶液」是怎樣進入「鈣、鎂離子」的?是酸洗么?需要循環使用么?去除的程度要達到怎樣?是什麼樣的體系,就是說有什麼酸在裡面?這個問題的提出是有實際的需要還是你自己頭腦中的想法?
如果你能檢測鈣、鎂離子的濃度,可以這樣做:
1、鹽酸體系中,加少量氯化鐵以及氯化鋁,二者形成的絮狀沉澱可一定程度上裹挾鈣、鎂離子共同沉澱,降低鈣、鎂離子的含量;
2、硝酸體系,可加適量的硫酸,藉以沉澱;
3、磷、硫酸體系,不必處困棚理,磷、硫酸本身就能使春並鈣、鎂離子沉澱。
Ⅸ 酸性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廢水處理是環保的需要,那是一項系統工程,用加生石灰(CaO)的方法進行中和處理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和環節。
Ⅹ 思考題 1.商品離子交換樹脂在使用時為什麼需要事先處理 製作混合
一、事先處理的原因是因為工業級離子交換樹脂出廠型態一般都是失效態,以強酸陽樹脂為例,出廠型態是Na型,強鹼陰樹脂出廠型態為Cl型,而當陽陰樹脂作為一級除鹽設備制備純水時,需要將Na型陽樹脂用鹽酸或硫酸再生成H型,陰樹脂用NaOH再生成OH型,交換原理如下:
如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遇到含有Ca2+、Na+的水時,發生如下反應:
2RH + Ca2+ → R2Ca + 2H+
RH + Na+ →念清消 RNa + H+
當OH型陰離子交換樹脂遇到含有Cl-、SO42-的水時,其反應為:
ROH + Cl- → RCl + OH-
2ROH + SO42- → R2SO4 +2OH-
備注說明:R代表離子交換樹脂
反應的結果是水中的雜質離子(Ca2+、Na+、Cl-、SO42-等)分別被吸著在樹脂上,樹脂由H型和OH型變為Ca型、Na型和Cl型SO4型,而樹脂上的H+、OH-則進入水中,相互結合成為水,從而除去水中的雜質離子,製得純水。
H+ + OH- → H2O
二、你說的製作混合,可能是涉及到混床設備了,即前面描述的是陽、陰床一級除鹽水設備系統,所謂的混床就是制備電導率≤0.2us/cm,硅<20ppb的純水,由於一級除鹽陽陰床交換過程不能達到H/OH同步結合生成水,所以生產制備的水純度達不到混床標准,混床設備也可以理解為無數級浮床,以直徑1500mm的混床設備為例,一般混床下部裝高度500mm混床陽樹脂,中排上部裝1000mm高的混床陰樹脂,陽、陰樹脂體積比1:2,混床設備分同步再生法(即底部進酸,中排排出,上部進鹼,中排排出),兩步再生法(先上進鹼底部排出,再生好陰樹脂後,下進酸,上面進水壓住再生廢酸溶液從中排排出),當陽陰樹脂再生好後進行大沖洗,最後用壓縮空氣帶水混脂,完成混脂後繼續沖洗至產水電導率合格。
綜合上述,事先處理即為對陽陰樹脂進行酸鹼再生處理,製作混合即為陽陰樹脂仔知進行酸正穗鹼再生處理後的混脂達到混床二級除鹽水電導率≤0.2us/cm,硅<20ppb的產水要求。
如還有疑問,歡迎追問或者關注我頭像信息聯系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