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離子交換層析能分離天冬氨酸和賴氨酸
離子交換層析能分離天冬氨酸和賴氨酸是因為電荷行為。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混合氨基酸是基於氨基酸電荷行為不同來進行的,氨基酸是兩性電解質,分子上所帶的凈電荷取決於氨基酸的等電點和溶液的pH值。離子交換層析是在生物大分子提純中得到最廣泛應用的方法之一,離子交換層析分離蛋白質是根據在一定pH條件下,蛋白質所帶電荷不同而進行的分離方法。
B. 為什麼能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分離柱分析有機酸
有機酸應該用陰離子交換樹脂啊,填料鍵合烷基季胺或者烷醇季胺。陽離子交換一般分析季胺類陽離子,填料鍵合磺酸基或者羧基。我QQ737389117。
C. 離子交換層析法分離單核苷酸 求一份實驗結果
氨基酸的分離鑒定——紙層析法
一,實驗目的
掌握氨基酸紙層析的方法和原理,學會分析待
測樣品的氨基酸成分.
二,實驗原理
紙層析是以濾紙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層析.濾紙纖維上的羥基具有親水性,吸附一層水作為固定相,有機溶劑為流動相.當有機相流經固定相時,物質在兩相間不斷分配而得到分離.
溶質在濾紙上的移動速度用Rf值表示:
Rf=原點到層析斑點中心的距離/原點到溶劑前沿的距離
在一定的條件下某種物質的Rf值是常數.Rf值的大小與物質的結構,性質,溶劑系統,層析濾紙的質量和層析溫度等因素有關.本實驗利用紙層析法分離氨基酸.
三,實驗器材
(1)大燒杯(5000mL):1隻/組
(2)微量注射器(100 L):1隻/ 組.
(3)噴霧器:公用.
(4)培養皿:1隻/組.
(5)層析濾紙(長22cm,寬14cm的新華一號濾紙):1張/組.
(6)直尺,鉛筆:自備.
(7)電吹風:1隻/組.
(8)托盤,針,白線:1套/組.
(9)手套:1雙/組.
(10)塑料薄膜:公用.
(11)小燒杯:50mL,1隻/組.
四,實驗試劑
(1)擴展劑:將4體積正丁醇和1體積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與5體積水混合,充分振盪,靜置後分層,棄去下層水層.
(2)氨基酸溶液:0.5%的已知氨基酸溶液3種(賴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0.5%的待測氨基酸液1種.
(3)顯色劑: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實驗試劑
五,實驗操作
檢查培養皿是否乾燥,潔凈;若否,將其洗凈並置於乾燥箱內120℃烘乾.
(1)平衡:剪一大塊塑料薄膜鋪在桌面上,將層析缸或大燒杯到置於塑料薄膜上,再把盛有約20mL展層溶液的小燒杯置於倒置的層析缸或大燒杯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起來,平衡20min.
(2)規劃:帶上手套,取寬約14cm,高約22cm的層析濾紙一張.在紙的下端距邊緣2cm處輕輕用鉛筆劃一條平行於底邊的直線A,在直線上做4個記號,記號之間間隔2cm,這就是原點的位置.另在距左邊緣1cm處畫一條平行於左邊緣的直線B,在B線上以A,B兩線的交點為原點標明刻度(以厘米為單位),參見左圖.
(3)點樣:用微量注射器分別取10mL左右的氨基酸樣品(每取一個樣之前都要用蒸餾水洗滌微量注射器,以免交叉污染),點在這四個位置上.擠一滴點一次,同一位置上需點2~3次,2~3mL/次,每點完一點,立刻用電吹風熱風吹乾後再點,以保證每點在紙上擴散的直徑最大不超過3mm.每人須點4個樣,其中3個是已知樣,1個是待測樣品.
(4)層析:用針,線將濾紙縫成筒狀,紙的兩側
邊緣不能接觸且要保持平行,參見圖3-3.向培養皿中加入擴展劑,使其液面高度達到1cm左右,將點好樣的濾紙筒直立於培養皿中(點樣的一端在下,擴展劑的液面在A線下約1cm),罩上大燒杯,仍用塑料薄膜密封.當擴展劑上升到A線時開始計時,每隔一定時間測定一下擴展劑上升的高度,填入表3-1中.當上升到15~18cm,取出濾紙,剪斷連線,立即用鉛筆描出溶劑前沿線,迅速用電吹風熱風吹乾.
(5)顯色:用噴霧器在通風廚中向濾紙上均勻噴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後立即用熱風吹乾,即可顯出各層析斑點,參見左圖.
(6)計算各種氨基酸的Rf值,並判斷混合樣品中都有哪些氨基酸,各人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貼在實驗報告上,見表3-2.
(7)以層析時間為橫坐標,擴展劑上升高度為縱坐標畫圖,求出擴展劑上升到18cm時所需要的時間.
(8)將微量注射器內外用蒸餾水清洗干凈,倒掉用過的展層液和平衡液,將培養皿洗凈,整理好桌面上的儀器和試劑
D. 執業葯師考試綜合輔導:離子交換層析法(1)
離子交換層析(ionexchangechromatography)是利用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周圍介質中被分離的各種離子間的親和力不同,經過交換平衡達到分離的目的的一種柱層析法。該法可以同時分析多種離子化合物,具有靈敏度高,重復性、選擇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優點,是當前最常用的層析法之一。
(一)基本原理
離子交換層析對物質的分離通常是在一根充填有離子交換劑的玻璃管中進行的。離子交換劑為人工合成的多聚物,其上帶有許多可電離基團,根據這些基團所帶電荷不同,可分為陰離子交換劑和陽離子交換劑。含有欲被分離的離子的溶液爛漏茄通過離子交換柱時,各種離子即與離子交換劑上的荷電部位競爭性結合。任何離子通過柱時的移動速率決定於與離子交換劑的親和力、電離程度和溶液中各種競爭性離子的性質和濃度。
離子交換劑是由基質、荷電基團和反離子構成,在水中呈不溶解狀態,能釋放出反離子。同時它與溶液中的其他離子或離子化合物相互結合,結合後不改變本身和被結合離子或離子化合物的理化性質。
離子交換劑與水溶液中離子或離子化合物所進行的離子交換反應是可逆的。假定以ra代表陽離子交換劑,在溶液中解離出來的陽離子a+與溶液中的陽離子b+可發生可逆的交換反應,反應式如下:
ra+b+ rb+a+
該反應能以極快的速率達到平衡,平衡的移動遵循質量作用定律。
離子交換劑對溶液中不同離子具有不同的結合力,結合力的大小取決於離子交換劑的選擇性。離子交換劑的選擇性可用其反應的平衡常數k表示:
k=[rb][a+]/[ra][b+]。
如果反應溶液中[a+]等於[b+],則k=[rb]/[ra]。若k>i,即[rb]>[ra],表示離子交換劑對b+的結合力大於a+;若k=1,即[rb]=[ra],表示離子交換劑對a+和b+的結合力相同;若k<1,即[rb]<[ra],表示離子交換劑對b+的結合力小於a+。k值是反映離子交換劑對不同離子的結合力或選擇性參數,故稱k值為離子交換劑對a+和b+的選擇系數。
溶液中的離子與交換劑上的離子進行交換,一般來說,電性越強,越易交換。對於陽離子樹脂,在常溫常壓的稀溶液中,交換量隨交換離子的電價增大而增大,如 na+ 兩性離子如蛋白質、核苷酸、氨基酸等與離子交換劑的結合力,主要決定於它們的理化性質和特定的條件下呈現的離子狀態。當phpi時,能被陰離子交換劑吸附。若在相同pi條件下,且pi>ph時,pi越高,鹼性越強,就越容易被陽離子交換劑吸附。
離子交換層析就是利用離子交換劑的荷電基團,吸附溶液中相反電荷的離子或離子化合物,被吸附的物質隨後為帶同類型電荷的其他離子所置換而被洗脫。由於各種離子或離子化合物對交換劑的結合力不同,因而洗脫的速率有快有慢,形成了層析層。
(二)離子交換劑類型及選擇
1.離子交換劑的類型
根據離子交換劑中基質的組成及性質,可將其分成兩大類:疏水性離搜氏子交換劑和親水性離子交換劑。
(1)疏水性離子交換劑
此類交換劑的基質是一種與水親和力較小的人工合成樹脂,最常見的是由苯乙烯與交聯劑二乙烯苯反應生成的聚合物,在此結構中再以共價鍵引入不同的電荷基團。由於引入電荷基團的性質不同,又可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及螯合離子交換樹飢察脂。
①陽離子交換劑 陽離子交換劑的電荷基團帶負電,反離子帶正電,故此類交換劑可與溶液中的陽離子或帶正電荷化合物進行交換反應。依據電荷基團的強弱,又可將它分為強酸型、中強酸型及弱酸型三種,各含有以下可解離基團:
這些交換劑在交換時,氫離子為外來的陽離子所取代,如下式所示:
r—cooh + na+ -->r—coona + h+
②陰離子交換劑 此類交換劑是在基質骨架上引入季胺[—n+(ch3)3]、叔胺[—n(ch3) 2]、仲胺[—nhch3]和伯胺[—nh2]基團後構成的,依據胺基鹼性的強弱,又可分為強鹼性(含季胺基)、弱鹼性(含叔胺、仲胺基)及中強鹼性(既含強鹼性基團又含弱鹼性基團)三種陰離子交換劑。它們與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時,反應式為:
r—n+(ch3)3oh–+c1–-->r—n+(ch3)3 c1–+ oh–
r—n+(ch3)2 + h2o-->r—n+(ch3)2h•oh–
r—n+(ch3)2h • oh +c1–-->r—n+(ch3)2h • c1– + oh–
③螯合離子交換劑 這類離子交換樹脂具有吸附(或絡合)一些金屬離子而排斥另一些離子的能力,可通過改變溶液的酸度提高其選擇性。由於它的高選擇性,只需用很短的樹脂柱就可以把欲測的金屬離子濃縮並洗脫下來。
疏水性離子交換劑由於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團,交換容量大、流速快、機械強度大,主要用於分離無機離子、有機酸、核苷、核苷酸及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也可用於從蛋白質溶液中除去表面活性劑(如sds)、去污劑(如tritonx—100)、尿素、兩性電解質等。
E. 急求:離子交換柱層析分離氨基酸的講義
一、目的
學慣用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分離氦基酸的操作方法和基本原理.
二、原理
各種氨基酸分子的結構不同,在同一PH時與離子交換樹脂的親和力有差異,因此可依親和力從小到大的順序被洗脫液洗脫下來,達到分離的效果.
三、器材
1、20cmX 1cm層析管 2、試管
3、吸管. 4、恆壓洗脫瓶
5、部分收集器 6、搪磁杯
7、電爐 8、分光光度計
四、試劑和材料
1、.苯乙烯磺酸鈉型樹脂(強酸 lx 8,l00一200目,可用上海華東化工學院產品)
2 、2 mol/L鹽酸溶液
3、2mol/L氫氧化鈉溶液
4、標准氨基酸溶液 天冬氨酸、賴氨酸和組氨酸均配製成 2 mg/mL的0.1M鹽酸溶液.
5、混合氫基酸溶液將上述天冬氨酸、賴氨酸和組氨酸溶液按1:2.5:10的比例混合.
6、檸檬酸-氫氧化鈉一鹽酸沖液(pH5.8),鈉離子濃度0 .45M)
取檸檬酸(C6O7H8.H20 )14.25g、氫氧化鈉9.30g和 濃鹽酸 5.25 mL溶於少量水後,定容至 500 mL,冰箱保存.
7、顯色劑 2 g水合茚三酮溶於 75mL乙二醇單甲醚中.加水至 100 mL.
8、50%乙醇水溶液
五、操作
1、層析柱的准備:將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用氫氧化鈉處理成Na+型後洗至中性(處理方法見第三篇實驗十二).攪拌一小時後裝成一個直徑1cm.高 16~18 cm的層析柱.
2、氨基酸的洗脫:用P H5.8的檸檬酸緩沖液流洗平衡交換住(裝置如圖).調節流速為 0.5 mL/min,流出液達床體積的4倍時即可上樣.由柱上端仔細加人氨基酸混合液0.25—0.5 mL,同時開始收集流出液.當樣品液彎月面靠近樹脂頂端時,即刻加入0.5 mL擰檬酸緩沖液沖洗加樣品處.待緩沖液彎月面靠近樹脂頂端時.再加入0.5 mL緩沖液.如此重復兩次,然後用滴管小心注入檸檬酸緩沖液(切勿攪動床面),並將柱與洗脫瓶和部分收集器相連.開始用試管收集洗脫液,每管收集lmL.共收集60一80管.
3、氨基酸的鑒定:向各管收集液中加lmL水合茚三酮顯色劑並混勻,在沸水浴中淮確加熱15分鍾後冷卻至室溫.再加15 mL的50%乙醇液.放置10分鍾.以收集液第2管為空白,測定A570nm波長的光吸收值.以光吸收值為縱坐標,以柱洗脫體積為橫坐標繪制洗脫曲線.以已知3種氨基酸的純溶液為樣品,按上述方法和條件分別操作,將得到的洗脫曲線與混合氨基酸的洗脫曲線對照.可確定3個峰的大致位置及各蜂為何種氨基酸.
F. 離子交換層析的原理是什麼 已解決
離子交換層析法是從復雜的混合物中,分離性質相似大分子的方法之一,依據的原理是物內質的酸鹼性容,極性,所帶陰陽離子的不同。電荷不同的物質,對管柱上的離子交換劑有不同的親和力,改變沖洗液的離子強度和pH值,物質就能依次從層析柱中分離出來。
層析開始前,功能基團與反離子穩定結合,就與反離子發生可逆交換,與層析劑結合被固定下來。因為鹽離子可以與底物競爭功能基團,鹽濃度越高樣品與層析劑結合越不緊密,易被洗脫下來。不同物質與層析劑結合程度不同,洗脫下來的時間不同,因此得以分開。
(6)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有機酸擴展閱讀
離子交換劑的選擇首重保持欲分離物質的生物活性,以及在不同pH值環境中,此物質所帶的電荷和電性強弱,陰陽離子交換劑的選擇若被分離物質帶正電荷,這些鹼性蛋白質,它們在酸性溶液中較穩定,親和力強,故採用陽離子交換劑。
在鹼性溶液中較穩定,則使用陰離子交換劑,如果欲分離的物質是兩性離子,一般考慮在它穩定的pH范圍帶有何種電荷,作為交換劑的選擇。離子交換劑的再生與保存離子交換劑可在柱上再生,若有脂溶性物質則可用非離子型去污劑洗柱後再生,也可用乙醇洗滌。
G. 有機酸混合物用什麼色譜柱分離
被分離組分在色譜柱上離子交換色譜法主要用於分析有機酸、氨基酸、多肽及核酸。 4.離子對色譜法 結果使混合物得到分離。兩相中,固定不動的一相稱
H. 離子交換樹脂可被用於分離酸性有機化合物是嗎
He子交換樹脂可以被分分分類,316應該是的數字,我認為只要達到40分多應該就可以進行分解性能,所以這個非常豐富的
I. 連續離子交換系統在有機酸的分離純化是如何應用的
連續離子交換設備優勢
1、整合所有的步驟、可連續運轉、系統匹配性強
2、顯著的減少樹脂的用量,充分發揮了樹脂的利用潛力,延長樹脂的使用壽命
3、減少水和化學品的耗量,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和減少污水排放量
4、同時可去除或者分離具有不同特性的物質,可將復雜的工藝簡單化
5、保持料液中產品的成分和濃度穩定,可以有效提高產品料液的純度和濃度,節省後續工藝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