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減壓抽濾的正確使用方法
減壓抽濾的流程:
1、安裝儀器,檢查布氏漏斗與抽濾瓶之間連接是否專緊密,抽氣屬泵連介面是否漏氣;
2、修剪濾紙,使其略小於布氏漏斗,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蓋住,並滴加蒸餾水潤濕濾紙,微微開啟抽氣閥門使濾紙與漏斗連接緊密;
3、打開抽氣泵開關,倒入固液混合物,開始抽濾。盡量使要過濾的物質處在布氏漏斗中央,防止其未經過濾,直接通過漏斗和濾紙之間的縫隙流下。
4、過濾完之後,先抽掉抽濾瓶接管,後關抽氣泵。
5、從漏斗中取出固體時,應將漏斗從抽濾瓶上取下,左手握漏斗管,倒轉,用右手「拍擊」左手,使固體和濾紙一起落入潔凈的紙片或表面皿上。揭去濾紙,再對固體做乾燥處理。
(1)減壓過濾操作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減壓抽濾的注意事項:
1、安裝儀器時,漏斗管下端斜面應朝向支管口。但不能靠得太近,以免濾液被抽走。
2、當過濾的溶液具有強酸性、強鹼性或強氧化性時,要用玻璃纖維代替濾紙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3、不宜過濾膠狀沉澱或顆粒太小的沉澱。
4、在抽濾過程中,當漏斗里的固體層出現裂紋時,應用玻璃塞之類的東西將其壓緊,堵塞裂紋。如不壓緊也會降低抽濾效率。
5、停止抽濾時先旋開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復常壓,然後關閉抽氣泵。
Ⅱ 減壓過濾應注意什麼問題
1 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澱易穿透濾紙,沉澱顆粒太小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亮碼.
2 當停止吸濾時,需先拔掉談搏連接吸濾瓶和泵的橡皮管,再關泵,以防反吸.為了防止敬侍哪反吸現象,一般在吸濾瓶和泵之間,裝上一個安全瓶.
Ⅲ 減壓抽濾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減壓抽濾的操作步驟:1、安裝儀器,檢查布氏漏斗與抽濾瓶之間連接是否緊密,抽氣泵連介面是否漏氣;2、濾紙,略小於布式漏斗,要櫻散缺把所有的孔都覆蓋住,並滴加蒸餾水使濾紙與漏斗連接緊密;3、用玻璃棒引流,將固液混合物轉移到濾紙上;4、過濾完之後,先抽掉抽濾瓶接管,後關抽氣泵;5、從漏斗中取出固體時,再將漏斗從抽濾瓶上取下,使固體和濾紙一起脊辯落入潔凈的紙片掘頃或表面皿上。揭去濾紙,再對固體做乾燥處理。注意事項:1、工作時一定要有循環水。否則在無水狀態下,將燒壞真空泵。2、加水量不能過多。
Ⅳ 減壓過濾操作中要注意什麼
1.布氏漏斗尖嘴與抽氣方向相反(避免溶液被吸走)。
2.濾紙大小適當,蓋滿所有孔,用版溶劑潤濕。
3.液面不可權過高。
4.如果濾液酸性較強,用雙層濾紙,過強或沉澱顆粒過小用玻璃紗漏斗。
5.熱抽濾時要預熱。
6.多抽一會,乾燥效果好。
Ⅳ 減壓過濾應注意什麼問題
減壓過濾又稱吸濾、抽濾,是利用真空泵或抽氣泵將吸濾瓶中的空氣抽走而產生負壓,使過濾速度加快,減壓過濾裝置由真空泵、布氏漏斗、吸濾瓶組成。
1)剪濾紙 將濾紙經兩次或三次對折,讓尖端與漏斗圓心重合,以漏斗內徑為標准,作記號。沿記號將濾紙剪成扇形,打開濾紙,如不圓,稍作修剪。放入漏斗,試大小是否合適。如濾紙稍大於漏斗內徑,則剪小些,使濾紙比漏斗內徑略小,但又能把全部瓷孔蓋住。如濾紙大了,濾紙的邊緣不能緊貼漏斗而產生縫隙,過濾時沉澱穿過縫隙,造成沉澱與溶液不能分離;空氣穿過縫隙,吸濾瓶內不能產生負壓,使過濾速度慢,沉澱抽不幹。若濾紙小了,不能蓋住所有的瓷孔,則不能過濾。因此剪一張合適的濾紙是減壓過濾成功的關鍵。
2)貼緊濾紙
用少量水潤濕,用干凈的手或玻棒輕壓濾紙除去縫隙,使濾紙貼在漏鬥上。將漏斗放入吸濾瓶內,塞緊塞子。注意漏斗頸的尖端在支管的對面。打開開關,接上橡皮管,
濾紙便緊貼在漏斗底部。如有縫隙,一定要除去。
3)過濾
過濾時一般先溶液,後轉移沉澱或晶體,使過濾速度加快。轉移溶液時,用玻棒引導,倒入溶液的量不要超過漏斗總容量的2/3。先用玻棒將晶體轉移至燒杯底部,再盡量轉移到漏斗。如轉移不幹凈,可加入少量濾瓶中的濾液,一邊攪動,一邊傾倒,讓濾液帶出晶體。繼續抽吸直至晶體乾燥,可用干凈,乾燥的瓶塞壓晶體,加速其乾燥,但不要忘了取下瓶塞上的晶體。
布氏漏斗尖嘴與抽氣方向相反(避免溶液被吸走)
Ⅵ 減壓過濾注意事項三點
減壓過濾注鋒衡意事項三點:
1、安裝儀器時,漏斗管下端斜面應朝向支管口。但不能靠得太近,以免銀敗做濾液被抽走。
2、當過濾的溶液具有強酸性、強鹼性或強氧化性時,要用玻璃纖維代替濾紙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3、不宜過濾膠狀沉澱枯空或顆粒太小的沉澱。
Ⅶ 減壓過濾怎麼使用
減壓過濾是利用急速的水流不斷將空氣帶走,從而使吸濾瓶中壓力減小,與大氣形成壓力差,
從而提高過濾速度。
方法:過濾用的試紙應比漏斗內徑略小,啟粗能蓋住所有小孔。將濾紙放入並濕潤後,打開開關使濾紙緊貼,然後用玻棒往漏斗里轉移溶液森跡,注意溶液不能超過漏斗的2/3.還應注意漏斗下方斜口此旁並對著吸濾瓶的支管口。至抽干,先拔掉橡皮管,再關開關。用玻棒輕揭起濾紙邊,取出濾紙和沉澱。濾液由吸濾瓶上口倒出。
Ⅷ 硝酸鉀的制備實驗中,減壓過濾操作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本實驗是採用轉化法由NaNO3和KCl來制備硝酸鉀,其反應如下: NaNO3+ KCl?NaCl + KNO3
該反應是可逆的。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而氯化鉀、硝酸鈉和硝酸鉀在高溫時具有較大或很大的溶解度而溫度降低時溶解度明顯減小(如氯化鉀、硝酸鈉) 或急劇下降(如硝酸鉀)的這種差別,將一定濃度的硝酸鈉和氯化鉀混合加熱濃縮,當溫度達118~120℃時,由於硝酸鉀溶解度增加很多,達不到飽和,不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加很少,隨濃縮、溶劑的減少,氯化鈉析出。通過熱過濾濾除氯化鈉,將此溶液冷卻至室溫,即有大量硝酸鉀析出,氯化鈉僅有少量析出,從而得到硝酸鉀粗產品。再經過重結晶提純,可得到純品。 [基本操作與儀器介紹]
1、布氏漏斗及吸濾瓶的使用方法
布氏漏斗和吸濾瓶配套使用於減壓過濾。布氏漏鬥上有許多小孔,漏斗頸插入單孔橡皮塞,與吸濾瓶相接。橡皮塞插入吸濾瓶內的部分不得超過塞子高度的2/3,漏斗管下方的斜口要對著吸濾瓶的支管口。 2、減壓過濾的操作方法
(1) 按1裝好儀器,濾紙放入布氏漏斗內(濾紙大小應小於漏斗內徑並能將全
部小孔蓋住為宜)。伏毀少量蒸餾水潤濕濾紙,開啟真空泵,抽氣使濾紙緊貼在漏鬥上。
(2) 用傾析法先將上清液轉移到漏鬥上,溶液量不應超過漏斗容量的2/3,待溶
液快流盡時再轉移沉澱。
(3) 如果吸濾瓶內液面高度快到支管時,拔掉吸濾瓶上的橡皮管,從吸濾瓶上
口倒出溶液,不能從支管口倒出溶液,以免弄臟溶液。
(4) 先拔掉橡皮管,用洗滌液潤濕沉澱,然後重新接上橡皮管,盡量抽干,重
復此操作2~3次。
(5) 吸濾完畢,拔掉橡皮管,關閉真空泵,如需要的是沉澱,取下布氏漏斗,
將沉澱倒在濾紙上或表面皿上,適宜溫度下烘乾;如需要的是溶液,將溶
文檔
液從吸濾瓶上口倒入盛接容器。
3、趁熱減壓過濾操作
(1) 將布氏漏斗熱水浴中加熱。
(2) 取出漏斗,趁熱將濾紙放好,並快速連接好吸濾瓶、真空泵。 (3) 抽濾。 4、蒸發(濃縮)操作
(巧前1) 將溶液倒入蒸發皿內,液體量不能超過其容量的2/3,以防溶液濺出。如液
體量較多,可隨溶液中水份的不斷蒸發繼續添加溶液。
(2) 根據物質對熱的穩定性選擇加熱裝置——酒精燈、電熱板等直接加熱或水浴
間接加熱。
(3) 加熱蒸發至出現晶膜,停止加熱,冷卻,結晶。蒸發皿不能驟冷,以免炸裂。 5、重結晶操作
(1) 根據粗產品質量數,按一定比例加入溶劑,加熱溶解。 (2) 加熱蒸發至出現晶膜,冷卻結晶。 (3) 抽濾,烘乾,稱重。 [實驗重要步驟]
(1)稱取11g硝酸鈉和7.5g氯化鉀放入100mL小燒杯中,加17.5mL蒸餾水,
加熱並不斷攪拌,當小燒杯里的固體全部溶解時(此時溫度約84℃),從小燒杯的刻度上粗略地讀出此時溶液的體積V1。
(2)繼續加熱、攪拌,使溶液蒸發濃縮,至燒杯里溶液的體積為原體積的2/3,
小燒杯中有較多氯化鈉晶體析出。
(3)趁熱用熱濾漏斗過濾,濾液盛於預先裝有1mL蒸餾水(防止氯化鈉析出)的小燒杯中。
(4)待濾液冷卻至室溫後,進行減壓過濾,得到較乾燥的粗產品硝酸鉀晶體,稱量。
(5)留下約0.1g粗產品,其餘按粗產品與水的質量比為2:1混合,加熱、攪
拌、待晶體全部溶解後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後抽孝廳清濾,水浴烘乾,稱重。並對重結晶後的產品,進行純度檢驗。
[實驗中應注意事項]
①先用小火加熱使固體全部溶解,然後用大火加熱至沸騰,再用小火蒸發濃縮; ②漏斗用熱水預熱好後,如漏斗是冷的或不太熱,硝酸鉀就會析出影響產率; ③驟冷結晶過於細小;
文檔
④小火烤乾(如晶體抽得比較干可省去此步驟)。 實驗報告格式(供參考)
實驗步驟(或流程) 濃縮至原熱NaNO3 11g 攪拌、溶解(體→ → 熱、→ KCl 7.5g 體積的2/3 過積V) 濾 濾液冷卻結晶 綠豆粒大小的晶體供純度檢驗 抽濾 水浴烘乾 稱重(粗產品) 加17.5mLH2O,加趁 冷 粗產品:水=2:1(質量比)將粗產品溶於蒸餾水中 母液棄去 晶體,觀察形狀 → 加熱、攪拌、溶解 → 卻過濾 → 烘稱量(純) → 干
Ⅸ 減壓過濾操作中要注意什麼
1.布氏卜野配漏斗尖嘴型指與抽氣方向相反(避免溶液被吸走).
2.濾紙大小適當,蓋滿所有孔,用溶劑潤濕.
3.液面不可過高.
4.如果濾液酸性較強,用雙層濾紙,過強或沉澱顆粒過小用玻璃紗脊哪漏斗.
5.熱抽濾時要預熱.
6.多抽一會,乾燥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