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技術數據傳輸

EDI技術數據傳輸

發布時間:2023-03-15 17:51:27

❶ 請問一下edi是什麼之間的數據傳輸

edi是電腦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推出使用的國際標准,它是指一種為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消息報文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也是計算機可識別的商業語言。
例如,國際貿易中的采購訂單、裝箱單、提貨單等數據的交換。EDI是英文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港、澳及海外華人地區稱作「電子資料通」。EDI商務是指將商業或行政事務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文檔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簡單地說,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協議,將商業文件標准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俗稱「無紙化貿易」。
更多關於edi是什麼之間的數據傳輸,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d8e2c4161582923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❷ EDI技術的數據交換

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通過電子方式,採用標准化的格式,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結構化數據的傳輸和專交換屬。
電子數據交換(EDI)簡單地說就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路,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換言之,EDI就是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和客戶等在其各自的應用系統之間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❸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什麼

EDI是英文「電子數據交換」的縮寫,它盛行於80年代,是一種建立在計算機通信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上的新技術,也是當今廣被使用的貿易方式,並在現代電子商務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在傳統貿易中,必須使用訂單、發票、說明書、產品規格證書等一系列書面文件。採用EDI後,這些傳統的書面商業單據和貿易文件等全被採用標准格式的電子文件並由計算機經由網路進行的數據交換所取代,而且這些數據可由計算機進行處理。這樣,可以簡化貿易手續、縮短完成貿易的周期、節約人工和處理費用、加快資金周轉,從而可准確控制貨物的庫存量,在減少資金佔用等方面有著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深受各國政府和公司的歡迎。用EDI進行貿易時不用紙面文件,故又被稱為「無紙貿易」。

EDI完全在聯接於網路中的計算機上進行,這和現代的電子商務完全一樣,因此它可以毫不困難地作為電子商務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率先使用EDI的是美國,美國大企業乃至許多中小企業都普遍採用EDI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現在美國商務部和海關已明確規定,對使用EDI技術的進口許可證和相關文件,將優先審批和處理,而對使用紙面文件的,則推後處理。這一切都使要同美國進行貿易的別國企業也要使用EDI。於是,在90年代初世界各國紛紛都在朝著使用EDI的方向發展。使用EDI的高潮使電子商業出現了第二次高峰。

在各國外貿都在EDI化中,如果我國外貿企業不採用EDI,就面臨著無法同別國開展正常貿易和失去貿易夥伴的危險。何況,採用EDI對我國實現貿易現代化和提高經濟效益也有巨大意義。所以1993年新組建的電子工業部,在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三金工程中的金關工程,便是要在2000年初步建成覆蓋全國的通用EDI系統。

❹ 什麼是EDI技術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

EDI其實就是把原來紙質的訂單/發貨通知等業務單據,從傳真/快遞等傳統方式,變成在線的電子數據方式進行交互,從而提高業務效率。同時,通過一些EDI軟體的實施配置,往往可以直接從企業的業務系統生成出相應的單據數據,並自動傳送至客戶/供應商處,實現Application to Application的效殲基清果,避免紙質單據中人為造成的錯誤(如數據錯誤等)。所以IT系統完善的大公司更喜歡EDI,因為EDI對於業務人員是透明的,業務人員操作鋒桐自己日常的業務系統就可以了。

EDI依賴於幾個部分:
1、EDI傳輸途徑,一般EDI通過AS2協議、FTP/S等進行直聯,也可以通過第三方的VAN(增值網)服務商中轉(這個和我們使用電子郵件的模式相同)。因為涉及到業務信息,傳輸安全要求會比較高;
2、EDI標准,即業務數據的組織形式,目前最常用的美標的氏前ANSI X12和聯合國和歐盟的EDIFact,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標准,只要EDI雙方遵循同一標准,就可以很好的實現EDI交互;
3、兩端的EDI軟體(環境),一般最好的實現方式是由EDI軟體自動收發EDI報文(數據文件),並自動集成到企業業務系統中。

大概情況就是這些了!

❺ 舉例說明什麼是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簡單來說,EDI系統是整個供應鏈系統的中間樞紐,目的是將貿易雙方的業務系統連接起來,進而傳輸電子類的貿易單據(如訂單,發票,庫存等等)。

其作用有:加密傳輸數據,規范企業間業務數據欄位,實時將企業A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同步到企業B業務系統。

舉個栗子,國外企業A如何向向中國企業B下訂單呢?

如果沒有EDI系統,需要如下准備:

一個英語過專八的妹子/漢子

plus 可無障礙使用外語與老外客戶溝通

plus 會使用郵件系統

plus 了解國際貿易術語,看得懂英文單據如PO(訂單)

plus 每天 15:00- 24:00 守在電話/郵箱前等待訂單通知

plus 能順利進入客戶外文系統,錄入訂單確認與發貨通知

plus 錄錯發貨數據後能否及時止損

plus 能及時快速的將客戶訂單錄入業務系統生成銷售單以供生產排程

那麼,整個下單過程中企業B還是會面臨如下問題:

客戶下了單,郵件沒有收到?

語言理解導致各種問題?

無法及時發貨確認導致交貨延期?

數據錄入ERP錯誤導致生產事故?

長期加夜班,業務人員離職率爆表?

時差問題導致客戶結款緩慢?

... 

如果有了EDI系統,那麼企業B將:

EDI系統將單據轉換為中文,輕易看懂數據

實時得到客戶訂單,避免時差導致的加班,降低業務離職率

客戶訂單直接錄入企業ERP,避免人工錄入誤差

及時安排生產與發貨,避免生產事故與庫存堆積

電子發票協助及時結款

即時生成發貨貼紙(支持各種國際條碼格式如GS1)

系統回執明確接收結果,避免扯皮與糾紛

...

綜上所述,EDI系統可實現企業間的業務單據自動安全交換,無需人工參與,降低誤差,實現高速安全的供應鏈數據交換,增加貿易雙方的工作效率,建立貿易信任。

具體常見的應用單據有:訂單,庫存查詢,發票,發貨通知,收貨確認,銷售報告,物料需求等等。

目前來說,由於國內企業間信息系統的高低差異,EDI並沒有完全被應用到所有的供應鏈系統中。

而在國外,EDI的技術與應用都已經非常廣泛了。 每家公司通過EDI系統可實現與上下游所有貿易夥伴的單據交換,大大節省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精簡供應鏈庫存,提高收益。

聯系我們,快速低成本部署屬於你的EDI解決方案~

聯系人:李曉婷(Lydia L)

郵箱:[email protected]

座機:186-9163-6672

QQ: 3492028477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科技開發區(雁塔區) 灃惠南路16號泰華金貿國際6號樓2303室

❻ 什麼是EDI

分類: 教育/科學
解析:

EDI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的縮寫,在大陸譯為電子數據交換,有時也譯為無紙貿易。香港譯為電子資料聯通。國際標准化組織將EDI定義為一種電子傳輸方法,用這種方法,首先將商業或行政事務處理中的報文數據按照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進而將這些結構化的報文數據經由網路,從計算機傳輸到計算機。

除了硬譯的這個定義之外,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一下EDI的含義。從譯名上可以看出有許多不同的理解,例如,不少文獻將它譯為無紙貿易,在貿易領域中來說,這一名稱很形象地說明了它的狀況及效果。然而,從基本意義來說,電子數據交換的意思並不限於貿易活動,例如醫院中的信息交流,現在也已採用EDI的思想與方法,並已在國外一些地方實際使用。因此,嚴格地講,無紙貿易是EDI在貿易領域中的實際應用,EDI的概念應當更廣泛一些。當然,在現實的應用中,貿易領域的應用是發展最快,應用最多的方面,目前在這一方面的成果,標准,軟體也是最多的。有的同志正確地指出:EDI的實質在於「數據不落地」,用技術語言來說,那就是信息存儲及傳遞的介質從紙張轉為電磁設備。這樣所謂EDI就應當包括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1、 需要進行信息交換的某一應用領域,即EDI的環境。例如:國際貿易,國內貿易,醫院工作,圖書館工作,項目管理等等。它限定了有哪裡信息需要傳遞,在哪些地點之間進行傳遞。

2、 信息交換的流程及規則,即EDI的過程。它反映了實際領域中的業務過程,以及與之相伴的信息流程。例如在貿易過程中,從詢價,報價開始,直到付款,交貨。中間涉及供應者,購買者,銀行,運輸公司,保險公司等多種企業(或稱角色),先後幾十種信息交換業務需要執行。在實際工作中,這種流程體現為一系列規則與標准。

3、 信息交流的手段,括硬體設備,通信設備以及軟體,即EDI的技術實現。從目前來看,計算機設備,通信設備已經比較普遍,EDI的應用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一般來說不需要特殊的開發。例如,通信線路可以使用已有的各種方式解決,從最簡單的電話線到租用衛星專線。需要的是軟體的開發。 針對某一領域的應用,遵從某一特定的標准,就要有一套專門的軟體。解決這一領域的問題是技術方面的任務。

總之,對於EDI,應當全面地去認識和理解,而不要只從技術,甚至只從硬體的角度去看待與處理EDI的工作。

❼ 什麼是EDI技術

么是EDI
電子數據交換(EDI)簡單地說就是企業的內部應用系統之間,通過計算機和公共信息網路,以電子化的方式傳遞商業文件的過程。
換言之,EDI就是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和客戶等在其各自的應用系統之間利用EDI技術,通過公共EDI網路,自動交換和處理商業單證的過程。
EDI能為您解決什麼問題
節約時間和降低成本:由於單證在貿易夥伴之間的傳遞是完全自動,所以不再需要重復輸入、傳真和電話通知等重復性的工作。從而可以極大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的降低運作成本,使溝通更快更准。
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的手段之一:將EDI技術與企業內部的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補貨系統、訂單處理系統等企業MIS系統集成使用之後,可以實現商業單證快速交換和自動處理,簡化采購程序、減低營運資金及存貨量、改善現金流動情況等。也使企業可以更快地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響應。
業務發展的需要:目前,許多國際和國內的大型製造商、零售企業、大公司等對於貿易夥伴都有使用EDI技術的需求。當這些企業評價一個新的貿易夥伴時,其是否具有EDI的能力是一個重要指標。某些國際著名的企業甚至會減少和取消給那些沒有EDI能力的供應商的訂單。因些,採用EDI是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EDI業務應用領域
商業貿易領域:在商業貿易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不同製造商、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商業貿易之間各自的生產管理、物料需求、銷售管理、倉庫管理、商業POS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這些企業大幅提高其經營效率,並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商貿EDI業務特別適用於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良好計算機管理基礎的製造商、採用商業POS系統的批發商和零售商、為國際著名廠商提供產品的供應商。
運輸業領域:在運輸行業,通過採用集裝箱運輸電子數據交換業務,可以將船運、空運、陸路運輸、外輪代理公司、港口碼頭、倉庫、保險公司等企業之間各自的應用系統聯系在一起,從而解決傳統單證傳輸過程中的處理時間長、效率低下等問題。可以有效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實現物流控制電子化。從而實現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進一步促進深圳市港口集裝箱運輸事業的發展。
通關自動化:在外貿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海關、商檢、衛檢等口岸監管部門與外貿公司、來料加工企業、報關公司等相關部門和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可以避免企業多次往返多個外貿管理部門進行申報、審批等。大大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提高貨物通關的速度。最終起到改善經營投資環境,加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的目的。
其他領域:稅務、銀行、保險等貿易鏈路等多個環節之中,EDI技術同樣也有著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EDI和電子商務技術(ECS),可以實現電子報稅、電子資金劃撥(EFT)等多種應用。
EDI的技術特點
EDI最大的技術特點主要體現在如下:
EDI單證是通過專用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的。由於EDI單證大多是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商業單證,通過有專門機構管理的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這一點是目前Internet技術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EDI技術也在與包括Internet技術在內的其他先進技術不斷融合,為用戶提供更靈活、多樣、簡便的使用方式,使其自身擁有更廣闊的電子商務服務領域。
不論用戶內部MIS系統的應用程序和數據格式有何不同,在通過EDI增值網路進行交換之前,都採用一種叫做「翻譯器」的軟體將不同的數據格式翻譯成為了符合國際標準的EDI格式。正是這種方法,使得在不同用戶的不同應用系統之間自動交換數據成為可能。

❽ 什麼是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

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版。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用權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實現各有關部門或公司與企業之間的數據交換與處理。EDI不是用戶間簡單的數據交換,而是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和接收信息,這些信息由收發雙方的計算機系統直接傳送和交換,整個傳輸過程都是自動完成的,無需人工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

EDI工作流程:

⑴生成EDI平面文件

⑵翻譯生成EDI標准格式文件

⑶通信

⑷EDI文件的接收和處理

如圖:

❾ edi電子數據交換實現過程

1.買方抄標明要購買的貨物襲的名稱,規格,數量,價格,時間等,這些數據被輸入采購應用系統,該系統的翻譯軟體製作出相應的EDI電子訂單,這份訂單被電子傳到賣方。2.賣方的計算機接到訂單後,EDI軟體把訂單翻譯成賣方的格式,同時自動生成一份表明訂單已經收到的功能性回執。這份回執被電子傳遞到買方。3.賣方也許還會產生並傳遞一份接收訂單通知給買方,表示供貨的可能性。4.買方的計算機收到賣方的功能性回執及接收訂單通知後,翻譯軟體將它們翻譯成買方的格式,這時訂單被更新了一次。5.買方根據訂單的數據,產生一份電子的「了解情況」文件,並電子化傳遞到賣方。6.賣方的計算機收到了買方的「了解情況」文件,把它翻譯成賣方的格式,並核查進展情況。

❿ edi網路傳輸的數據是

標准化的EDI報文。具體如下:
1、EDI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方式。
2、EDI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的報文數據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與各公司企業踐行數據交換處理。
3、EDI包括買賣雙方數據交換、企業內部數據交換等。

閱讀全文

與EDI技術數據傳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掛管走涵渠怎麼施工 瀏覽:276
碧麗飲水機品牌怎麼樣 瀏覽:90
鋁鍋下面一層水垢怎麼除掉 瀏覽:433
蔬菜大棚內的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755
家用凈水器ro膜規格 瀏覽:940
威武機油濾芯多少錢 瀏覽:22
樹脂牙貼面能用多久 瀏覽:302
雅文邑蒸餾塔 瀏覽:677
超濾器清洗方法 瀏覽:801
什麼除水垢比較好 瀏覽:829
飲水機怎麼開熱水按鍵的 瀏覽:62
蘇州電鍍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551
處理污水的工作人員應穿戴 瀏覽:45
拉伸機濾芯桶怎麼做 瀏覽:182
進口附著力樹脂 瀏覽:298
啤酒有污水怎麼處理 瀏覽:947
工業酸性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972
廈門gw鑄鐵型管道污水泵多少錢 瀏覽:734
蒸餾實驗收獲 瀏覽:506
一級純水的ph應調整為多少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