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清洗納濾膜.超濾膜的清洗葯劑可以洗完一次.隔一兩天再用嗎例如氫氧化鈉葯液次氯酸鈉葯液謝謝
隔一兩天用時沒有問題的!
氫氧化鈉葯液?鹼洗!這我理解!次氯酸鈉葯液?濃度時多少?這東西用不好恨傷膜的!
㈡ 納濾的運行及清洗 和維護的一些注意事項
1、當准備清洗液時,應確保在進入元件循環之前,所有的清洗化學品得到很好的回溶解和混合。
2、在清答洗化學葯品與膜元件循環之後,應採用不含余氯等氧化劑的水對膜元件進行沖洗,在清洗過程中清洗液也會進入產水側,因此產水必須排放10分鍾 以上或直至系統正常啟動運行後產水清澈為止。
3、在清洗液清洗循環期間,PH2~10時溫度不應超過50℃,PH1~11時溫度不應超過35℃,PH1~12時溫度不應超過30℃。
㈢ 如何對GE超濾膜進行清洗
清洗步驟如下:
1、先用清水沖洗整個超濾系統,水溫最好採用反滲透膜所能承受內得較高溫度。
2、選用合容適的清洗劑進行循環清洗設備。
3、清洗劑中可含EDTA或六偏磷酸鈉等絡合劑。
4、用清水沖洗,去除清洗劑。
5、用0.5%的甲醛水溶液浸泡消毒並貯存。
㈣ 如何對納濾膜進行離線化學清洗
當納濾膜系統經過多次在線化學清洗後無法恢復性能,或者膜系統受到重度污染後,則需要對膜元件進行離線化學清洗。膜元件的重度污染是指污染後的單段壓差大於系統投運初期單段壓差值的2倍以上、反滲透系統產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單支反滲透膜元件質量超過正常數值3kg以上的情況。
根據用戶原水全分析報告、性能測試結果及所了解的系統信息判斷污染類型及清洗流程;必要時再通過特殊的設備、器具作進一步的驗證,以確定具體污染物類型,確定所需清洗配方。將拆下了待清洗膜元件在專用離線清洗設備上進行清洗,清洗後經過檢測合格後回裝投用。
㈤ 「納濾」技術是什麼樣的一種技術,有懂的嗎
簡單來講,納濾技術既可將水中細菌、病毒、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去除,又可保留對人體有益的鉀、鈉、鈣、鎂等礦物質。
㈥ 求納濾膜長期停用保養方法
納濾膜保養方法:
1、納濾膜必須保存在不超過35攝氏度的黑暗處,要注意避免陽光版直射和灰塵覆權蓋。
2、保存溫度不能過低,當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可能造成膜元件結冰,要做好防凍措施。
3、不管在任何保存情況下,東麗海水淡化膜都不能保持乾燥狀態。
4、為了防止膜元件在短期儲存、運輸和系統備用期間微生物的生長,有必要用純水或反滲透產水配製濃度500-1000ppm、PH3-6的亞硫酸鈉(食品級)保護液浸泡膜元件。
5、將納濾膜浸入保存溶液中約1小時後,將膜組件從溶液中取出並置於氧氣隔離袋中。
6、保存液的濃度和PH值應保持在上述范圍內,並定期檢查。如果偏離上述范圍,則應重新調制保存液。
㈦ 卷式納濾膜採用化學清洗方法注意事項有哪些
卷式納濾膜化學清洗對清洗葯劑的選擇要求嚴格,選擇的清洗葯劑首先一點不能與即將清洗的卷式納濾膜元件發生任何相關反應,另外選擇的葯劑需要處理方便,不能因為清洗而污染環境。化學清洗前建議將膜元件進行實驗分析,然後針對污染原因選擇對應的化學葯劑。在使用化學葯劑清洗的同時,通常採取等水壓沖洗或者是反向沖洗的沖洗方式,這樣能更有效地清除膜表面的污染物。
化學葯劑清洗方式又可以分為酸溶液清洗和鹼溶液清洗兩種,常見的酸溶液有鹽酸溶液、草酸溶液等。酸溶液的酸鹼值必須根據卷式納濾膜元件的材質不同而做不同比配。配備好的酸溶液利用水泵反復操作或者浸泡卷式納濾膜元件一個小時左右,對去除無機污染物效果理想。
㈧ 陶氏耐酸卷式納濾膜的污染如何進行控制及防止
通過對不同的膜污染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小膜的污染程度,目前控版制納濾權過程污染的方法大體可分為以下四種:
1、清洗:清洗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納濾膜的構型、 膜種類和耐化學試劑能力以及污染物的種類,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類。
2、改變物料的性質:在膜過濾之前,對料液進行預處理,如熱處理、加配合劑(EDTA等)、活性炭吸附、預微濾和預超濾等,以去除一些較大的粒子;也可調節pH遠離蛋白質等電點從而減輕吸附作用造成的膜污染。
3、改變操作方式:改變操作方式實際上是改善膜面流動方式,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膜過程中採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另外則是優化和改進膜組件及膜系統結構設計。用這兩種方法可讓流體在膜組件中的流動呈現出減輕膜污染和濃差極化的理想狀態。
4、納濾膜的改性:改變膜材料或膜的表面性質把膜表面改變成親水性的,為了強化膜的操作性能,減少膜污染,膜表面的更新是一種方法,膜面與溶質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可由合適的表面活性劑來控制。
㈨ 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三套系統的化學循環清洗所選用的清洗葯劑,是一樣的嗎各有哪些
納濾和反滲透差不多,用專用的清洗葯劑。
超濾一般用氫氧化鈉和鹽酸。
㈩ 5噸鈉慮水處理怎麼操作
控制納濾膜污染的方法
目前控制納濾過程污染的方法大體可分為四種.
一是對已經污染了的膜進行清洗;
二是改變進料的部分物理化學性質;
三是改變操作方式;
四是對膜表面進行改性. 這些方法通常也適用於超濾、反滲透膜污染的控制.
1.清洗
清洗方法的選擇主要取決於納濾膜的構型、膜種類和耐化學試劑能力以及污染物的種類,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兩類.
(1) 物理方法
水力方法:降低操作壓力,提高料液循環量對膜面進行較長時間的沖刷,以去除附著於膜面的污染物,有利於提高通量. 這種方法最簡單,但這樣處理過的膜,通量恢復值較低,經短期運轉後透水性能再次快速下降.氣—液脈沖:往膜過濾裝置間隙通入高壓氣體(空氣或氮氣) 形成氣—液脈沖. 氣體脈沖使膜上的孔道膨脹,從而使污染物能被液體沖走. 這種處理方法較簡單,對於初期受有機物污染的納濾膜是有效的.
(2) 化學方法
化學清洗是減少污染的一個重要方法,化學試劑的濃度和清洗時間視納濾膜的耐化學試劑能力而定,常用的化學清洗法如下:
酸鹼清洗:酸法是採取降低pH 值的方法來促進無機離子如Ca2 + 、Mg2 + 等形成的沉澱溶解. 鹼洗一般是用一定pH 值的NaOH溶液清洗.
表面活性劑清洗:如SDS、吐溫80 、Triton、X -100 等. 但有些陰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能同膜結合造成新的污染,因此該法在應用中應結合納濾膜的材質、構型妥善選用.酶清洗:由乙酸纖維等材料製成的膜,由於不能耐高溫和極端pH 值,在膜通量難以恢復時,須採用能水解蛋白質的含酶清洗劑. 但使用酶清洗劑不當也會造成新的污染,同樣需要妥善應用.
2.改變物料的性質
在膜過濾之前,對料液進行預處理,如熱處理、加配合劑( EDTA 等) 、活性炭吸附、預微濾和預超濾等,以去除一些較大的粒子;也可調節pH 遠離蛋白質等電點從而減輕吸附作用造成的膜污染.
3.改變操作方式
改變操作方式實際上是改善膜面流動方式,其主要方法有:一是在膜過程中採取一定的操作策略,如引入脈動流或使膜振動等 . 另外則是優化和改進膜組件及膜系統結構設計,如在流道內設置構件;在管式膜組件的入口處設一直徑小於管徑的噴嘴,由氣動閥來控制流體周期性地通過噴嘴或通過整個管口進入組件,從而產生旋渦 . 用這兩種方法可讓流體在膜組件中的流動呈現出減輕膜污染和濃差極化的理想狀態,如膜面處剪切流速的提高、流動不穩定性的出現等.
4.膜面改性
改變膜材料或膜的表面性質把膜表面改變成親水性的. 因親水性的表面對蛋白質吸附小,從而減輕膜污染 . 為了強化膜的操作性能,減少膜污染,膜表面的更新是一種方法. 近來,有人探究了膜面上吸附表面活性劑和可溶性聚合物來改善膜的表面. 膜面與溶質的物理化學相互作用可由合適的表面活性劑來控制. 如果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對膜面進行改性,膜面則帶上更多的負電荷,增加了靜電排斥作用